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唐山钢铁集团“研究

关于“唐山钢铁集团“研究

来源:九壹网


唐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唐钢集团)地处中国河北北部,总部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依燕山,临渤海,接京津,享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和区位、交通优势。2005年末,资产总额581亿元,在册职工总数93569人,产钢1607万吨,位居中国第二位,销售额达到3071611万元,在中企协公布的企业排行榜上,排名全国500企业强第76位,而在短短一年之内后,销售额提升为61737万元,位于全国500强企业的第43位。是个不断增长发展的有实力的钢铁集团。

一、唐钢集团各子公司发展历程概述 (一)唐钢发展简史

唐钢是国有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全国十大钢之一,河北省百强企业榜首。改革开放以来,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加快了整体改制步伐。1994年6月,唐钢股份有限公司创立,1997年4月成为上市公司,先后募集资金20多亿元。1996年1月,唐钢集团公司依法改制为国有独资的唐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宣钢、承钢也是国有独资大型企业,出资人均为河北。2005年以唐钢为核心,联合宣钢、承钢整合组建成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唐钢集团)。

唐钢的前身是日本东洋纺绩株式会社于1943年4月在唐山市开办的“唐山制钢株式会社”,1948年12月庸山后获得新生。唐钢被誉为“转炉的故乡”,是我国碱性转炉炼钢的发祥地,也是国内最早将连铸工艺成功应用于大工业生产的企业之一。唐钢地处京津唐环渤海经济带,铁路、高速公路、海运条件极为优越,60多年来,唐钢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己经发展成为装备齐全、技术进步,能够生产140个品种、400多个规格的特大

1

型钢铁联合企业。

宣钢位于京包线古城宣化,是京张、宣大高速公路的交汇点,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创建于1919年,计划经济时期是国家定点生铁供应基地,同时为冶金行业培养输送了大批矿山开采和生铁冶炼专业技术人才。市场经济条件下,宣钢在逆境中崛起并获得较快发展,成为国家重点钢铁企业之一。特别是建国后的五十多年,宣钢为国家建设和钢铁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从“九五”以来,宣钢抓机遇、攻难关、强管理、挖内潜,不断推进技术进步,铁钢材产品产量和企业经济效益创出历史新水平。而从1998年下半年以来,宣钢紧紧抓住国家支持的机遇,经过广大干部职工艰苦卓绝的奋斗,1999年扭亏为盈,提前一年实现国企三年扭亏脱困目标。宣钢扭亏之后,通过推进技术进步,内涵挖潜积累资金,加快结构调整和淘汰落后步伐,通过不间断的技术改造,实现了产业升级换代,企业规模逐年扩大,企业实力逐年增强,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不断提高。

承钢历史源远流长,从1929年大庙钒钛磁铁矿的发现到2004年已有75年的历史,从1954年10月1日承钢的前身——热河铁矿厂的建立算起,也已经有整整50个春秋了,是1954年国家建设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几代承钢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使承钢由一个昔日只能生产铁矿石和钒铁精粉的小厂,发展到今天具有300万吨含钒钢、10万吨钒渣及深加工成龙配套的中国东方钒钛钢铁产业基地,并正向年产500万吨含钒钢、20万吨钒渣及深加工产品、营业额超百亿元的企业集团迈进。目前,承钢一直致力于钒钛磁铁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相关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进程,是中国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技术的发祥地和北方最大的含钒钢生产基地。

(二)唐钢集团扩展路径

加入WTO之后,面对世界级大企业的强大竞争压力和中国钢铁工业高速发展的现状,

2

作为中国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中国十大钢铁企业之一的唐钢,必须制定出长期发展战略,不断改进技术、改善产品结构、提高核心能力,方能生存、发展和壮大。

按照河北省钢铁产业发展总体思路,到2010年河北钢铁企业数量将由现在的202家整合为40家左右,排名前10位企业的钢产量占据全省总量的75%以上。全省的钢铁工业将向矿石原料资源和淡水资源比较丰富、环境容量允许的地区集聚以及向进口矿石便利的唐山沿海地区集聚,并形成曹妃甸精品板材基地和承德钒钦制品基地两大钢铁生产基地。

