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Z+Z智能教育平台在新课标中的应用

浅谈Z+Z智能教育平台在新课标中的应用

来源:九壹网
浅谈Z+Z智能教育平台在新课标中的应用

“Z+Z”智能教育平台是我国数学家张景中院士主持开发的数学教学平台,所谓“Z+Z”即“知识”加“智能”的意思。包含一个与现行教材配套的课件库和支持教学的开发课件的平台。2003年9月,宜昌市九中被评为“Z+Z智能教育平台运用于国家数学课程改革的实验研究国家级实验学校”我有幸成为该实验的参与者。在将“Z+Z”智能教育平台更广泛地运用于平常的课堂教学的同时,我也在考虑由它带来的究竟有哪些新东西。下面浅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

数学从产生至今,不断发展和应用到多种学科,其传播方式一直是在黑板、纸面、印刷品之间循环往复不止。传统的数学教育注重数学的逻辑性、严密性、系统性而忽视学生学习的心理发展和个性差异;重视学科解题技巧的演练而忽视学生的内心活动、情感体验和合作交流;重视在数学内部纯粹性的学数学而忽视了数学学习中人的发展性及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重视对结果的应用而忽视对过程的探究。因此许多同学以及老师认为数学学习的不过是一些纯粹的理论和枯燥的运算和证明,没有多少实际用处,因此他们也往往用僵化和呆板来形容数学课和数学老师。有的学生即使是喜欢数学,也是迫于中考,高考这些现实而已。

修订后的新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部分的基本理念中提到的六条之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目标、价值、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利用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Z+Z”智能教育平台在这时脱颖而出。

“Z+Z”智能教育平台系列软件已通过教育部权威部门的测试,通过审定,专家一致认为:“Z+Z”智能教育平台系列软件应用了自动推理和人工智能工程研究领域的先进成果,具有动态作图,动态测量,自动推理等多种功能,该系统是为普及电脑教学而设计的,它能结合数字,符号和图形工具,实现互动演算,并有支撑完整的编程环境,非常有应用价值,他不仅可以用于“几何画板”中平面几何的课件设计,还可

以用于立体几何的图形变换,很好的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在利用“Z+Z”智能教育平台上八年级“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这节课时我更深地体会到了这种整合的必然趋势。

二.“Z+Z”智能教育平台激活了数学课堂教学

我校为了让每一位学生能真正的认识Z+Z,并进而使用它,开学初就在网络教室里面安装了Z+Z,将数学课堂直接搬到网络教室去,计算机加“Z+Z”智能教育平台为 学生提供了好的环境,这样一来就充分地开放学生的双手,提供操作的机会;开放学生的空间,提供展示的机会。让学生有更丰富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借助技术手段从事有效的数学学习。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只要我们多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把学习数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多让学生动手操作,数学这门抽象、单调乏味的学科一定会生动起来。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实践活动并获得感悟和体验,学会实践和反思,从而发现自我,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并充分地施展自己的才能。

新的七年级的数学教材以彩色并伴有各种图片的形式出现,让刚上初中的学生觉得非常新奇,在去年刚接受新教材时,对于北师大版教材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中的“展开与折叠”“截一个几何体”“从不同方向看”等内容,每节课中光靠模型与实物呈现有一定困难,而且每一节课中学生,老师都要准备很多模型,效果却不一定能达到最好。最开始由于教具未到,故这部分极容易激发学生兴趣的内容我们都放在第2章之后才讲。而今年我校七年级利用与教材配套的“Z+Z”智能教育平台新世纪课程资源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与去年不用计算机有明显的不同,课堂教学激活了。课堂上教师学生同时动手。学生反映计算机屏幕的动态图形的演示生动,直观,易于理解,而且可以重复多次观看,(这些都是实物无法代替的,例如用实物截一个几何体,截完后图形难以再还原使用,一个模型只能截一次)。教师反映这样教这部分内容不仅省时省力,而且可以在学生一进入初中不仅感到教材新奇,而且体会到课堂教学的有趣性,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正如一名学生在成长记录袋中所写的:“这样的数学课不仅培养了我的动手能力,而且让我的感也得到了美的感受,我突然有一种自己想设计动画片的感觉,我喜欢上数学课,Z+Z真实用……”

三.“Z+Z”智能教育平台激起了教师用电脑的热潮

在将“Z+Z”智能教育平台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时,老师的创作欲望与创作激情也被激活了,平时的加班加点即便老师没有怨言,也觉得时间很难熬,而连续多次(有时是晚上,有时是周末)“Z+Z”培训-设

计加班,多则一天,少则三、四个小时,老师却毫无怨言,觉得时间远远不够用,大家在一起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一个个劲头十足,当一个课件设计成功,全组的成员为他感到高兴,科研精神浓厚了。“蚂蚁怎样走最近”,“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七巧板”,“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生活中的平移”,“图案设计”等内容被老师制成课件收藏在共享里面,以备老师上课的时候修改使用,成为整个教研组的教学资源。

新课程标准编写的七年级教材,在七年级就加进了概率与统计的知识,在我校“小班化”教学中要进行多次重复实验,并对大量实验结果进行快速统计,部分学生总会出现对结果持有怀疑态度(这在去年上课出现),而利用“Z+Z”智能教育平台开发的“随机停止的指针”“掷硬币”等却给我们提供了在计算机上进行大量实验的环境。在很短的时间里做大量重复实验,尽管每次结果是不可预知的,但计算机屏幕统计出大量实验的结果却显示出某种规律性。教师用电脑的热潮在课堂教学中被激活了,学校的多媒体教室往往是供不应求。

总之,将“Z+Z”智能教育平台用于数学新课程标准之中,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激起了他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资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