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

来源:九壹网
第十六课 今天的天气 教案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学目标: 教学调整 1、能利用表格等形式记录观测结果。 教学重点:学会观察天气情况的方法和途径 教学难点:探究获知天气情况的方法。 教法:探究法、分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 天的天气是怎么的吗? 2、体验合作与交流,培养团结协作的学习态度。 师:同学们对今天的天气观察得怎么样?知道今 学生对自己观察和记录天气的情况进行汇报,互 相交流课前的准备情况。教师对学生的课前准备进行 恰当评价. 活动一:引导学生学会描述天气情况。 情况?让学生模仿气象员到前面汇报.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将学生汇报中的关键词板书在黑板上,如:气温、风向、风力等。 师:同学们观察、记录得真不错。今天的天气到底怎样呢?请大家看一看气象员是怎样对今天的天气情况进行预报的. 老师将天气的其他内容写在黑板上(如降水、运量、空气湿度等)。 二、探究活动 活动二:探究获知天气情况的方法。 (1)知道了解天气情况的方法与途径. (学生汇报交流时,应给学生充分的汇报时间, 师:谁能根据你的观察和了解说一说今天的天气 教学内容及过程 允许学生对他人的汇报当场置疑,也允许小组同 学随时补充交流结果或对置疑进行解答。根据各组的 汇报,将学生的方法进行总结,也可由学生进行总 结。) 师:同学们知道的方法还真不少。老师通过查阅 资料,也知道了一些方法,请看资料.读完后,教师 提问:了解天气情况的方法有哪些呢?学生回答。 (2)学习目测获得天气的方法。 (3)讨论了解气温和降水的方法。 观测天气主要观测那几个方面呢?(教师补充) 三、拓展活动 活动三:组织室外观测活动. 观察并记录一周的天气情况。 教学调整 板书设计: 16。今天的天气 气温 降水量 风向 风力 云量 教学反思:

第十七课 我的雨量器 教案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学目标: 教学调整 1、能根据雨量器的特点,小组合作制作简易的 雨量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初步了解降水等级名称及不同等级的判定标 准;认识雨量器,简单了解雨量器各部分的构造特点、 用途和使用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雨量器;多媒体设备教 学过程: 活动一:观察雨量器,了解雨量器的组成和特点。 这都是大家的感受,其实要确定一场雨究竟下得 有多大,是有标准的。请看屏幕,这是一张降雨等级 表,在12小时时间范围内,降雨量小于5mm的为小雨, 在5.1mm-15mm之间的为中雨…… (学生根据教师的解说,了解图表中的内容。) 师:你们知道气象台的叔叔阿姨使用什么仪器收集雨量的数据吗?(学生猜测。) 师:他们是用雨量器完成测量的。大家见过雨量器吗?想看看真正的雨量器吗?(将雨量器展示在同学面前。) 师:请大家围拢过来仔细观察一下,看看我们都能发现什么。组织交流。 (交流观察所得──雨量器的组成与特点。) 活动二:学生自制雨量器,了解使用方法. 师:根据雨量器的特点,如果让你自己来做一个雨量器,你想怎么做?”(学生小组合作探讨使用何种工具以及制作步骤与方法。) 教学内容及过程 师:雨量器做完了,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上台来 说说你们是怎么做的?” 师:有了雨量器,怎么用?(学生简单陈述) 注意。(出示幻灯片并作讲解。) 下来最想做的是什么? 活动三:用自制的雨量器模拟测量降水量。 活动四:拓展延伸。 师:我想大家一定盼望着下一次的降雨吧,也好把我们的雨量器派上用场,但是别忘了做好记录! 教学调整 师:讲的有道理,老师也有几点要提醒大家特别 师:完成了雨量器的制作,并知道了使用方法,接 板书设计: 17。我的雨量器 雨量器 量筒 量杯 单位:毫米 教学反思: 第十八课 我的风向仪 教案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学目标 : 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受成功的快乐. 教学准备 : 子、吸管、木块、剪刀、双面胶等.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 教学调整 1、在制作不同风格的风向仪的过程中培养学生 2、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互助与交流的精神,享 3、认识几种常见的风向仪,并了解它们的构造。 每组制作材料:软木杆、卡纸、彩笔或彩纸、钉 同学们,平时你们看不看天气预报?(看)现在想 看吗 ?(想)看时请你注意录像中的信息,等一会儿 我有问题要问大家。刚才预报员最后说什么风?北 风、南风、东风等统称为风的方向,简称风向。风向 是用什么测定的?(风向仪)板书:风向仪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认识风向仪 1、启发学生提出研究问题 看到这个风向仪,你想了解关于它的哪些问题呢?(生提问题)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探究问题:①构造?②测风?③制作? 2、讨论探究方法 我们先来研究第一个问题,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我看谁肯动脑筋想出办法来? 3、小组探究,师巡视指导。 4、汇报探究结果 活动二:做个风向仪。 教学内容及过程 1、激发学生兴趣 2、讨论设计方案 教学调整 你们想不想有自己的风向仪?你们想制作一个 怎样的风向仪呢?请各小组同学悄悄的讨论一下,订 出你们的秘密方案。 3、指导学生动手制作 活动三:用自己制作的风向仪测风向. 请大家注意观察,你的风向仪箭头指向哪方?说 明了什么?(箭头指示风向)板书,齐读。 三、课堂评价. 四、拓展活动。 同学们,任何发明创造都是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的,课后请大家利用自己的风向仪进行观测,了解我们这个地区在初冬的风向特点,并做好记录,找一找其中的规律。 板书设计: 18.我的风向仪 风向仪: 风向杆、箭头、箭尾、支架、旋转配件 教学反思: 第十九课 一周的天气 教案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学目的 教学调整 1、通过对一周天气情况的有关数据的整理和分 析.学会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 辑思维能力。 道搞科学必须尊重事实。 重点、难点 1、分析、归纳是总结材料的是重点。 2、对天气情况观测、记录是难点。 教具:各种统计表格或课件天气预报的录 一、导入 你们都记录了那方面的内容?你们是怎样记录的? 生将自己的记录进行汇报. 谈话:这样的记录拿给别人看能看明白吗? 生:看不明白。 师:怎样将气温、风力、风向、降水、云量、等进行分类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它。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讨论整理方案。 1、分小组讨论整理资料的方法,师巡视并参与讨论.利用表格和曲线图等方法 进行整理 .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整理 资料的汇报. 3、同学们都整理的很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我们 在整理时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整理风向时可采用表格的形式(出示例子)整理气温可采用曲线图的形式(出示例子折线统计图) 2、培养学生主动、善于与人合作的积极情感,知 师:关于天气情况大家已经做了一周的记录了。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整理降水量、云量风力等采取图表形式(出示例 子条型统计图) 明整理的时间和整理人。便于以后查找和使用. 论。 活动二:总结一周的天气情况. 4、师提示在整理表时,一定要在上面或下面注 5、学生整理资料: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得出结 大家对一周的天气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 分析、讲解。你们发现一周的天气情况在各方面有什么特点?小组讨论。学生总结发言。 我们总结一周的天气情况有什么用呢? 学生讨论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 三、拓展活动: 今天我们只是对一周的天气进行了统计。希望同学们继续坚持相信你们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 教学调整 板书设计: 19.一周的天气 气温 风力 风向 云量 降水量 预测天气 教学反思:

第二十课 空气在哪里 教案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学目标] 1、了解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 验,证明空气的存在、流动以及空气占据着空间. [教学重、难点]空气占据着空间。 料杯、三角漏斗、平底烧瓶、杠杆尺等材料。 [教学过程] 魔术导入 一个乒乓球。 问:老师把乒乓球放在水槽里,乒乓球会怎样? 罩住乒乓球,那么乒乓球会跑到什么位置?生猜 2、教师继续调动学生。 教学调整 2、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选择材料,设计实 [材料准备]水槽、气球、塑料袋、杯子、软塑 1、首先,教师取出一个装三分之二水的水槽和 师取出一只玻璃杯,问:如果老师用这只玻璃杯 睁大眼睛看一看,空气有没有颜色?用鼻子嗅一 嗅,空气有没有气味?用舌头尝一尝,空气有没有味道?用眼睛观察一下,空气有没有形状? 3、师继续:既然空气看不见、摸不着,那么你们有什么办法证明空气存在呢? (一)、学生活动 1、学生用手摸、按,感觉空气充满塑料袋,有弹性,能变形;扎一个小孔让空气吹在脸上感觉气流,体会空气像水一样能流动;听一听气流发出的声音;尝一尝、闻一闻体验空气没有味道、没有气味. 2、学生交流,发表自己的发现。 (二)、谁赶走了杯中的水 1、再来做一个魔术。会做一个魔术还称不上魔 教学内容及过程 术师,大家还能用桌子上这些材料再做一个魔术 吗? 的空间? 里的空气会怎么样?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三)、 用空气做跷跷板的游戏。 2、是谁赶走了第二只杯子里的水,占据了杯子里 3、再把第二只杯子直立着压到水底,观察杯子 把两个盛满空气的玻璃瓶放到天平的两边,把天 平调节平衡。这说明天平的两边怎样?往一边的玻璃瓶里打入一些空气,再称,结果怎样? 打入空气的这边为什么变重了?这说明了什么? 拓展活动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可后想干些什么?还想探究那些问题?例如: 水里面有空气吗?其它星球上有空气吗?我们想办法去了解吧 教学调整 板书设计: 20.空气在哪里 像空气这样在空中向四面八方流动的物体叫做气体。 无色 无气味 无味道 透明 占有一定的空间 教学反思:

第二十一课 空气的成分 教案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教学调整 1.身边最常见的物质空气,并了解空气的组成; 2。在探究过程中初步学会简单的实验设计、学 会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描述,对相关实验现象能给出 的解释. 重、难点 :空气的组成,空气中氧气含量。 教学过程 今天,我们一起进一步探究有关空气的知识。 一、空气的组成 多地提出有关空气的问题。学生提出 教学方法 :自学指导法、分组实验法、讨论法 头脑风暴:你对空气知道多少?请同学们尽可能 教师引导: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究空气的成分.主 要解决你们提出的问题:①什么是空气?②空气确实 存在吗?③空气由什么物质组成?④空气是由一种物 质组成的?还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⑤空气是有多种物质组成的,那么这些物质是什么?又分别有多少? 【实验探究1】根据你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还有哪些办法能空气确实存在?请同学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空气的存在。设计方案: 实验验证:指导学生完成实验.获取结论:空气是客观存在的。学生思考并回答 【实验探究2】空气的成分 提出假设: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提出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假设.收集证据做出结论:空气中含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其他杂质(如尘埃)等多种物质.. 教学内容及过程 思维延伸:空气中还有其他成分吗? 究过程。 【小结】 ①空气不是单一成分的物质; 烧; ③空气的组成(体积分数) 二、空气与人类的关系 1、人类的活动离不开空气 (1)憋住气,短时间内不呼吸,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2)运动越剧烈,需要的空气就越多。 (3)引导学生观察课本插图,体会空气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2、自由阅读课本的“资料卡”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有何收获? 四、课后拓展活动 二氧化碳是什么样的?有哪些用途? 板书设计: 21。空气的成分 支持燃烧(氧气 21%) 空气是由 等多种气体组成 不支持燃烧 (氮气——-78% 二氧化碳 水蒸气等) 教学反思: 教学调整 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对空气成分的研 ②空气中有1/5体积的氧气,剩余气体不支持燃

第二十二课 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 教案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学目标 教学调整 1、了解包括燃烧在内的人类活动会对空气造成不良影响, 知道空气污染后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2、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树立互相协作,愿意探究的精神. 3、意识到自觉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弄清楚是什么东西污染了空气.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步骤 一、情景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摄影吗? 2、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照片,一起看看吧!(课件 播放) 3、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学生交流) 4、对!这里的环境的确很美,空气也很清新,清新的空气 不仅使我们感到舒适,更是我们身体健康的保证,我们需要清 新的空气! 板书课题——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 1、现在我们再看一些图片。(课件播放) 2、你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交流 3、哦!燃烧的烟尘!燃烧时是不是排放出烟尘呢? 4、我们经常看见烧垃圾时就有这样的塑料泡沫,(出示塑料泡沫)想不想试试? 二、实验验证 1、我们就来点燃它,仔细观察,比比看哪个小组的发现多! 2、你又想到了什么? 3、还想研究什么问题? 4、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酒精灯、蜡烛、煤油灯、石棉 教学内容及过程 网和试管夹,请你们利用这些材料设计一个对比实验来证明你 们的猜想。(学生分组讨论制订方案,教师巡视参与学生讨论) 5、谁先说说你们准备怎么做?(学生交流) 6、你们对他们的研究方案有什么疑惑或补充的吗? 7、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教学调整 8、考虑的真周到,科学研究就应该这样!做实验之前, 老师还要提醒大家,别小看这简单的实验,其实里面有许多奥 秘等待大家去发现,去解决,希望你们能及时观察,记录实验 中的新发现.在实验中,老师也给大家几点建议(课件)请一个同学帮老师读一遍.开始实验吧!(学生实验,教师参与) 9、看来大家的收获都不小啊!谁先说说?还有什么发现? 10、被污染了的空气对人体健康有直接的影响,严重时还会危机生命。请看老师为大家带来的一个小资料。(播放) 11、看了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或想问的吗?(学生交流) 12、燃烧时还产生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气体增多还会形成酸雨,请看(播放) 13、我们生活离不开燃烧,怎样才能减少污染呢?(学生交流) 14、老师觉得你们都棒极了,请你们也给自己打打分吧! 三、拓展延伸 我们身边还有哪些污染空气的现象。(学生交流) 板书设计: 22。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 空气污染的原因 危害 防治 教学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