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5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相应答案栏内,每小题2分共50分)
1.隋朝与秦朝的相似之处有(   )①作为全国统一的政权,存在时间都没超过30年   ②兵役、徭役繁重    ③都采取过压制思想、摧残文化的措施    ④都是在农民中覆灭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某班历史小组对隋朝的历史进行研究后,针对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进行总结,下列结论中最准确的是(   ) A、隋炀帝的 B、大运河的开凿 C、农民的爆发D、灾荒连年
3、的词作《沁园春、雪》中有一句“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里的“唐宗”统治时期是我国古代有名的治世,史称(   )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之治
4、下列关于武则天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  ②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③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生产、选拔贤才的   ④任用房玄龄和杜如晦为宰相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有人从地下挖出一枚古钱币,上有“开元通宝”字样,请你根据学过的历史知识判断,这枚古钱币应该铸造于哪个朝代(   )
A.西汉  B.隋朝   C.唐朝      D.北宋
6、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呈现唐朝由盛转衰时期的诗句是(   )
A.“孤帆远景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B.“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C.“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D.“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7、唐朝时,科举制度得到了很大发展,其基本特征是(   ) A.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C.分科考试,择优录取      D.品评人才,注重门第 8、唐朝加强同少数民族关系的方式有(    )
①皇室与少数民族首领通婚  ②册封少数民族首领   ③在边疆地区设立管辖机构  ④为加强对少数民族的控制,发动战争,干涉少数民族内部事务,激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 9、唐朝对外交往频繁是因为具备了哪些条件(    )
①国家安定统一      ②经济文化发达     ③实行开放的  ④交通发达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下列内容,关联有误的是(   )
A.吴道子——画圣  B.杜甫——诗圣   C.颜真卿、柳公权——颜筋柳骨    D.阎立本——《送子天王图》 11.元朝在设立的管理全国政务的机构是 A.行中书省
B.中书省
C.宣政院
D.尚书省
12.“他在南宋灭亡后,仍然继续坚持抗元斗争,并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这里的“他”是(  )            A.岳飞
B.辛弃疾
C.文天祥
D.戚继光
13、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14.“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   ) 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 15.1038年少数民族首领元昊建立的政权在右图A、B、C、D中的哪一处?(   )
16.某同学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
宋代针铺商标        清明上河图           交子         南宋海船
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元朝国家统一      D.大都闻名世界 16.下列货币中,哪个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
A交子   B 会子         C 美元                 D  英镑
17. 某班历史课堂就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展开讨论,支持宋代已完成南移的史实是(   )
①南方人口占全国户口数的62.9%       ②东京是当时最大城市,商业繁荣   ③水稻种植扩大,产量跃居粮食首位     ④煤的开采量居世界第一   ⑤扬州、临安、广州、成都等城市商业发达。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⑤     D. ②③④
17.据报道:从古沉船“南澳1号”中打捞出的瓷器,很多都是出自于“瓷都”,请问我国哪个地方被称为
“瓷都”? (   )A.河北曲阳    B.河南汝州    C.江西景德镇     D.河南开封
18.2010年4月20日,在“情系玉树大爱无疆”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晚会上,汉藏两族著名歌手同台演唱:“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成为我国正式的行政区始于(   )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9.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元世祖忽必烈为了有效地统治全国,设立了(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军机处
20.宋代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   ) ①苏轼 ②关汉卿③辛弃疾 ④李清照 ⑤赵孟兆页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④
21.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火药很早就用于军事,下列战争中最不可能使用火药武器的是(   ) A. 隋末农民战争                  B.蒙古灭金的战争  C. 南宋将领抗击金军的战争        D.文天祥抗元的战争
22.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要了解回族形成的历史,最早应追溯到(   )A.汉朝      B.唐朝        C朝          D.明朝
23、元朝是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高潮时期,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表现不包括(   ) A许多汉族人来到边疆       B边疆各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
C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族已同汉族融合 D一个新的民族——蒙古族开始形成 24、两宋设立的市舶司,其主要职能是(   )
