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陕西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招聘考试
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是( )。 A.爱岗敬业 B.公而忘私 C.毫不利己 D.无私奉献 【答案】:A
2.下列公文语句使用不恰当的是( )
A.国家卫生计生委召开2017年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反腐倡廉工作会议 B.要加快全民健康信息化“三项建设”,确保6月底前全国联通 C.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
D.我们一定要严厉打击少数分子,把反腐进行到底 【答案】:D
3.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中描写的是哪个节日的习俗( )。 A.七夕节 B.元宵节 C.春节 D.中秋节 【答案】:B
4.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 ),从此拉开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A.《青春》 B.《天演论》 C.《新青年》 D.《青年杂志》
- 1 -
【答案】:D
5.“大禹治水”得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理得就是哪个流域得洪水?( )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答案】:B
6.有机食品是国际上对无污染天然食品的简称,其价格往往高于一般食品,原因是( )。 A.以上说法都对 B.需求大于供给 C.生产成本更高 D.使用价值更高 【答案】:C
7.古代宫殿大门前成对的石狮一般都是:( ) A.左雌右雄 B.左雄右雌 【答案】:B
8.我国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为善最乐”“博施济众”等广为流传的格言,这些格言把帮助别人视为自己应做之事,看作自己的快乐。这是社会公德中( )的要求。 A.助人为乐 B.爱护公物 C.遵纪守法 D.保护环境 【答案】:A
9.以下四句诗句中,与其他三句诗句作者不同的是( )。 A.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答案】:D
10.与“鸡鸣狗盗”的故事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赵国平原君 B.魏国信陵君
- 2 -
C.齐国孟尝君 D.楚国春申君 【答案】:C
11.下列关于古代人际关系的表述,哪一项是说婚姻关系的? A.“金兰之好” B.“之好” C.“莫逆之交” D.“忘年之交” 【答案】:B
12.中国的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关于节日习俗的古典诗词非常多。下列诗词描写了不同的节日景象,按节日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②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③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④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⑤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A.②④③①⑤ B.⑤④③①② C.⑤②④①③ D.②⑤④①③ 【答案】:D
13.“现接、近接、欣悉、近悉、顷据、顷闻”等公文用语属于( )。 A.引叙用语 B.综合用语 C.表态用语 D.过渡用语 【答案】:A
14.“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下列典故和成语体现的道理与之一致的是( )。①孟母三迁②耳濡目染③东施效颦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B
- 3 -
15.人们不是对实际价值做出反应,而是对用货币来表示的价值做出反应,这称为( )。 A.货币偏好 B.流动性偏好 C.凯恩斯陷阱 D.货币幻觉 【答案】:A
16.\"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 ) A.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 B.妻子把头发束起来 C.丈夫把头发束起来 【答案】:A
17.“金声玉振”这个成语是说哪位才德兼备的名人:( ) A.孟子 B.老子 C.孔子 D.庄子 【答案】:C
18.陆游诗句“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中的“大材小用”所指历史人物是( )。 A.李清照 B.欧阳修 C.辛弃疾 D.苏轼 【答案】:C
19.下列关于《汉谟拉比法典》说法错误的是( )。 A.法典的内容宗旨贯穿着铲除、弘扬道德的思想 B.是古埃及著名国王汉谟拉比制定的
C.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完整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 D.制定于公元前18世纪 【答案】:B
20.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和行为由于群众的引导或压力而向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以下不是从众现象的是( )。
- 4 -
A.入乡随俗 B.人云亦云 C.买彩票
D.足球赛后的 【答案】:C
二、多选题(每题有多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21.1942年中国党整风运动的方针是( )。 A.批评与自我批评 B.残酷斗争,无情打击 C.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D.团结一批评一团结 【答案】:CD
22.社会公德是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自觉遵守的,主要是因为( )。 A.遵守社会公德是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步骤 B.社会公德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工程
