网络财富・教学园地
Intemetfortune・Teachingeld
浅议儿童主体意识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张富民
(河西学院英语系,甘肃张掖734000)
【摘要】教学中的儿童主体意识就是教学以儿童为中心,从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出发来分析、开展教学活动,并围绕少年儿童展开的教学意识。儿童主体意识对小学
英语教学有很积极的影响。小学英语教学具有启蒙、入门的性质。因此,小学英语教学中强化儿童主体意识能有效地激发少年儿童学习英语的兴趣,进而有助于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率。
【关键词】儿童主体;小学;英语教学
引言
随着人们对英语教学的认识的变化和时代的发展,国家教育部对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些有条件的地方,学校纷纷开始在小学教学中开设了英语课。到目前为止,小学英语教学已经普及我国绝大多数小学。而从规模、成绩等方面来看,小学英语教学确实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然而,由于专业师资匮乏、经验欠缺,由于小学英语教学的理论探索不足,具体指导适应性差等问题,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中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是,英语教学中,教育者们的儿童主体意识淡漠甚或缺失、教学活动过于成人化、教学忽视少年儿童身心特点、忽视学习兴趣培养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教育者们首先要对语言学习、语言教学的相关理论和儿童主体意识这一概念有一定初步的了解。
1.理论朔源
关于少儿英语教学,许多学者提出了很多观点和建议。但是,探讨、研究“儿童主体意识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启示”这一议题则有如下理论可循:
1.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而每个个体都是以自己的知识结构来建构意义的,因此每个个体可以对同一知识有不同的理解,每个人都根据他们的方式理解知识的一部分或某些方面。建构主义认为个体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认识,从而使自身的认识结构得以发展。建构主义模式由影响教学过程的教师、学生、任务、环境四个方面组成。教师设置体现自己教学理念的学习任务,学
生作为个人理解这些任务的意义和相关
性;任务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的连接界面。而处于这个框架中心地位的是学习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网络财富2009年1月
104
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
1.2维果茨基等人的儿童教育理论在谈到孩子的一般性发展时,皮亚杰(Piaget)认为,孩子所接受的社会互动的质量和数量将会极大地影响他本身成长发展的速度。维果茨基(Vygotsky)的最近发展区理论(ZPD: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也强调了高质量的交往互动,如成人引导下的互动或与优于自身的同龄人的互动至关重要。最近发展区是儿童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在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维果茨基指出:好的教学应处于教学最佳期,即最低教学界限与最高教学界限之间的距离。而支架教学是让孩子进入最近发展区的教学。当儿童对活动或问题的探究感到困难或无主意时,成人利用一定的指导,把任务分成可处理的单元,并唤起儿童对单元任务的特殊性的注意,当儿童能力提高后,成人的指导可以减少或不再提供,即所谓的支架拆除。布鲁纳(Bruner)将这一ZPD理论比喻成“脚手架”,喻示少儿等学习者在建造自身知识和能力大厦的过程中,他人的引导和帮助如同脚手架一样必不可少。
1.3第二语言学习理论
关于语言学习,PatsyandNina认为:①语言主要是通过模范学习获得;②动机是第二语言习得得以成功的最重要因素;③学生学习的是教师教给他们的内容。(PatsyM.LinghtbownandNinaSpada,2002:P161-169)而Halliday也认为:“母语以及第二和第三语言的学习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互动的过
程。它的表现形式就是自我与他人连续不
断的交流。”而二语习得领域较有影响的语言学家之一克拉(Krashen)则把“可理解的输入量”(input+1)作为学习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当新输入知识或信息保持在可理解或接近的程度时,原来知识水平与输入知识水平之间的“差异”会进一步刺激学生的语言发展。也即是说,成人或同龄人在孩子(等学习者)已有知识层次范围之外的适当水平所给予的支持和引导,是孩子(等学习者)成长和发展的核心因素。
2.儿童主体意识及其意义
教学中的儿童主体意识就是教学以儿童为中心,从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出发来分析、开展教学活动,并围绕少年儿童展开的教学意识。它与教师主体意识相对照鲜明。
