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的应用路径
探析
摘要:本文探讨了家校共育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的应用路径。通过开展多元家校共育活动、增强家校共育过程监督、完善德育评价机制等方面的探索,有效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德育的有机结合,促进小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建立起全面而有效的家校共育体系,并维持家庭和学校的密切联系与合作。这不仅有助于优化小学生德育教育模式,也有助于促进家庭和学校关系的发展,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全面化发展。
关键词:家校共育;小学德育;应用路径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校共育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家庭是学生的第一学堂,而学校则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家校共育在德育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最大化地发挥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的优势,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在家校共育的过程中,学校和家庭可以通过开展多元化的活动、优化教学机制等,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让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两个环节都能够得到德育方面的指导和教育。家校共育作为小学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创建家校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家校有效沟通
要实现家校共育,首先需要建立起一个家校信息共享平台,使家长和学校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直接和有效。家校共育平台可以通过及时传递学校的德育方案、家庭教育指南、家庭作业等信息,增强家长对学生德育的认识和重视,让家长能够更好地配合学校的德育工作。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及时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和在家中表现,更好地指导学生的成长。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在家校共育平台上开辟在线互动区,家长和学校通过这个平台及时交流双方的看法、建立家
学互动机制。家长通过在线互动平台可更直接地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形式,提出问题和建议。而学校通过这个平台可了解到家长对于学生德育方面的看法和期望,及时做出调整和改进。此外,家校共育平台可以建立“家长学院”“亲子阅读”“家庭活动”等栏目,为家长提供有关家庭教育、亲子关系建设、家庭文化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需求,创造更优质的家庭教育环境,形成良好的家风和家教。[1]
总之,家校共育平台的建立是实现家校共同育人的关键之一。通过这个平台的有效运用,家长和学校之间的交流可以更加高效、直接。长期以来,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桥梁比较宽,但交流方式比较传统,导致效率较低。现今家校共育平台的建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交流效率,促进家庭与学校共同育人的理念实现。
二、提升家长家校共育意识,提高家庭德育效率
家校共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认识到自己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就能够更好地参与家校共育工作,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家长在参与家庭德育中会进行多方面的学习和交流,了解学校德育方针、教育要求和教育内容,有助于家庭教育与学校德育合作,形成相互依存、有机协调的育人模式。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两方面的德育教育中得到相得益彰的结合,德育素质得到更为全面的提升。因此,提升家长家校共育意识是小学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一环。只有家校共育才能够使德育工作更加全面和协调,才能够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优秀的育人环境,将家校共育意识贯穿始终,才能够将学生德育教育贯彻到底,为未来的社会培育更多具有道德品质和战斗力的成功人士。
首先,家长需要接受德育意识的教育,明确学生德育的重要性,认识到家庭教育与学校德育一样重要。高效的家庭德育首先要建立在家长正确的教育观意识之上,要帮助家长了解学生心理、生理、行为特征,理解德育目标和任务,适时了解并协助学校的办学方案,以便于协调家庭和学校的德育工作。其次,教师要通过积极沟通,引导家长改进教育方式和方法,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培养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人生态度。家长和学生之间的亲密关系是实施家庭德育的前提和基础。父母作为学生的第一任老师,要注重与学生相处的时光,一起分享生
活中的点滴,给学生快乐的童年,提升兴趣爱好,培养创造能力,增强家庭的凝聚力和感情和睦度。此外,家长也可以参加学校举办的家长学校课程,实现家校共育知识的双向传递。通过家长学校活动,可以为家长提供有关教育的理论知识、教育技巧和家庭教育的应用指导,在家庭德育工作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2]
总之,通过提升家长家校共育意识可以更好地实现家校共同育人的教学目标。在家庭德育工作中,家长可以共同协作,与学校、社会共同发挥作用,培养健康的人才。只有这样才可以最大化发挥双方的优势,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优质的学习环境和高质量的德育教育。
三、开展多元家校共育活动,共育新时代的英才
开展多元化的家校共育活动是促进小学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和途径。这些活动可以涵盖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文化教育等多个方面,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发展的机会和环境,加强家庭和学校的联系,将德育教育贯穿于日常生活中。家校共育活动的实际意义在于落实新时代“素质教育”的要求,从全面的角度全面培养学生的各项素质。一方面,家长可以通过这些活动更好地了解学校教育方针和教育内容,对所需指导学生的方向和方式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另一方面,学生在参加这些家校共育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家长和学校教师的相互协助,接触到更多全面性、专业性的知识,有利于全面素质的提高。因此,开展多元化的家校共育活动,可以有效加强家校共育效果,为小学生培养未来的人才打下有利的基础。[3]
