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商务英语写作中的语言歧视
作者:李煜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
李 煜
(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摘 要:经济的全球化使得商务英语书信成为重要的交际手段。商务英语书信可以传递信息、联系业务和增进友谊,其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商务英语书信写作中必须避免语言歧视。
关键词:商务英语写作;语言歧视;礼貌原则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1)02-0162-0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全球经济贸易一体化过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国际商务交往越来越频繁。在国际商务交往中,书信则是最重要的书面交往方式。在书信往来中,双方以信传情达意,努力塑造良好的企业和产品形象,争取新客户,留住老客户,以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礼貌是商务信函的重要语言特点。而避免语言歧视又是礼貌原则的一个重要方面。学会使用非歧视性的、中性的甚至积极的语言是所有从事商务交际活动人员必须具备的一个基本素质。
一、商务英语信函写作的礼貌原则
商务英语信函最基本的原则就是经济。用最简单朴实的语言,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让对方可以非常清楚的了解您想说什么。一般地,商务英语信函有以下几个基本原则:礼貌原则(courtesy)、体谅原则(consideration)、完整原则(completeness)、清楚原则(clarity)、简洁原则(conciseness)、具体原则(concreteness)、正确原则(correctness)。本文只从语言歧视角度论述商务英语写作的礼貌原则。
礼貌是一种语用现象,在交际中通常被用来维护交际双方的面子,体现了说话人对别人的礼貌行为。语言表达方式不同,体现出的礼貌程度也有差异。成功的交际都需要恰当地运用礼貌语言策略。在商务英语信函的写作中,必须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通过沟通来消除彼此由于文化差异而存在的障碍,从而达到交际的最终目的。
二、语言歧视在礼貌原则中的具体分析
为了使信函适合你的读者,要确保你的语言没有偏见。没有人会在写作商务英语信函时故意使用具有偏见的语言,但我们可能在无意当中使用一些对某个群体形成格式化看法的语言。因此在进行商务英语信函写作时应该使用没有偏见的语言,或者至少把语言偏见减少到最小程度。
(一)英语语言的性别歧视
性别歧视语主要是指对女性歧视的词语,反映了人们对女性的偏见和男女在社会地位上的不平等。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妇女运动的发展,语言的性别歧视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两性间语言的差异给女性带来的伤害已越来越被人重视。随着商务活动的增加,人们使用商务英语信函进行交际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人们已在会话以及写作中有意识地使用非性别歧视词。常见的英语性别歧视有如下几种:
其一,在英语词汇中man泛指人、人类,包括男人和女人。还有指 “每个人的”的时候,习惯用his而不用her,但现代英语中仍然还有一些词语保持着体现男性身份的用语,比如:freshman(大学一年级学生)、manmade(人造的)、forefather(先辈)等等。
其二,女性的职业头衔有时可以用带-ess和-ette后缀的词来表示,专指女性的后缀-ess和-ette含有“琐碎的”或“否定”的意义,并表达了这样的信息:女性从属于男性。如:governess, hostess, waitress, actress, stewardess, authoress, astronautess,
usherette等。对这一类性别歧视语可以通过加上无性别歧视的词缀-or,an, an,er或ist 等来消除性别歧视。如: actress→actor , stewardess→cabin attendant, usherette→ usher, authoress→author.
语言折射出的是各个民族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英语中表现出来的性别差异并不是来源于语言本身,而是打上了特定社会的文化烙印。语言是思想的外衣,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男女在语言的不平等的现象应当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逐渐消失。
(二)英语语言的种族歧视
种族问题一直是西方社会矛盾的主要表现之一,这种矛盾不可避免地体现在传承文化价值观念的语言载体当中。比如把黑人称为Negro甚至nigger;把中国人称为Chinks;把美国的印第安人称为American Indian而不是Indian American,这都是具有明显的种族歧视的语言。一般来说,在商务英语写作当中这种具有明显歧视性的语言不会出现,因为商务交际的最终目的是传递信息和建立双方良好的合作关系,稍有常识的人都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但还有一些存在种族歧视的语言表达,甚至熟练的商务写作人员都有可能忽略。如下例:
1.An Indian accountant was hired.
2.James Lee, an African Amercian,applied.
