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学通报,AnhuiAgri.Sci.Bull.2017,23(21)
85上海市PM2.5浓度变化特征及其对气象变化的响应研究
孙嘉文
方海羽
201821)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嘉定分校,上海
摘要:该文通过统计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上海市PM2.5质量浓度的日观测数据,对上海市PM2.5浓度变
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PM2.5浓度最高的季节是冬季、最低的季节是夏季;(2)PM2.5月均浓度变化,1月份超标严重,8月份最低。通过月距平分析,6月至10月距平值为负,空气PM2.5月平均浓度达标;(3)PM2.5浓度与最高温度、最低温度、降水量、相对湿度均成负相关性关系。关键词:PM2.5;浓度变化;气象因素;上海市中图分类号X8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7)21-0085-02
VariationCharacteristicsofPM2.5LevelsandtheInfluenceofMeteorologicalConditionsinShanghai
SunJiawenetal.
(HighSchoolAffiliatedto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JiadingCampus,Shanghai201821,China)Abstract:DataofParticulatematter(PM2.5)inShanghaicityfromJanuary2014toDecember2016wereusedtostudytheChangecharacteristicsandtheirinfluencingfactors.Theeffectsoftemperature,relativehumidityandRain⁃fallwereincluded.TheresultsshowedthattheseasonalvariationofPM2.5concentrationwassignificant,thehighestconcentrationiswinterandthelowestissummer.ThemonthlyaveragePM2.5concentrationreachedthemaximuminJanuary,andtheminimuminAugust.AnomaliesvalueisnegativefromJunetoOctober,monthlyaverageconcentra⁃tionreachedtheclassofthenationalairqualitystandard.Furtheranalysisrelatedtometeorologicalelementsfoundthatthetemperature,relativehumidityandrainfallisnegativelycorrelatedwithPM2.5concentration.Keywords:PM2.5;Thelevelofconcentration;Meteorologicalconditions;Shanghai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空气污染成为城市发展面对的现实情况,空气主要污染物主要为可吸入颗粒物,特别是PM2.5(指空气中微粒的直径≤2.5μm,这种微粒可以直接进入肺部),不但造成雾霾天气,还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包括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率、肺病以及儿童的哮喘发病率的增加[1-2]。因此,对PM2.5问题已成为及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
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的上海,因为空气中PM2.5浓度增加,发生雾霾天气次数增加,这不但对上海交通、城市建设等社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而且也不污染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通过对上海工业污染源的研究,进行了PM2.5工业源谱的测险评估进行了研究[4-8];针对PM2.5持续重污染过程,采用揭示上海市空气污染现状,构建空气污染评价体系,以及减轻空气污染造成的市民健康、社会经济运行的负面影响做出有益的研究。然而,单独针对造成雾霾天气的大气颗粒物PM2.5浓度的时间变化特征及与气象变化对
作者简介:孙嘉文(2000—),男,安徽砀山人。
收稿日期:2017-09-14
PM2.5浓度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本文主要通过对PM2.5浓度的时间变化特征分析,并通过与最高温度、最低温度、降水、相对湿度进行相关分析,以对上海市PM2.5浓度减缓提供科学帮助。
时间序列变化特征进行研究,为上海市空气污染控制、
1
1.1
材料与方法
数据来源
环境监测总站。气象数据来自国家气象局。本研究的时气环境中的PM2.5发布的数据,数据为日数据。1.2
数据处理
PM2.5浓度的监测数据主要来自中国国家
间为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时间段内对大
PM2.5收集数据即为PM2.5的日均值,再根
