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1年河北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含答案)

2021年河北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含答案)

来源:九壹网
2021年河北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含答案)

第一部分(1~4题20分)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当我们漫步神州,寻访古都名城,或者走出国门游览世界,在诸多著名的历史与艺术博物馆里,几乎都可以看到中国青铜器的倩影。中国古代青铜器渊远流长,绚丽璀璨,是中国悠久文明的缩影和重要的历..史见证。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所做出的杰出贡献。青铜器的艺术内涵..丰富深邃。从造型看,青铜器造型精致、质地细腻,处理精到;从气势看,青铜器气魄雄伟;从装饰看,商周青铜器装饰奇特生动,给人神秘之美。所以今时今日研究挖崛青铜文化的深层内涵和潜在价值,仍具有不可磨灭的重要意义。

(1)给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①绚丽( ) ②瑰宝( ) (2)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 应改为 ② 应改为 2.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8分)

(1)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2)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相见欢》)

(3)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 。”(《列子・伯牙善鼓琴》) (6)1950年,邓稼先回国的时候,美国方面打算用优越的科研条件、生活条件把他留下,但邓稼先婉言谢绝,毅然回国。这正如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表达要淡泊名利的“ ,与我如浮云”,也符合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所说的: , ! 3.阅读下面文段,在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①大事当前的静心功夫,往往得益于艰难困苦的力量。

②“静心功夫”,还可从读书中来。走进书中的世界,浮躁之气便能涤荡一空。 ③身处低谷之时,从书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得意之时,时常读书以自省。 ④涵养几分静气,绝非暮气沉沉。而是多一些从容不迫,少一些进退失据。 ⑤有人说,每临大事有静气。

⑥多经历几番雨疏风骤的洗礼,就能在大事来临之时沉着冷静,抵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A.①②③⑥⑤④ B.②③⑤④⑥① C.⑤⑥①④②③ D.⑤①⑥②③④ 4.阅读下面《礼让斑马线——致广大交通参与者的一封信》回答问题。(共5分)

广大交通参与者:

为展示我市美丽文明的良好形象,营造文明礼让的交通氛围,在此我们向广大交通参与者发出倡议: 一、遵章守纪。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应当走斑马线,遵守交通信号灯指示;驾驶员文明行车,不抢闯信号灯,不争道抢道,不占道乱停,在斑马线前主动礼让。

二、低速行驶。前方有路口或斑马线时,驾驶员必须提前减速,做好让行准备。

三、避让行人。当有行人通过斑马线时,驾驶员必须停车让行。

四、服从指挥。驾驶员与行人经斑马线时,应当服从现场管理人员、文明劝导员的劝导和指挥。 广大市民和驾驶员朋友们,文明出行一小步,社会进步一大步。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养成文明出行习惯,以实际行动为我市创造全国文明城市贡献力量。

*市交警大队

2021年5月26日

(1)该倡议书有两处不当,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① ② (2)请你从这封倡议书中概括一下行人怎样通过路口。(3分)

第二部分(5~20题 50分)

一、阅读下面诗词,回答5——6题。(5分)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干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5.请解释《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这首诗中加横线的句子 (2分)

6.“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感?(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3分)

【甲】陆绩,三国时吴人也。其父康,曾为庐江太守,与袁术交好。绩年六,于九江见术。术令人出橘食之。绩怀三枚,临行拜辞术,而橘堕地。术笑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何为耶?”绩跪下对曰:“是橘甘,欲怀而遗母。”术曰:“陆郎幼而知孝,大必成才。”术奇之,后常称说。

【乙】伯瑜有过,其母笞之,泣。母曰:“他日笞汝未尝泣,今泣,何也?”对曰:“他日得杖常痛,今母老矣,无力,不能痛,是以泣。”

【丙】 司马芝,少为书生,避乱荆州于鲁阳山遇贼,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贼至,以刃临芝。芝叩头曰:“母老,唯在请君!”贼曰:“此孝子也,杀之不义。” 遂得免害,以鹿车推载母。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3分) (1)术令人出橘食之 食: .(2)术奇之 奇: .(3)同行者皆弃老弱走 走: .

