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考点19 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

考点19 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

来源:九壹网


考点19 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 一、选择题

(2013年广东广州,13题)浓和锌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 + 4HNO3 = Zn(NO3)2 + 2H2O + 2X↑,则X为

A.H2 B.NH3 C.NO D.NO2

(2013年甘肃庆阳,17题). NH4ClO4(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 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 ) A. CO2 B. Cl2 C. O2 D. N2

(2013年甘肃庆阳,18题).将一定量的乙醇(C2H6O)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乙醇 4.6 0 氧气 8.0 0 水 0 5.4 二氧化碳 0 4.4 X 0 a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表中a的值为2.6 B.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可能含有氢元素 D.若起始时氧气的质量是9.6g,则无X生成

(2013 年江苏扬州, 17题 ) 甲、乙两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保持不变 C. 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相等 D.该反应可示意H2与O2的反应

(2013年浙江金华,5题)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 ”、“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 第5题图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

C.反应物和生成物含有三种元素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1 (2013重庆,13题)13.下列物质受热分解时没有氧气生成的是( )

A.氯化铵 B.氯酸钾 C.高锰酸钾 D.氧化汞

(2013四川泸州,12题)12.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下列对该有机物的推断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碳、氢、硫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B.只含有碳、氢元素 D.一定含有碳、氢、氧,可能含有硫元素

(2013年甘肃兰州,15题)2013年4月,四川雅安发生了7.0级地震。震后灾区人民的饮

用水可用漂白粉消毒。漂白粉的制取原理为:2Cl2+xCa(OH)2=CaCl2+Ca(ClO)2+2H2O,此反应中x的数值为

A.1 B.2 C.3 D.4

(2013年甘肃兰州,25题)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

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物 质 反应前的质量(g) 反应后的质量(g) X 20 4 Y Z 16 60 W 14 50 m 6 A.m的数值为 B.若W为水,则X或Y必定为酸或碱

C.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1︰4

D.若X为化合物,Y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为置换反应

(2013年浙江台州,15题).思波曼等科学家用转基因的方法培育出一种“食电”细菌,它“吃进”电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甲烷,能量转化率高达8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转基因培育出来的细菌不属于生物 B.这种细菌能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C.这种方法能缓解能源问题

D.细菌“食电”过程违背能量守恒定律

(2013年上海市,35题)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Mg+CO2====C+2MgO。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2013年上海市,41题)在空气中放置较长时间的锌片,表面会形成一层薄膜,其中含有Zn2(OH)2CO3。若该物质通过化合反应生成。反应物除了Zn外,还有1.N2 2.O2 3.CO2 4.H2O中的

A. 一种 B. 两种 C. 三种 D. 四种

(2013年上海市,42题)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示意图(O与o分别代表不同元素原子),该反应可能为

A. 氢气的燃烧 B. 水的电解

C. 甲烷的燃烧 D. 一氧化碳的燃烧

(2013年山东烟台,14题)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成物可能都是氧化物 B.乙中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2013重庆,11题)11.精美的雕花玻璃可以通过氢氟酸(HF)对玻璃的腐蚀作用制成。氢氟酸与玻璃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4HF=X↑+2H2O,则X的化学式为

A.F2 B.O2 C. SiH4 D.SiF4 (2013安徽,5题).二氧化碳和氢气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甲醇:CO2+3H2

CH3OH+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CO2的利用创造了一种新途径 B.钌-膦铬合物的质量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 C.氢原子数在反应前后发生了改变 D.属于复分解反应

(2013年四川宜宾,5题)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

A.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 O 高温 Cu +CO2 (置换反应)

