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CN201720128U*
(10)授权公告号 CN 201720128 U(45)授权公告日 2011.01.26
(12)实用新型专利
(21)申请号 200920041094.1(22)申请日 2009.04.09
(73)专利权人江苏省制盐工业研究所
地址223200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井神路1
号
专利权人江苏井神盐化股份有限公司(72)发明人刘正友  曹守彬  张文广  戴小明(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32200
代理人陆志斌(51)Int.Cl.
B03D 1/14(2006.01)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液力颗粒分级器(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力颗粒分级器。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力颗粒分级器,包括进料装置,用于输入含颗粒的浆料;溢流装置,用于细颗粒随分级液排出;浮选装置,用于细颗粒随分级液上行;分级液输入装置,用于输入分级液;在所述进料装置下方设置有颗粒冲击分散装置,用于将输入的含颗粒的料浆快速分散。本实用新型与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液体流动力进行分级,液体输送的机械效率较气体的高,节约了能源。采用分级装置与增稠区相连,省略了中间料浆输送机械和输送能耗。细颗粒分离精度高。
CN 201720128 UCN 201720128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液力颗粒分级器,包括进料装置,用于输入含颗粒的浆料;溢流装置,用于细颗粒随分级液排出;浮选装置,用于细颗粒随分级液上行;分级液输入装置,用于输入分级液;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料装置下方设置有颗粒冲击分散装置,用于将输入的含颗粒的料浆快速分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力颗粒分级器,其特征在于,在浮选装置下方还设置有精选装置,用于输入分级液,并进行分级液流量调节和防止浮选装置边界极低速上升层流中临界颗粒的返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液力颗粒分级器,其特征在于,在进料装置下方还设置有增稠装置,使大颗粒沉降堆积,便于下道工序应用高浓度浆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力颗粒分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级液输入装置为使分级液均匀分布的环形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液力颗粒分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分散装置为一冲击分散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液力颗粒分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分散板为圆形,所述进料装置为一圆管,且两者同轴。
2
CN 201720128 U
说  明  书一种液力颗粒分级器
1/2页
一、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级设备,特别是一种液力颗粒分级器。
二、背景技术
[0002] 进行固-固颗粒分级的最高精度的设备当属筛分设备,筛分设备中单位面积筛网产能最高的当属振动系列的筛分机械。然而,分级细颗粒时,网丝极细(粗径丝会降低筛分精度),网丝极易被硬度高的颗粒磨断,网丝寿命短,维护费用高,还易造成分级精度的事故;筛分机械一次性投资费用高;振动筛分机械可能对厂房楼层强度、寿命有负面影响。采用风力分级固-固颗粒,能耗相对较高,设备较庞大。固-固颗粒液力分级器,能耗较低,但通用的固-固颗粒液力分级器的分级精度不高,故需提高固-固颗粒液力分级器分级精度,并减少与其相关的能耗。
三、发明内容
[0003]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力颗粒分级器。[0004]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力颗粒分级器,包括进料装置,用于输入含颗粒的浆料;溢流装置,用于细颗粒随分级液排出;浮选装置,用于细颗粒随分级液上行;分级液输入装置,用于输入分级液;在所述进料装置下方设置有颗粒冲击分散装置,用于将输入的含颗粒的料浆快速分散。
[0005] 在浮选装置下方还设置有精选装置,用于输入分级液,并进行分级液流量调节和防止浮选装置边界极低速上升层流中临界颗粒的返回。[0006] 在进料装置下方还设置有增稠装置,使大颗粒沉降堆积,便于下道工序应用高浓度浆料。
[0007] 所述分级液输入装置为使分级液均匀分布的环形管。[0008] 所述冲击分散装置为一冲击分散板。[0009] 所述冲击分散板为圆形,所述进料装置为一圆管,且两者同轴。[0010] 本实用新型与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液体流动力进行分级,液体输送的机械效率较气体的高,节约了能源。采用分级装置与增稠区相连,省略了中间料浆输送机械和输送能耗。细颗粒分离精度高,本分级器中的冲击分散装置能够让进料料浆快速分散,让临界粒度以下的细颗粒尽快进入浮选装置,同时避免部分细颗粒随进料流下沉,从而影响分级精度。增加了二次精选装置,防止浮选区外圆管边界极低速上升层流中临界颗粒的返回,进一步确保了分级效果。
四、附图说明
[001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2] 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最佳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0013] 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最佳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3
CN 201720128 U[0014]
说  明  书
2/2页
图中:1、进料管  2、溢流收集筒  3、溢流管  4、浮选区筒壳5、冲击分散板  6、
精选区筒壳  7、分级液进口总管8、环形管  9、分级液分支管  10、增稠区筒壳五、具体实施方式[0015] 如图所示,进料管1设置在溢流收集筒2和浮选区筒壳4中,溢流收集筒上2设置有溢流管3。冲击分散板5设置在进料管1的下方,以实现输入料浆快速分散,在冲击分散板5下部连接有精选区筒壳6,分级液通过分级液进口总管7输入使分级液均匀分布的环形管8,环形管8上均匀分布有分级液分支管9(为4~10根)。增稠区筒壳10连接在精选区筒壳6下方。
4
CN 201720128 U
说  明  书  附  图
1/1页
图1
图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