8.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的“之”字与例句中的“之”字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此孝子也,杀之不义 .A.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出师表》) .B.往之女家,必敬必戒(《富贵不能淫》) .C.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送东阳马生序》)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是橘甘,欲怀而遗母。

( )(3分)

(2)他日得杖常痛,今母老矣,无力,不能痛,是以泣。

10.三则选文中,主人公对母亲的“孝”分别体现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3分)

(8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学会有“教养”地怀疑

①“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怀疑有如草木之牙,从真理之根萌生”……从小

到大,我们读书做学问,常常听到教诲,要学会怀疑。

②宋代理学家陆九渊在《读书》一诗中说道:“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不慌不忙之时,读到不明处、违背常理处,自然就要留个心眼。做学问也是一样,不迷信权威,比照多方资料,严谨求证,这些方法不知被老师耳提面命了多少回,早已烂熟于心。如此看来,怀疑好像很简单。

③互联网时代,搜索一个知识点,常会冒出好几种截然不同的答案。何止是读书做学问,几乎每隔一段时间,网络上总会爆发一场“口水战”,吸引不少人围观甚至参战。浏览热门新闻尤其是争议事件的网友评论,辩驳、对骂直至上升到人身攻击,都不稀奇。除了那些永远分不清是非真假的娱乐八卦,争论内容更多是和食品安全、健康养生、伦理道德、生活理念等相关,观点五花八门,扑朔迷离。

④这个时候,我们该怀疑什么,又该相信什么呢?

⑤对于当今的年轻人来说,保持怀疑态度,似乎并不是件难事。很多年轻人更是敢于说不:我不喜欢、我不赞同、我不接受。但问题的另一面是,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你不喜欢、不赞同、不接受的,有没有可能其实就是呢?

⑥期间,一位全国政协委员关于“在家教育”的言论引起争议。原来,现在的一些家长,因为种种原因,对九年义务教育说不,选择让孩子在家或者送到所谓“私塾”接受教育。这一明显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又不适合绝大多数家庭的行为,却受到不少人的盲目追捧。这位委员从法律常识和教育规律的角度分析并提出,任何“国学”“读经”“私塾”或各类外语、才艺、武术培训机构及个人,不得举办任何形式的取代义务教育的学校。

⑦就是这样一个好建议,却在网络上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家长有为自己孩子选择教育方式的自由”“国内教育质量差,只能在家学”“美国就可以自由选择在家上学”。这些说法真的合情合理吗?

⑧答案其实很简单,带着疑问,翻翻法律文件、看看教育书籍、问问周围师友、查查国外真实情况,

也就有了自己的判断和理解。

⑨“怀疑一切与信任一切是同样的错误”。因此,我们的怀疑,应该是一种有“教养”的怀疑。 ⑩何谓有“教养”?康德说:“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讲逻辑、有底线;“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七分证据不能说八分话”,注意信息来源,不妄加揣测;自由与责任一体两面,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唯有如此,方可称作有“教养”的怀疑——这既是自身涵养的体现,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

(11)“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陆九渊的这句名言,后面接着的两句同样重要,“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不明白、说不清、有疑问的可以先放一放,仔细思量后再发表意见也不迟。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1.文章第①段在全文有什么作用?(2分)

12.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本文的语言平实严谨,有力地论证本文的中心论点——“学会有教养地怀疑”。 B.本文综合运用道理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C.第⑦段中的“就这样一个好建议”中的“这样”,具体指“任何培训机构及个人不得举办任何形式的取代义务教育的学校”。

D.第⑩段的论证思路是:先提出何为有教养,接着阐述教养的表现,然后再指出我们的怀疑应该是一种有教养的怀疑。

13.请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怎样才能做到有“教养”的怀疑。(不超过10个字,3分)

四、(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早上,侯婶院子里的喇叭花开得正艳,侯婶咧着嘴笑,让我帮她给她的花拍几张照片。

②侯婶勤快得很,总是天还没亮就开始忙碌。忙完家里忙地里,一天到晚干不完的活,有时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别人劝她歇歇,她说闲不着,习惯了。侯婶很节俭,光知道忙活计,舍不得为自己多花一毛钱。门口来了个游乡卖鞋的,看她脚上的鞋子破了,就劝她买一双,侯婶下意识摸了一下装钱的口袋,里边是刚卖废品的几十块钱,侯婶笑着拍了拍,没舍得掏出来。她说,地里干活,天天跟泥土打交道,穿新鞋怪浪费的。侯婶对家人从不小气,她只克扣自己。人们便有些看不惯她,背后嘀咕说她就是个喇叭花儿的命,挣的钱不花,都省给她男人了。

③过两天她告诉我,因为到沟渠边捡几个饮料瓶,把口袋里的几十块钱丢了,心疼死了。是啊,几个饮料瓶最多卖几毛钱,辛苦半天,捡几个芝麻,丢个大西瓜,的确可惜。类似这样芝麻蒜皮的事多了,不光如此,她还很喜欢占别人家小便宜。门口的几个垃圾桶天天翻几遍,翻不出点儿啥来誓不罢休的样子,人们轻看她,明里暗里都喊她喇叭花。

