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配套K12】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习题 岳麓版

【配套K12】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习题 岳麓版

来源:九壹网
最新K12教育

【成才之路】2016年春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

理性时代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习题 岳麓版必修3

1.“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材料出自( )

A.《圣经》 C.《神曲》 【答案】 D

【解析】 材料的观点是“信仰得救”,这出自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 2.马丁·路德说:“穿美好的衣服,追求正当的生活,乃是必须,而不是罪。”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

A.纵欲主义 C.民族主义 【答案】 B

【解析】 材料强调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正常需求,体现了人文主义色彩。 3.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出来 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性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使徒在上帝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 【答案】 B

【解析】 宗教改革并非废除宗教信仰,也不是不信仰上帝,而是使人们取得宗教信仰的自主权,A、C两项错误,D项太绝对,选B项。

4.马克思在评论西欧宗教改革时说道:“它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它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材料反映的思想是( )

A.因行称义 C.先定论 【答案】 B

【解析】 仔细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回答问题。材料体现了“因信称义”与“因行称义”两种观点的对立和不同,从“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等信息看,可知材料反映的思想是B项。

5.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教案试题

B.因信称义 D.理性主义 B.人文主义 D.理性主义 B.《十日谈》 D.“九十五条论纲”

最新K12教育

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

A.教会是否 B.信仰是否必要

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 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 【答案】 C

【解析】 马丁·路德与教皇的主要分歧在于信仰的自主权,两者都信仰宗教、都信奉《圣经》、都信仰上帝,故选C项;A项与材料不符。

6.马丁·路德《论徒的自由》称:“徒的自由存在于这种信念:我们的虔诚和得救无需借助于机构来实现。”这段话反映路德

A.否定天主教会的权威 B.主张打破神学思想的禁锢 C.主张摆脱宗教的束缚 D.否定《圣经》的权威 【答案】 A

【解析】 虔诚和得救无需借助于机构来实现,这反映了路德否定天主教会的权威,故选A项;宗教改革并没有否定宗教和《圣经》,排除B、C、D三项。

7.加尔文认为:“一个人之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这一观点反映了加尔文( )

A.第一次提倡人们在内心世界中发现宗教 B.首次挑战罗马教皇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 C.用先定论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进行辩护 D.主张没收天主教会的大量土地以及财产 【答案】 C

【解析】 材料的观点是先定论,这一学说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A、B两项错误,D项与材料无关。

8.路德说:“我是一个人,这个头衔比君主还要高些。原因是:神未曾创造君主,神唯有创造人,使我成为一个人。”材料体现了( )

A.信仰得救 C.理性主义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依据材料“我是一个人,这个头衔比君主还要高些”可知,路德强调人的价值与作用,故属于人文主义的范畴。故选B项。

9.下图是《柏林日报》刊登的一则征婚广告,这则广告应出现于哪一时期( ) 教案试题

B.人文主义 D.神权至上

( )

最新K12教育

A.古罗马时期 C.15世纪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宗教改革内容的理解。根据所学,牧师可以自由通婚是16世纪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的改革措施,故此题应该选择D。

10.(2015·连云港)《德国史纲》写道:教廷的敲榨激起了人民的反抗。路德愤然站在斗争的前列,他采用当时进行学术探讨的习惯方式,……从而发出了公开反对罗马教皇的信号。这个“信号”直接改变了( )

A.罗马教会神权 C.灵魂救赎方式 【答案】 C

【解析】 依据所学,路德主张“因信称义”即信仰即可得救,故C项正确。罗马教会神权、神职人员权威、宗教礼仪程序的改变均是“因信称义”的结果,故A、B、D三项与题意不符。

11.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写道:“路德战胜了信神的奴役制,只是因为他用信仰的奴役制代替了它。”“信仰的奴役制”是指( )

A.“人皆上帝” C.“因行称义” 【答案】 B

【解析】 信仰得救,指人不通过教会和教皇即可和上帝交流,故选B项。A项观点错误,C项是罗马教会的主张,理性至上是启蒙思想的主张。

12.新华网发表评论说:“醉驾入刑”体现了人对生命的尊重,是对的呼应,是现代社会的理性选择。下列与此观点所体现的精神类似的是( )