B.将氧化钡溶液滴入硫酸铜溶液:CuSO4+BaCl2=Ba2SO4 + CuCl2 (复分解反应) C.盐酸与氢氧化铜反应 Cu(OH)2 +2HCl =CuCl2+2H2O (复分解反应) D.铁与盐酸反应 2Fe+6HCl=2FeCl3+3H2↑ (置换反应) (2013年四川凉山州,6题)下列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实验操作 除去铜粉中的少量铁粉 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一级化碳还原赤铁矿炼铁 加装催化装皿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有气体 转化为.与大气循环的气体 化学方程式 3Fe +6HCl=2FeCl3+3H2↑ NaHCO3 + HCl=NaCl+H2O+CO2↑ Fe2O3+3CO高温Fe +3CO2 2CO+2NO”和“

CO2+N2 ”分别表示

(2013年浙江丽水,8题)8.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物质

C.反应物和生成物含有三种元素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1

点燃

(2013年山东省泰安,13题)13.关于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烷加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1个甲烷和2个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二氧化碳和2个水

C.1个CH4分子和2个O2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CO2分子和2个H2O分子 D.1 g CH4和2 g O2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 g CO2和2 g H2O

二、填空、简答题

(2013年浙江温州,26题)废电池随意丢弃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还会造成资源浪费。废电池内的黑色物质含有碳、二氧化锰、氯化铵等物质。氯化铵浓溶液可用于去除某些金属表面的氧化物。某研究小组要回收和利用废电池内的氯化铵,进行如下实验:

(1)操作②的名称是 。

(2)小组同学欲配制30℃的氯化铵饱和溶液来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物,查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图(如图)可知:3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 克氯化铵。

(3)用氯化铵(NH4Cl)浓溶液去除某金属表面氧化物(氧化物化学式用MO表示),其反应原理为:2NH4Cl+MO

△ MCl2+2NH3↑+X,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 。

(1)过滤 (2)40 (3)H2O

(2013年 江苏扬州 ,21题)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碳酸钠溶液与石灰水 ②铜与银溶液 ③用双氧水制取氧气

④铵受热分解生成N2O气体和水 答案:Ca(OH)2+Na2CO3==CaCO3↓+2NaOH Cu+2AgNO3==Cu(NO3)2+2Ag 2H2O2NH4NO3

2H2O+O2↑ N2O↑+2H2O

(2013年江苏苏州,32题,)完成下列变化的化学万程式,并按求填空。

(1)镁条在氧气中点燃: ;其从本反应类型是: 。

(2)高温煅烧石灰石: ;其从本反应类型是: 。

(3)工业炼铁的主要原理是一氧化碳跟三氧化二铁在高温下反应: ;该反应中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4)小苏打(NaHCO3 )与盐酸的反应: ;小苏打的用途有 。

(5)将少量硫酸铵晶体与熟石灰混合研磨: ;研磨用的器皿是: 。

【答案】化学方程式书写:等号、条件和箭头不追究;化学式错和不配平不给分。 (1) 2Mg +O2 2MgO (1分);化合反应(1分) (2) CaCO3CaO +CO2↑(1分);分解反应(1分) (3) 3CO+ Fe2O3 2 Fe+3 CO (1分);1:1(1分,或3:3也给分)

(4) NaHCO3 +HCI=NaCI+ H2O+CO2↑(1分);作发酵粉或食品发泡剂或中和酸性物质((1分,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5)(NH4)2SO4+Ca(OH)2=CaSO4+2H2O+2NH3↑ (1分);研钵(1分)

(2013年四川达州,12题)2.3g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2.7g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 元素(填元素符号),其质量比为 。 【答案】C、H、O 12:3:8

(2013年四川凉山州,23题,4分)焚烧秸秆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把桔杆、杂草、人畜类便等废弃物放在密闭的沼气池中发酵,就能产生甲烷,用作燃料。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甲烷不完全燃烧,则还会生成一样化碳,在煤矿洞中就可能产生瓦斯爆炸,请写出甲烷不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4+2O2

CO2+2H2O 4CH4+7O2

2CO2+2CO+2H2O

三、实验探究题

四、分析与计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