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等比数列的递推公式
教学目标:
1、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特殊的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2、掌握把一些简单的数列变形转化为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方法。
3、会利用递推思想解决一些实际问题。4、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习惯,促进个性品质的良好发展。
教学重点与难点:
利用递推思想求出递推关系
教学过程:
引入     观察计算机程序图
          如果输入的A=1,则打印的结果为:
输入A             a11                      a21352
打印             a3(2)3511                 a4(11)3538                 ……
A=A-5             所以这列数可由给定的第一个数及后一项与前             一项的运算关系来确定。即此程序图可表达的数 a11            学语言为   nN
an13an5A=A*3 一.定义:通过给出数列的第1项(或前若干项)并给出数列的某一项与它的前一项(或
前若干项)的关系式叫做数列的递推公式。
(注:递推公式必须给定第1项,否则数列无法确定。)
例1. 试判断下列哪些是数列an的递推公式?
a11nN     (×)1      (×)             (2)
aaan1nn2(1)an2an1
a11a11nN      (√)(3)nN    (×)        (4)a21an22an1an2an1an
a13(5)nN     (√)
aa3nn1提问:若根据公式(5)能直接求a100的值吗?
显然这个问题不能直接求得,需迭代99次才能求出。看来根据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是很有必要的。
一.
a1a       等比数列的递推公式 nN
aqann1a1a等差数列的递推公式 nN
an1and
例2.求下列数列的通项公式
an1an3,a13nN      解:      (1)   nN
a3(n1)(3)3n6aa3nnn1
       解:
an11a13an3nN       (2)     nN11n1an1anan3()33
令bn1an,bn11an111a13b1,bn1bn2a13      (3) 1 1
216n5aanbnb1(n1)d(n1)2n133an36n5
a31     (4)an1nN          an为等差数列(略解)
an122
a16nN       an1为等比数列 (略解)      (5)an112(an1)
提问:若改成an12an1,如何求an?
a16(6)an13an1
分析:an1x3(anx)
an13an2x
2x1,x1  2                         解:
an13an1an112123(an132(a1n112)                             a112 12)3n1anan132312                          二. 小结
根据数列的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的方法
1. 直接利用等比,等差的递推公式求通项 2. 构造新的数列
a1a3. 形如可通过构造anx为等比数列求解原数列的通项。
an1panq三、教学反思
在我们高二数学教学中涉及到了数列的递推公式,虽然用递推法来解决问题既精巧又简捷,而且在升学和竞赛中的应有也越来越广,但是在我们的教材中对数列的递推公式的介绍比较简单,只有两页纸的内容,所以我想到在介绍“数列的递推公式”这一小结的内容时可以补充一些有名、有趣的数列,利用联想与化归的数学思想,来解决一些著名问题和生活实际问题。通过课内、课外知识的介绍,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同时使学生借助递推思想,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习惯,促进个性品质的良好发展。
通过课后与学生交流发现,大部分同学对这递推公式都比较感兴趣,但由于时间关系有些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还没有足够的时间考虑,只能课后完成在作业卷上。总的来说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调动了起来,但由于课堂上任务较多,学生之间的探讨较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也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