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自主课堂”教学预案
学科:数学 年级:三年级 主备人: 课题:毫米的认识 课时:第 1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上P 21~22页 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会用毫米厘米作为单位来进行测量。引导学生体会毫米产生必要性。 2、知道10毫米=1厘米,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与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重点: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 核心知识点:具有估算意识,学会估测。 教学流程 一、激兴导入 问题生成 学生学习活动 1、回忆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并用手比划一下其长度。 (数学书的厚度不够1厘米,学生对如何表示数学课本的厚度感到茫然) 师:因为数学书的厚度不到1厘米,所以要想测量地很精确,我们就要用一个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来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毫米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探索交流 汇报展示 1、 观察直尺,感知1毫米 (1)观察自己的直尺,你有什么发现? (2)汇报交流自己的发现。1、师:请大家闭上眼睛想想1毫米有多长?用手势表示一下。1、组织学生组内交流 1 / 15
教师指导活动 师出示数学课本:我们每天上课都要用到数学课本,你们知道数学课本的厚度是多少吗?哪位小朋友估计一下? 师:不知道哪位小朋友估计正确,我们动手测量一下。 教学随笔 。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备课 师生共同发现说明:每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同桌之间互相找找刻度尺上的1毫米 2、1分钱硬币的厚度,电话卡的厚度,钥匙边的厚度) 3、学生认识2毫米、3毫米、4毫米······10毫米 还有其他2毫米吗?3毫米呢?5毫米呢?10毫米呢? 2、师: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呢? 3、师:知道了一毫米的长度,我们就可以估测生活中较小的物体。知道1厘米=10毫米 4、师:我们知道刻度尺上的1小格就是1毫米,那2毫米是多少呢?那位小朋 13毫米呢?同桌间指一指。 友上来指一指。 小结:尺上1小格就是 1毫米,几小格就是几毫米。 4、学习毫米与厘米关系 (1)继续观察直尺,找到1厘米。 (2)仔细观察自己的刻度尺,数一数1厘米中有几个1毫米?你发现 了什么? 出示:1厘米=10毫米 5、生动手测量。 5、此刻你能量出数学课本的厚度了吗? 三、知识梳理 提炼总结 1、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大家梳理一下思路,每一步要解释清楚是怎么做的,根据是什么?学生可随机提问,遇师:学好数学还要善于梳理总结,下面就请一位同学当小老师带领大家总结一下本节课的我们学到了那些2 / 15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备课 到问题集体解决。 2、梳理过程中进一步清楚1毫米的长度,知道1厘米=10毫米,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组内共同深化。 1、完成《课堂达标作业》先完成的交由老师批阅全对后负责批阅本组同学的作业。 2、全部做对的同学做《课外拓展作业》 3、作业反馈。 学生畅谈感受。 知识。 四、当堂达标 拓展提升 五、整理反思 畅谈感受 教师穿插其中起组织者的作用。 。 请大家用一句话谈一下上课的感受或收获? 。 板书设计: 毫米的认识 1厘米=10毫米
“自主课堂”教学预案
学科:数学 课题:分米的认识 年级:三年级 主备人: 课时:第2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上教材第23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测量不同长度的物体要用合适的长度单位,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初步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并学会用其量物体的长度。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2、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 3、让学生在学习中能主动求知,在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并在学习中获得自信 教学重点: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教学难点:掌握用分米量的方法。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核心知识点: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教学流程 学生学习活动 教师指导活动 教学随笔 3 / 15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备课 一、 激兴导入 问题生成 1、生回忆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 2、请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1、谁来说 说我们已经学 习了哪些长度单位? 2、师:当长度一个比1米小而又比10厘米大。