例如,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家长课堂”“学校观察日”等活动,让家长和学校能够更好地了解彼此的德育工作。在家长课堂上,学校可以向家长介绍教育工作的最新动态、教育等;在学校观察日上,家长可以深入学校了解教育设施、教育资源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家长更好地与学校沟通,形成一种合作化的家校共育关系。其次,可以开展家庭教育讲座、亲子文化活动等,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学校学习情况,增强家校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在家庭教育讲座中,家长也可以了解一些更为专业的家庭教育知识、方法和技巧,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在亲子文化活动中,家长和学生可以一起进行文化体验、绘画、手工、音乐等活动,增强家庭文化和人文素养。此外,还可以在学校和社会资源的支持下,
开展主题活动、社会实践等活动,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主题活动中,可以选取不同的主题,通过微电影、演讲比赛、阅读比赛等方式,激发学生参与感和主动性。在社会实践中,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感受社会发展的真正内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总之,家校共育需要进行多样化的活动,激发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合作,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家长和学校应该紧密合作,共同承担教育责任,培养优秀人才,塑造自主、自信、自立、自强的新时代英才。
四、增强家校共育过程监督,完善德育评价机制
在小学德育教育实践过程中,通过家校共育的监督,可以确保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两个环节都能够得到优质的德育教育;完善相应的德育评价机制,可以让学生的德育素质更加精准地得到评价和反馈。家校共育监督的实际意义在于加强家庭和学校的联系,充分发挥家长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参与和关注学生的德育成长。同时,完善德育评价机制,保证德育教育的公平公正,让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得到全方位的关注和反馈。因此,增强家校共育过程的监督、完善德育评价机制是非常重要的。在家校共育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家长参与德育教育的监督力度,同时落实德育评价机制,将教育评价纳入德育工作全面的评估过程中。只有保证家校共育过程和德育评价机制的有效运作,才能够让小学德育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4]
具体来说:首先,学校需要建立家校共育工作的督导机制,通过督导评估家庭教育、学校德育的实际效果。家庭和学校应该建立一种质量监测体系,并明确量化和监测社会心理、道德行为、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指标。同时,学校和家庭应该采用细致、高效、深入的方式,监督和评估家校共育工作的具体内容,定期进行总结和反思,以便持续改进和提升德育工作的质量。其次,完善学校的德育评价机制。学校德育工作应该明确量化、评价指标和各项评价标准。建立学生品德评价体系,用数据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品德、行为、学习功底、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表现与进步。同时,也需要将家庭教育的评价标准纳入学校德育评价的体系中,使其成为整个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评价因素。此外,学校和家庭还应该对德育教育的标准、方法、流程等进行规范和协商,以便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工作。学校
和家庭之间需要建立互信和沟通的机制,共同摸索出更加有效的德育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并相互协助,共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增强家校共育监督和完善德育评价机制,是家校共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完善的家校共育工作流程和评估机制,可以非常有效地提高德育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效果,也可以促进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和共同成长。家校共育从长远角度来看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在所有相关方面的一起努力之下,家校共育的工作定将不断创新、提高,并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做出持久的贡献。
结语:
综上所述,家校共育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的应用可以使家长和学校共同承担培养学生的责任,让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都能得到德育的教育和指导。在这个过程中,家庭和学校应该保持密切的联系和合作,共同寻找最佳的教育方法和途径。建立起全面而有效的家校共育体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还能够让家长和学校更加了解和支持彼此的工作,促进家庭和学校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实现学生个性化、全面化发展。总之,家校共育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的应用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可以实现家庭教育和学校德育的完美结合,为学生创造更加全面、高质量的成长环境和教育条件。
参考文献:
[1]吴春兰.家校共育模式下的小学生德育创新点[J].求知导刊,2021,No.279(27):84-85.
[2]张淼.家校合作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的作用研究[J].现代交际,2021,No.565(23):93-95.
[3]谢玉兰.基于“家校一体”的小学德育工作路径分析[J].新课程,2021,No.576(20):222.
[4]刘丽平.家校合作视角下的小学德育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No.181(05):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