组建后的新唐钢集团全面进入规范化运作阶段,要切实发挥集团综合优势,在集团内部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在做大的基础上不断做强。同时,为进一步实现更高层次的重组整合积极做好工作。

首先,有效地发挥好新集团在区域内的核心作用。

企业集团具有较强的市场组织功能,这是区别于普通大中型企业的重要标志。新唐钢集团组建是控制省内无序扩张的重要举措。新唐钢集团要切实发挥灵活的产权机制和技术导向作用;在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推进产业升级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做好国家产业与技术的执行者和引路人。

在对国有企业进行整合重组的同时,要加快民营钢铁企业整合步伐。近年来河北钢铁工业散乱局面长期得不到改善,唐山、邯郸地区情况尤为突出。要想解决这一矛盾,靠行政手段是不行的,应主要依靠大型企业集团的市场组织功能来规范和引导本地区钢铁企业的发展方向。目前各企业都在制定“十一五”发展规划,如不加快集团组建后内部整合进程,各企业新的发展规划进人实施阶段后,必将形成新一轮无序扩张。

3

其次,有效地发挥好新集团对华北地区钢铁产业的推动作用。

华北地区是国内钢材生产加工和消费相对集中的地区,但产业集中度较低,除唐钢外,较大的企业主要有首钢、包钢、邯钢、太钢等,与华东、东北地区相比,缺少宝钢、鞍钢那样竞争优势明显的行业领头企业。曹妃甸大钢至少需要5-10年时间才能形成规模优势。新唐钢集团的组建打破了原有的格局,从现有生产规模、资源和物流条件等因素考虑,新唐钢集团在3-5年内,将成为继宝钢集团和鞍本集团之后又一家综合生产能力达到3000万吨级的大型钢铁集团,不仅成为河北省优化钢铁工业布局、实现由钢铁大省向钢铁强省转变的主要推动者,也必将成为华北地区钢铁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组织者。

最后,有效发挥好新唐钢集团的内在优势。

有效发挥好新唐钢集团的内在优势,增强其市场竞争力,是构建新唐钢集团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组建的唐钢集团2010年综合产能将达到3000万吨/年,销售收入进人世界500强,成为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优质精品板材基地、优质结构钢生产基地和钒钦制品基地。

钢铁产业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仍然是河北省最重要的支柱产业。新唐钢集团的组建在推进河北省产业重组中能够发挥更重要作用。

(三)唐钢的组织架构

新唐钢集团的组建,尽管沿用了“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名称,但由河北省国资委出资50亿重新注册了新的国有独资公司。同时,河北省国资委将所持有的宣钢、承钢的全部国有产权整体划入唐钢进行整合,组建新的唐钢集团。在实现了产权、股权完全

4

整合后,由新集团组织对宣钢和承钢的产权改革工作。

早在2005年4月正式启动整合之前,河北省国资委就开始在唐、宣、承三家公司实行主要领导的交叉任职。唐钢分别向宣钢和承钢派去了一位董事长和总经理,从而为新唐钢集团的组建做好了组织准备。在干部管理上,除集团公司的高管人员由河北、省统一任免、管理外,各成员企业领导均由集团公司任免、委派或向子公司股东大会提出人事建议,河北、省对其实行备案管理,确保了集团能够有效地行使职能。 在平衡和地方或地方与地方之间国有资产管理权限和利益分配问题上,唐钢集团采取了一个非常现实可行的做法,就是组建以不涉及地方利益为前提。组建后税收不变,干部党组织关系属地,原来各企业高层是由河北任命,现在相当于国资委的部分权力下放,和地方关系不大。 而且,为了照顾到各方面的积极性,对原宣钢、承钢的法人队伍不予注销,依然对外经营,维持原有的对外联系渠道。合并后在处理与子公司的关系时,新唐钢明确规定了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不同定位,按母子公司方式对被收购公司实行管理,从而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纠纷。

