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7555622 U(45)授权公告日 2018.06.29
(21)申请号 201721547910.7(22)申请日 2017.11.18
(73)专利权人 杭州龙驹合成材料有限公司
地址 311604 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梅城镇
建德高新技术产业园五马洲区块(72)发明人 李卫生 季永忠 刘培元 (51)Int.Cl.
F23G 7/06(2006.01)F23J 15/02(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207555622 U(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用于丁二烯的废气焚烧装置(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丁二烯的废气焚烧装置,用于收集脱气罐内废气的收集罐、混合罐和设有点火机构的焚烧罐,收集罐上连接有用于收集气体的第一进气管,收集罐和混合管之间连接有第一出气管,第一出气管上设有第一气泵,第一出气管连接有第二进气管,第二进气管位于第一气泵远离收集罐一侧,第二进气管上设有第二气泵,混合罐和焚烧罐之间连接有第二出气管,第二出气管上设有第三气泵,焚烧罐上端设有排气管,第一进气管、第一出气管、第二进气管、第二出气管和排气管上均设有启闭阀门。混合罐内经过稀释的丁二烯通过第二出气管流向焚烧罐完成燃烧。此时再将燃烧后的废气进行排放,减小了废气中的丁二烯含量,从而减小了对空气的污染。
CN 207555622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用于丁二烯的废气焚烧装置,其特征是:用于收集脱气罐内废气的收集罐(1)、混合罐(2)和设有点火机构的焚烧罐(3),所述收集罐(1)上连接有用于收集气体的第一进气管(5),所述收集罐(1)和混合管之间连接有第一出气管(7),所述第一出气管(7)上设有第一气泵(8),所述第一出气管(7)连接有第二进气管(10),所述第二进气管(10)位于第一气泵(8)远离收集罐(1)一侧,所述第二进气管(10)上设有第二气泵(11),所述混合罐(2)和焚烧罐(3)之间连接有第二出气管(12),所述第二出气管(12)上设有第三气泵(13),所述焚烧罐(3)上端设有排气管(15),所述第一进气管(5)、第一出气管(7)、第二进气管(10)、第二出气管(12)和排气管(15)上均设有启闭阀门(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丁二烯的废气焚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启闭阀门(6)为单向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丁二烯的废气焚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进气管(10)呈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二进气管(10)和第一出气管(7)之间的夹角小于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丁二烯的废气焚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进气管(5)、收集罐(1)和第一出气管(7)外均设有隔热保温层(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丁二烯的废气焚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焚烧罐(3)一侧设有布袋除尘器(4),所述排气管(15)与布袋除尘器(4)的进气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丁二烯的废气焚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排气管(15)外套设有换热管(17),所述换热管(17)两端呈封闭设置,所述换热管(17)内设有冷却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丁二烯的废气焚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换热管(17)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液管(18)和出液管(19),所述进液管(18)远离换热管(17)一端连接有储液罐(20),所述出液管(19)与储液罐(20)连接,所述出液管(19)上设有抽液泵(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丁二烯的废气焚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排气管(15)外壁沿其径向固定设置有换热翅片(22),所述换热翅片(22)沿排气管(15)周向设有若干个。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丁二烯的废气焚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排气管(15)内气体流动的方向与换热管(17)内的冷却液流动方向相同。
2
CN 207555622 U
说 明 书
一种用于丁二烯的废气焚烧装置
1/4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丁二烯的废气焚烧装置。背景技术
