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 鲁迅 茅盾 老舍 巴金 代表作 主要人故事梗概 物 阿Q正阿Q 《阿Q正传》继承我国小说的民族传统,用‚传‛传 的形式构成全篇。小说紧紧围绕阿Q而‚传‛,自始至终以阿Q的活动作为线索,展开情节,写出阿Q短暂而可悲的一生。 小说共九章。前三章写阿Q的阶级地位、经济地位,概括勾勒阿Q以‚精神胜利法‛为中心的性格特征;中间三章写阿Q遭遇的压迫和剥削,进一步刻画阿Q的性格,表现阿Q的处境,揭示了时代矛盾;后三章写阿Q在到来之后的性格变化和悲惨命运。 子夜 吴荪吴荪甫是1930年上海滩上的风云人物,他力图发甫 展中国的民族工业,以实业救国,不料由于洋货在中国的恶意倾销,他用尽心机收买来的许多小厂都成了自己脱不下的‚湿布衫‛。与此同时,吴荪甫家乡农民,他参与的债券投机生意也在买办赵伯韬面前屡战屡败,在四面受敌的情况下,吴荪甫使尽全身解数,拼命挣扎。资金紧张的他克扣工人工资,终使工潮爆发。最终他只得孤注一掷,以所有财产作抵押,在公债市场上决一胜负…… 骆驼祥祥子 《骆驼祥子》老舍用同情的笔触描绘的一幕悲剧:子 二十年代的北京,一个勤劳、壮实的底层社会小人物祥子怀着发家、奋斗的美好梦想,却最终为黑暗的暴风雨所吞噬。它揭示了当时‚小人物‛的奴隶心理和希望的最终破灭。随着祥子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祥子熄灭了个人奋斗的最后一朵火花。这是旧中国老北京贫苦市民的典型命运。 家 觉新、长篇小说《家》以20年代初期中国内地城市四川觉民、成都为背景,真实地写出了高家这个很有代表性的觉慧 封建大家庭腐烂、溃败的历史。高家是中国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缩影。从表面看,高家‚一家人读书知礼、事事如意‛,但实际上,在这个大家族中处处都充满着激烈的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为了争夺家产,陈姨太、克安、克定等打着维护家族荣誉和高老太爷的招牌,耍尽了花招。他们先是闹‚鬼‛,吓死了老太爷,接着又闹‚避血光‛,害死了瑞珏;他们硬逼觉新赔偿股票的损失,并且在老太爷尸骨未寒时大闹分家。除此而外,这个封建大家庭挥霍奢侈的寄生生活,还造就了一代整日只会挥霍无度,过着穷奢极欲糜烂生活的‚败家子‛,这在高家‚克‛字辈人物身上显得尤为突出。如高老太爷最喜欢的五儿子克定,不但嫖、赌、抽大烟、玩小旦样样精通,而且还骗取妻子的金银首饰去当卖,在外面私设公馆,蓄妓取乐。 作品在揭露这个封建家庭罪恶的同时,还表现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对青年一代的摧残和。觉新和梅本是青梅竹马、真诚相爱的一对恋人,只是因为双方母亲在牌桌上有了磨擦,就儿戏般地拆散了这对情侣,使梅在痛苦的折磨中悲哀寂寞地离开了人间。瑞珏是在陈姨太之流闹‚血光之灾‛的邪说中丧命的,她和梅一样,也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被封建礼教摧残的除了梅和瑞珏外,还有在高家做丫头的鸣凤、婉儿等。鸣凤只有17岁,就被高老太爷当做一件礼物送给了‚死教会‛的老恶棍、年已花甲的冯乐山做小,结果这位年仅17岁的少女被逼得走投无路,投湖自尽了。然而,鸣凤的死却没有使这场悲剧完结,丫头婉儿又很快被高家用来替代鸣凤,继续着人生的悲剧。 作品还表现了以觉慧为代表的一代觉醒了的青年同这个罪恶家族的斗争。这些青年受‚五四‛反封建巨浪的影响,一方面在社会上积极参加宣传思想的学生运动,一方面在家庭内部和封建势力、封建礼教展开勇猛的战斗,最后,他们真正敲响了这个封建大家庭的丧钟。 《家》是一部思想相当深刻的现实主义力作,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揭露了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与黑暗,控诉和揭示了大家族和旧礼教、旧道德的罪恶以及吃人本质,并且揭示了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同时,作品还以极大的激情歌颂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抗争以及他们与罪恶的封建家庭的决裂。 沈从文 边城 《边城》进述的是一个哀婉而凄美的爱情故事: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孙女翠翠。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翠翠邂逅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为娶翠翠为妻,宁愿做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也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小说以翠翠的爱情悲剧作为线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地方的风情美和人性美。 