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歌》 李白
【理解性默写】
1、明写月映清江美景,暗点秋夜行船之事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思友情思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四川乐山市北约23公里的平羌小三峡是古代成都地区赴嘉州(今乐山)及经水陆出川的交通要道,峡区河道蜿蜒。自平羌峡以下至乐山一段江流,又名平羌江,沿江古迹甚多,久负盛名,站在此地你会想起李白的哪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描绘令诗人留连忘返的景色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全诗由五个地名串联而成,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前李树江旅行图。五个地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赏析】
1.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画面。
2. “影入平羌江水流”中的“影”指的是什么?这一句话既有明写又有暗写,明写的是什么,暗写的又是什么?
3. 有人说“月”是此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试加以说明。
4. 这首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理解性默写】
1、《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 3、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赏析】
1、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的“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2、 赏析“散入春风满洛城”中“散”字的妙处。
3、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
4、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诗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5、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2
答案:
1:“折柳”是古代关于惜别的一首名曲,后人在送别中常有折柳的习俗。“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本诗的关键。
2:“散“字准确的表现了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地,勾出了多少旅人的情思。
3:在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不知从何而来的一曲低迴呜咽的笛声飘入耳际,曲声随着春风
飘扬,传遍洛阳城的每一个角落。
4:“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乡思之情。
5:本诗抒发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眷恋之情。(方法:抓物象:《折柳曲》+诗眼“故园情”)
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散入春风满洛城。
3: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4: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答案:
1.峨眉山巍峨耸立,半轮淡淡的秋月悄然悬挂在山头,月亮的影子倒映在平羌江面上,如一块碧玉晶莹可爱,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前行。
2.月影。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3.同意。总诗以月为线索抒发了思友之情。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 4.表现了作者对朋友思念的无限情思,语短情长。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