儿童主体意识对于小学英语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积极的影响。儿童心态是情感型与感觉型的。而小学英语教学是起始阶段的英语教学,带有启蒙、入门的性质。这种“启蒙、入门”性质,要求教学把打好英语知识基础、培养初步的英语学习意识作为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目标。小学外语教育要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和学习外语的良好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对小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学生积极学习的基础,是学习成功的基本保证。小学生一旦对学习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就能积极投入到外语学习活动之中,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从而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兴趣是学习之母。这个道理对于小学英语教学同样使适用。一名美国学者曾指出“能够引起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良好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兴趣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最佳动力。兴趣形成于语言实践活动中。通过听说读写进行交际的实践活动,英语教学可以不断丰富和发展,并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学习英语。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师生的教学双向活动就得到和谐统一的发展。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从而又成为
达到教学目标的手段。
如果少年儿童对英语学习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甚或对英语学习丧失学习兴趣的话,那么英语教学就会成为他们小学生活、学习的负担。所以,儿童主体意识首
要的就是重视并激发少年儿童学习英语的兴趣的意识,其次是从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出发来分析、开展教学活动,并围绕少年儿童展开的意识。
依据现代信息论的观点,“学习是一种内部的心理变化过程。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为学生创造一个理想的外部条件,促使学生向学习目标规定的方向产生持久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学校的教学活动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是外部条件,而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因此,当教学活动的设计符合人类学习的内在规律时,才能有效的促进学习。教学活动的安排必须讲究科学性,必须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乌美娜:P355)英语语言的学习是一种第二语言的学习,它不同于少年儿童对母语的学习、掌握。少年儿童整天浸润在母语环境中,随时随地可以随心所欲的学习获得母语。而第二语言的学习则截然不同。少年儿童必须借助一定的语言环境、学习资源、学习手段、学习方法方式及适当的引导教诲,才能够对第二语言有一定程度的掌握。而根据语言学的有关理论,语言的学习首先是一种刺激-反应活动。如果学习者对于这种刺激不做出反应,甚或拒绝接受刺激,甚至排斥刺激,这种活动显然不能有效开展完成。而一旦学习者对语言学习失去兴趣,就会自然而然的出现上述现象。一旦少年儿童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小学英语教学活动势必不能有效展开,往往会是事倍功半。而众所周知,少年儿童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些身心特点:年龄小,但易于引导、管理;学习目的不明确,但模范性强;好奇心强,但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喜欢活动,但求知欲旺盛;表现自己的欲望强烈,但基础差,自主性差,自觉性差,语言学习策略欠缺。尤其是在小学生中,这些身心特点表现的更为突出。
基于少年儿童的上述这些特点,小学英语教育者们应当积极的扬长避短,积极利用少年儿童的对英语教学有益的特点,努力克服,避免少年儿童的抑制,影响英语教学的特点去激发,培养他们的语言学习兴趣。如,将教学内容置于日常生活中;将教学活动设置在日常生活环境中;将教学活动融入游戏当中;将教学任务限定在25-40分钟的教学时间内;将学习任务限定在在学校的这段时间段内;将教学
内容限定在教学大纲规定的范围以内;将
教学目的框定在少年儿童对教学内容的活学活用层面上;将课程的目标设定在树立语言学习意识,培养语言学习兴趣,奠定语言学习基础这一角度上。
如果教育者们能树立儿童主体意识,那么小学英语教学活动就能有效避免成人角度和教师中心的设计,小学英语教学活动就能以儿童为中心,从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出发来分析、开展教学活动,并围绕少年儿童展开。小学英语教育者们就可以极大的激发少年儿童学习英语语言的浓厚兴趣,并进而充分调动少年儿童自觉主动积极学习英语的意识,为他们今后英语语言的学习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儿童主体意识在小学英语教学确实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否重视儿童主体意识是小学英语教学能否取得更高的效率、更好的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当前的小学英语中学中教育者们应当重视儿童主体意识,以促使优化小学英语教学。