C.遵守社会公德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基本要求 D.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必要条件 【答案】:BCD
23.对( )。的工资,单位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和人才创造的业绩,根据市场及行业情况与人协商确定。 A.管理人才 B.科技人才
C.急需的高学历人才 D.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答案】:ABCD
24.当前,大气污染范围越来越大,出现了全球性的并直接影响整个生物圈某些机制和平衡的严峻问题,主要包括( )。 A.酸雨 B.温室效应 C.沙尘暴
- 5 -
D.臭氧层空洞 【答案】:ABCD
25.报告在党的机关可用于( )。 A.答复上级询问 B.请求批准 C.提出建议 D.反映情况 【答案】:AD
26.材料是构成公文的基本要素之一,选用材料应遵循的原则包括( )等。 A.适用 B.真实 C.详尽 D.典型 【答案】:ABD
27.关于通报与通知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通报的目的是引起读者的广泛注意和从中受到教育,而不着重要求予以具体办理和执行 B.通报是用来传达重要精神和情况
C.通报的事例典型、情况重要,具有较大影响 D.通知有主送单位,通报没有主送单位 【答案】:ABC
28.戏曲脸谱的功能,一是凸显角色性情,二是暗寓褒贬之意。脸谱的不同颜色象征着人物的不同性格。下列关于脸谱色彩象征意义正确的是( )。 A.黑色一般意味着刚正不阿 B.蓝色一般代表桀骜不驯 C.白色一般表示纯洁善良 D.红色一般象征忠义勇武 【答案】:ABD
29.根据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经过国家批准设立或者认可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颁发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学历证书分为( )。 A.毕业证书 B.结业证书
- 6 -
C.肄业证书 D.毕业派遣证 【答案】:ABC
30.下列行为符合家庭美德要求的做法有( )。 A.某对夫妻整天吵架怄气,还有轻微家暴行为 B.某丈夫不辞劳苦,20多年精心侍候卧病在床的妻子 C.某父亲长年沉溺于,从不管教子女
D.某夫妇长年热情主动地照顾身边无子女的邻居大妈 【答案】:BD
31.计划的写作要求有( )。 A.充分调动群众的智慧
B.内容具体明确,切忌华而不实 C.善于总结,发现规律
D.要把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与党和国家的方针紧密结合 【答案】:ABD
32.我国最早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 )。 A.厦门 B.广州 C.汕头 D.珠海 E.深圳 【答案】:ACDE
33.“未秋先秋,踏断蛮牛”、“生地茄子熟地瓜,生地菜子熟地花”、“庄稼施肥有技巧,看天看地又看苗”、“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这些农话告诉我们的哲学道理是: A.用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B.坚持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答案】:ABCD
34.下列关于请示,说法正确的有( )。 A.请示具有超前性,事中请示也可以允许
- 7 -
B.一般只报送一个主管的领导机关,需要报送其他机关时可用抄送形式 C.有请示就有批复
D.请示可以用“以上请示,请审阅”作为结语 【答案】:BC
35.从古至今,由“床”引申而来的意象有很多,如像床的器具:琴床、机床、车床、笔床、橹床等。下列选项中,“床”的涵义相同的是( )。 A.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B.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C.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D.皎皎明月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答案】:ABD
36.山阳寺社区拟于近期举行一次爱心捐献活动,并以通知的形式告知辖区居民。下列哪些属于应该告知的内容( )。 A.捐献的有关要求 B.活动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C.活动的时间 D.活动的地点 【答案】:ABCD
37.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以下各项对这一时期外交形势叙述不正确的有( )。
A.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B.形成了自主的和平外交 C.在区域合作组织中发挥主导作用 D.改变了东西方国家间的外交格局 【答案】:ABC
38.科技的发展为人类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指纹识别是将采集到的指纹信息直接与已知的指纹信息进行配对
B.红外体温利用了人体能向外发出红外辐射能量,且其温度与红外波长等比例的原理 C.人脸识别是从采集的人脸图像中提取其所蕴含的身份特征,并与已知人脸信息进 D.测温仪的摄像头具有成像和测温两大功能,叠加使用在成像的基础上标示出人体温度 【答案】:ABCD
- 8 -
39.下列关于“请示”与“报告”的区别,说法正确的是( )(此题为老版公文处理中的相关规定,不符合命题趋势,不具备参考价值,了解即可) A.行文时间不同,请示必须写于事前,报告必须写于事后
B.主送机关不同,请示只能有一个主送机关,报告的主送机关可不止一个 C.处理方式不同,有请示就有批复,报告无需答复 D.包含要素不同,请示需标注附注,报告可不标注 【答案】:CD
40.收文办理中,会对收到的公文进行初审,初审的重点有( )。 A.文种、格式是否符合要求
B.涉及其他地区或者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是否已经协商、会签 C.是否符合行文规则 D.是否应当由本机关办理 【答案】:ABCD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