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软交换技术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软交换技术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来源:九壹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7年10月刊 大众科技 2007.1O (总第98期) DAZH0NG KE J (Cumulatively No.98) 软交换技术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胡 娟 (湖南理工学院,湖南岳阳414000) 【摘要】文章介绍了软交换的概念、特点。通过与其它技术的比较,论述了软交换技术在移动通信中的优势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NGN,IMS,软交换,移动通信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151(2(】07)1(】一o068—02 (一)软交换概述 一种得到普遍认可的方案——IMs。遗憾的是IMS这种目前看 软交换的基木含义就是将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传 来近乎完美的技术方案,面临大规模商用还有很多的问题需 输 )中分离出来,通过软件实现基本呼叫控制功能,从而实 要面对,如IMS标准不成熟,在接入域、服务质量、安全保 现呼叫传输与呼叫控制的分离,为控制、交换和软件可编程 密等很多细节问题上还有待完善。相对而言,软交换不论是 功能建立分离的平面。软交换作为新、旧网络融合的关键设 在标准的成熟性上还是在设备的成熟性上要优于IMS,目前软 备,必须具有以卜功能:(1)媒体网关接入功能。该功能可 交换已经在中国移动长途汇接层面得到了成功的应用,这说 以认为是一种适配功能。它可以连接各种媒体网关。(2)呼 明软交换技术正逐步走向成熟。事实上,软交换技术和IMS 叫控制功能。这是软交换的重要功能之一。(3)业务提供功 并不矛盾,甚至可以说软交换是日前网络向IMS过渡的必由 能。软交换能够支持PSTN/ISDN交换机提供的全部业务包括 之路。 基本业务和补充业务:提供现有智能网提供的业务。(4)互 移动核心网遵循的是从电路域、分组域并存,到分组域 联互通功能。H.323协议标准与SIP协议标准是不可兼容的 为主、电路域为辅,再到未来全IP网络的演进路线,经历了 体系结构,软交换可以支持多种协议,当然也可以同时支持 几个阶段:在2.5G里面提出电路域和分组域分离的概念;R99 这 种协议。 在核心网基于传统MSC:网络分为电路域和分组域;在R4阶段 软交换是一种功能实体,为下一 代网络提供具有实时性 在电路域实现了控制和承载的分离,即软交换的概念。 要求的业务的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是下一代网络呼叫 R4移动软交换承接IETF的承载控制分离思想,已具备 与控制的核心。 下列优势: (二)软交换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1)成本优化。在机房环境成本方面,由于设备普遍采 虽然传统的程挖交换机也能实现呼叫与控制的功能,但 用了最新技术,占地、耗电、空调等成本都能大大降低。集 是软交换和其比较具l仃自身的特点即优势:业务与呼叫控制 中控制的软交换可以保证更少的局所,这在目前业界流行的 分离以及呼叫与承载分离。这两个分离使、l 务真正于网 大本地网组网方式上更能体现。在传输资源成本方面,由于 络,有利j 灵活有效地实现、l 务的提供,而这是传统程控交 采用IP作为承载网络,成本上至少可优化50%。在维护人员 换机所做不到的。软交换除了能够降低网络初始成本和运营 成本方面, 由于软交换设备普遍基q=IP、JAVA、CORBA等通 成本,让传统网络符合网络演进趋势,获得新 务和新应用 用技术,操作维护趋于一致、网管网络搭建趋于简化,这将 的机会,替代PSTN交换机,使网络具有多种接入能力以外, 使维护成本大大优化。 其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开放、分布、简化、扁平的网络架构, (2)快速业务引入。 可以说其最终目的与NGN的理念是一致的。 (3)面向网络的演进和融合。 1.面对NGN移动通信为什么选择软交换 (4)网络稳定性和可靠性。 所谓1。一代 络(NGN),实质上是一个定义极其松散的 2.移动软交换组网方式 术语,泛指 同于当代或前一代的网络体系结构,通常是指 (1)小本地网组网 以数据为【}】心的融合网体系结构。NGN提供包括电信业务在内 小本地网网络组织方式是软交换负责一个本地网(地市 的多种业务,能利用多种带宽和具有QoS能力的传送技术, 级)的移动业务,MSC Server*HMGW可以合设,也可以分布 实现业务功能与底层传送技术的分离,提供用户对不同业务 设置在不同机房,但MSC Server只管理一个本地网内的MGw。 提供商网络的自由接入,并支持通用移动性,实现用户对业 小本地网适用场合在用户密集地区,网络建设中需要解决的 务使川的一敛性和统一肚。但是只是一个目标,并没有限定 问题主要是容量问题。传统2G交换机容量小、局点多、网络 采用哪种技术求实现这 目标。目前通信网络向NGN演进有 结构复杂:小本地网充分利用软交换设备的大容量、高集成 【收稿日期】20()7—08—30 【作者简介】胡娟(1977一),女, 湖南岳阳人,湖南理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信息 安全 一68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度的优势,实现大容量、少局所的目标,尽可能的简化网络 供TG/SG、AG、IAD、MSAG、Cable IN)等各种接入,与现有的 拓扑,从而提高网络质量。 