沈从文以如椽巨笔,为我们绘就了一幅如诗如画、如梦如烟、田园牧歌式的美丽的湘西世界。 赵树理 小二黑小二黑 《小二黑结婚》描写的是根据地一对青年男女小二黑结婚 和小芹,冲破封建传统和落后家长的重重束缚,终于结为美满夫妻的故事。二诸葛胆小怕事、落后迷信,极力想维护家长制的权威,顽固地反对儿子小二黑与小芹自由恋爱结婚。三仙姑本是一个好逸恶劳、作风不正的妇女,不仅忌妒女儿小芹的幸福婚姻,而且还贪财出卖女儿。小二黑和小芹是年轻的进步力量的代表,他们争取婚姻的斗争,展示了新生事物一定要战胜旧事物的历史大趋势。《小二黑结婚》热情地歌颂了民主政权的巨大力量,反映了区农村的重大变化,积极地扶持了新一代农民的成长。 孙犁 荷花淀 水生 在抗日战争期间,白洋淀地区一个农村里有7个青年要去参军,在县委报了名。他们怕家里人拖后腿,就公推了一个名叫水生的游击组长回去跟他们的家里说明白。水生连夜赶回家,辞别了自己的妻子,第二天就匆匆走了。过了两天,这些青年妇女去看看参了军的丈夫。她们偷偷地坐在一只小船上,划到对面的马庄去。谁知道刚巧在前一天晚上开走了。在回家的路上,她们碰到日本鬼子的运输船。幸亏我们有翠翠 一支埋伏在花淀里给鬼子、在危险关头救她们性命的,正是新参军的丈夫。战士们完成了伏击任务,又和爱人见了面,就兴高采烈地带着战利品转移到别的地方去了。青年妇女们在荷花淀伏击战中受到锻炼,后来成立了自己的组织。很快就学会射击,参加了反‚围剿‛战斗。 杨沫 青春之林道静 主人公林道静是一个因包办婚姻而离家出走,寻求个歌 人自由的女学生,但环境的险恶使她陷入更大的困境。这时她认识并爱上另外北大学生余永泽。不过,这只是使她从一个家庭进入另一个家庭,她很快厌倦了平庸的生活。此时她遇到者卢嘉川,在他身上她看到一种拯救自己与国家的激情和力量,遂与之接近,参与活动并离开余永泽。之后又遭受了一些变故:卢嘉川遇难,自己被捕……但这反而坚定了她的理想和信念,最终成为党员,与爱人、同志江华一起投身洪流。 曲波 林海雪杨子荣 原 莫言 红高粱 我的爷以童稚观点回忆‚我爷爷‛和‚我奶奶‛的故事。在爷奶奶 十八里坡的高粱地,不情愿出嫁的我奶奶在三朝回门的时候跟轿夫余占鳌相好,从此怀了‚我爹‛。在李大头死后,我奶奶撑起了李家的烧酒作坊。土匪秃三炮前来抢走我奶奶,让我爷爷前去土匪窝讨回公道。我爹九岁时,日本鬼子来犯,我爷爷率伙记们浴血日本鬼子,壮烈牺牲。 陈忠实 白鹿原 白嘉轩 《白鹿原》是一部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一个家族两代子孙,为争夺对白鹿原的统治代代争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活剧: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大、日寇入侵、三年内战,白鹿原翻云覆雨,王旗变幻,家仇国恨交错缠结,怨怨相报代代不已……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阵痛中颤栗。厚重深邃的思想内容,复杂多变的人物性格,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绚丽多彩的风土人情,形成作品鲜明的艺术特色和令人震颤的真实感。 钱钟书 围城 方鸿渐 通过主人公方鸿渐与几位知识女性的情感、婚恋纠葛,通过方鸿渐由上海到内地的一路遭遇,《围城》以喜剧性的讽刺笔调,刻画了抗战环境下中国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彷徨和空虚。作者借小说人物之口解释‚围城‛的题义说:这是从法国的一句成语中引申而来的,即‚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小说的整个情节,是知识界青年男女在爱情纠葛中的围困与逃离,而在更深的层次上,则是表现一部分知识者陷人精神‚围城‛的境遇。而这,正是《围城》主题的深刻之处。 王安忆 长恨歌 王琦瑶 《长恨歌》描写了女主角王琦瑶在社会变动的波澜中的曲折人生。作者用自己独到的叙述方式,抒写了一位上世纪四十年代平民出身,美丽、善良而又柔弱的女性不幸的一生和悲剧的命运。其间包含着对于由历史和传统所形成的上海‘弄堂文化’的思考与开掘,对于那些远离了时代主潮、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妇女与弱者的深深的同情。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人间情怀洋溢在字里行间,渐渐地浸润出了令人难以释怀的艺术的感染力。‛ 在王安忆的笔下,上海的弄堂也是有灵魂的,这灵魂也是一个少女的形象——王琦瑶。王琦瑶闭月羞花,着阴丹士林蓝的旗袍,身影袅袅,漆黑的额发掩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同时,王琦瑶是典型的上海弄堂的女儿,她的心是上海弄堂的心。如果读者希望在王琦瑶身上,或者在《长恨歌》里看到纯粹的美,纯粹的爱,那他免不了会失望的。《长恨歌》里的一切都是现实的,而一切现实都是免不了要让人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