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201 5 学年度第 二 学期 六 年级
音乐 教学计划
一、教材简析及教学重难点
本册教材内容有六个单元,包括歌曲、音乐欣赏、器乐等等。这些内容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其要求如下:唱歌:学习用正确的口形唱歌,咬字吐字清晰,学习正确的呼吸及连音演唱方法,能够很好的表现歌曲的情感。欣赏:欣赏优秀的歌曲、乐曲、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了解人声的分类和演唱形式,常见的乐器和演奏形式,了解中外杰出音乐家、感受音乐的不同情绪。器乐:练习竖笛的演奏姿势与方法,培养初步的齐奏、合奏的能力。
教学重点:突出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重视学生对音乐活动的主动参与,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体验音乐情感,陶冶高尚情操。
教学难点: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阶段目标
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
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2.培养音乐感受能力与欣赏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 3. 能自信地、有表情地瘸唱,乐于参与参与及其他音乐表现、创造活动。 4.培养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4.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台作能力。 三、教学策略及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重备学生。
2.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经验对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 设计好每堂课的活动,注重学生的参与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注重学科综合,开阔学生视野,不断总结经验。
四、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一周 二周 三周 四周 五周 六周 七周 八周 九周 十周 日期 3.2—3.6 3.9—3.13 3.16—3.20 3.23—3.27 3.30—4.3 4.6—4.10 4.13—4.17 4.20—4.24 4.27—4.30 5.4—5.8 教学内容 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听《滚核桃》 唱《伊呦勒啦》 听《非洲鼓魂》 唱《小黄鹂鸟》 听:《牧歌》 备注 唱《小巴郎,童年的太阳》听《在那东山顶上》 唱《我和小提琴》《谐掠曲》 唱《我和小提琴》听《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唱《苏本地伟》听《北京喜讯到边塞》 唱《什么结籽高又高》听《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唱《拉库卡拉查》听《美丽的赛林托》 唱《鸟儿多美丽》 听《钢鼓音乐》 唱《小白菜》 《北风吹》 唱《夜歌》听《乌鸦与狐狸》 唱《白兰鸽》听《密西西比河》 唱《红河谷》听《蓝色狂想曲》 唱《歌声与微笑》《让世界充满和平》 唱《闪亮全世界》听《梦幻之风》 总复习 十一周 5.11—5.15 十二周 5.18—5.22 十三周 5.25—5.29 十四周 6.1—6.5 十五周 6.8—6.12 十六周 6.15—6.19 十七周 6.22—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