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有理数的加减 第三课时 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1.了解代数和的概念,理解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
2.让学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并利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教学重点:把加减混合运算算式理解为加法算式,加减运算法则和加法运算律. 教学难点:省略加号与括号的代数和的计算. 教学程序设计: 一. 复习引入 问题1 口答:
(1)2-7; (2)(-2)-7; (3)(-2)-(-7);(4)2+(-7); (5)(-2)+(-7);(6)7-2; (7)(-2)+7; (8)2-(-7). 这里特别指出“+、-”有时表示性质符号,有时是运算符号,为在混合运算时省略加号、括号时做必要的准备工作. 问题2 P22问题
分析:用正、负数表示气温的上升与下降,那么这个问题就转化为求: (-2)+(+8)+(+5)+(-7)+(-4)① 二.探究新知
思考:你会计算(-2)+(+8)+(+5)+(-7)+(-4)吗? 交流:你是如何计算的?
由前面的加法法则知:两个数相加,再将和与第三个数相加,如此下去,得出结果. 回顾:在小学学习时,我们知道加法有两条运算律. 1加法运算律:
加法的交换律:a+b=b+a. 加法的结合律:(a+b)+c=a+(b+c)
引入负数后,可以验算加法的运算律同样适用,这里的a、b、c可以表示有理数. 交流:计算(-2)+(+8)+(+5)+(-7)+(-4),有更快捷的方法吗? 原式=(-2)+(-7)+(-4)+(+8)+(+5)(加法的交换律)
=[(-2)+(-7)+(-4)]+[(+8)+(+5)](加法的结合律) =(-13)+13=0
即该地当天23:00的气温是0°C. 2.代数和
①式中仅含有加法运算,这样的几个正数与负数的和叫代数和,通常可以省去加号及个各括号,写出:-2+8+5-7-4
按性质符号(结果)可读成“负2、正8、正5、负7、负4的和”;按运算符号读成“负2加8加5减7减4”.
三. 巩固提高
类型一 加减混合运算 例1:(P24例6)计算 (1)(+7)-(+8)+(-3)-(-6)+2
(2)
3111()() 4638
例2:计算:-24+3.2―16―3.5+0.3;
解:因为原式表示―24,3.2,―16,―3.5,0.3的和,所以可将加数适当交换位置,并作适当的结合进行计算,即原式=―24―16+3.2+0.3―3.5 =―40+3.5―3.5 =―40+0
=―40
变式练习: 1.计算:(+9)-(+10)+(-2)-(-8)+3 2.计算:(1)-12+11-8+39;
(2)+45-9-91+5;
(3)-5-5-3-3;
(4)-6-8-2+3.54-4.72+16.46-5.28;
类型二 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
例3:P23例5. 变式练习:出租车司机小李某天下午营运全是在东西走向的长安街上进行的,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他这天下午行车里程(单位:千米)如下: +15,-2,+5,-13, +10,-7,-8,+12,+4,-5,+6
(1)将最后一名乘客送到目的地时,小李距下午出车时的出发点多远? (2)若汽车耗油量为a升/千米,这天下午小李共耗油多少升?
四. 总结反思
1.怎样做加减混合运算题目?
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题目的步骤为: (1).减法转化成加法;(2).省略加号括号; (3).运用加法交换律使相加可得到整数的可先相加;分母相同或易与通分的分数可先
相加;互为相反数的可先相加; 2.省略括号和的形式的两种读法?
五.作业课本第25页习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