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报道(二)
--------研学进行时
开篇:4月21日清晨,踏着熹微的晨光,即将毕业的六年级学生,满怀期待早早来到学校,参加渴盼已久的以“寻先贤足迹,做美德少年”为主题的研学活动。
一 意气风发,一路欢歌
虽然规定了到校时间5点20分,但孩子们5点就来到学校。个个精神百倍,神采飞扬。他们的心儿似乎早就飞向了圣人的故乡。
临行之际,记者分别对校领导、学生、家长进行了采访,大家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对此次研学活动的认识和意义。 家长代表,非常感谢学校给孩子们此次有意义研学活动机会,相信孩子们走进第二课堂,定能开拓视野,增长见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怀揣对祖圣先贤的无比敬仰,心存复兴中华的七彩梦想,终于,大家登上大巴车,开始了梦想之旅。
二 孔孟故里,放飞梦想
一路顺畅,车行四小时,终于来到了亚圣孟子的故乡--邹城。
圣火传递,
来到孟庙,站在棂星门下,陈校长与李校长共举文明圣火,庄严的把它传递给学生。文明圣火在学生们手中依次传递,这是千年不灭的文明之火,是中华民族永不熄灭的智慧之火,同学们将中华文明的种子传递下去,让圣人思想永远闪耀光芒,照耀华夏子孙,千秋万代。
拜谒亚圣庙
一堵长长的旧墙,一座座灰褐色的老式房舍,一进又一进的院子,百年古树,沧桑的年轮,雕琢着岁月的痕迹。虬龙般的枝干,飒飒间,春风拂面,见证了这里曾经的辉煌和兴盛。
继往开来门 孟母断机处
孟母为培养孟子,“三迁教子”、“断机偷学”,用自身的智慧将孟子培养成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
母教一人
孟母,是倡导母教的第一位伟大的母亲,在这里同学们纷纷合影,体会母爱的伟大。
亚圣殿前放声吟诵
站在亚圣殿,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怀着虔诚的敬意,用洪亮的声音诵读孟子的名句。
站在高高的台阶上合影留念,记下这神圣的时刻。同学们感受到圣贤思想的博大深邃 ,体验到圣人思想的高阔辽远,必将永生难忘!
畅游尼山书院
来到了中华至圣孔子曾经生活的地方---尼山书院。在这里,学生们瞬间摒弃了世俗的喧嚣,内心归于平静,一脸庄重严肃。那青砖石地,粉墙灰瓦,甚至连院外的古树都像在讲述着先贤的故事。
棂星门下,同学们放声高歌-----,
走进院子,这里的石碑更高,雕刻更加精美,处处体现了孔子在中华文化中的至尊地位。
走进殿门,一幅幅精美的浮雕,详细记载了孔子的生平和事迹,“匡人解围”、“ 宋人伐木”、“楛矢贯隼”、“学琴师襄”、“西河返驾”,欣赏着一帧帧精美的图画,脑海中再现了孔子名言----,如此有趣的课堂,如此奇妙开放的学习方式,让大家流连忘返,意犹未尽。
学生最感兴趣的是梦想版图,在心理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纷纷在研学手册上画出自己的梦想,用最真诚的语言去赞美别人的梦想,也得到别人对自己的肯定和赞扬。心中种下一
颗自信的种子,在圣贤思想的浇灌下茁壮成长,必将收获累累硕果。
行拜师礼
陈校长带领孩子们,排着整齐的队伍,用最虔诚的心,最真挚的情,深深一拜,向伟大先贤孔子行拜师礼。这神圣的时刻,对每一位孩子而言,必将终生难忘。
夫子洞
来到夫子洞,学生们了解了孔子的身世,知道了“凤生虎养鹰打扇”的来历。原来圣人的成长历程也如此的艰辛,这更激发了孩子们面对困难,勇于挑战的决心。
玩中学 玩中悟
在“盲人与拐杖”的游戏,大家体会到了合作的重要意义,学会了要相信别人,更体会了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一定要伸出援助之手,这才是大爱,大爱无疆。(接乒乓球,团队展示)
三 游地下龙宫,叹自然神奇
看!漂亮的钟乳石,奇形怪状的各类造型:像北极熊,像大象,像吃了一半的糖醋鱼,居然还有一尊像极了我们的沧州铁狮震海吼!
看着这造型奇特的钟乳石,同学们不仅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加感受到了人类的渺小。眼界开阔了,心胸宽广了,这样的研学,真棒!
四 严自律助他人 做美德好少年
车厢里,大家都在安静的休息,按时进餐、按时休息、严格自律、听从指挥。。
早上5点多,大家都早早的起床,叠被,铺好床单,每个房间都收拾得整齐有序,这就是二小的孩子,处处体现良好的素质和形象。
井然有序的排队下山,走到哪里他们都是一道最亮丽的风景。因为他们就是实验二小最美丽的名片。
依依惜别 收获满满
回来的路上,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此行的收获。这次研学对大家来说,是一次奇妙的旅程,收获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开阔了视野,学会了许多人生的道理,期待以后还会经常参加这样的活动。
结束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吾日三省吾身,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相信我们的学生一定会铭记圣人的教诲,做美德好少年。 最好的成长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