A.“人是会说话的工具” B.“存天理,灭人欲”

C.“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 【答案】 C

【解析】 “醉驾入刑”体现了尊重人的生命和,对比各项,只有C项体现了以人教案试题

B.“人皆僧侣”

D.“理性至上”

B.神职人员权威 D.宗教礼仪程序 B.15世纪以前 D.16世纪以后

最新K12教育

为中心的人文主义色彩。

13.(2015·江西红色六校)马丁·奥芬曾说,“一句民间格言说得很风趣,不是吃得好,就是睡得香。在这个具体事例中,新教徒愿意吃得好,而天主教徒则求睡得安稳。”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新教的俗世精神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B.天主教精神可以纠正资本主义泛滥的物欲 C.“求睡得安稳”是指责天主教徒懒惰

D.“愿意吃得好”是指责新教徒贪婪而缺乏精神追求 【答案】 A

【解析】 “吃得好”反映的是新教徒对物质财富的追求,说明新教的思想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睡的香”则是指天主教徒的禁欲主义,这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选A。B、C、D各项都是对材料错误的理解。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马丁·路德是16世纪宗教改革的倡导者……他的神学思想强调“因信称义”:灵魂得到拯救的人在上帝面前被称为“义”,要想称“义”,即灵魂得到拯救,不在于遵守教会规条,不在于本人的善行所积下的功德,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仰。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教学参考资料

材料二 加尔文是法国人,他在瑞士进行宗教改革……他主张废除主教制,代之以共和式的长老制;简化宗教仪式;鼓励经商致富,宣称做官执政、蓄有私产、贷钱取利同担任教士职务一样,均可视为受命于上帝。加尔文的神学思想在许多方面与路德相同,如强调《圣经》是教信仰的唯一根据和权威;主张因信称义等。

请回答:

(1)路德认为的“因信称义”的实质是什么?

(2)加尔文和路德主张的相同点是什么?加尔文比路德更为激进的主张是什么? (3)你如何认识以加尔文和路德为代表的欧洲宗教改革家? 【答案】 (1)实质:反对天主教会,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

(2)同:都主张信仰即可得救,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主张建立民主的教会。 (3)欧洲宗教改革家仍然是虔诚的徒,但他们用人文主义宗教观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促进了西欧社会的思想和人类不断认识自己。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两幅图片为同一时期的美术作品

教案试题

最新K12教育

材料二 很显然,当钱币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的时候,增加的只是利得心和贪欲心。至于代祷之是否有效,完全只能以上帝的意旨为转移。

每一个教徒,只要感觉到自己真诚悔罪,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赦罪或全部免罚。

——《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三 在(宗教改革)不长的时间后,1581年7月,新教缔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荷兰共和国,紧跟其后的英国清教徒(新教中加尔文主义者)在19年将查理一世推上了断头台,成立了共和国,1688年经过“光荣”,迎来了新教国王,实行了“君主立宪”的宪政体系。……1620年为反抗宗教压迫而逃往北美的清教徒,在大洋彼岸建立了自己的家园。1776年,缔造了一个……美利坚合众国。

意大利从文艺复兴开始一直四分五裂,在1870年才成为一个统一的王国。1946年才成立民主共和国。法国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后,却出现了一个混乱不堪、草菅人命、恐怖和专政暴力为特征、令文明世界非常尴尬的法国大。在法国大期间出现了、君主立宪、恐怖统治、自由共和等多种政体,最后以拿破仑的军事、帝制告终。1848年建立了短暂的第二共和国,1870年才建立了比较成熟的第三共和国。

——曼德《中国需要的不是文艺复兴而是宗教改革精神》

(1)概括材料一中两幅作品的共同特点。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

(3)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内在联系? (4)材料三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对此,你有何看法? 【答案】 (1)取材于宗教故事;突出了人文主义的特征。 (2)反对教皇兜售赎罪券;提倡“因信称义”。

(3)二者在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产物;前者所倡导的人文主义思想为后者奠定了基础,后者则进一步传播了人文主义思想。

(4)观点:宗教改革比文艺复兴更有利于促进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看法:作者的观点有失偏颇,因为民主政治的发展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教案试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