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测试题
1、上初中后,小芳发现周围的同伴都发育得亭亭玉立,而自己却像“丑小鸭”一样黑黑瘦瘦,因而感到闷闷不乐,甚至产生自卑感。小芳之所以有这种表现,是因为
①她长相丑恶,一无是处②她没有正确认识自己,没有学会欣赏自己③她只看到自己的不够,而没有看到自己的优势④老师和父母教育方法不得当( )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班上的同学有病住院了,其他同学纷纷去医院看望。这说明() ①同学之间应互相关心,互相帮助②这样做有利于优良班级氛围的形成 ③要融入班集体,首先要与同学友好相处④只要和同学的关系融洽了,就能融入班集体了
A.①②③B.②③C.②④D.①②
3、优良的班集体对我们的成长有着许多积极的影响( )
①有助于我们形成集体主义精神、义务感、责任感、主动精神②形成优良的组织纪律
性③培育奋发向上的精神④可以满足我们的各种需要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4、“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句话告诉我们 ()
A.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B.勇于承认自己的不够
C.看到每个人既有优点,又有缺点D.善于发挥自己的优势5、“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句古训体现的深刻道理是
1 / 7
()
①要善于与人交往②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的严重性③要学会从他人的评价中认识自
己④要善于接受他人的建议
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6、小文说:“早上别人早起30分钟用于学习,效果是最佳的。”小刚说:“夜深人静时看书学习才是最佳的。”小军说:“午饭后看书,温习上午课堂所学的知识才是最佳的。”三位同学为哪种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后进生小磊争得面红耳赤。你认为小磊应怎么做( )A.听取学习成绩最佳的小李的说法B.听取学习委员小刚的说法
C.听取小军的说法D.认真分析自己人的特点,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7、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有:
①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②合理安排时间③利用计算机网络进 行学习④搞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D.①③
8、汪永平,小学毕业后开始在家务农,后来便南下深圳打工,他做过商场领班,当过“题海战术”()建筑工地机械操作员。在打工的过程中,他深感没有文化知识实在行不通,便萌发了重进学校的念头。如今,他回到曾经就读过的小学,成为五年级的一名“大学生”。这个事例告诉我们
( )
①学习可以增长知识才干②通过学习掌握知识后,可以挣到更多的钱③学习,才能
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④这么大岁数还读小学,是件丢人的事情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9、法国的贝尔纳说:“优良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天赋才能,而稚拙的方法可以
2 / 7
阻碍才能的发挥。”这句话给我们温暖的启示是 ()
①学习靠天赋②学习要讲方法和策略③要学会选择科学的学习方法④要主动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0、进入了新的学校,新的班级,你所在的班集体一定是一个优良的班集体。下列的情况,你认为属于优良集体表现的有( )
①学习气氛深刻,有共同的奋斗目标②同学们都心爱学习,不愿意参加课外活动
③师生关系融洽④同学之间结合友爱,有严正的纪律和积极向上的氛围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1、下列做法符合义务教育法规定的是 ( )
A.小明家里生活困难,但其父母仍然坚持让他读完初中。 B.少数学习成绩差的同学自愿退学外出打工。
C.某纺织厂招收了十几名应接受义务教育的女孩子到工厂里工作。 D.母亲让正在读七年级的女儿小红辍学,让小红的弟弟继续上学。 12、小松放学回到家第一件事情就是玩电脑游戏。妈妈说:“作业没做就玩游戏,怎么这么管不住自己啊!”晚上小松做完作业,就去睡觉,妈妈说:“你看书本弄得这么乱,做事多没条理呀。”小松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下决心努力改正。小松认识自我的途径是
A.自我观察B.与他人接触和比较
3 / 7
C.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D.自我表现
13、“看自己一朵花,看别人豆腐渣。”这种认识( ) ①是正确的,人应当填塞自信
②是错误的,既片面的认识了自己,又片面的认识了别人 ③是正确的,既肯定了自己的优点,又肯定了别人的缺点
④是错误的,用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会因盲目骄傲自大而落伍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
14、“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我们青少年要