二、唐钢发展战略

(一)钢铁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钢铁行业目前仍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从长期来看,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进程远未结束,按照国际经验,一国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不同,钢材消费强度是明显不同的。工业化是各国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从英国、美国、日本、前苏联等几个国家工业化历程分析,工业化过程需要大量的钢铁作为支撑。从国外工业化的经验看,在完全实现工业化之前,钢材消费是一个逐渐增加的趋势。而且钢材消费达到饱和点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即基本实现工业化、人均GDP达3500-6000美元、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

5

化,第三产业达50%以上。

我国2005年底GDP已达到18.2亿元,人均GDP超过了1700美元。从目前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历史上其他国家钢铁行业发展的经验来看,我国钢铁工业随着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还将有一个比较长期的发展时期,对钢铁行业的长期发展仍可看好。然而主要由于我国钢铁行业集中度太低,因此,在钢铁行业大的上升周期中屡屡出现小周期调整。但短期的调整并不影响钢铁行业的长期发展趋势。

我国钢铁工业步入高增长期已成为不容争议的事实。看一个产业是否步入高增长期,不只是看这个产业一年的增长速度,而要看增长的持续性、趋势性,以及支持这种高增长因素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据统计资料显示:从2001年开始,我国钢铁业就步入了高增长期,到2004年,己连续四年实现钢、钢材和钢材消费量持续高增长。2001年全国产钢15266万吨,比2000年增加2416万吨,增长18.80% ,2002年产钢18225万吨,比上年增加2959万吨,增长19.38%; 2003年产钢22116万吨,比上年增加31万吨,增长21.35%,2004年产钢27245万吨,比上年增加5129万吨,增长23 .19%。2005年产钢32244万吨,比去年增长4999万吨,增幅达18.4%。2006年全国产钢41878万吨,比上年增加9634万吨,增长18.48%。

我国钢产量占世界钢产量的比重也显著增长。2001年比重为18.5%,2002年比重为20.5%,2003年比重为23 .4% ,2004年比重为25.7%,2005年比重为30.9%。我国钢产量从1996年突破1亿吨以后,到2005年已连续10年居世界各产钢国的第一位。

6

中国产钢占世界比重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0.00%20012002200320042005年中国产钢占世界比重

图1 中国产钢量占世界比重趋势图

资料来源:中国钢铁工业统计月报

据国际钢铁协会发表的资料显示:2002年全球产钢超过3000万吨的国家有7个,其中美国产钢9237.8万吨,日本10774.8万吨,中国18225万吨,俄罗斯5856.7万吨,乌克兰3409.4万吨,德国4500.4万吨,韩国4539万吨。如下图所示:

2002年钢铁大国20000150001000050000国别斯国本国兰国德罗美日中克俄乌韩国

图2 2002年全球钢铁七强产钢量

资料来源:中国钢铁工业统计月报

7

从上图我们发现,中国在2002年时产钢量已经位于首位,而且,除中国外上述6个国家钢增长率均在5%以下,而中国一年仅增产钢就达3000万吨以上,并连年保持钢增长率20%左右,创造了世界钢铁发展史上的奇迹。我国钢铁工业的持续高增长,有其内在的动力和客观要求,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为钢铁工业的高增长提供了发展机遇和根本动力。

(二)唐钢集团总体发展战略

2007年是“十一五”规划开局次年,唐钢集团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市场考验。唐钢集团将按照、省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和产业为指导,结合企业布局、装备水平、产品特点、资源条件和发展前景,转变以增加产能为主向内涵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认真贯彻落实本次科技大会精神,充分发挥集团优势,坚持以自主创新为主,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努力将唐钢集团建设成为国内第一的钒钦制品基地、中国较大的优质板材精品基地和优质结构钢生产基地.打造创新型现代化的钢铁企业集团,全面提升在国内国际上的竞争力,力争2010年钢综合产能达到3000万吨,进人世界500强,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企业集团。