3.启示
《小学英语》通常从小学四年级起开设。学习它们的小学生已经对英语这一事物有所了解。他们知道他们要在老师的帮助下,利用相关材料较为科学地学习一些新的英语内容。教学班可能由30-40名孩子组成,男孩和女孩的数目约个一半。男孩行为较积极,但女孩在语言学习上却更投入。男孩子们可能不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英语学习上,但女孩子们可能会摹仿老师,并积极地、较容易地完成老师要求所做。
然而,少年儿童学习英语所具备的各种能力经常被忽视或低估。实际上,少年儿童擅长按照他们自己的方式理解周围的事物,并且已经学习了一门语言。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通常都很高。少儿认知发展水平不仅取决于年龄,同时也取决于支持并激发这种发展的外界刺激。当孩子的潜能和已有的能力被忽视时,小学英语教学的困境就会产生。其原因是:设计任务或活动仅仅从成人的观点出发,而没有反映孩子的世界。这种情况就使得孩子无法接近、甚而不能完成此类教学任务和活动。
因此,少儿英语课堂活动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每个孩子的智力优势,设计适合他们水平的任务和活动,使每个孩子都能够充分参与,不断进步。
其次,小学英语教学应当遵循这样的原则:按照ZPD理论对新知识的输入进行定位,从孩子本身已具备的各种能力入手,让孩子成为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者,鼓励交际互助,支持少儿对意义的多
种理解和商讨以及协作谈话,在清晰和熟
悉的环境中设计具有实际意义的、目标明确的活动,使语言以完整的形式出现,创造轻松、愉快和支持性的学习环境,帮助少儿逐渐和自主地学习(马琼娜,2000:P23)。
教学园地・网络财富
Teachingeld・Intemetfortune
此外,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启发、善于归纳,强调学习兴趣的培养;善于开发和利用英语教学游戏,创造愉快情景中的英语教学;注意发现孩子们的长处和进步并及时予以表扬;灵活选择教学活动场所,合理调配教学班级;有效利用实物加深对意义和概念的理解;善于团结协作,教师与教师以及高低年级的班级之间开展合作学习,促使少年儿童在对他人的英语语言运用与交际的摹仿与探索中学习、掌握英语教学内容。
如是所说来开展小学英语教学,教师和学生则都能从中获益。它也能使学生有效完成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内容和任务的学习,并能帮助学生们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它的实施也能帮助学生摆脱回到家中时还要温习英语的生活中的负担,并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4.结论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通过强化儿童主体意识并在教学活动中贯彻体现儿童主体意识,使得教学活动能从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出发,去分析、备课、授课、开展英语学习,使得小学英语教学更符合少年儿童语言认知规律。从而能极大的激发少年儿童学习英语语言的浓厚的兴趣,并进而充分调动少年儿童自觉主动积极学习英语的意识,为他们今后英语语言的学习奠定基础;也有利于促进我国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PatsyM.LinghtbownandNinaSpada.HowLanguagesAreLearned[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161-169.[2]孔宪遂.试论建构主义理论对教学的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S1):128-133.
[3]李维.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马琼娜.少儿英语教学的重要原则[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0,(6).
[5]郝建平,李静纯.义务教育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加拿大)DC加拿大国际交流中心合作编写.冀教版小学英语(第2册)[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7](苏)维果茨基著.余震球译.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8]乌美娜.现代教育技术[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9]袁平.从维果茨基、费厄斯坦和布鲁纳的理论来看外语教师的素质[J].龙岩学院学报,2005,(02):113-114.
[10]周汝萍.人本主义学习观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意义[J].山东教育,1999,(26).
作者简介:张富民(1972—),男,甘肃临泽人,
河西学院英语系讲师,研究方向:英汉语言对比、英语教学、英美文学。
105
2009年1月网络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