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工厂纪录片观后感3篇 《美国工厂》观后感精选
写观后感要让 观 和 感 相吻合。使文章全文一体,使 感 发于 观 、 观 服务于 感 。本站精心为大家整理了美国工厂纪录片观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
美国工厂纪录片观后感
影片开头,2022年12月23日,圣诞节前夕,牧师带领大家在祈祷,为即将关闭的工厂。影片中的每个人表情平淡,虽然牧师说这很严重。如果当时的人群,知道接下来的日子很辛苦,按揭的房子、汽车等被收走。知道若干年后,他们将加入一家中国人企业,接受相对低薪、相对安全保护薄弱的工作。如果提前知道这些,他们会向通用妥协吗?会提出降低自己的收入,以保证工厂得以继续生产。毕竟,普遍把美国汽车业的衰退归咎于美国工人及其工会。
几年之后,美国代顿市,福耀这位救世主出现了,给了当地上千个工作机会。重新找到工作的人,憧憬着重回中产阶级生活。
福耀建厂一开始,双方的克制与期待,点点滴滴,被记录在镜头中。工厂的美国管理者对到来的福耀人员,热情地拥抱。曹德旺先生的不要刺激他们的言语。老板一句话,一扇门被美方管理者从新做了。美方管理人员,对于开业庆典时候,参议员讲话提到建立工会的事情,表示要把参议员的脑袋砍下来。美方员工也在竭力维持合作关系。
逐渐地,镜头下曾经的欢愉,被指责和抱怨替代。劳动效率低下,产品质量不达标;劳动保护弱,安全防护不够,工作场合不舒服。
第 1 页 共 6 页
美国员工建立工会的口号响起,传单散发;福耀对员工加薪,请中介做工作,让美国员工参观中国工厂。
最终,以投票方式决定是否建立工会这件事情上,福耀得到了满意的结果。而因为劳工冲突而失业的人,落寞地反思自己的得失。随后在2022年度,福耀获得了盈利。
影片结尾,工厂的管理者在向曹德旺先生汇报,即将采用机器人取代人力。
一部作品,如果一千个人看了,有一千个看法。这部作品就是精彩的、是美的体现。得益于曹先生的克制和开明,我们看到了这样充满冲突的电影。
流传,华为的任先生讲,如果人工智能应用的到工业制造,制造业会重新回归欧美。曹先生算过账,虽然美国人工比中国贵,但是美国的电费、土地、天然气、税收比中国有优势。现在AI已经在工业上开始应用,并且应用速度在增加。
8月31日,在上海的世界AI人工智能展上,微软和IBM带来的人工智能应用产品,就是应用到工业生产制造领域的,比如采用人工智能质检产品、人工智能辅助3D工业设计。当然,阿里和腾讯等中国企业也在向非消费者领域发力,比如钉钉考勤、微信打卡。
是福耀完胜了,还是资本完胜了?是美国赢了,还是中国胜了?没有回报的投资,资本肯干吗?
曹先生的宏伟画像,被悬挂在福耀。曹先生把手中的供香,插入香炉中,恭敬地向佛祖叩拜。他说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想自己到底是罪人还是有功劳的人。
第 2 页 共 6 页
曹先生最后讲,人活着,就是要干活的。大概没有人会否认吧。
没有工作的人生,你要吗?没有尊严和安全保护的工作,你要吗?