三、唐钢生产经营状况

(一)唐钢生产概况

唐钢地处京津唐环渤海经济带,铁路、高速公路、海运条件极为优越,计划经济时代唐钢的发展较慢,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七五”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唐钢进入了一个关键阶段,上了大高炉,实现了全连铸。1996年唐钢进行了“三步走”战略,

8

确定了在国内外建成有竞争力的特大钢铁企业的目标,并逐步完成对炼铁、炼钢、轧钢三大工序的大型化、现代化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目前唐钢股份已达到千万吨钢的年生产能力,钢材产品为板、棒、线、型、管、带等6大类,共140多个品种、400多种规格。

(二)唐钢主要产品、生产及销售情况

唐钢的主要钢材品种有:热轧和冷轧板卷、镀锌板卷、彩涂板卷、优质棒、线材、中型钢材等。唐钢集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低成本和品种开发战略,深化挖潜增效,在市场激烈竞争中保持了生产经营的稳定。2005年生铁完成1466万吨,转炉钢完成1608万吨,钢材完成1482万吨,分别占全国铁、钢、材生产总量的4.4%、4.6%和4%,钒产品产量接近全国总产量的1/3;集团实现营业收入617亿元,其中销售收入491亿元,实现利税50.23亿元,实现利润21.42亿元。2006年主营业务收入2040484.27万元,实现净利116591.55万元,这些成绩是唐钢集团所有下属企业唐钢、宣钢、承钢共同努力的结果。

宣钢主要产品有炼钢生铁、铸造生铁、连铸钢坯、螺纹钢、圆钢、高速线材、棒材、热轧带钢、高频焊管、焦炭、水泥、化工产品。宣钢生产的螺纹钢、高速线材、热轧带钢、高频焊管等产品是河北省名牌产品和国家免检产品。钢材产品主要销往中国各省市,部分生铁、高速线材销往日本、韩国。1999-2004年,宣钢累计实际实现税金23.3亿元,利润22.5亿元。2004年,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改制,着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全年生铁、钢、钢材分别完成290.93万吨、333.40万吨、325.53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28.23%%、34.93%和38.84%,钢和钢材产量双双突破300万吨大关,实现了宣钢“一次跨越”发展的战略目标;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106.13亿元,比上年63.22增长%;实现利税10.01亿元,比上年增长20.04%,成为张家口市的利税大户,社会贡献总额达到21.42亿元,贡献率达到32.24%。

9

(三)产品进出口情况

唐钢集团组建后,2006年1-6月份,公司共计签订热轧板卷出口合同20万吨,到6月底实际出口热轧板卷18万吨,创汇710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0%,超过了2005年全年出口数量,创下了唐钢出口史上的新记录。

2006年初,唐钢提出了“加强出口工作,扩大出口数量及品种”的指导思想,确定了出口20万吨板材的奋斗目标。为此,公司进出口部门积极组织力量,加强同用户的联系与沟通,在进一步巩固与国外老客户合作关系同时,不断扩大新客户群体,拓宽了出口渠道。除保持韩国、日本市场外,开辟了印度和越南等南亚市场;技术部门根据客户要求制定完善技术标准和质量保证措施;生产部门积极组织,并在生产时对出口计划给予优先安排,从而保证了出口产品按期交货。企业不仅增加了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而且提高了公司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随着06年9月份唐钢集团国贸公司成立,集团公司进出口整合工作也取得了初步成果。在试运行期间,国贸公司依照集团公司的指示精神,在加快注册宣钢、承德两个国贸分公司同时,对不锈钢公司、中厚板公司、矿业公司的进出口业务进一步整合。11月6日,不锈钢公司进出口业务人员正式到国贸公司办公,进出口业务也划入国贸公司统一运作。至此,新唐钢集团下属企业的进出口原料、钢材价格均由集团统一管理,以发挥规模优势。而且,目前唐钢集团还通过国贸公司实现境外资源集中采购。

