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认真真教写字
高密市第二实验小学 范金娥
今天在这里谈不上什么报告,想跟大家交流的只是我写字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重视两姿的指导。
关于学生的坐姿,想必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再说了。我主要说说学生的握笔姿势。写铅笔字和钢笔字均采用三指执笔法,分别是捏、托、垫、靠: 捏:用拇指和食指的指肚靠指尖处捏住笔杆。食指的第一关节不能弯曲。 托:用中指的第一节托住笔杆。写字时,这儿最为吃力。写字多时会压出小坑,甚至磨出茧来。这儿不用力,笔就抓不牢,运笔也就不得劲儿。 垫:无名指和小指垫在中指下,保证运笔灵活。 靠:笔杆向右后方靠在虎口处。
执笔不可过于用力,否则影响运笔的灵活性,也易产生疲劳。执笔不可过低,手指距离笔端一寸为宜。执笔太低会影响运笔,还会挡住视线,造成头歪的毛病。
二、重视基本笔画与偏旁部首的指导。
我们知道,无论写哪一种书体,都离不开笔画。没有笔画,便不成字形。所以,在平时教学中,应重视基本笔画的教学,要求学生做到三个认真:老师写,认真看;老师讲,认真听;自己写,认真练。通过示范,化抽象为形象,熟记要领,不断练习、反复书写,写中感悟,写中纠错,从而掌握笔画书写的正确方法,写出笔势。
(一)直观教学,了解形态。
在硬笔楷书基本笔画教学中,让学生了解笔画的形态是写好基本笔画的前
提,然而硬笔字帖中的笔画形态较小,难以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另外,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示范,学生也只能对笔画运笔有所了解,并不能对笔画的形态有直观感受。针对这一现状,我巧妙地把毛笔字帖中的基本笔画引入课堂,放大基本笔画,标清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的行走痕迹。如在教学“点”这一基本笔画时,我先用沾湿的毛巾在黑板上写上大大的“、”,然后用粉笔勾出它的轮廓,此时学生对“点”画小水滴的外形特点一目了然,学生不仅能亲眼目睹老师书写示范的全过程,“点”画的形态也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
(二)形象教学,生动激趣。
利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帮助分析笔画,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教学“捺 ”这一基本笔画时,用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活动“踢足球”作比,在捺尖画一足球,把正确的捺法比作是用脚尖踢足球,把不正确的捺法比作是脚跟踢足球,这样一比,学生趣味盎然,学起来也比较容易。再如教学“钩”这一基本笔画时,师以马步姿势站立,两手紧握拳头,一拳已出,一拳守于腰间待出,然后问学生:“同学们,这两个拳头哪个更有力量?”学生兴趣盎然,七嘴八舌,各抒己见,最后一致认为守于腰间待出的这一拳较有威慑力。此时趁机点明:“是的,写钩也一样,要有钩的动作,但不一定钩得高,钩得高反而没有力量。”学生顿悟,写起来也有了干劲。 (三)示范教学,潜移默化。
教师的示范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针对小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言传与身教的相结合。在当众示范以后,有些学生还是掌握不好正确的书写要领,就得个别辅导,由于是面对面,学生对教师的示范,往往观察的比较清楚。所以要舍得花时间,多为学生作示范。可黑板集体示范,个别示范,作业示范,甚至手把手示范,尽量使学生清楚明
了地看到教师书写的全过程。
(四)牢记要领,练中感悟。
在传统的写字教学中,如果把基本笔画的写法要求说得很繁杂,学生一开始就会对写字失去兴趣,所以编写简单易记的口诀让学生牢记要领显得犹为重要。可把基本笔画的写法要求编写为“横上斜,竖挺直;撇捺出锋,点要快,钩有力”。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记起来容易。
如在对学生进行“横”的笔画教学时,我发现学生在刚开始写“横”时都写得很平直,显得呆板。“横”画不能写成水平的,而应写成左低右高,中部略向上拱起的形态。于是让学生反复临摹“横”的笔画,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直至形似为止,宁可多花时间,也要把根基扎实。只有把“横”画写好了,以后才能充分表现硬笔楷书左低右高的基本结构特征。
硬笔楷书的基本笔画有点、横、竖、撇、捺、钩、折、挑八种。这八种笔画是汉字的基本单位,就好比建筑中的砖瓦,在硬笔楷书教学中应重视基本笔画的教学,反复训练,为硬笔楷书的进一步教学打好根基。
