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本单元内容在文化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从文化与社会、文化与人两个方面分析说明文化的重要作用。复习本单元,要注意从文化和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文化对人的重大影响等角度感受文化的作用。近年来高考对本单元的考查不仅有选择题,还有主观题,如2009年江苏卷第18题、第21题,2009年天津卷第9题, 2009年山东卷第29题第(6)问。基于上述分析,在复习本单元时既要注意对知识进行整合,又要联系社会热点培养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考点1 文化的内涵、特点、形式与作用
知识梳理
1.文化的内涵
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的特点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2)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培养出来的。
(3)文化现象实质上是精神现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3.文化的形式
(1)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
(2)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是文化活动。 4.文化的作用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阻碍社会的发展。
方法突破
正确理解文化的内涵
(1)正确把握文化的概念,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文化是一种精神活动。文化不是指人们从事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而是指除此之外的人们的全部精神活动。文化活动与经济活动、政治活动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它是精神活动。 ②文化包括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精神产品。 ③文化有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之分,意识形态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而非意识形态文化则没有阶级性。
(2)广义的“文化”指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狭义的“文化”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3)“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指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其实质是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典例导悟
典例1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中宣部、文明办等十个部委联合发出《关于广泛开展“爱国歌曲大家唱”群众性歌咏活动的通知》。之所以要号召大家唱爱国歌曲,是因为
A.文化具有意识形态性,能提升人们魄艺术素养 B.文化对经济和政治发展有促进作用 C.先进文化促进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 D.文化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
解析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爱国歌曲是先进文化,可以促进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C 正确。 答案C
考点2 文化与经济、政治
知识梳理
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的影响。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图书出版、影视音像等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这使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2.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3.我国应对日益严峻的文化挑战的措施
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正确认识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
方法突破
(1)文化历来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国力的核心是经济实力,但是,经济的发展从来离不开文化的参与和支撑。经济在根本上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面貌,文化反过来又 会深刻影响经济的发展。 (2)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成为国家的支柱产
业。
(3)国际政治斗争越来越多地通过文化的竞争和冲突反映出来。
(4)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的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典例2 (2009.江苏卷)原生态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丰富人们文化消费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 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
C.文化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 D.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解析文化有先进、健康与落后、腐朽之分,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片面地认为所有文化对经济发展都具有推进作用是 不正确的,A错误;文化与经济的发展不是同步的,B观点错误;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上,经济是基础,经济决定文化,而文化是经济的反映,C错误;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D正确。 答案D
解|题|技 巧
“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是文化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考点,考查的侧重点是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命题角度通常是经济对文化的决定作用、文化是经济的反映、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等。要答好这类题,首先,要正确掌握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尤其是不能混淆政治、经济对文化的决定作用和文化对政治、经济的反作用;其次,要注意审题,把握命题角度,看清材料体现的是“决定作用”还是“反作用”;再次,要注意区分不同性质的文化,不同性质的文化对政治、经济的作用也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政治、经济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政治、经济的发展。
热点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2009年7月22日,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会议指出,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栽体。在当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的新形势下,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的同时,加快振兴文化产业,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性、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