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促进学校的发展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促进学校的发展

来源:九壹网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促进学校的发展

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 彭韬

【论文关键词】校园文化 学校网站 学校科学发展

【论文摘要】 学校文化是一个学校经过历史的沉积形成的,是从一个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形成、巩固和发展的过程。校园文化反映出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和发展趋势,蕴含着高质量的学校教育和教学,培育出一代又一代学子。通过暑期对北京17所重点高中的网站学习考察,让我深刻体会到学校文化的巩固和发展,是通过一个个小的事件累积而成,是一所学校通过长年的培育得到生长的。由于两地在地理、文化和经济上的差异,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发展还是存在很大的不同,但其培育和发展方式对于我国学校的管理还是有所启发,值得今后在学校管理中借鉴。

一、北京对学校硬件设施的建设,促进校园物质文化发展:在对北京市35中网站的了解过程中,轻而易举地发现这个学校很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具体在表现为进入学校网站后,开放式没有学校围墙的校园优美洁净、看上去有些凌乱的教室布置蕴含着学生的进步及鼓励学生的成长,在走廊上到处是学校的宣传品,有长期学校获得的各种荣誉和奖杯、所有历届毕业照片、刻在墙上的每年优秀毕业名单、历届学生会及学校议会的成员照片、长期保存的学生优秀艺术及手工作品、学校各种学校代表队成员照片等,短期的学生作业展览、短期的学生手工艺术及手工制品,这些资料的形成不是一年二年才能完成的,而是长年保持、不断更新布置的结果。在各个教室布置上,也是凡是可以布置的地方均可以让学生自由发展自己的作品和小报等,这些外在的形式,促使在校学生向优秀毕业学习,鼓励他们通过几年的中学生活也能成为墙上永久的名单或照片之一,从潜意识上教育学生遵守学校的各项的规定,认真学习、积极思考、勤于动手、善于创新,为个人、为学校争光。 这种环境文化是一种显文化,人们对不同学校所得出的不同感觉首先是从环境,尤其是物质环境而来的,优美而又充满热情的校园环境给人以亲切向上的感觉,吸引人们认同它、接受它。倘若还让人感受到师生们的热情和朝气,那就更反映出了学校浓郁的文化气息。

二、加强制度建设,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学校文化虽属于精神文化

范畴,但学校作为一个整体,有师生共同生活与学习的场所及其物质形态,又有着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制度,它们影响和制约着师生的生活,是起约束作用的制度文化。制度即规范。规范不仅是作风问题,也不仅是效率问题。规范体现的是意志和习惯,进而是一种文化。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们学校的管理,无论是外部还是内部,人治的痕迹较重,法治观念不强,方法也不理想。因此,作为一种可传承的文化,学校特别要加强制度建设,包括对制度建设意义的理解和各种制度的制订与完善。文本化制度的制订是重要的,但制度本质上是精神的,它表现在行为过程中,因此养成行事规范是制度建设的重点。。

三、发展校园潜文化,促进校园文化向质量的转变:学校领导者们通过师生群体的共同认同,表现出群体的气质和品性后才能确立、显示、继承和发展。必须把一些外在的物化的表面形式如校歌、校徽、校训及上面所提到的这些转化为内在的个人自愿遵守的行为,才能形成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如一个学校所形成的校风、教风和学风等即反映出一所学校的每个人的自觉的行动,形成一种校园文化现象。只有学校领导者与教职工加强沟通,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宣传,才有可能让校园潜文化中的教育寓意,转化为师生共同的行为,并继而转化为学校的教育教学优势,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得到健康的成长。

四、在校园文化中最重要、最为体现校园文化特有内涵的内容,我认为应该有三个层面:一是学生能够快乐地学习生活,全面、自主的发展,这其中包括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追求态度,并体现于学生的行动之中;二是教师层面,包括爱岗、敬业,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关心学生,热心为学生解决一切困难,包括学生对人生态度、与他人相处等各个方面;三是学校有相关的机制,让这些为之努力的人得到公正、公平的评价。这种师生自发的行动,不是一朝一夕或短期强化就能够形成的,而是通过几年甚至于几十年的积淀才能形成的。

五、加强校本教研,提高校园学术文化氛围:中学教育中的学术不仅指学科知识,还应该包括对课程的理解与认识,包括教法以及对课堂内外师生关系的处理。学术是维系学校的核心,深厚的学术力量是现代学校的标志之一。但是,深厚学术力量的取得是以学术自由这一文化特征为基础的。在我们这样一个习惯于自上而下运作的里,作为学校文化建设提倡学术自由尤其必要。学术自由的基础是思想自由。这不仅是对教师的,也是对学生的。需要注意的是,历史的经

验告诉我们,那些我们今天轻视、鄙弃、甚至试图予以校正然而为年轻人所喜欢而流行的文化,不无可能会成为主流文化弥漫于校园甚至整个社会之中。教师忙于应付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个人自我知识和教学技能的提高却很少有时间去参加培训,只是靠教师自己利用休息时间来自学,这样造成部分教师知识老化,不会使用新的教学技能,其教学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解决办法最有效的就是真正加强校本教研,制订制度,严格考核,让校本教研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上发挥最大化的作用。

六、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学校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育人的教育,离开育人专事育分数,就离开了学校的意义,自然也就谈不上学校文化;今天的学校特别是那些屈从于功利要求或受利益支配在应试教育轨道上行走的,都不可能建设具有传承意义和现代品质的学校文化。事实上,归根结底,学校文化是由学校的教育立场确定的。应试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立场有其思想原则和行为方式。其基本价值观是以升学率为目标,追求结果而不重视过程。但教育讲究的是过程,并在讲究中体现其文化。就是培养、鼓励、激发学生的个性、创造性,比课堂上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学校和老师总是千方百计地给他们创造一个开放、包容的成长环境,使他们获得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从而做出自己的选择。一个人的青少年时代有幸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熏陶过、历练过,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会驻足回望,这是什么样的专业化教育都无法比拟的人的教育。安省教育当然也存在不足,如学生自由了但自由有些过度,学生知识层次比我们要低得多,但他们的艺术课、手工制作课程却坚持不动,学生动手能力比我们强。这就需要我们不能将考试分数作为绝对指标,把这些当作衡量一个学生优秀与否的惟一尺度。继续弘扬以激发、培育而不是扼杀每个孩子个性和创造性为核心的办学理念,最大可能地践行了人的教育。

学校文化是一个学校发展的灵魂,是需要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的,随着教育改革特别是近期课程改革在不断深化,教师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地更新,学校教育在不断地得到重视,优秀的学校文化的建设和传承还是很有希望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