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笔记_中国文学史_袁版文学史 第六章 南北朝乐府民歌
一、南朝乐府民歌
《读曲》,今存八十九首。如“打杀长鸣鸣,弹去乌臼乌,愿得连冥不复曙,一年都一晓”。感情很天真。《华山畿》中:“啼著曙”,“相送劳劳渚”两首表现了女子对爱情的痴想。
情歌之外,《懊憹歌》:“江陵去扬州,三千三百里。已行一千三,所有二千在。”写归人急切的心情,是很质朴的作品。
(2)西曲
关于西曲,《乐府诗集》卷四十七说:“按西曲歌出于荆(今湖北江陵)郢(今湖北宜昌)樊(今湖北襄樊)邓(今河南邓县)之间,而其声节送和,与吴歌亦异,故因其方俗而谓之西曲云。”由此可知,西曲产生的地点,是长江中游和汉水两岸的城市,而以江陵为中心。曲调唱法与吴歌不同,此外,西曲的时代比吴歌稍晚,以齐梁居多。
西曲多写水边旅人思归的别情,表现船户、贾客生活的尤其多。风格比吴歌真率、开阔。如《石城乐》曰:
布帆百余幅,环环在江津,执手双泪落,何时见欢还?
《那呵滩》男女一唱一和,将女子的天真与男子的身不由己的遗憾表现得很真切:
闻欢下扬州,相送江津湾。愿得篙橹折,交郎到头还。 篙折当更觅,橹折下扬州,各自是官人,那得到头还。 再如《拔蒲》
朝发桂兰渚,昼息桑榆下。与君同拔蒲,竟日不盈把。 也很是清新的作品。
1
笔记_中国文学史_袁版文史113
笔记_中国文学史_袁版文史113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