美国工厂纪录片观后感
《美国工厂》是由美国Netflix公司出品的纪录片,由史蒂文 博格纳尔、朱莉娅 赖克特执导。该片于2022年8月21日在美国上映。影片以2022年金融危机,通用汽车在俄亥俄州代顿工厂倒闭,整个社区陷入萧条为背景。讲述了中国福耀玻璃集团,接手美国俄亥俄州一座废弃的通用汽车工厂,将其改为玻璃制作工厂并雇请上千位蓝领美国员工的故事。该纪录片获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
我看了Netflix纪录片《美国工厂》,感觉这是一部中立的,记录事实为基础的纪录片,令我感触深刻的地方有三点:
1、福耀的企业文化看起来很low,却能使企业高效率运转。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不仅是一种技术和生产组织方式,更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福耀的企业文化看起来很low,军事化管理, 奋斗逼 充当核心骨干,能够认同这种残酷管理方式的员工,往往都被,而恰恰是这些人,最容易管理,也最能让企业高效率运转。
2、让一家工厂具有较高工作效率的秘诀就是禁止建立工会。
工会可以为员工争取福利,禁止建立工会就能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再招一些 奋斗逼 ,
第 3 页 共 6 页
让员工斗员工,更可转嫁劳资矛盾。
3、随着机械化自动化的发展,低优势将未必再具有优势。
机械化自动化需要较高的专业技术能力,未受过相关专业培训的低端蓝领将更没有这样的工作机会,所以说工厂机械化自动化后低优势将不再存在,对资本家来说,机器人没工资,比蓝领低工资更好。机器人比 奋斗逼 更能奋斗,因为它能24小时不停工作,还不需要工资,机械化才是资本家最需要的东西。
资本来到人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流着血与肮脏的东西,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资本通过它们控制的国际经济、金融等组织,通过它们制定的国际 游戏规则 ,推行以所谓经济全球化战略,攫取着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好处。全球的劳工阶层如果不团结起来,还是各自为政,甚至通过 奋斗逼 来挤走其他劳工,那么劳工阶层就永远无法和资本家展开斗争,永远无法争取到劳动者的合法权利,而等到机械化自动化来临的时候,所有的劳工都将面临失败的结局。
美国工厂纪录片观后感
这是一个看完让人倍感悲伤的纪录片,我们感伤的不再是一厂一地的兴衰,而是人类的命运走向。这应该是最后一场血汗工厂和快乐(福利)工厂的竞争了,因为掘墓 人 已经诞生,那就是机器人及AI。
改开以前,我们在吃大锅饭,典型工作场景是:一人拧螺丝,一人递扳手,一人端茶杯,其它人围着看,那时的美国工人在我们眼中那可是高技能、高效率、高敬业的象征,有那么几个美国工人来安装调试设备都能引起大家的惊叹。没想到40年过去了,我们成了
第 4 页 共 6 页
基建狂魔、制造业狂魔,美国工人却发了富,成了低效、低敬业度的典型,我们成功地扳回一城。而且片尾字幕显示2022年建立的福耀美国代顿工厂在3年后的2022年盈利了,我们成功地输出了技术、理念和效率,改造了一部分美国工人老爷,这也是了不得的成就。但在片尾的一幕中,一个美国福耀中方高管在陪同曹总参观时,不能地指点工厂,说这里可以减两人,那里可以减两人,在机械手的威逼下,资方谈到减两个人的口气就像是在扔两个麻袋的垃圾,真让人好生悲凉。
片子总体来说还算公允,既能正视美国制造业的老迈和落后,也能揭示中国制造业的残酷。美国工人高头大马,腰粗脖子粗手指也粗,动作缓慢,生产效率远低于福耀福清本部的中方员工,可他们住着带可以养马,可以手试射的大庭院的宅子,骑着哈雷摩托,而福清的中国工人住着宿舍,一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2小时,美国工人还有什么可抱怨的。人人生而平等,中国工人也不是天生劳碌命,他们不是工作狂魔,虽然在喊口号,在鼓掌打气,给人激情四射的感觉,可她们还是在镜头前也承认了上班很辛苦,长时间没法和家人团聚的思念!
美国工人也是可以很强大的,二战时的他们,包括很多家庭妇女临时上阵的女工,在下饺子般生产航母和战斗机时爆发出的惊人效率,直接保证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今天他们开始快乐工作了,边聊天边干活,药药切克闹,可惜烟花易冷好景不长,更有忍耐力的中日韩工人崛起了,美国工人要么跟上,要么出局,这就是他们主张的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必然后果。
血汗工厂是要不得的,福利工厂是活不成的。问题就出在贪:工人贪就大搞工会,要待遇,要尊严,要快乐,可就是工作效率上不去,最后活活把工厂搞垮了,片中美国工人喊口号曰美国汽车工会UAW使他们强大,这是表象,垮台是迟早的;资本家贪就不断地压
第 5 页 共 6 页
榨工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性价比,不停地扩大生产规模,四处建厂,追求垄断。可惜,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这一条道也走不通了。
现在人工智能在飞速发展,在不久的将来,凡是可以标准化的,可以编程的作业都可以由机器人从事,再勤劳拼命的人类也不是机器人的对手,血汗工厂和福利工厂这对冤家终于可以携手消失了,崛起的将会是智能工厂,机器人干活,机器人维修,机器人设计制造机器人。那时的普通劳力将毫无价值,根本不会有人来剥削了。这是一条多么黯淡的人类前景。幸福感是在比较中产生的,我很难想象脱离了广大弱势人群的,成天和机器人打交道的高级人类会产生真正有温度的幸福感!
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