用什么单位来计量最好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 板书课题:分米的认识 1 、找一找。 1、请同学们仔 1分米有多长呢?我们大家一起看细观察直尺, 着尺子数一数,10厘米就是——1除了0~10厘 分米,1分米就是——10厘米。(板米之间一段是 书:1分米=10厘米) 1分米之外, 你还能找出1 分米吗? 2、画一画。(提醒学生画线段时注2、师:你们能意画的准确性。) 画出长1分米 的线段吗?画 好后,小组里 的同学互相检 查。 师:比画一下, 看1分米有多 长? 学生活动后, 组织交流。 3、说一说。 3、师:我们已同桌说说在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经认识了1分大约是1分米。 米,你知道1学生在小组内活动,教师组织交米是几分米流。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米吗?小组合作=10分米。 在米尺上数一 数,并说一说 你发现了什 么。 4、量一量。 5、师:用米尺学生测量后,组织交流。 来量一量课桌4 / 15 二、 探索交流 汇报展示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备课 和椅子的高分别是多少厘米,大约各是几分米。 师:学好数学 还要善于梳理总结,下面就请一位同学当小老师带领大家梳理一下知识点。 教师穿插其中 起组织者的作用。 三、 知识梳理 提炼总结 四、 当堂达标 拓展提升 五、 整理反思 畅谈感受 1、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大家梳理一下知识点,根据什么,选择合适的单位。学生可随机提问,遇到问题集体解决。 3、总结知识点,组内共同深化。 1、完成《课堂达标作业》先完成的交由老师批阅全对后负责批阅本组同学的作业。 2、全部做对的同学做《课外拓展作业》 3、作业反馈。 学生畅谈感受。 请大家用一句 话谈一下上课的感受或收获? 板书设计: 分米的认识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自主课堂”教学预案
学科:数学 年级:三年级 主备人: 课题:千米的认识1 课时:第3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26页例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 1 千米 的长度观念,熟记 1 千米 = 1000 米 。 2、在认识千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在探索和合作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5 / 15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备课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熟记1千米(公里)=1000米。 教学难点:建立1千米的概念。 核心知识点 1千米=1000米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流程 学生学习活动 教师指导活动 一、 1、请按从大到小的顺序1、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计激兴导入 说一说。 量长度的单位? 问题生成 2、同桌互相比划一下1 分米、1厘米、1毫米的 长度。 2、师:如果要测量临沂到沂南的距离,可以选用我们已经学过的哪个单位来测量呢? 师:临沂到沂南的距离比较远,而米这个单位较短。那用什么单位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 二、 1、认识千米。 1、提出下面的问题:类探索交流 学生观察例3情境似图中的情境你见过汇报展示 图。 吗?从图中你知道了什教学随笔 2、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么? 经验解释“21千米”和2、说明:在计量比较长 “23千米”是什么意的路程的时候,通常用 思。 千米作单位,千米也叫 做公里。千米是比米大 的长度单位,也可以用 “km”表示。 3、你曾在哪里见过用千3、教学例4: 我们已经知道了米和米表示长度? 千米之间的关系,那么,在我们的实际生生读: 活中,1千米相当于多①地球的赤道长约远的距离呢? 说说你的想法。 4万千米; (板书:10个100米②我国的海岸线长的长度正好是1千6 / 15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备课 约18000千米; ③长江约6300千米; ④黄河长约5500千米。 4、实际感受1千米。 (1)课件出示学校操场百米跑道。 请看屏幕:上次我们量出了100米的长度,几个100米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10) 5、同桌交流日常生活中的千米。 米。) (2)课件出示学校操场200米跑道。 我们学校的操场 一圈是200米,沿操场走几圈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5圈)你 是怎样算出来的? 想一想:我们沿200米跑道走一圈大约用了几分钟? (3分钟) 那么沿着200米跑道走5圈,也就是走1千米大约要几分钟?(15分钟) (板书:走15分钟的路程,长约1千米) 板书:1千米(公里)=1000米. 4、师:1千米等于1000米,听起来不容易区分,我们在语文课上朗读要抑扬顿挫,谁能巧用停顿,把千米和米区分开来,使人一听就明白? 指导读:注意在数字和单位之间适当停顿。 5、现在我们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同桌交流日常生活中的千米。 三、 知识梳理 提炼总结 汇报叶镇21千米,灵山指出1千米=1000米 23千米是什么意思 1千米就是1公里 讨论1千米到底有多长 我们学校的操场1圈是400米,跑几圈是1千米 7 / 15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备课 四、 当堂达标 拓展提升 1、完成《课堂达标教师穿插其中起组织者 作业》先完成的交由老的作用。 师批阅全对后负责批阅本组同学的作业。 2、全部做对的同学做《课外拓展作业》 3、作业反馈。 学生畅谈感受。 请大家用一句话谈一下 上课的感受或收获? 五、 整理反思 畅谈感受 板书设计: 千米的认识 1千米(公里)=1000米