A管理对外贸易    B监督船舶制造     C管理国家财政     D管理少数民族事务 25.宋辽、宋夏和议的共同点不包括:(   )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导致了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C.促进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D.反映了宋朝统治的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说:“秦始皇平六国,隋炀帝富有四海,既骄且逸,一朝而败,吾亦何得自骄也?”材料二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隋炀帝“一朝而败”的原因?(2分)
(2)唐太宗是如何避免“一朝而败”的?请举一例说明。(3分)
(3)唐太宗在政治、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措施,从而促使“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3分)
(4)用简单的一句话概括唐太宗的历史地位。(1分)
27、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元  材料一:下图中,图一为大雁塔,图二为小雁塔。唐朝时,新科进士齐集大雁塔下题名留念。武举进士则在小雁塔题名。
图一                图二
材料二:贞观年间,参加进士科考试的每年达千人以上,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三:明经考试中,有一种“帖经”的试题类型,考官任意选取《五经》中的某一段,用纸条遮盖其中的几个字或几句话,要求考生将其默写出来。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材料四:唐朝时,新罗、日本全面学习唐朝,都曾通过考试选官。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孙中山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唐代的什么选官制度?其中的武举是哪个皇帝在位时开始的?(2分)
(2)材料二反映了李世民统治时期的情况,你认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2分)
(3)材料三中的“帖经”试题会助长什么不好的学习方法?进士科考诗赋在唐代有什么积极影响?(2分)
(4)读了材料四,你能得出什么结论?(1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据史载,汉朝时“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材料二   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三 朝代 南方 人口(户) 西汉 唐朝 北宋 2 470 685 3 920 415 11 240 760 北方 占全国户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数比例(%) 19.80 43.20 62.90 9 985 785 5 148 529 6 624 296 80.20 56.80 37.10 (1)材料一反映了汉朝时南方怎样的生产和生活状况?(2分)
(2)材料二中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什么时期?(2分)
(3)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二、三,说明我国南方经济发展出现了哪些具体变化?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3分)
(4)从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你能得到什么启示?(2分)
29.同桌因事缺席一节课,请你以下面这首诗和问题为线索,帮她补上这节课好吗?  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1)诗中描绘的是哪个民族的生活?(2分) (2)该民族建立政权后,曾与中原政权发生冲突,最终双方改和,史称什么?对此你是怎么看的?(4分)
30、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日:“周文、武所封子第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敌),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议,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日:“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唐朝行政机构
材料三  元朝疆域图
(1)材料一中反映了西周和秦朝各实行什么制度?(2分)
(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有何积极作用?(3分)
(3)材料三中反映了元朝的什么行政制度?实施的原因是什么?(4分)
31.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读下列两枚邮票,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图一左边所示器物是什么?它发明于我国哪一朝代?(2分)
(2)据图一,从左边大图与右边两小图的配置,可以看出邮票设计者意在告诉我们什么?(2分)
(3)图二左边人物是谁?据图二,说说他对人类作出的主要贡献。(3分)
2.“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对我国古代哪一历史现象的高度评价 A.赵州桥的修建  C.指南针用于航海
B.大运河的开凿 D.市舶司的设立
3.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做出了不少的创造发明,其中唐朝时期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是(  )         A.耧车
B.翻车
C.筒车
D.水排
4.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比较有争议的女皇帝,下列对其叙述正确的是 ①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②她称帝时期上承贞观,下启开元 ③她晚年称帝,建国号为周 ④她继承并发扬了贞观时期的政治和经济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7.下列遗迹、遗址最能体现我国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A.唐招提寺  B.大昭寺 C.敦煌壁画
D.大明宫含元殿
11.唐朝的书法和绘画在中国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唐朝著名的画家有   ①柳公权    A.①②
②阎立本 B.③④
③颜真卿
④吴道子
D.②④
B.蒙古族——松赞干布
C.①③
12.下列各项横线两端没有联系的是(  )        A.女真族——完颜阿骨打 C.契丹族——耶律阿保机
D.党项族——元昊
13.“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一首诗,其中的“胡”所代指的民族政权应是(  )                        A.辽
B.西夏
C.金
D.蒙古
14.“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疃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描绘了我国下列哪个朝代的节日欢乐气氛(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