四、唐钢集团资本运作

(一)唐钢融资情况

10

原燃材料价格上涨使企业成本大幅升高;与首钢联合组建的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166亿元资本金必须陆续到位;承钢、宣钢配套改造项目30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巨大的资金需求促使唐钢努力实现融资渠道多元化。唐钢集团在积极争取河北、省支持的同时,对3个直属公司资金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并计划通过挖潜降本、控制和收缩投资战线、新项目尽快组织达产达效等方法,克服困难。

在未来的融资方法上,除了和银行进行战略合作之外,唐钢集团组建方案中明确提出:适时整合地方民营企业,吸引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增资扩股。唐钢集团表示,对于民营和海外资本的进入,唐钢集团将坚持既积极又稳妥的原则,有利于增加企业活力、有利于企业发展者可以进入。前提是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使职工的利益得到保护。这也是唐钢集团“三步走“中的第三步——股权多元化整合。除了整合地方民营企业、积极吸收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增资扩股,唐钢集团还将谋求集团母公司在海外上市。与原方案相比,新的唐钢集团将拥有更大的经营自主权,并可以发挥集团优势采取重要措施整合资源,统一经营。

在整合之初,唐钢集团旗下的3家公司资产负债率都比较高,从融资实力和融资条件上讲,宣钢、承钢融资环境较差,贷款也相当困难。但是,在过去的10年中,唐钢股份的效益较好,始终保持稳定快速的增长,故此银行对唐钢股份的支持力度比较大,对唐钢股份的贷款利率甚至可以下浮10%。面对宣钢、承钢的债务困难,作为核心企业的唐钢股份不失时机地出资9亿多元,回购了宣钢14亿元的债务,并将这些债务转为宣钢注册资本,一方面减轻了宣钢的利息压力,另一方面壮大了宣钢的资金实力。按同样的方法运作,唐钢股份又出资5亿元解决了承钢8亿多元的债务。这中间,国资委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河北省国资委将唐钢股份回购的这些股份转为唐钢股份持有的资产,这不仅有利于宣钢和承钢的发展,也促进了整合的步伐。

唐钢集团下属3大公司的基建技改、结构调整以及正常生产任务都比较重,由于自有

11

资金不足,大量贷款导致了生产成本的提高。为此,唐钢集团在组建之初,就以集团的良好形象和规模优势,为宣钢和承钢作了大量的贷款担保(此前,3家企业已经形成了比较固定的贷款互保机制)。到2006年6月末,唐钢集团为宣钢提供了7亿元贷款担保,为承钢出具了17亿元贷款担保,目前,中国银行的5亿元贷款已经到位,农业银行的12亿元贷款也正在陆续到位。这不仅对3个钢铁公司的生产经营形成很大的支持,也意味着为承钢和宣钢争取了多家银行更多的贷款支持。

2006年5月26日,唐钢集团和中国银行河北省分行签署了授信额度为230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值得注意的仍是河北省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唐钢和中行签订合作协议的签字仪式上,河北省国资委主任赵世洪表示:“唐钢集团与中国银行的战略合作,对进一步密切银企关系,促进河北省银企对接合作,将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并表示银企合作的空间非常广阔”。唐钢集团和中国农业银行还确定了100亿元贷款长期合作的意向,另外唐钢集团还正在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洽谈合作事宜。

对于唐钢集团后期规划发展的资金,除了3家钢铁公司所需发展的资金,唐钢集团的曹妃甸项目投资还需要166亿元。资金筹措方案是:唐钢自有资金84亿元,河北省和唐山市性支持19亿元,另外国家开发银行提供了亿元资本金贷款。

唐钢集团还积极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开展融资活动。目前,唐钢集团和中银国际正在就发行30亿元长期债券制定方案;唐钢集团20亿元短期债券的续发方案已经做完;宣钢发行12亿元长期债券方案已经上报河北省发展改革委待批。