固定、移动、多媒体终端进行互通;尤其 ̄jADSL、PHS、WLAN (2)大本地网组网 用户的接入,对争取现有网络的用户有很强的竞争力;软交 大本地网组网方式是软交换负责多个本地网的移动业 换系统的终端设备小型化多样化,火大提高了工程的实际放 务,MSC Server和MOW分布式设置;通常MSC Server设置在 装率,为运营商节省大量的流动资金,设备回收时间明显缩 省会或中心城市,管理多个本地网的MOW。大本地网适用场合 短。就目前的市场估计,软交换系统的投资回收期在3年以内, 是在非用户密集、地广人稀的地区。这些地区,传统的2G网 相比之下3G的投资回收时间为8年。 络建设不能经济性地解决广覆盖的问题,利用软交换分布式 (三)结束语 架构,Server集中设置,MOW就近接入,实现本地话务就近 中兴通讯网络事业部严华认为,软交换在国内的发展应 吸收,从而可以经济地解决非用户密集地区的广覆盖问题。 该是:从语音业务着手,争取广泛的用户群;逐步发展多媒 3.软交换与3G的比较 体业务,以提高用户附着力;然后适当引入移动业务,实现 从网络结构、接口协议,业务以及业务开发各方面,3G 与现有移动业务的互通,扩大用户范围;最终实现移动多媒 与NON的发展是协调一致的。在网络结构方面,NON和3G中都 体综合业务,以及更多的未来网络新业务。 提出了分层的网络结构;在接口协议方面,3G网络与NON所采 目前,业界对移动软交换的定位如下:1.承担移动核心 用的协议许多都是一致的,包括H.248/怔GA0协议、BICC协议、 网络的TMSC、GMSC、VMSC的新建或替换;2.作为业务汇接网 SIP协议、SIGTRAN协议;在业务方面,3G和NON不仅提供的业 关使用,用于汇接10086客服、彩铃及其他业务;3.用做20/30 务种类是相似的,例如各种多媒体业务,而且在业务的实现 网络的MSC,并提供2G到3G核心网络的平滑演进。 方式上也是类似的,3G ̄HNGN都支持开放业务接口,所以二:者 这是业界对软交换的期望,也是软交换目前发展的方向。 在业务层面上是统一的,架构上也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对 于相似的业务,可以同时构建在NON固定网和3G移动网络之 【参考文献】 上。软交换与3G网络的核心结构和业务模型十分吻合,为未 …赵慧玲,叶华,等.以软交换为核心的下一代网络技术【M】.北 来网络的完全融合提供了可能。Svante Bjorklund也指出, 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8:1—9. 最理想情况是,多媒体软交换系统是构建在与3GPP相同的体 【2】IMs——NGN融合的引擎U Jl电信网技术,2006,(()4). 系结构之上,并使用会话始发协议(SIP)。SIP是…种新兴的 【3]WlhmsS.TheSo,switchadvantage[J]…1EEEReview2(/r2,48(4):25-31. 互联网标准,能够灵活地集成消息传递、存在业务、多媒体 f41林娜.基于软交换技术的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及相关技术 会议和实时通信。 的研究【D】.东北大学,20(t5. 软交换系统可以承载在LAN、WLAN、CATV、ATM等数据网 【5】南方燕.移动核心网络转型的选择一移动软交换U].移动通 络上,甚至包括DDN、微波网络、3.5G等,它使得运营商能够 信,2007,((11). 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络资源;终端接入方式灵活多样,可以提 (上接第8O页) Bmp图片的存储也是以点阵的形式进行存储的,那么通 (==二三 三二二二) 过前面的画点函数可以以画点的形式在屏幕上显示bmp图片 — 匾童互£> 7 J 0 在前面介绍的画点函数的基础上,库文件还必须添加 [ 三三三 ] <1inux/kd.h>这个库,用于进行图形模式时ioctl使用。 — 蔓 程序首先要对bmp文件格式数据结构进行声明 厂 === 工_ ■] BITMAPFILEHEN)ER FileHead:/ 文件头 / I----------- --—--—・ -- —・-—------------一 --uu uuuuuu—uu j BITMAPINFOHEN)ER InfoHead:/ 文件信息头 / 厂— ] RGBQUAD rgbquad: 文件颜色表 / [ 壶三 在bmp图片显示程序流程如下图2: — i 了 荔 _ 面] L !::::::=!:= =: I (五)结束语 ((—::~-:.,。一三篾I 至三 一~ 一j宣 I i馘 ,…一 二) 一一一 、 图2 bmp程序流程 本文介绍了linux下Framebuffer的一些基本的原理以 及应用,利用其对内存数据的操作实现图形界面的显示,它 【参考文献】 是用户进入图形界面很好的接口。有了Framebuffer枯燥的 【1】黄丽娜,管佩森,陈彩可.Red Hat Linux9.()基础教程IMJ.北 文件界面将会变得绚丽多彩,它为一些嵌入式产品的应用带 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来了极大的商机。 [2】李玉波,朱自强,郭军.Linux C编程lMj.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社.2005,129—162. 一6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