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找不到眼镜》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听懂并理解故事《找不到眼镜》的紧要内容; 2. 能够认得并复述故事的情节及紧要角色;
3. 能够仿照故事中的语音语调,提高语言表达的本领; 4. 能够察看和描述眼镜的颜色、形状和用途等。 二、教学内容: 故事《找不到眼镜》。 三、教学重难点:
1. 故事情节的讲解及理解;
2. 通过眼镜的描述,让幼儿学会察看和描述物品; 3. 练习语音语调,提高语言表达本领。 四、教学步骤: 1. 热身活动(10分钟)
(1)唱歌活动:唱儿歌《小兔欢快跑》。
(2)简单问答:引出眼镜的话题:“谁知道眼镜是干什么用的?”“有些小伙伴戴眼镜吗?你们觉得戴眼镜是好的还是不好的?”等等。
2. 导入故事(10分钟)
老师用生动的语言简单阐述故事的情节,让幼儿感受到故事中角色的生动形象。比如:“今日故事里有一个叫小兔子的小伙伴,他特别爱好跑、跳、玩耍,可是他有个问题,那就是他不会管好本身的眼镜。”
3. 讲解故事(30分钟)
老师播放故事音频,引导幼儿认真倾听,同时用简单、朴实的语言解说眼镜的颜色、形状、用途等,让孩子们在听故事的同时能吸取到更多细节信息,深化理解故事的精华。如:眼镜带子的颜色是蓝色的,眼镜的侧面是藏青色,眼镜的形状是姜饼人的形状等等。
4. 问答活动(15分钟)
老师利用多种问答方式,引导幼儿复述故事情节和描述眼镜的特点,让孩子们更好地记忆和理解故事。比如:“你们觉得小兔子在游戏的时候会不会掉眼镜?”“小兔子找眼镜在哪儿找到了?”等等。
5. 语音仿照练习(10分钟)
为了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本领,在教育孩子语言时,老师应当特别重视语音语调的仿照练习。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仿照故事中人物的语音语调,比如:小兔子哭叫的声音就能让我们感受到他的委屈和难过。
6. 课堂总结(5分钟)
老师引导孩子们回忆今日学到的学问和感受,对本课的内容进行简单总结。
五、教学评价:
本课教学内容紧扣幼儿园大班的实际,既使幼儿能够理解故事的情节,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语音语调及描述物品的紧要性。这不仅有助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语言交际本领,也能够培育他们的察看和表达本领,更好地实现幼儿全面进展的目标。同时,在课堂授课中老师要引导幼儿正确认得眼镜,让他们了解眼镜对人类生活的积极意义,从而削减对眼镜的鄙视、排斥等消极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