(二)唐钢投资情况

除了钢铁行业的投资,非钢领域的投资工作也在开展。2006年7月19日,唐钢集团

12

发布了《对外投资管理办法》,将集团直属公司主业定为钢铁的生产经营,集团公司则要在其他领域进行投资决策。

首先是金融领域。唐钢集团正在申报组建集团财务公司,为整个集团的资金、资本运作搭建一个平台。为此,唐钢集团正在积极对外招商。2006年上半年唐钢集团第五次董事会审议通过了投资控股河北财达证券的议案,这个方案已经获得河北省的批复,并已经上报。控股财达证券之后,唐钢集团通过增资财达证券整合河北证券资源,获得了重要的融资平台。

其次,唐钢集团还在大规模加工领域、矿产资源等方面进行投资。如对境外矿山进行投资,控股境外矿山公司,获取稳定的资源渠道。

五、唐钢财务状况 (一)资产结构

2006年2月28日,中国第一产钢大省河北将唐钢、宣钢、承钢三大钢铁集团合三为一,正式挂牌成立河北唐钢集团。重组后的唐钢总资产576亿元,年钢产量1607万吨,主营业务收入491亿元,一跃成为我国最大钢铁企业之一。新唐钢集团公司的建立,使企业规模显著扩大,将在加快产品和工艺结构的优化调整和资产、资源、人员的优化配置上,在提高原材料采购和终端产品销售的竞争力上,形成单个企业难以比拟的规模优势。

(二)营利状况

2007年1月份,唐钢股份公司进一步强化基础管理,深入开展对标挖潜活动,在积极

13

推进指标优化的基础上,狠抓增产创效措施的落实,生产经营实现开门红:全月产铁101.55万吨,产钢110.61万吨,产钢材98.55万吨。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8.87%、22.65%和29.35%。铁创出月产历史最好水平。全月实现销售收入39.1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7.41亿元。实现利税3.0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11亿元;其中利润2.0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03亿元。

(三)资金运营能力

2006年的7、8月份,唐钢资金紧张的压力已经得到缓解,开始进入资本运作阶段。组建集团,其实质功能是获得更大的效益,唐钢集团希望通过扩大规模,带来整体融资功能的增强。唐钢、承钢和宣钢都是以生产经营为主的公司,集团组建之后,河北省国资委把唐钢集团母公司定位为“投资决策中心”、“战略规划中心”、“资本运营中心”。要成为资本运营中心,需要从战略上进行考虑,2006年的5、6月份,唐钢集团开始起草资本运营方案,现在总体思路已经上报河北省国资委、发展改革委并纳入唐钢集团“十一五”规划。

唐钢集团资本运作的核心思想是利用两个上市公司的强大融资功能来整合整个集团,目前的框架是唐钢集团下属3个直属公司:唐钢股份公司、承钢集团公司和宣钢集团公司,而承钢集团控股新新钒钛股份,所以唐钢集团将把承钢集团公司注销,直接控股新新钒钛股份,再利用这两个公司的优势整合宣钢,把宣钢也改造成股份有限公司。然后根据河北省和国资委的考虑,实现唐钢集团的整体上市。

承钢集团对新新钒钛控股52.11%,而承钢集团是唐钢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承钢集团注销之后,唐钢股份将直接控股新新钒钛,这个方案已经在董事会上通过。2006年6月末,新新钒钛已经做了一次增发方案,准备对社会公开发行,2006年9月1日,承德新新钒钛股份增发新股成功为企业融资9亿元,进一步降低新新钒钛的资产负债率,增强了融资

14

功能,并实现集团内部交叉持股。

目前,唐钢集团资本运作总体思路(《十一五期间资本运作总体思路》)已经通过集团董事会的研究,上报了国资委。根据唐钢集团最新计划,将由唐钢股份和承钢股份整合宣钢,形成第3个上市公司,由承钢和唐钢股份共同参股,并吸收集团外资金,最终实现主业整体上市。

六、唐钢的研发和创新能力

唐钢开发的45 Si2C调质钢筋、09MnNb船用低合金、煤矿支护用36U型钢、阶梯断面角钢四项产品填补了国内钢铁企业的空白。这些产品先后用于“京秦”、“京九”、军工、煤炭等国家重点工程,并获得国家“六五”重大科技成果奖、原冶金部重要科技奖、河北省优秀新产品一等奖和国家专利。唐钢将继续跟踪国际钢铁发展趋势,发挥技术领先优势,不断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及品牌产品,提升核心竞争力。

