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纵箱前滚翻教学谈
支撑跳跃项目具有瞬间踏跳、两手快速推顶,并以某种姿势腾越器械的特点。纵箱前滚翻则是支撑跳跃项目之一。根据《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要求,它是以助跑,双脚踏跳,两手撑箱近端,提臀含胸,同时低头,用头后部接触箱面,收腹屈体向前滚翻的姿势腾越器械的。对于初步接触纵箱前滚翻的学生来说,常常会因教法不当而使学生出现“撞腹”或“摔背”现象,甚至还会出现严重的伤害事故。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切莫希望仅通过那么一两次的示范和一些简单讲解后,就急着要求学生去进行实际操作,而应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兴趣、能力等特点,以及教材的难易程度,深入钻研教法,以达到支配和调节学生的学习和炼身行为的教学效果。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在教学纵箱前滚翻方面有以下体会:
一、树立学生信心,消除害怕心理
初学者在学习纵箱前滚翻技术时,由于从未在箱面上尝试过滚翻运动,因此,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害怕心理。特别是女学生,天性胆小,害怕心理更为严重一些。因此,教师首先必须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克服畏难情绪和害怕心理。教师可以通过思想动员、降低练习难度、安全保护等手段,帮助学生逐步克服紧张、害怕心理。特别是通过运用鼓励性的语言,可使学生获得自信心。反之,教师若用粗暴的方式或侮辱性的语言对待学生,则可能会使学生形成严重的心理障碍,使教学难以进行。譬如:在跳高垫上做纵箱前滚翻的模仿练习,是学生掌握技术的一个重要教学步骤。因为学生在软性物体上进行练习,不存在害怕心理,能将注意力集中在技术上,同时也能充分利用各种感官去感受技术细节。经过反复练习,取得技术动力定型的成效之后,学生会以自己扎实的基本功和较高的技术大胆去进行箱面上的练习。这样,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巧用辅助手段,降低练习难度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尽快掌握技术,教师应多运用辅助性教学手段。例如:为了解决好上板踏跳技术,可在沙坑前放上一个助跳板,让学生做助跑三至五步双足充分踩踏助跳板向前上空成腾空落入坑的辅助练习。又如:在箱的近端一米左右处横拉一条可随意调节高低的橡皮筋,让学生双手扶箱做双足蹬地、直臂撑箱、收腹提臀的辅助练习。要求学生在练习时,两臂应充分撑箱,积极收腹提臀,让臀部触及臀后的橡皮筋,以达到支撑与提臀充分的效果。再如:为了具备完美的箱面滚翻动作,可先让学生在平垫上做远撑前滚翻练习。练习时,强调学生蹬地提臀结束后应及时屈臂、低头缓冲,用头后部与身体背部依次着地迅速团身向前滚动,要避免头或背不着地及滚翻时两腿弯屈分开的错误动作。通过降低练习难度,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并巩固箱面滚翻的基本技术。
三、逐步增加难度,激发学生潜能
在学生进行纵箱前滚翻实际操作时,教师一开始并不是让学生直接在高器械上进行,而是拆去箱的下体,先用箱体的最上层,让学生在保护与帮助下进行低箱的纵箱前滚翻练习。当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之后,便能积极地反复练习,并会自发地要求教师加高器械让其运动。此时,教师千万不要仅凭自己的主观情绪,而把学生的这一要求置之度外。反之,应趁机逐步加高器械,让学生大胆去尝试。因为,这是学生的上进心与动力,是追求知识和提高运动技术技能的具体表现。这样,通过逐步增加练习难度,让学生在既感安全又感兴趣以及不断追求进取的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从而激发了学生在体育运动方面的潜能,自然会达到纵箱前滚翻的预期教学目的和良好效果。
四、加强安全防范,杜绝伤害事故
在进行纵箱前滚翻练习时,教师应特别注意设立保护与帮助措施。通常的做法是,为了防止学生由箱的侧面落地或是出现前面所提及到的“撞腹摔背”现象,当练习者起跳时,保护者应站于箱侧一手握其上臂,另一手托其腹部,帮助弓身提臀;当练习者在箱面滚动时,保护者则一手托其背部,另一手压其小腿,帮助滚动,防止展体过早;当练习者落地时,保护者则两手扶其腰腹,防止身体前扑。为确保学生的安全,还应严禁在无保护与帮助的状态下进行练习。
五、关注学生心理,提高心理素质
正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学生,其心理易于躁动,还容易产生扭曲心理。有些学生技术技能稍有提高后,便会产生自满、鄙视心理,而水平稍低的学生则会产生沮丧、畏缩心理。因此,在纵箱前滚翻训练中,教师不要一味地加大训练力度,还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注意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去改进教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教师可以通过分层教学因势利导,即运用因材施教的方法进行分组教学,对不同组别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训练目标,让学生以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去加强训练。这样,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及时矫正了学生的扭曲心理,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