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学数学“数系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中学数学“数系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来源:九壹网
浅谈中学数学“数系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摘 要】数是最古老的数学概念之一。在长达数千年的漫长岁月中,人们对数的认识得到了不断的深化。作为一名一线的基层数学教师,我对数系的扩充及其基本理论,特别是数系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做了深入的研究,以下是我的几点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数系扩张;数系基本理论;复数系 1.“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的思考背景

2003年4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新《标准》中将高中数学课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类。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选修系列有四个系列,其中系列1、系列2由若干个模块组成,系列3、系列4由若干个专题组成;每个模块2学分(36学时),每个专题1学分(18学时),每2个专题可组成1个模块。选修课程内容本着“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对未来发展的需求,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获得较高数学素养奠定基础”的原则来确定,系列3和系列4则是为对数学有兴趣和希望进一步提高数学素养的学生而设置的,所涉及的内容反映了某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打好数学基础,提高应用意识,有利于学生终身的发展,扩展学生的数学视野,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的认知。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同时最为高中数学新课程系列1和系列2的内容之一,其必要性不言而喻。目前全国已有部分省(区)

相继进入了课程试验,但由于在试验阶段,关于此部分内容可供参考的教学资料不多,甚至具体课程内容的呈现目前也没有可以参考的教材。于是,对这部分课程内容的设置及教学进行研究有其重要的意义。

2.研究的主要内容

首先对数系扩充的历史过程进行综述,其次对数系的基本理论教学概述,再次对复数系进一步扩充进行研究,使《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专题所涉及内容的广度加大,深度加深。最后对新课标下《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专题的教学提供一些建议。 3.研究的方法及意义

作为一名老教师,我深知,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扎实专业功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具体说,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深刻的领悟,才能更好地适应将来新课程中创造性教学的要求。在本文中我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理论探讨法对这部分内容谈几点认识。 4.数系的扩充

数,是数学的最基本的概念,对数的研究始终是数学的基本内容。人们对数的认识,可以追溯到五千年以前的人类早期,在人类对数的认识和研究过程中,数的范围逐步扩大,数的内涵不断丰富,然而,对于数的系统作全面的、理论上的总结,还只是近一百多年的事。

凡是学过数学得人,对数总以为是了解的,但细究一下,许多人又

模糊起来,例如:“3+2=5”,为什么?数的加法、乘法是怎样扩充到整数的?又是怎样扩充到有理数的?数的每次扩充应遵守什么原则?复数能否进一步扩充?各种数有何共性和个性?为什么复数不能规定大小?等等。这些问题对于一般人来说,似乎无关大局,但对于中学数学教师来说,这是一定要弄明白的。 5.数的两种扩充

在科学发展史上,数的概念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和发展过程。数系的扩充有两种不同的体系,一种是数的自然扩充过程,如图1所示,即数系发展的自然的历史的体系,它反映了人类对数的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另一种是数的逻辑扩充过程,如图2所示,即数系发展所经历的理论的、逻辑的体系,它是策墨罗冯.诺伊曼、皮亚诺、高斯等数学家构造的一种逻辑体系,其中综合反映了现代数学中许多思想方法。

6.数系扩充的原则和方法

根据数扩充的体系不同,数系扩充的原则也不同。自然扩充的原则是:为了满足数的运算需要,为了使减法通行,把负整数和零加入到数的系列,使正整数扩充到整数;为了使除法通行,把分数加入到数的行列,使整数扩充到有理数;为了使开方等运算通行,把无理数加入到数的行列,使有理数扩充到实数;为了使诸如方程χ2+1=0有解,又把虚数单位等加入到数的行列,使实数扩充到复数。 但是,数的这种自然扩充是自发的、局部的,甚至是偶然的。所以当一种新数出现后,往往在很长时间里不被人们理解和接受,甚至

被当作怪物,这从“无理数”“虚数”等名称上,也可以看出当时发明这些数的人们的矛盾心情。而且,自然扩充也不能将所有的数扩充进来,例如大多数超越数至今尚未露过面。正因为如此,19世纪以前,整个数的理论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直至19世纪初,从自然数到复数的理论基础,并未被认真考虑过。后来,由于数学严密性的需要以及公理化倾向的影响,促使人们开始认真研究整个数系的逻辑结构。从19世纪中叶起,经过皮亚诺、康托尔、戴德金、外尔斯特拉斯等数学家的努力,完成了建立整个数学系的逻辑工作。

数的逻辑扩充原则是,从数学系统的观点出发,每次扩充时,原有数系作为新数系的子系统,具体地说,有以下三条:

(1)新数系较原有数系在保证运算通行方面,功能更加完备; (2)新数系的元素,是以原有数系的元素为基础,以某种方式构作而成;

(3)原有数系整个地“嵌入”新数系,作为其子系统。 归纳起来,科学的数集扩充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添加元素法,即把新元素添加到已建立的数集中去;二是构造法,即从理论上构造一个集合,然后指出这个集合的某个真子集与先前的数集是同构的。

中、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关于数系扩充,主要是渗透近代数学观点,采用添加元素并强调运算的方法来进行的,其扩充过程是:

自然数集(添零)→扩大的自然数集(添正分数)→算术数集(添负有理数)→有理数集(添无理数)→实数集(添虚数)→复数集 不论是用添加元素还是构造法,由数集a扩充到数集b,都应遵循以下各个原则:

(1)a是b的真子集,即a b。

(2)在数集b里定义的一些关系和运算,对于作为b的真子集a的元素,这样的定义与先前a中原有的关系和运算的定义应是无矛盾的,并需保持它们在数集a中的一些主要性质。

(3)数集a中不是总能实施的某种运算,在数集b中总能实施。 (4)数集a应当是数集b的所有具有上述三个性质的扩展中的唯一最小扩展(在同构观点下)。

逻辑扩充的具体做法有多种,我们选择一种从理论上来说比较方便的方法。

第一步,从理论上提出对扩充后数系的功能要求,新数系是具备这种功能的最小数系,例如,将自然数半裙扩充到包含n最小整环z。 第二步,用原数系元素作基础,构作新数,建立新数系。例如,将自然数(ɑ,b)作为新数——整数,组成新数系zo={(ɑ,b)︱ɑ,b∈n}

第三步,将原有数系“嵌入”新数系。例如,将zo分成两不交子集之并:zo=n1+n2,其中n1与n同构。记z=n∪n2。 第四步,证明新数系满足所提出的各项扩充要求。

总之,数系扩充的历史发展过程,呈现出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趋

势,教师只有不断的进行研究和探索,对自身知识体系自觉的进行整理和重构,才能形成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