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浅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来源:九壹网
Jan.201 8 VOI.2 LEARNING WEEKLY 学周刊 }教学研究 2018年1月 第2期 浅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郭胜利 (河北省内丘县河渠学区,河北内丘0542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小学课程教育也需做出相应调整。从小学数学课的课程设置特点入 手,提出结合新课改背景、在课程教育中进行教学方式创新的必要性和意义所在,进而对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创新 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2—0049—02 DOI:10.16657/j.enki.issn1673—9132.2018.02.028 数学教学侧重于对少年儿童逻辑思维方式的训练,教学 一、小学数学课程特点 内容本身就略显枯燥,若再加以一味照本宣科地说教,会使学 生产生厌学情绪,无益于教学。因此,结合新课程改革,创新 数学教学方式就成为教学成功的必要和关键,教学方法的创 (一)突出主体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小学数学的教学应当根据学生的生 理和心理特点,对教学的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的设计和 组合。小学生能动性、主动性的发挥是教学成效的主要评价 新方案需教师用心制定,在学生的通力配合下完成。 作者简介:郭胜利(1979.9一),男,汉族,河北内丘人,中小学副高级,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二)通过赏识教育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用,但是数学教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该要掌握一个度,毕竟 物极必反。赏识教育不一定会对所有的学生都起作用,由于一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明白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都是无限 的,而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肯定,所以数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赏识教育去发现学生的长处,从而 些教师对于赏识教育有一定的误解,认为赏识教育就是为了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他们在每个学生身上都实施赏 识教育,这样很容易会造成赏识教育的滥用。实际上赏识教 育应该在一些自卑、胆小的学生身上应用,通过对他们的鼓励 和肯定来增强自信心。而对于那些比较调皮的学生除了要进 行适度的赞赏,也要注重他们的自律能力。 极大限度地去挖掘学生的潜能。例如班上有一位数学成绩中 等的学生,虽然比较聪明,但是平时比较贪玩,学习也不够积 极,这时数学教师为了挖掘这位学生的潜能就让他担任数 学课代表,为了让大家都承认自己的能力,这位学生自觉改 掉了贪玩的毛病,严格要求自己,一段时间后其数学学习成 绩有了很大的提升。由此可见,常识教育可以有效挖掘学生 的数学学习潜能,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合理利用这种教学 方式。 赏识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应 该融人到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要在Et常的教 学中践行赏识教育理念,在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 肯定和赞赏,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数学教 师也要清楚赏识教育并不是对所有的学生都适用,应该针对 不同的学生进行适度的教育。 (三)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赏识教育要适度 赏识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虽然能发挥出很大的作 参考文献: 【1】王海燕.赏识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Ⅱ1.曲靖师范学院学 报,2014(S1). [3 顾银花.3]关爱孩子从赏识教育开始『J].教育教学论坛,2014(6) [4】赵华威.浅谈教学中的赏识教育【J].吉林教育,2012(4). 【2】王蓓.对赏识教育的理性解读与常见误区【J].黑龙江史志,2013 (21). [责任编辑谷会巧] ——49—— 因素之一,同时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小学数 学课程设计应当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小学生的不同生理、心理 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教学内容 以认识数字、十以内的简单加减法等方面为主,高年级学生在 数学计算方面内容会有相应的加深,同时数学题目的思考过 程会比较复杂,旨在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强调实践性 三、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策略 (一)改变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教师面对全体学生授课后,进行作业 布置或课堂测验检验教学成果,教学针对性不强,教学效率也 不高。为此,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针对学生较 多的情况,可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组为四至五 人,在进行课堂学习时以小组为单位,同时设置竞赛和奖励环 节,有效调动学生参与小组的交流,激发学习积极性,改善学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基础性学科,课程设置与社会 生活联系密切,题目设置旨在使学生亲身实践和体验获得知 识和技能。课程内容都是平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 现实需求,通过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力,实 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为此,在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把教学 习成效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 (二)拓展教学形式 小学数学的教材设置内容反映的是少年儿童的现实生活 所需,这也为创新教育方式提供了有利的切人点。以新课改实 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营造出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环境。 (三)体现思考性 施为契机,转变原本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形式,给学生 创造更多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比如:针对“画一画、拼一拼、 小学生的思维发育能力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 摆一摆”等教材内容,让学生自己推导公式、体味数学概念。课 程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有效提高教学成效。 (三)注意组织课堂互动,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 渡的关键时期,而数学作为一门有严密逻辑性和高度抽象性 的学科,对少年儿童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必不可缺。数学课程 内容包括大量的思维训练和动手操作,以各种形式训练学生 的归纳、判断、推理能力,提高其综合分析及思考能力。 二、新课改背景下创新教学方式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之 一,通过师生的互动,实现信息的相互沟通和交流,达到教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已经进人到信息时代,与获取 高分的学习能力相比,学生对各类新鲜信息的学习兴趣、愿 望、汲取知识的积极性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这种背 相长的目的。以有效的课堂提问环节来促成教学目标实现, 教师从生活中提取数学素材、数学问题,供学生探讨、分析,问 题的层次可有适当区分,在课堂上适宜的情况下提出,问答后 还可设置奖励,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激情与活力,推动学 景下,课程教育改革应运而生,同时对传统的教育方式相应提 出了变革要求。 (一)变教授成果为激发探索 生以积极活跃的思维方式来看待原本枯燥无味的课本知识, 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注重联系生活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通过创新教学方式,从根本上 改变教师的授课目标,使教学成果不再强调对知识点的记忆 等方面,提倡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加强学习、理 解和记忆,从而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逐步培养逻辑思维能 力。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把灌输性课堂 数学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与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为 此,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特点,创造各种有利的条件,搭建生活 和数学之间的桥梁,引导、鼓励学生开展与教学紧密联系的实 践活动,例如教字游戏、讲故事等。在将所学所想同现实生活紧 变成激发式的教学课堂。让学生乐于学、主动学,激发出学生 强烈的求知欲望。这也是教学成功的基本出发点。 (二)变被动记忆为主动思考 密结合的同时,多方面发现每个学生的优势并适时进行鼓励, 激发出学生的成功欲望,改变过去依靠考分评价学生的思想, 从多角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以综合实践来提升学生实践 能力和综合素质,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氛围下完成学习。 新课程改革转变了以往的课堂教学方式,促进了小学数 传统教学拘泥于教学大纲、教材内容,使学生常常在死记 硬背的厌学情绪下学习,使学生越不会越不想学,越不想学越 不会,陷入恶性循环。而通过拓展教学形式创新教学方式,鼓 励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 学中。提高学习效率,推动学生进入“一学就会,越会越想学” 学教学方式的创新,提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广大小 学教师应在新课改教学理念和思想的指导下,采取“改变教学 模式,拓展教学形式,组织课堂互动,注重联系生活”等教学策 略,有效推进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革新,积极响应新课改的要 求,最终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的良性循环,使学生可以在愉快的氛围中轻松完成课程,达到 预期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忠荣.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探讨[J1.新课程(中), 2017(3). [2]令俊平.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探讨[J]_中华少 年,2016(25). [责任编辑谷会巧] 一5O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