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试卷 (A卷)
姓名:                  班级:               学号:
题 号 得 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C.解决路线的基本走向
D.逐段解决局部路线方案
( B    )。
7.现场定线时,放坡的仪具可采用  A.水准仪  C.罗盘仪
B.手水准 D.求积仪
8.某断链桩 K2+100=K2+150,则路线                                         (    )。 A.长链50米  C.长链25米
B.短链50米 D.短链25米
9.某级公路平曲线半径R=60m,ls=35m,采用第2类加宽,最大加宽W=1.5m,加宽过渡方式
得分 中。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总计 20 分),       按直线比例,缓和曲线上距ZH点10m处加宽值为                             (    )。   在每个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在题末的括号
A.0.15m  C.0.43m
B.0.23m D.0.86m
1.通常为一般公路所采用的测设程序是                                        (   B )。 A.一阶段测设  C.三阶段测设
B.二阶段测设 D.四阶段测设
10.各级公路的最小合成坡度不宜小于
(   B )。 A.0.3%
B.0.5% D.0.9%
2.空气阻力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D   )。 A.汽车质量
B.道路质量  D.汽车车速
C.0.7%           C.轮胎与路面的附着条件
得分 误。
二、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2 分,总计 10 分), 判断正误,如果正确,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划√;否则划×并改正错
3.根据设计规范的规定,不需设置缓和曲线时,其圆曲线半径应大于等于          ( C   )。 A.极限最小半径
B.一般最小半径 D.临界半径
C.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1.公路平面线形基本要素有直线、圆曲线与二次抛物线。                      (  ×  )
2.计算路基横断面挖方面积时,挖土方与挖石方的面积合在一起计算。          (    )
3.公路行车视距标准有停车视距标准、错车视距标准、超车视距标准三种。
(    )
4.汽车匀速运动,动力因数等于道路阻力系数。                              (    )
5.沿溪线布线时,一般应优先考虑高线位。                                  (    )
第 1 页 共 4 页
4.不属于纵断面设计的控制指标是                                            (    )。 A.最大纵坡 C.最短坡长
B.平均纵坡 D.坡度角
5.设相邻两桩号的横断面面积分别为A1和A2,该两桩号间距为L,则用于计算土石方体积V的平均断面法公式为                                                            ( D   )。 A.V=(A1+A2)L C.V=(A1-A2)L
B.V=2(A1+A2)L D.V=(A1+A2)L/2
6.选线的第一步工作是                                                     ( C   )。 A.进行路线平、纵、横综合设计
B.确定所有细部控制点
得分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制定缓和曲线最小长度标准时,考虑因素有: A. 旅客感觉舒适 B. 超高渐变率适中 C. 行驶时间不过短
2.设计中确定加宽缓和段长度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1.超高:为抵消车辆在圆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保证汽车能安全、稳定、满足设计速度和经济、舒适地通过圆曲线,在该路段横断面上设置的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 。
2.平均纵坡:指一定长度路段两端点的高差与该路段长度的比值它是衡量纵断面现行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3.横断面:
指中线上任意一点的法向切面,它是由横断面设计线和地面线组成
4.展线:
为使山岭区路线纵坡能符合技术标准,利用有利地形延伸路线长度用以克服高差的布线方法。
5.初测:    得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纵断面设计的步骤有哪些? A.拉坡前的准备工作 B.标注控制点位置 C.试坡
第 2 页 共 4 页
1.缓和曲线的作用是什么?制定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标准时,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a.曲率连续变化,便于车辆遵循。 b.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旅客感觉舒适。 c.超高及加宽逐渐变化,行车更加稳定。 d.与圆曲线配合,增加外形美观。
D.调整 E.校队 F.定坡
4.土石方调配的要求有哪些?
5.自然展线的特点是什么?
方向符合路线基本走向,行程与升降统一,路线最短。
得分  五、计算题(第1题10分,第2题15分,共25分)
1.某路线平面部份设计资料如下:
JDl=K6+666.66      JD2=K7+222.22  ZYl=K6+622.32
YZl=K6+709.59
(1)试计算弯道1的切线长、曲线长、缓和曲线长及曲线中点桩号;  (2)试计算交点间距。
2.某级公路相邻两段纵坡i1=5%, i2=-6%,变坡点里程为K1+100,变坡点高程为200.53米,该竖曲线半径选定为1000米。
(1)计算竖曲线要素。
w=i2-i1=-6%-5%=-11%=-0.11,为凸形。 曲线长L=Rw=1000*0.11=110m 切线长T=L/2=55m 外距E=T2/2R=1.51m
(2)计算K1+120桩号的设计高程。 竖曲线起点桩号:K1+100-55=K1=45 竖曲线起点高程:200.53-55x0.05=197.78 桩号K1+120处:
横距x=(K1+120)-(K1+45)=75m 竖距h=x2/2R=2.81m
(3)如果要求切线长大于100米,则竖曲线半径应如何确定?
参考公式:
第 3 页 共 4 页
90ls  R               Rls32=ls224Rls432384R
qls2240RT(RR)tgL2E(RR)secq2RJ2TLRls
l3
180LRL180(2)R2lsxs0ls40R2yl2sl4s06R336R3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