①转变学习方式,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②选择合适的学习方 ③养成优良的学习习惯
④不断的努力和积累,提高学习效率,学会学习 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15、“授之一鱼,不如授之以渔。”这说明掌握方法是非常严重的。在学习上也是如此,我们要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因为
①掌握了学习方法,就等于掌握了打开一切知识宝库的钥匙②掌握了学习方法,做任何事情就一定胜利
③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④好的学习方法,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积累 A①④B①②C①③D②④ (二)非选择题
4 / 7
16、邓亚萍是出名的乒乓球世界冠军。1997年进入清华大学深造,2001年至2002年又到英国攻读硕士学位。在六年的学习过程中,跨越道道难关,2002年12月12日,终于接过英国诺丁汉大学授予的硕士学位证书。邓亚萍说:“我是国家培养的,我希望能够学以致用,以我的所学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哪怕一点点贡献。”2002年10月28日,对于孙雯有着分外的意义,这一天,她实现了足球以外的另一个梦想——读大学。“我已等了很久,当我戴上复旦大学校徽,领到学生证时,我真是高兴得不得了。”
(1)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她们为什么在功成名就之后还要进入大学学习?
(2)读了她们的事迹,对我们今天在校的中学生有何启示?在南京师范大学附中的一个班级里,先后走出了三位院士。回忆起当年在母校的情景,院士们自豪的说:“我们班有47位同学,虽然来自五湖四海,但大家都很结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有着很强的集体荣誉感。记得当时在选举学校首届自治会时,我们都为自己板推出的候选人助威,一举战胜了呼声甚高的外班选手。同学们都有患难与共的心理,位同学们以后立身处世带来很大的影响。”(1)院士们的一番话,对你有什么启发?
(2)小刘同学所在的七年级一班正在争创校优异班集体。班主任想以此材料反映的结合互助,增强班级体凝聚力为主题,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请你为此出谋划策:
①围绕主题,为本次班会你写一个题目。 ②请你围绕班会主题,为小刘写一份发言稿。
③请你为小刘所在的班级争创校优异班集体设计两条宣传语。
18、进入初中后,李明的数学成绩越来越好,语文成绩却下降了。妈妈问她原因,他说数学老师讲课很有意思,自己非常喜欢;而语文老师的上课方式她不太喜欢,上语文课的时候就不想听,慢慢的对语文课也没有什么兴趣了。于是,李明的妈妈便到学校找到了语文老师,要求老师的讲课适应自己的孩子。
5 / 7
你如何评价李明和李明妈妈的做法? 第二单元测试题参
1、B 2、A 3、B 4、C 5、B 6、D 7、A 8、A 9、B 10、D
11、A 12、C 13、B 14、B 15、A (二)非选择题
16.⑴知识经济的到来,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继续学习,不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就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邓亚萍和孙雯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她们为什么在功成名就之后还要进入大学学习
⑵首先,坚持使得自己受到法律规定年限的教育;其次,要全面发展自己;最后;要争取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
17、(1)优良的班集体,能够形成强大的教育力量,有利于我们优良品德的形成,有利于我们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发展特长,陶冶情操,促进我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2)①增进友情,融入班集体
②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有严正的纪律和融洽的同学关系,有积极向上的氛围。良优良的班级体能形成强大的教育力量,有利于我们优良品德的形成,有利于我们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发展特长、陶冶情操,促进我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学们之间的竞争和合作;自觉遵守纪律和维护集体纪律;树立小主人翁意识,认真完成班集体的各项任务,积极参加班级的各项活动,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③答案略
18、李明应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首先从心理上认可和接受,调整心态,适应环境,主动与老师交流,寻求老师的指导与帮助;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尽快掌握各学科的特点与学习规律。
6 / 7
李明的妈妈应帮助李明适应新的环境,老师的教学各有特点,可以帮助李明适应学科的特点,李明妈妈的做法是欠妥的。
7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