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探究小学数学教育活动提质增效的有效措施

探究小学数学教育活动提质增效的有效措施

来源:九壹网
探究小学数学教育活动提质增效的有效

措施

摘要:随着“双减”的逐步落实,小学教育又重回大众视野并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根本,而小学作为素质教育的第一阶段其教育质量及效果对学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小学学科教育活动的质量与效果要充分意识到其重要性,相关教师团队要充分做好教育活动的提质增效工作,以保障学生后续学习阶段基础知识掌握的牢固。基于此情况本文主要针对小学数学教育活动提质增效的有效措施进行浅要的研究探讨,以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质量;教学效果 引言

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思维较强且计算问题较多的理学学科,学生们对于相关的知识点掌握都具有一定的难度。而小学数学作为数学知识与能力培养的初级重要阶段,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及计算能力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相应做好小学数学教育活动的提质增效,那么首要就要做好小学数学计算的教育工作,数学计算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学习的重点及难点,只有计算算的快、算得准才能进一步解决数学问题。所以,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团队做足功夫,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及方法,来帮助小学生们计算能力的有效提升及学习习惯的良好养成,从而提升小学数学教育活动的质量与效果。

1小学数学教学中现存问题 1.1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

如果教师平时缺少和学生们的互动与交流,学生们在解决难题的时候,就会缺乏信心、长期积累会出现厌学的情绪。随着教学进度的不断变化,各种矛盾、问题也要及时解决,不然就会积少成多成为学生们数学学习路上的绊脚石。传统

教学中,教师只是教授知识而没有很好的引导学生们自主学习,学生们很难自己进行有效的学习。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他们缺少学习动力,并形成恶性循环的状态导致数学成绩下滑。

1.2教师水平参差不齐

综合能力强、教课水平高、素质高技能强、受学生喜欢和爱戴的教师才是一名优秀教师应备的技能与品格。教师可不单单只是一个教书匠。专业能力突出,但缺少和学生们的有效沟通与交流、缺乏耐心,有时对学生们的态度较为消极,也会导致学生学习这门学科时产生深深的自卑感与抵触情绪。教师在数学课堂授课时,往往也缺乏引导性,造成学生们学习过程吃力且学习成果不明显,无法做到抽象的理解知识点。整个课堂教学氛围是否轻松愉快,是否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和注意力,是教师综合素养的考量标准之一。生动形象的表达授课,幽默诙谐的课堂气氛,会让学生们更有探索及求知欲望,主动学习,有兴趣的学习才能让学生们进步更快、收获更多的知识与技能。

1.3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

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相对于小学的学生们来说较难培养,对于相对繁琐的数学问题无法做到有效认知,更无法自我分析与理解。数学这门课程还具有很强的抽象思维,尤其是随着年级的增长,不光考察学生们简单运算,更多考验学生们的综合学习与知识掌握能力。学生们的理解分析能力若没有提升,会造成学生对数学题目都无法准确理解的后果,就更无法进行相应运算及解题。应用题中混合运算能力的考察,往往伴随抽象思维理解的考查,学生们如果没有很好的基础能力,理解起来会难上加难,数算与图形结合是教师授课的有效途径,可以更快速的提升学生们的理解和解题能力。

1.4教学模式单一枯燥

数学的学习具有很强的规律性,需要学生们不断努力进取并牢牢夯实自己的知识基础。从简单的数字运算到复杂的概念解析,再到走进生活中的问题剖析,教师们往往没有按照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去进行分析,寻找科学的授课方式,只是单纯的讲述授课。当长时间处在教学模式固化且枯燥的这种学习环境下,学生们

厌学情绪会越发增多。新教改后,有些方面也有积极改进,但没有有效的监督和引导,教师团队本身没有真正的接受这个新理念。教学模式的单一情况仍出现在学生们的课堂上,只有当学生们饱有勇于求知的欲望的前提下,才能有效推动学生们自学能力的提升。

2小学数学教育活动提质增效的有效措施

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学习来说,数学计算类题型是小学生们最高的失分点。由此可知,对于小学数学教师团队来说,学生们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及工作重点。数学教师们需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与活动来培养并提高学生们的计算能力,从而实现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宗旨。

2.1兴趣的培养是教学开展的重要前提

小学阶段由于学生们年龄较小、心智暂不成熟且处于好奇心旺盛的阶段,所以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能力的掌握。对于小学数学学科的学习亦然如此,提升学生们对于计算问题的兴趣,激发学生们的主动求知欲,可以使学习效率及效果达到最佳状态。激发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有很多,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团队潜心研究根据学生们实际情况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及内容。例如在课程导入阶段加入小故事、小测验等环节,讲述数学家发生的趣事轶事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或者通过口算练习、小测验小奖励等方式,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做好良好的课程导入阶段,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氛围及流程更加轻松顺畅,提高计算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效率。

2.2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学习的基础保障

小学数学的学习不仅是一个知识积累的阶段还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学习习惯与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非常大的关联。所以小学数学教师们对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要起到充分的帮助及引导作用,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认真练习、认真审题及自我检查验算等。除此之外,书写格式的规范也非常重要,在正确的审题情况下,还要在答题后自我检验。这些同样是计算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思路清晰、明确内容,在课堂上学习效率高,课后练习效果佳,在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闭合循环作用下,学生们的计算能力也会有着明显的提升与增强。

2.3 课堂内容活动要多元化、高效化

口算属于数学计算的种类一种,也是作为小学生们笔算的重要基础前提。但是,由于课程进度的设置与计划,在实际教学中数学教师往往在口算这一课堂内容讲授上没有投入过多的精力。这极易导致学生们的计算能力基础没有打牢,在后续的笔算学习中过于吃力。小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加入口算活动,通过小组内讨论等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并激发小学生们计算兴趣,还可同时提高学生们的口算准确率及速度,可谓一举多得。

同时,小学数学教师也可在课堂上开展小竞赛活动,可以以学生个人或小组比赛的形式来进行计算能力培养的教学目的。以个人比赛为例,教师出题学生举手答题,按照速度最快及准确率最高为考核点,并对学生们进行相应的奖励;或者按照小组进行竞赛,按照接力的方式进行题目计算,用时最短准确率最高即为小组获胜。比赛的作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们的积极性及好胜心,还可以将课堂氛围营造的更加生动有趣,在实际的题目计算过程中学生们也能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从而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及运算速度。这种多样化的教学课堂内容设置可以多方面锻炼提升学生们的计算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们数学学科的知识素养。

结语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只有数学基础打得好、打的牢固,才能在后续的数学知识能力学习中快速的掌握及运用。对于小学教师团队来说,培养学生们相关的计算能力也是一项艰巨且重要的教学任务,教师们要合理运用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们对于计算能力的相关提升训练。只有教师们良好的教授相关计算知识与能力且学生们有效的掌握且可以熟练运用,这样才不失教育的初心、不失数学这项科目教学的真正意义,才真正的能做好小学数学教育活动的提质增效。

参考文献

[1] 李秀云.浅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方法[J]. 家长. 2020(22) [2] 龙旭升.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J]. 智力. 2020(22)

[3] 许晨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实践与探索[J]. 文理导航(中旬). 2020(07)

[4] 乌兰才其格.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几点策略[J]. 青海教育. 2020(0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