“十五”以来,唐钢集团各直属公司从老企业的实际出发,积极进行技术和人才资源的整合,不断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在实施技术升级改造过程中,不断进行原始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成果。基本实现了主体工艺装备的优化升级和产品结构的战略调整,实现了装备的现代化和大型化。“十五”以来唐钢集团共完成科技成果项目540项,申请发明专利46项,授权42项,实用新型专利81项,授权76项。唐钢集团。该集团相继制定出台6项科技、知识产权管理相关办法,规范和加强集团成员单位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将直属公司中好的管理方法在集团范围内推广、应用,有效促进了集团整体科技管理水平的提高,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目前,唐钢集团拥有专利387项,是河北省拥有专利最多的企业。

15

七、唐钢的人力资源管理

近年来,高层次人才的流失在唐山钢铁集团公司偶有发生。高层次人才的流失,很可能带走一些技术秘密;留不住人才,企业多年的努力很可能为他人做嫁衣,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一句空话。

2002年以来,为解决核心技术流失这一国有企业普遍面临的共同问题,唐钢着手制定、修订了保密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职务发明方面,公司规定,职工或者外来学习进修、临时工作人员在离开公司前,必须将有关技术资料交原所在单位或部门,并承担保密义务。对有意泄露公司发明创造技术使其丧失申请专利条件、私自转让供公司以外单位使用已授权专利,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的,按有关规定赔偿经济损失或进行经济处罚。并对直接责任者、单位主管及主要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但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人才的流动是不可避免的。特别在钢铁冶金领域,钢材产品的品种基本雷同,加上市场份额又有限,人才的争夺尤其激烈。近些年,一些民营企业给炼钢炉长开出了8000到10000元的月薪,对高级技术人员更是高薪聘请。为应对这种情况,唐钢采取了申请专利与技术保密相结合的思路保护自主知识产权。他们将完整的技术分散控制,使同一个人不能同时掌握一套完整的技术,在一些要害部门实施分级管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限。这样,即使个别人员流失,也可以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从2003年开始,唐钢下拨专项经费用于专利授权奖金、授权实施后的酬金兑现等费用。2003年下拨146万元,2004年达到200万元。并且专门制订了人才管理办法,对获奖项目的发明人或设计人,作为评选技师、高级技师、操作能手、操作专家的条件之一,使工人也可享受专家待遇。公司高级工程师徐国伦为提高炼钢过程中的成材率和质量,带领科研小组刻苦攻关。他们的成果从根本上改变了焊条钢不能连续浇铸的局面,为公司创

16

造了巨大效益。公司对徐国伦和他的科研组予以重奖,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

要留住人才,待遇只是一个方面,还需要一个干事业的环境。近几年唐钢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良好的管理、重视人才的氛围,成了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法宝”。

参考文献:

[1] 唐钢首页[EB/OL]. http://www.tangsteel.com/lists.jsp?pid=17

[2] 尹水思源.百度贴吧[EB/OL].http://post.baidu.com/f?kz=147440601. 2006.3.

[3] 崔志刚.河北国资[EB/OL].

http://www.yzemt.gov.cn/show.asp?id=47072005.12.

[4]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钢铁工业统计月报,2002-2006, 12

[5]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所、中国统计学会冶金统计分会.冶金规划与信

息.2002-2004,12

[6] 杨小森.唐钢企业核心能力的构建与提升[R].天津大学.2005

[7] http://stock.hexun.com/1270_1798279.shtml

[8] http://knology.chinaccm.com/phrase-2006011615412700321.html

[9] http://www.sasac.gov.cn/gyqydt/dfdt/200607180082.html

17

[10]

http://steel.hlkxx.com/new_view_39637.html

[11]

http://stock.hexun.com/1270_1798279.shtml

[12]

http://www.shssgm.com/NewsDetail.asp?Id=2188

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