④在我们这里,喇叭花含着轻贱的意思。喇叭花属于一种杂草,总是长在垃圾堆旁、沟渠边不干净的地方,有时顺着沟渠爬到庄稼地里,因为生命力旺盛,怎么也铲除不了。

⑤侯婶说,种田人不能惜力,人的身体就像个聚宝盆,力气用完了,歇歇就又来了。的确如此,每次看

侯婶累得不行了,躺在床上,用手拍打拍打腰身,缓一阵子,干活的劲头儿就又回来了。

⑥就这样一个人,有一天竟然做了一件事,把我们都给惊到了。也让我们对她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⑦那天微信群里大家都在转发一则消息,侯婶村里的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得了肾病,要透析以后还要换肾,父亲早已去世,哥哥也三十了没娶媳妇,母亲天天以泪洗面,到处看病家里的钱也花光了,无奈病人自己在网上发起了众筹,村里的乡亲们你二十他一百地奉献爱心。侯婶听说了这事,知会我们几个熟人邻里提上礼品去看病人。侯婶悄悄告诉我,她揣了六百块钱,要给那可怜的娃看病,我说你哪来的钱,侯婶说,是她这一年卖废品的钱攒起来的,每次卖了废品舍不得花,都藏在褥子里。我听了侯婶的话,有些惭愧,我们两口子在众筹上一人给支持了两百块,而且我们挣钱比侯婶容易得多,侯婶的六百块钱得捡多少瓶子,拾多少纸板子?这些钱是她几毛几块攒起来的,我以后不会再笑她和收废品的讨价还价了,只会佩服她精明能干。

⑧这一墙生机蓬勃的喇叭花,定是去年花开后,在风吹日晒中从裂开的果中弹出的种子,落到泥土里,无须人关照,自顾自在春天破土发芽重现生机,喇叭花蔓的头须总是向上翘着,随时触碰到什么,都会执著地向上攀登缠绕。你看它爬到了墙上、树干上,还有一楼的楼梯扶手上,它们细长的身子弯弯曲曲,努力地向上伸长,它不钻牛角尖,只管向上攀爬,藤蔓细瘦却坚韧,不惧风雨,朵朵花儿在夏日的早上绽放着,不在意观赏者的评说。

⑨喇叭花就是这样,不讲条件,不择富贵与贫瘠,无论多恶劣的环境,它都能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憨憨然开出花来。

(选自《思维与智慧》)

14.请简要概括侯婶这一人物形象。(3分)

15.人们为什么喊侯婶“喇叭花”?(2分)

16.请对选文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3分)

17.请简要分析第⑥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18.选文在写作手法方面有什么特色?请结合相关内容分析。(4分)

五、文学名著的阅读。(8分)

19.阅读《琐记》节选,回答后面的问题。

冬天,水缸里结了薄冰的时候,我们大清早起一看见,便吃冰。有一回给沈四太太看到了,大声说道:“莫吃呀,要肚子疼的呢!”

衍太太却决不如此。假如她看见我们吃冰,一定和蔼地笑着说,“好,再吃一块。我记着,看谁吃的多。”

有一天谈到这里,她便说道,“母亲的钱,你拿来用就是了,还不就是你的么? ”我说母亲没有钱,她就说可以拿首饰去变卖;我说没有首饰,她却道,“也许你没有留心。到大厨的抽屉里,角角落落去寻

去,总可以寻出一点珠子这类东西…… ”

(1)除所选文段之外,你还了解衍太太其它什么故事?(2分)

(2)上面选段体现了衍太太怎样的品质?(2分)

20.阅读艾青的《鱼化石》节选,回答后面的问题。

动作多么活泼, 精力多么旺盛,

在浪花里跳跃, 在大海里浮沉;

不幸遇到火山爆发, 也可能是地震, 你失去了自由, 被埋进了灰尘

…… 活着就要斗争, 在斗争中前进, 当死亡没有来临, 把能量发挥干净。

(1)艾青原名 ,其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与 。(2分) (2)诵读《鱼化石》这首诗,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2分)

第三部分(21题 50分)

21.下面两个作文题,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

(1)“平”的意思是:①表面没有高低凹凸,不倾斜。如:平坦。②两相比较没有高低、先后;不相上下。如:平局;平起平坐。③平均;公平。如:平分;持平之论。④安定。如:心平气和;风平浪静。⑤抑止(怒气)。如:你先把气平下去再说。⑥经常的;普通的。如:平时;平常。

请根据上面对“平”字的解释,自选一个角度,以“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联系生活实际,有真情实感;③文体不限;④不少于600字(写诗歌不少于30行);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2)材料一:吾日三省吾身。