[0002]乳胶泛指聚合物微粒分散于水中形成的胶体乳液。又称胶乳。习惯上将橡胶微粒的水分散体称为胶乳,以乳胶为原料制成的制品称乳胶制品,常见的如海绵、手套、玩具、胶管等。市场上已有生产胶乳的成套生产工艺。
[0003]如公开号为CN102617773A的专利所示,该专利公开了一种聚丁二烯胶乳合成工艺,包括如下步骤:[0004](1)将丁二烯单体、聚合反应所需添加剂、苯乙烯、脱盐水添加到在聚合反应釜里进行聚合反应,聚合成粒径为80-120nm的小颗粒胶乳;[0005](2)聚合反应结束后,先将脱气罐抽真空,然后通过聚合反应釜与脱气罐的压差把小颗粒胶乳输送至脱气罐进行真空汽提;[0006](3)将脱盐水、附聚反应所需添加剂以及经步骤(2)汽提后的小颗粒胶乳添加到附聚反应釜中,附聚成粒径为300-450nm的聚丁二烯胶乳。[0007]在胶乳进入脱气罐中进行真空汽提后,从脱气罐中收集到的气体中会含有丁二烯,若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较大的环境污染。实用新型内容
[0008]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一种用于丁二烯的废气焚烧装置,将丁二烯焚烧后再排放到空气中,减小对空气的污染。[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0010]一种用于丁二烯的废气焚烧装置,用于收集脱气罐内废气的收集罐、混合罐和设有点火机构的焚烧罐,所述收集罐上连接有用于收集气体的第一进气管,所述收集罐和混合管之间连接有第一出气管,所述第一出气管上设有第一气泵,所述第一出气管连接有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位于第一气泵远离收集罐一侧,所述第二进气管上设有第二气泵,所述混合罐和焚烧罐之间连接有第二出气管,所述第二出气管上设有第三气泵,所述焚烧罐上端设有排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第一出气管、第二进气管、第二出气管和排气管上均设有启闭阀门。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丁二烯被收集在收集罐中,通过第一出气管从收集罐流向混合罐。在流向混合罐的过程中,通过第二进气管想丁二烯中混入空气,直至将丁二烯的浓度降至可爆炸的最低浓度,然后储存在混合罐内。混合罐内经过稀释的丁二烯通过第二出气管流向焚烧罐完成燃烧。此时再将燃烧后的废气进行排放,减小了废气中的丁二烯含量,从而减小了对空气的污染。混合罐可减小焚烧罐内的丁二烯直接回流到收集罐内,导致收集罐内的丁二烯爆炸的可能性,减小了安全隐患。[0012]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启闭阀门为单向阀。
3
CN 207555622 U[0013]
说 明 书
2/4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减小了焚烧时丁二烯从焚烧罐回流至收集罐内,导
致收集罐内的丁二烯爆炸的可能性,减小了安全隐患。[0014]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进气管呈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二进气管和第一出气管之间的夹角小于30°。[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尽可能的使空气和丁二烯的流向一致,从而减小了空气进入丁二烯与丁二烯混合使的阻力,从而使空气和丁二烯更稳定的混合在一起。[001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进气管、收集罐和第一出气管外均设有隔热保温层。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减小了在运输过程中的热量损失,使在焚烧罐内焚烧丁二烯时所需的外加热量减小,进而减小了焚烧丁二烯所需能量,减小了成本。[001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焚烧罐一侧设有布袋除尘器,所述排气管与布袋除尘器的进气端连接。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布袋除尘器除去了废气中的颗粒污染物,从而减小了废气对空气的污染。
[002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气管外套设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两端呈封闭设置,所述换热管内设有冷却液。[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液可吸附掉排气管内废气的热量,从而减小了废气排放时对环境的热污染,同时也减小了布袋除尘器所需承受的废气热量,提高了布袋除尘器的使用寿命。
[0022]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换热管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远离换热管一端连接有储液罐,所述出液管与储液罐连接,所述出液管上设有抽液泵。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热后的冷却液储存在储液罐内,从而对废气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并储存起来,节约了能源。[0024]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气管外壁沿其径向固定设置有换热翅片,所述换热翅片沿排气管周向设有若干个。[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增大了排气管和换热管内液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了其热交换效率,提高了对热量的回收效率。[002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气管内气体流动的方向与换热管内的冷却液流动方向相同。