除了笔画教学,偏旁部首的教学也很重要。你像“辶”“心”“女”等这些偏旁的书写也是一个难点。(举例子)
低年级的写字教学,对练过字的教师,要能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简明的进行讲解和示范,要生动有趣,适当降低难度,主要在于激起大家写字的兴趣。对于没有接触过写字教学的教师,则在如何来规范学生的书写上下功夫。通过学习,教师可以知道在写字教学中以楷书为主,讲究笔画的起、行、收,做到横平竖直,中规中矩,大小均匀等等要求。只要在教学中不断强化这种要求,即使不是专业的书法教师,学生的字仍然会有较大的改善。 三、重视汉字结构的指导。
汉字,不仅每一种笔画都有其书写要求,而且每个字都有自己的结构形态,或高低长短,或宽紧收放,或覆盖揖让„„可以说是千变万化,各不相同。我觉得汉字就像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或高矮,或胖瘦,或玲珑,或豪情„„练字就像每个人的着装一样,怎样使着装赏心悦目,这里面有一定的学问。如何搭配笔画、协调偏旁、平衡重心、对称照应,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1.重心平稳原则。
重心平稳即字的重心往往处在竖中线上,只有围绕竖中线上下左右均匀安排笔画,才能求得平衡。例如写“声”,只要将两笔竖画安排在竖中线上,立稳脚跟,整个字就不会出现左倾右斜现象。
2.上紧下松原则。
就汉字笔画的分布来说,上部要紧密,下部要疏阔,这样字才显得秀美,一般体现在写上下结构的字当中,例如“想”“照”。
3.上放下收原则。
字上部有舒展笔画时,下部结构应收紧;上部左右舒展时,以盖下,称作“天覆”。如“秀”“吞”“泰”等。
4.左右揖让原则。
由于合体字是由两个以上结构单位组成,在相互配合时,需要迎让伸缩,各部分之间,有的收缩,有的展放,相互协调配合。左右或上下相同的字,相接部位的笔画要相互收缩,上下左右不同的字,原则上是小让大、左让右、上让下、短让长、窄让宽,简让烦,如“炎”“从”“梳”“粒”等。
我们知道汉字的形体特点为方块形,所以指导低年级学生写字大多在田字格中进行,田字格能帮助学生把握汉字结构。所以每次开始学写汉字时,我总
是先和学生一起把田字格的各部分名称熟记在心,再来教他们写字,这样会省却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四、重视对学生的评价。(评价到点上)
由于低年级的孩子身心特点所致,他们的注意力的保持度、对于写字的坚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字能否继续提高,所以采用有效的激励手段促进孩子练习书写的热情并坚持,是一个非常必要的辅助手段。平时,我在批阅学生的上交作业时,会把写的好的字用红笔圈出来,或发现孩子的“横折钩”写得好,我就在本子上写上:你写的“横折钩”真漂亮!老师的评价要落实到点上,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励学生进步。我们也可以在班上评选“书写之星”,年级组可以定时进行书写比赛,评选出好的书法作品做成版面让孩子们欣赏、学习。学校也可以提供一定的展示的舞台,让孩子们的进步得到各方面的肯定,激发孩子写好字的热情,持之以恒的自觉地规范自己的书写,最终达到完善自己的目的。这样一路走来,学生的写字水平逐渐提高,他们不再感到写字是负担,真正感受到写字的乐趣。
其实,我的很多管理班级的方法都得益于引领孩子练字上。通过多年的低年级教学我发现:通过练字,学生不再浮躁,注意力变得集中了。通过练字,学生的观察力普遍增强了,心细了,错误率大大降低了。通过练字,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也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
我曾经看过1962年郭沫若先生在《人民教育》上发表的关于写字的题词:“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好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行,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免除这些毛病。”今天再来读郭老先生的这段话,忽然觉得写字就是育人,
学写字不就是学习怎样做人吗?
我们衷心的希望孩子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写一手好字,为做一个好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写字教学是一项基础工程。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落实低年级写字教学中的每一项细节,他们就一定能写出规范、端正、整洁的字来,从而提高写字的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