“自主课堂”教学预案
学科:数学 年级:三年级 主备人: 课题:千米的认识2 课时:第4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上P27页例5例6 教学目标: 1、继续体验1千米的长度,加强1千米的长度观念,会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2、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认识到千米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1千米的长度,掌握1千米和1米的关系。 教学难点:让学生亲自体会生活中估计距离的方法。 课前实践: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走一走,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100米有多远。 教学流程 学生学习活动 教师指导活动 教学随笔 一、激兴导入 1、交流上节课学生师生互相评价,说明学力。 问题生习内容,导入并板书课 写的数学日记,《我心目题:千米的认识。 成 中的千米》 2、说说你对千米的认识,整理巩固“千米”知识点。 8 / 15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备课 二、 探索交流 汇报展示 1、复习:1千米=1000米 2、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1)出示题目:3千米=( )米 (2)小组协作共同完成。 (3)汇报讨论结果。 (4) 出示题目:5000米=()千米 (5) 学生完成后指名口答,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6)反馈练习:完成课本第8页“做一做”,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 3、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估计的结果并说出是怎么样估计的。 1、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大家梳理一下思路,学生可随机提问,遇到问题集体解决。 2、梳理过程中进一步明白米与千米的长度,最后落脚到他们之间的关系。 1、完成27页做一做 2、完成27页做一做,估计教室的长、宽各是三、 知识梳理 提炼总结 1、强化1千米的概念。 2、千米和米的简单 换算。 出示:3千米=( )米 想:1千米是1000米,3千米就是( )个1000米。 5000米=( )千米 想:1000米是1千米,5000米里面有( )个1000米。 3、例6估一估: (1) 从你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 问:你是怎么样估计的? (2)估计一下:从你家到附近的商店大约有多远? 师:学好数学还要善于 梳理总结,下面就请一位同学当小老师带领大家梳理一下思路,说一说你们是怎么想的 四、 当堂达标 拓展提升 教师穿插其中起组织者 的作用。 9 / 15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备课 多少? 3、完成《课堂达标作业》先完成的交由老师批阅全对后负责批阅本组同学的作业。 4、作业反馈。 学生畅谈感受。 请大家用一句话谈一下 上课的感受或收获?
五、 整理反思 畅谈感受 板书设计: 千米的认识 3千米=( )米 5000米=( )千米 “自主课堂”教学预案
学科:数学 年级:三年级 主备人: 课题: 吨的认识 1 课时:第5课时 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三年上册第31-32页 教学目标: 1、认识重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能正确运用吨表示物体的重量,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知道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难点: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形成表象。 核心知识点: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教学流程 学生学习活动 教师指导活动 教学随笔 一、 出示课本第31页的主题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从 激兴导入 图。 图中你发现了什么?你问题生成 能提出什么问题?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 引入课题,板书:吨的 认识。 二、 (一)建立1吨的质量 10 / 15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备课 探索交流 汇报展示 观念 1、说一说 学生凭生活经验可以说出:1吨=1000千克。 (2)学生找出生活中有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 学生可能回答: 一袋食盐1千克,1000袋重1吨。 一袋化肥重50千克,20袋化肥重1吨。 …… 2、背一背 游戏规则:先问一问你的同桌的体重是多少,然后再背一背,感受一下你同桌的体重。 你同桌的体重是多少?你有什么感受? 3、想一想 (1)学生:得出要40位这样的同学。 (2)生想:要40个这位同学的体重才是1吨。如果让你背,你会觉得怎么样啊? 3、生估一估,并让抱一抱老师体验一下。 