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I BAI『lA ZH I ̄NC Mf\C 如 茎 城乡要素平等交换事关大局 党校徐祥临 磊 盾与冲突,其中较有影响的观点是 推行土地私有化,明确农民的产权 主体身份,强化被拆迁户与被征地 者的主体地位,增大其在征地与拆 迁博弈中的筹码。明晰产权与土地 交易遵循市场规律没有错,但未必 业儿 在“十二五”规划 单纯的市场经济存在着相对有利 要通过农地私有化来实现。其一,当前农地征用出现诸多 建议中要求“完善城乡 于城市和非农产业,而不利于农 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城乡发展 村和农业的倾向,使农村的各种 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某些公共权  力机关及的利益取向与公 差距越来越大,根源就在于城乡要 资源和利益向城市富集。比如,素交换关系不平等。以要素禀赋即 谷贱伤衣,即农民为消费者提供 共利益并不完全一致,且缺乏来自 拥有的资源数量和质量而论,城市 了充足的农产品反倒要减少收入; 社会民众的有效制衡。因此并非通  与农村各有长短。城市多知识与资 为了获得更多的家庭收入,大量农 过农地私有化就能解决。其二,主张土地私有化实际上 本,农村多人力与土地;城于 村青壮劳动力进城打工,农业生产 二、三产业,农村长于第一产业。 第一线劳动力素质下降;农村发展 有一个前提设定,即私有化后的土 要素禀赋差异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前 缺乏资金,但大量的农村储蓄却用 地交易完全是在规范理想的市场中 提,通过社会分工与市场交换,拥 不到农村,等等。 有不同要素禀赋的区域或利益主体 当然,要建立城乡平等的要素 各得其所,。但是,改革 交换关系还任重而道远,当前,尤 开放前搞计划经济,虽然强调分工 其要从理论层面明确城乡要素平等 却否定市场经济,对农产品实行统 交换的实质,从实践层面明确城乡 购统销,在工业品与农产品之 要素平等交换的途径。所谓城乡要 间搞不等价交换;城乡分割的户口 索平等交换的实质是指要素报酬均 制度更是让农村所有的要素价格都 等,比如,城乡同类教师的工资待 比城市相同要素低一等。 遇应是相同的,农民在农村生产粮 改革开放后,虽然城乡要素交 食投入劳动和资金的要素报酬不能 换关系中的市场因素大大增加了, 低于去城市栽花种草的报酬。所谓 “迁村并居’’ 须尊重 中国社科院农发所党国英 口前,全国农村地区的“迁 Izl村并居”工作开展得如 既刺激了农村经济的大发展,也刺 城乡要素平等交换的途径是指:一 火如荼。有人对这种形势颇感忧虑, 激了农村要素向城市的大规模转 方面要建立城乡要素各自发挥优势 笔者对这件事情也曾有过担忧,但 移,但从总体上看,农村要素价 的市场竞争制度环境,尽可能取消 如果有好的规范性,这项工作 格偏低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改 要素流动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的行 也可以有利无弊。笔者以为应从以 政或人为干预;另一方面,由于城 观。首先是计划经济时期的 下几个方面规范: 和仍然大量地残留在社会主 乡要素的性质不同及其流动条件的 “迁村并居”一定不能搞强制, 义市场经济框架内,农村要 差异,也不能把城乡要素平等交换 相关费率要征求农民同意。有的年 素价格低于城市的制度并没有彻 的责任完全交给自由竞争,作为政 纪大的农民实在不愿意搬家,一定 底改变。比如,城市廉价征用农 府宏观手段的财政和金融必须 不能勉强。有的地方在新区建立了 村集体土地,农村劳动力不能与 发挥作用。 老年公寓,完全免除了老人住新房 城市劳动力同工同酬,等等。其次, (来源:学习时报) 24农村经营管理2011/01总第95期 BAIlIA ZttENGM1NG I百家争鸣 的大规模土地集中将使相当部分的 农地私有化非解决矛盾的良策 农村人口丧失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 而陷入困境。 党校李海青 其五,当前农村的征地、拆迁 问题主要发生在城市的周边地区, 进行的。按照这一假定不仅根本无 营。由于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 而这些被征用的农地只是国家全部 法实现预期目标,反而可能导致消 具有一定经济规模的生产者宁愿多 农地的一小部分。在这种情况下, 极后果。在现阶段,提高失地农民 雇佣劳动力来从事生产,也不愿 如果大范围地推行私有化,就把一 的利益补偿标准,明确失地农民的 采用机械化操作,因为劳动力的 个局部性的问题变成了全局性的问 表达参与权利,加大利益纠纷的司 成本更为低廉,他们没有动力采 题,由此造成的影响会更大,破坏 法救济力度远比土地产权改革紧迫 用或完全采取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经 性会更强。 得多。如果土地私有化真的实行了, 营方式。 现阶段,维护农民的土地权 在政治改革尚需深化、市场机 其四,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缓慢 益,重点是完善农民的土地承包经 制尚需完善的情况下,土地的集中 以及城乡二元结构打破的渐进性决 营权,加大力度维护与保障农民对 速度将会加快,而其手段与方式的 定了现阶段农民不可能大规模地转 承包土地的使用、收益权,禁止违 多样性往往是人们想象不到的。 化为市民。农村大量人口的存在以 反土地承包经营合同的乱征乱占行 其三,现阶段急剧推进土地私 及农民工的流动性都决定了土地对 为。 有化并不会大力推进农业的规模经 农民群体的重要性。私有化所导致 (来源:学习时报) 的负担,老人们也欢迎。 农民转业需双重补偿 此项工作所节约的土地被复垦 北京师范大学 白暴力 后,可以按照一定比例增加建设用 地,由此产生的“土地财政”收入 门 民在土地上的收入包含 对土地产权的补偿,就是要补 要补贴给农民,并协商出一个令农 / 、、卜劳动收入和产权收入两 偿农民总收人中的产权收入部分, 民满意的费率。复垦的土地可以作 部分,其出让土地必然会遭受两方 即向农民支付地租。地租又包含两 为集体“公地”,也可以平均分配 面损失,因此,必须对这两部分收 部分,一部分是绝对地租,这是集 给农户,无论怎么做,要征得农民 入损失都进行补偿,即包括对农民 体凭借其对土地的所有权取得的, 同意。公地收入作为新社区的公共 劳动条件的补偿和对农民土地产权 所有出让土地的农民作为集体经济组 开支。 的补偿。 织的成员,都应得到相当于绝对地租 要充分认识到,有一定规模的} 对劳动权利的补偿就是要补偿 的份额补偿;另一部分是级差地租, 专业农户不适合集中居住。为此, 农民总收入中的劳动收入部分,使 它和土地所在的地理位置、肥沃程度、 要规划专业衣户的居民点,不能把 农民在脱离土地后,能在其他行业 交通情况以及周边风景等因素相关, 所有农民集中到新建小区。新建的 获得稳定的工资收入。这样,他们 那些位置优越或风景优美的土地,与 农村集中居住小区要按照小城市的 才能构建新的生存条件和生活条 位置偏僻或环境恶劣的土地相比, 标准建造,以免将来再搞新一轮“迁! 件。这部分补偿可以有多种具体实 能获得更多的地租,二者的差额便 村并居”。 现形式,既可以就地安排农民从事 是级差地租。根据情况的不同,一 (来源:((人民论坛 ) 一些比较简单的工作,也可以通过 部分出让土地的农民也应获得相当 就业培训,指导农民走向新的岗位, 于级差地租的补偿。盆 还可以指导农民自主创业。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1101总第95期农村经营管理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