[00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减小了排气管内气体和换热管内的液体的相对速度,从而增大了其热交换时间,提高了对热量的回收效率。[0028]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减小了对空气的污染;2、安全隐患较小;3、对热量进行了回收和储存,充分利用了能源。附图说明
[0029]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30]附图标记:1、收集罐;2、混合罐;3、焚烧罐;4、布袋除尘器;5、第一进气管;6、启闭阀门;7、第一出气管;8、第一气泵;9、隔热保温层;10、第二进气管;11、第二气泵;12、第二出
4
CN 207555622 U
说 明 书
3/4页
气管;13、第三气泵;14、焚烧机构;15、排气管;16、第四气泵;17、换热管;18、进液管;19、出液管;20、储液罐;21、抽液泵;22、换热翅片。具体实施方式
[0031]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0032]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丁二烯的废气焚烧装置,包括依次相互连接的收集罐1、混合罐2、焚烧罐3和布袋除尘器4。收集罐1用于收集在胶乳生产过程中通过脱气罐真空汽提后分离出来的混有丁二烯的废气。收集罐1内废气加入空气稀释后进入混合罐2内,并在焚烧罐3内焚烧,最好经过布袋除尘器4除尘后排放到空气中。[0033]如图1所示,收集罐1下端连接有第一进气管5,废气从第一进气管5进入收集罐1。第一进气管5上设有启闭阀门6,启闭阀门6为单向阀。收集罐1和混合管之间连接有第一出气管7,第一出气管7上设有启闭阀门6,启闭阀门6为单向阀。第一出气管7上设有第一气泵8,通过第一气泵8工作,使收集罐1内的废气流向混合罐2。第一进气管5、收集罐1和第一出气管7外均设有隔热保温层9(图中只显示了收集罐1的隔热保温层9)。隔热保温层9可由橡胶或塑料泡沫等隔热材料制成。[0034]如图1所示,第一出气管7一侧连接有第二进气管10,第二进气管10呈倾斜设置,且第二进气管10和第一出气管7之间的夹角小于30°。第二进气管10与第一出气管7的连接处位于第一气泵8远离收集罐1一侧。第二进气管10上设有第二气泵11和启闭阀门6,启闭阀门6为单向阀,且启闭阀门6位于第二气泵11靠近第一出气管7一侧。第二气泵11启动时,将外界空气混入第一出气管7内的丁二烯中,从而稀释丁二烯,并使稀释后的丁二烯进入到混合罐2中,进行储存。[0035]如图1所示,混合罐2和焚烧罐3之间连接有第二出气管12,第二出气管12上设有第三气泵13和和启闭阀门6,启闭阀门6为单向阀。焚烧罐3内设有焚烧机构14,焚烧机构14可点燃焚烧废气中的丁二烯。焚烧罐3上端连接有排气管15,排气管15另一端连接于布袋除尘器4的进气口。排气管15上设有第四气泵16和启闭阀门6,启闭阀门6为单向阀。[0036]如图1所示,排气管15外套设有换热管17,换热管17两端呈封闭设置,换热管17内设有冷却液。换热管17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液管18和出液管19,进液管18远离换热管17一端连接有储液罐20,储液罐20内存储有冷却液。出液管19与储液罐20连接,出液管19上设有抽液泵21。当抽液泵21启动时,换热管17内的冷却液流动方向与排气管15内气体流动的方向相同。排气管15外壁沿其径向固定设置有换热翅片22,换热翅片22沿排气管15周向设有若干个。
[0037]该废气焚烧装置的原理如下:[0038]1、通道第一进气管5将混有丁二烯的废气收集在收集罐1内;[0039]2、关闭第一进气管5上的启闭阀门6,打开第一出气管7和第二进气管10上的启闭阀门6,启动第一气泵8使收集罐1内的废气流向混合罐2,同时启动第二气泵11,使空气通过第二进气管10进入第一进气管5内,从而稀释废气中的丁二烯含量,并汇集到混合罐2内,直至混合罐2内的废气中的丁二烯含量小于丁二烯的爆炸极限值;[0040]3、关闭第一出气管7、第二进气管10和排气管15上的启闭阀门6,关闭第一气泵8和第二气泵11,打开第二出气管12上的启闭阀门6和第三气泵13,使混合罐2内的气体进入焚
5
CN 207555622 U
说 明 书
4/4页
烧罐3内,在一段时间后,关闭第二出气管12上的启闭阀门6和第三气泵13,焚烧机构14点燃废气,对废气内的丁二烯进行焚烧;[0041]4、在对废气进行完全燃烧后,关闭焚烧机构14,打开排气管15上的启闭阀门6和第四气泵16,使燃烧后的废气通过排气管15进入到布袋除尘器4中,进行除尘后排放到空气中;
[0042]与此同时,废气在经过排气管15的过程中,会与换热管17内的冷却液进行热交换,从而降低了废气的温度,减小了布袋除尘器4所需承受的温度,减小了其损坏的可能性;且被加热后的冷却液被储蓄在储液罐20内,可对其进行回收利用。[004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6
CN 207555622 U
说 明 书 附 图
1/1页
图1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