1、教师启发学生思考: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 如学生回答不出师可向学生介绍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1吨=1000千克,(板书:1吨=1000千克) 2)教师引导学生找出生活中有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 (3)教师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些重一吨的图片,让学生观看。 2、背一背 让学生背一背。 师指名说感受(2-3个): 3、想一想 (1)教师引导学生: 我们就按一个同学25千克来计算,请你们想一想,2个这样的同学重多少?4个这样的同学呢?如果让你背,你有什么感受?那多少位同学的体重是1吨?指名推算。得出要40位这样的同学。 (2)让学生想一想:要40个这位同学的体重才是1吨。如果让你背,你会觉得怎么样啊?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1吨是很重的。通过刚才的体验、推算、想象,11 / 15 实例中,寻找 。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备课 我们感受了1吨,知道 40个25千克的小朋友 重1吨。如果是大人呢? 需要多少位呢?以老师 为例,让学生推算。(注: 让学生估一估,并让学 生抱一抱老师体验一 下) (二)教学“千克”与(二)教学“千克”与“吨”的换算 “吨”的换算 4吨=( )千克 1、填数并说说你是想:1吨是1000千克,4怎样想的? 吨就是( )个1000千 克。 4吨=( )千克 3000千克=( )吨 3000千克=( )吨 生板演 想:1000千克是1吨, 3000千克里面有( )个2、生自由举例说出生活1000千克 中可以用吨来表示的物 品。 3、吨用来表示很重的物体的质量,想一想,生活中哪些东西在什么情况下用吨作单位? 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 (出示课件)学生欣赏 小结: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的时候通常用吨来做单位。 1、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大师:学好数学还要善于 家总结对吨的认识以及梳理总结,下面就请一相互间的换算关系,并位同学当小老师带领大结合实际活举例说明1家梳理一下, 吨的事物 1、请在( )里填上合教师穿插其中起组织者 适的单位名称。 的作用。 一个西瓜约重3( ) 一支铅笔重30( ) 一头大象重7( ) 一把梳子重50( ) 小明体重35( ) 一个苹果重150( ) 12 / 15
三、 知识梳理 提炼总结 四、 当堂达标 拓展提升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备课 一辆载满货物的卡车重5( ) 2、、完成《课堂达标作业》先完成的交由老师批阅全对后负责批阅本组同学的作业。 3、作业反馈。 学生畅谈感受。 请大家用一句话谈一下 上课的感受或收获? 五、 整理反思 畅谈感受 板书设计: 吨的认识 1吨=1000千克 吨 千克 克 (很重) (很轻) 大宗物体的质量用吨作单位 “自主课堂”教学预案
学科:数学 年级:三年级 主备人: 课题: 吨的认识 2 课时:第6课时 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三年上册第33页 教学目标: 1、复习1吨=1000千克。 2、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 使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与生活,并服务与生活,学会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知道质量单位吨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难点:合理选择派车方案 核心知识点:吨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流程 学生学习活动 教师指导活动 教学随笔 六、 出示课本第33页的主题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从 激兴导入 图。 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问题生成 七、 (一)建立1吨的质量 探索交流 观念 汇报展示 1、学生自由说一说 1、(1)教师启发学生 思考:载质量2吨是什 么意思? 13 / 15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备课 (2)小组内互相说一说题意并用列表的方法,把不同的方案都列出来。 (3)小组派代表上台汇报,展示 (二)解决问题 1、学生围绕小精灵的“能同时过桥吗?”的问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将动物们的体重加起来,与1吨作比较。 400+300+500+100=1300(千克) 1300千克比1000千克重,也就是比1吨重,从而得出结论。 学生思考后在组内交流。把自己组的设计方案记下来。然后在班内汇报。 2)教师出示例9的数学问题:用下面两辆车运煤,如果每次每辆车都装满,怎样安排能恰好运完8吨煤? (3)师总结与反思 2、解决问题 1)、引导学生围绕小精灵的“能同时过桥吗?”的问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将动物们的体重加起来,与1吨作比较。 教师引导:他们该怎么过?你们能为他们设计几种过桥方案? 八、 师:列表法也是解决数 知识梳理 学问题的一种方法 提炼总结 九、 1、完成33页做一教师穿插其中起组织者 当堂达标 做 的作用。 拓展提升 2、完成达标作业 十、 学生畅谈感受。 你有那些收获? 整理反思 畅谈感受 板书设计: 吨的认识 14 / 15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备课 载质量2吨 载质量3吨
15 / 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