利于市民的身体健康。已有相关学者对上海市的空气
据所得的日均值求得月均值,根据月均值求得季均值。3—5月设为春季,6—8月设为夏季,9—10月设为秋季,12月及次年1至2月为冬季。鉴于我国空气质量标准关于PM2.5,只设有日及年标准。为研究需要,本文参考相关文献[10],运用公式(1),计算出月、季标准值。
C1=æT2ö
C2èT1ø
a
定[3];对上海市PM2.5的浓度分布、污染物来源及健康风大气化学模式进行模拟研究等[9]。相关学者的研究,为
(1)
日;T1设为1日。将PM2.5的日标准值、年标准值代入(1)
式中:C1为年国家标准,C2为日国家标准,T2为365
86式中,计算出a=-0.131。再分别带入月、季的天数,可推出PM2.5月质量限值为48.33μg/m3,季节质量限值为41.94μg/m3。采用了Excel200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了统计与
分析。
2
上海市PM2.5浓度时间特征分析
2.1
PM2.5浓度季节变化情况
上海市城区不同季节的
PM2.5示)。根据平均浓度和国家标准存在显著性差异PM(如图1所
2.5准限值(41.94μg/m浓度四季变化,3)的1.67倍,达到了冬季浓度最高,69.98μg/m是季节标3,远高于春、夏、秋三季。其次是春季,平均浓度是53.84μg/m3,是标准值的1.28倍;夏季和秋季浓度最低,平均浓度分别为40.41μg/m3,38.47μg/m3,是标准值的0.96和0.91倍,达到空气质量标准。从不同年度来看:4个季节平均浓度最高的是2015年冬季,其次为2014年冬季,最小为2016年夏季,即76.38μg/m3
>66.9μg/m3
>32.27μg/m3
。年季节最高值与最低值相差2.37倍。
图1
不同年际的PM2.5的季节变化
2.2PM2.5逐月变化情况
上海市2014—2016年PM2.5均浓度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从总体来看PM月
2.5变化在不年份变化存在变异。在2015年变化趋势呈现
月均浓度U之,分布,并且先下降后上升,1—9月,浓度值呈快速下降趋势,其中1月平均浓度最高,7—8月,12月次浓度值上下波动很小,浓度值较低,10月随着温度的降低,浓度开始上升,10—12月出现快速升高的变化趋势。从全年来看8月的PM48.33μg/m2.53。相对2015月均年浓,度2016份年最月低均,低浓月度于曲标线准相值
对
2015之间变化差异较年较低,达到国家标准的月份较2015年大。2014年月份变化介于2015年多,但是月份2015年、2016年之间。
图2
PM2.5月浓度分析
安徽农学通报,AnhuiAgri.Sci.Bull.2017,23(21)
距平分析是时间变化的浓度相对于平均浓度偏差的一种分析方法,有正偏差和负偏差2种。距平值为正值的季节的浓度高于标准月浓度值,PM2.5距平值为负值的浓度就低于标准月浓度值,表示空气浓度超标;表示空气质量达标。如图3中体现的是3年各个月的距平值。从图3可以看出,1—5月的距平值正值较多,而且在6—10月距平值为负,空气PM2.5月平均浓度达标。图3
PM2.5浓度月距平分析
3上海市PM2.5浓度对气象变化的响应
上海市气温四季变化明显。由图4可知,根据2014—
2016准分析得出,年上海市月均最高温度、空气中PM最低温度与月PM2.5质量标2.5达到全年的浓度高值;6—10浓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加,月,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在冬季
PM2.5浓度减小。二者表现为负相关关系。
上海频临东海,台风在夏季经常出现,因此多风多降雨,表现为季风性气候。根据图5可知,月PM2.5浓度与月均降雨,同样表现为负相关关系。由于空气中PM2.5为微粒,其消除方式主要为湿沉降。在夏季,当降雨增主要加,PM2.5由于湿沉降而浓度减少。因冬季干燥少雨,PM2.5
由于湿沉降减少而浓度增加。上海冬季相对湿度低,夏季多风多雨水,相对湿度大。如图6所示,相对湿度与PM2.5低而增加,表现为负相关性。即空气中在冬季达到全年的浓度高值;PM2.5浓度随相对湿度降6—10月,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而PM2.5浓度减小。图4
PM2.5月平均浓度与温度的关系
图5
PM2.5月平均浓度与降水的关系
23卷21期孙嘉文等
上海市PM2.5浓度变化特征及其对气象变化的响应研究雨条件时,会造成空气中PM2.5汇集,PM2.5浓度会随着空气中水分增加而浓度加大。虽然气象条件影响着PM2.5的浓度分布,但是不同气象条件对PM2.5浓度影响的程度尚不研究的重点。参考文献
[1]吴明红,陈谬璐,陈祖怡,等.多环芳烃在上海近郊大气颗粒物
图6
PM2.5月平均浓度与相对湿度的关系
(PM2.5和PM10)中的污染特征、来源及其健康风险评估[J].上海大学学报,2014,20(4):521-529.
[2]高军,房艳兵,张旭.灰霾天气条件下上海地区冬季居住环境[3]郑玫,张延君,闫才青,等.上海PM2.5工业源谱的建立[J].中国环
境科学,2013(08):1354-1359.
[4]姚振坤,冯满,吕森林,等.上海城区和临安本底站PM2.5的物化特
征及来源解析[J].中国环境科学,2010(03):2-295.研究[J].核技术,2006(06):410-415.
[5]金婵,张桂林,李爱国,等.上海地区PM10和PM2.5中铁元素的种态[6]焦艳,张仁健,傅刚,等.上海冬季PM2.5及气溶胶光学特性的观测
研究[J].地球环境学报,2012(05):1097-1103.
[7]王东方.上海冬春季PM2.5中不挥发和半挥发颗粒物的浓度特征
[J].中国环境科学,2013(03):385-391.环境,2013(12):-67.