材料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请根据你对上面材料中的“省”的理解和感情,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文体不限②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③联系生活实际,有真情实感;④不少于600字。

2021年河北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参

第一部分(1~4题 20分)

1.(4分)

(1)(2分,每小题1分,有错该题不得分)①xuàn lì ②guī bǎo

(2)(2分,每小题1分,有错该题不得分)①渊 源 ② 崛 掘 2.(8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1)烟笼寒水月笼沙 (2)去年天气旧亭台 (3)瀚海阑干百丈冰 (4)八百里分麾下炙 (5)峨峨兮若泰山

(6)不义而富且贵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于我何加焉 3.(3分) D 4.(5分)

(1)①称呼“广大交通参与者”应顶格写。 ②将正文结尾句“创造”改为“创建”

(2)①遵章守纪。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应当走斑马线,遵守交通信号灯指示;②服从指挥。行人经斑马线时,应当服从现场管理人员、文明劝导员的劝导和指挥。

第二部分(5~20题 50分)

一、(5分)

5.(2分)我要像大鹏那样乘风飞上九万里高空。风啊,千万别停息,将我这如飞蓬一样轻快的小船直送到海上的三座仙山吧!(意思对即可)

6.(3分)对英雄的仰慕之情;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愤慨之情;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之情。 二、(13分)

7.(每小题1分,共3分)

(1)供养,给……吃 (2)以……为奇,对……感到奇怪 (3)逃跑 8.(3分) C

9.(每小题2分,共4分)

(1)这些橘子很甜,我想着揣回去给母亲吃。

(2)原先被杖打时常常感到疼痛,现在母亲年老了,打我也没有气力了,因而哭泣。 10.(3分)

(1)陆绩小时候在席间藏起橘子孝敬母亲。 (2)伯瑜因母亲年迈打自己无力而心痛。

(3)少年司马芝遇到贼人,没有抛弃母亲;贼人杀他时他却把母亲托付给贼人。 三、(8分)

11.(2分)引用名言,引出下面的议论;作道理论据,有力证明读书做学问要学会怀疑。 12.(3分)B

13.(3分)要有勇气,有理智,有底线,讲逻辑;注意信息来源,不妄加揣测;怀疑要有根据,要对自己的言行敢于负责;不明白、说不清、有疑问的可以先放一放,仔细思量后再发表意见。

四、(15分) 14.(3分)她喜欢占别人家小便宜;不计较别人评说;对家人疼爱大方,只克扣自己;勤快能干,善良节俭;富有同情心,助人为乐。

15.(2分)侯婶不疼惜自己,省下钱都给自己男人,像喇叭花一般“轻贱”平凡;侯婶天天翻垃圾桶,捡拾废品,不惜力气,像喇叭花一样长时间呆在垃圾堆旁而生命力旺盛。(意思对即可)

16.(3分)语言描写,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侯婶对身体稍加休息便可复原的认识,突出她勤快能干、吃苦耐劳的性格特点,表达出作者对她的敬佩之意。

17.(3分)结构上: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设下悬念,吸引读者。内容上:这是对侯婶感情变化的转折点,引出下面侯婶救助同村大学生的内容。

18.(4分)作者运用欲扬先抑(对比)的写作手法,先写人们对侯婶的轻慢不屑,而在侯婶救助生病大学生后,“我”则对她刮目相看,异常敬佩。前后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侯婶急人所急、助五、(8分) 19.(共4分)

(1)(2分)给“我”看色情图画;怂恿孩子们比赛打旋子,导致孩子摔倒后反怪孩子不听劝;在父亲临(2)(2分)这些内容表现出衍太太阴毒险诈,爱使坏,喜欢拨弄是非的阴暗心理。 20.(3分)

(1)蒋正涵(或蒋海澄) 光明

(2)在生活中如果遇到痛苦和挫折,要勇敢地抗争,生命的意义在抗争中得到升华。 第三部分(21题 50分) 21.作文。(50分) 等次 分数 项目 内容 (20分) 一类 20--18分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25--22分 结构严谨 表达 (25分) 书写 (5分)

语言流畅. 用词生动 表达方式运用好 5分 字体美观 二类 17—14分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具体 感情真实 21—18分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用词准确 表达方式运用较好 4分 字体工整 三类 13—10分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较明确 内容较具体 感情较真实 17—14分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用词基本准确 表达方式运用一般 3--2分 字迹清楚 四类 9---O分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具体 感情不真实 13---0分 结构不完整 语言不通顺 用词不准确 表达方式运用差 1--0分 字迹潦草 人为乐的高贵品质。

终前,她怂恿“我”一直大声呼喊父亲,导致父亲没能安静地离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