以上例句乍一看没什么种族歧视,可是仔细分析一下,你就会发现它们仍然存在种族歧视。Accountant就是accountant,为什么一定要表明是Indian accountant呢?在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因素多元化的背景下,公司应当重视的是员工的能力而不是她(或他)的国籍。如果说是为了彰显公司照顾少数民族员工的,那岂不是对少数民族员工能力的一种否定?这也是一种偏见。
因此以上例句完全可以改为:
→An accountant was hired.
→ James Lee applied.
(三)避免使用年龄歧视性语言
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语言总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下存在和发展的。在中国“老”被认为是经验和智慧的象征,这与中国的儒家文化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儒家文化是中国的尊老传统的思想渊源。“老”字既可以用来表示一种亲切的感情,如“老王”、“老林”等,也可以用来表示尊敬,如“老爷爷”、“老教授”等。但在英文里面“老”却是和死亡“体弱”、“孤单”、“无用”、“废物”等含义联系在一起。因此为了避免引起交际中的不愉快和冒犯别人,我们不能直接称呼老年人为“old Smith”或者“old Brown”,对年纪大的妇女更不应当在公开场合提及年龄这个敏感度的话题。我们一般可以用“senior citizens”、
“ advanced in age”、“ golden years” 、“elderly”、“past one’s prime”等委婉语来描述老年人,也可以直接省去一些存在年龄歧视的词语。如:
3.The law applied to old people. → The law applied to people over 65.
4.Tom, 55, was transferred. → Tom was transferred.
5.A little old lady → A woman
6.Mrs. Jensen, that old biddy, sometimes requires too much of her employees.→Mrs. Jensen sometimes requires too much of her employees.
年龄歧视性语言的另外一种误区是是将成年人称呼儿童化。在现在的大学英语课堂上,还有不少老师这样和学生打招呼“Boys and Girls, Good morning!”,而学生对“Ladies and Gentlemen, Good morning!”这样的称呼反倒有点不适应。因为在中国父母的眼中,小孩至少要到大学毕业找到工作了才算基本自立了,有父母甚至认为只有在孩子结婚之后或三十左右才能称为“男人(man)”或“女人(woman)”。然而在美国,如果你称呼年满18周岁的人为
“boys”“girls”,她们会认为是对他(她)的不尊重。因为到18岁他(她)们就会离开家,地生活,地承担责任和义务。这同美国崇尚和自由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四)避免使用残疾人歧视语
长期以来,对残疾人,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她)的生理缺陷,然后才是一个人。残疾人所具备的优点、特长和技巧等都经常被忽略了。残疾人甚至都不能很好地表达他(她)们的愿望和爱好,被认为是对社会没有用的人。残疾人歧视语的使用就能说明这一点。而非残疾人歧视语要求把人看成一个完整的有意义的整体,尽量不去使用这样的语言。
首先,不要把残疾人称为病人(patients or invalids),除非他(她)现在正躺在医院里或者目前身体状况确实出了问题;残疾人和正常人一样,是这个社会的一分子,而不是一种负担。应当强调残疾人具有的能力而不是其生理缺陷。
7.family burden→family supports needs
8.homebound→ child who is taught at home
9.He is wheelchair-bound. He uses a wheel chair.
其次,不要过度地夸大残疾人的身体缺陷程度。即使一个人有某种程度的身体缺陷,这并不意味着他(她)不能参加所有的活动。一个小孩在学习上有障碍并不代表他(她)在所有学习领域都有问题。身体的某些残疾可能是永久的,但精神上地某些问题是可以治好的。
10.the learning disabled→children with specific learning disabilities
再次,尽量使用一些中性而非冒犯别人的词语:如
11.deformed→person with a shortened arm
12.polio victim→has/had polio
13.person afflicted with AIDS, → positive for HIV but does not show symptoms of AIDS
14.cripple→persons who uses crutches
尊重残疾人不仅要用相关的法律制度来保障和改善他们的生存状况,更要在精神层面也给他(她)们提供一个公平的环境。语言是思想的外衣,语言的发展体现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全社会都应当倡导使用尊重残疾人的非歧视语(Respectful disability language),带给残疾人真正的平等,以更好地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余菁.如何避免英文中的歧视性语言[J].长沙大学学报,2005,(3).
〔2〕马文芸.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初探[J].绥化学院学报,2009,(5).
〔3〕谢志贤.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
(责任编辑 姜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