[8]周昂,韩晓非,葛元新.上海西南郊区PM2.5污染状况研究[J].北方[9]常炉予,许建明,周广强,等.上海典型持续性PM2.5重度污染的数
值模拟[J].环境科学,2016(03):825-833.究[J].干旱区研究,2011,28(5):6-900.
[10]魏疆,王国华,任泉,等.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物浓度计量模型研
PM2.5浓度及呼吸暴露分析[J].绿色建筑,2014(01):31-34.
87明确,因此,气象条件对PM2.5影响的定量化研究是下一步
4讨论与结论
是冬季、春季、秋季和夏季,平均浓度分别是:69.98μg/m、53.84μg/m3、40.41μg/m3和38.47μg/m3。
(2)PM2.5月均浓度变化规律:2014—2016年PM2.5月均
(1)PM2.5浓度的季节变化规律:浓度值从高到低依次
3
浓度,其中1月份超标严重。8月份最低,平均浓度为32.2μg/m3。通过月距平分析,6—10月距平值为负,空气PM2.5月平均浓度达标。
PM2.5浓度随气温变化显著,且与温度呈明显的负相关关性。原因主要是温度高空气对流明显,有利于PM2.5扩PM2.5的主要清理方式。
(3)PM2.5浓度对气象变化的响应:PM2.5浓度污染物
性。同样与月平均降水量、相对湿度的关系,表现为负相散,温度低,有利于PM2.5的聚集。通过降雨的湿沉降是
对相对湿度而言,当空气中水分很高,但是达不到降
(责编:张宏民)
(上接70页)该方法实现了目前国际上主导的绿色可持续
性的修复。
5结语
土壤重金属原位修复涉及具体的污染情况、土壤环境,地质条件等,处理复杂,没用毫无缺陷的通用方法。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和解决将是一个长期性的艰巨问题。从环境预防的角度出发,各国应该不仅制定严格的环境保规,而且要落到实处,切实杜绝新的环境污染问题发生。从环境治理的角度,新型的高效经济的土壤修复技术有待进一步研究开发。参考文献
[1]黄益宗,郝晓伟,雷鸣,等.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其修复实践[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3,32(3):409-417.
[2]陈梦舫.我国工业污染场地土壤与地下水重金属修复技术综述
[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29(3):327-335.[3]ChenQY,TyrerM,HillsCD,etal.Immobilisationofheavy
metalincement-basedsolidification/stabilization:Areview[J].WasteManaget,2009,29(1):390-403.[4]成杰民.改性纳米黑碳应用于钝化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问题
探讨[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30(1):7-13.[5]DermontG,BergeronM,MercierG,etal.Soilwashingformetal
removal:Areviewofphysical/chemicaltechnologiesandfieldap⁃plications[J].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2008,152(1):1-31.[6]李社锋,李先旺,朱文渊,等.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及其产业经
营模式分析[J].环境工程,2013,31(6):96-99.
[7]SaltDE,BlaylockM,KumarNP,etal.Phytoremediation:Anoval
strategyfortheremovaloftoxicmetalsfromtheenvironmentusingplants[J].NatureBiotechnology,1995,13:468-474[8]WatanabeME.Phytoremediationonthebrinkofcommercializa⁃
tion[J].EnvironmentScience&Technology,1997,31(4):182-186.[9]汤叶涛,仇荣亮,曾晓雯,等.一种新的多金属超富集植物:圆锥南
芥(ArabispaniculataL.)[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4(4):135-136.[10]彭克俭,陈灿,姜苹红,等.多年生草本植物天胡荽在富集提取污
染土壤中的镉及其他重金属中的应用.CN:104759455[P].2015-07-08.[11]徐良将,张明礼,杨浩.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研究
进展[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4(1):102-106.[12]刘学端,柏连阳,刘宏伟等.一种基于微生物转化的镉污染耕地
原位快速修复方法.CN:107020295[P].2017-08-08.[13]郭红岩,王国兵,艾弗逊等.一种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
法.CN:107138511[P].2017-09-08.[14]曹平.一种蚯蚓微宇宙系统修复重金属的方法.CN:106391683
[P].2017-02-15.[15]魏俊富,崔莉,孔志云,等.一种基于竞争吸附的镉污染稻田的原
位快速修复方法.CN:104874601[P].2015-09-02.[16]LinguaG,BonaE,TodeschiniV,etal.Effectsofheavymet⁃
alsandarbuscularmycorrhizaontheleafproteomeofaselect⁃edpoplarclone:atimecourseanalysis[J].PloSone,2012,7(6):e38662.[17]XUMMEILIU,KIERANGERMAINE,DAVIDRYAN,etal.A
processfortheremediationofhydrocarbonsand/orheavymet⁃alcontaminatedsoil/sludgesediment.IES:20140311[P].2016-02-24.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