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

来源:九壹网


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辨析

辽宁省实验中学营口分校 欧艳珍

在高中历史教材中经常出现“人文主义”一词,现将古希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人文主义”一词的内涵进行梳理辨析,以便于学生掌握。

一、古希腊时期

背景:

1.大约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哲学开始出现的时候,荷马的英雄诗篇、赫西俄关于诸神谱系的故事已经流传了300年,希腊人在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时,简单地归结于一个以宙斯为首的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神灵家族。

2.随着生产的发展,初步的自然科学知识也萌芽了,特别是天文学和数学,后来是医学。一些人开始怀疑宗教神话对世界和人生的解释,试图从实际出发去探究世界万物的本来面目,提出一系列普遍性问题。

内涵:泰勒斯首次用观察得到的经验来解释自然现象。智者学派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构成了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苏格拉底提出知识即美德,亚里士多德认为真理高于一切。

【例1】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再到亚里士多德,古代希腊的哲学思想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下列对他们的共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1

A.从自然现象探寻世界本原 B.力图理性地认识人和世界

C.理念世界才是真实永恒的 D.重视人的作用而忽视道德

解析:苏格拉底在哲学上的重大贡献是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即提出“认识你自己”,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将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引上理性的道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继承并发展了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也强调理性认识人和世界,故B正确。

二、文艺复兴时期

背景:

1.13世纪以来,意大利工商业城市兴起,这里的达官贵人和市民阶层对精神食粮的渴求也在增长。而此时教会已垄断文化教育约千年之久,恩格斯说:“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这些市民在失望和厌恶之余,自然把目光转向世俗的文化和思想。

2.从12世纪以来,东西方学者从希腊文,尤其是通过阿拉伯文把古代典籍译成拉丁文的工作一直在进行。

3.15世纪以来地理大发现的成就,激发起勇敢者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和想像力。

内涵:主张一切以人为中心,肯定物质享受和今生今世的幸福,追求个性,歌颂爱情,反对禁欲、来世和蒙昧主义。用人性取代神性,用个性否定禁欲主义,拥护集权而反对封建诸侯。但是,限于当时新旧思想的力量对比和人文主义者的认识水平,

2

他们还不可能直接、公开地把斗争矛头指向天主都会和封建制度。这时的作品主要仍然是以宗教为题材,通过宗教题材作品凸显人性的光辉。如《最后的晚餐》《西斯廷》圣母。

【例2】文艺复兴是西方世界对于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与思想的回溯和振兴,同时具有反对封建神权,宣扬人文精神的重要历史内涵。以下体现这一思想的言论是( )

A.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B.人无不生活在枷锁之中

C.君主可效法狐狸与狮子,诡诈残忍均可兼施

D.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解析:A强调人的理性,追求真理,但未呈现出反对封建神权的特征,故A项错误;B、D均强调人自由的相对性,属于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也未呈现反对封建神权的特征; C强调建树,即世俗权力,也意味着反抗封建神权,故C项正确。

三、宗教改革时期

背景:

1.中世纪西欧的罗马天主教会是封建主阶级的精神统治工具,它给封建制度披上了神圣的外衣,为封建统治辩护,同时拥有天主教世界地产的三分之一。教会还是各国的..组织,成了西欧国家实现政治统一的障碍。把教会置于王权的控制之下已成为时代的要求。

2.中世纪西欧的整个文化思想领域受天主教的神学思想统治,以资产阶级为首的广大

3

群众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体系的束缚,获得,这是宗教改革的根本原因。

内涵: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基本思想是相通的,只不过它侧重宗教领域的思想。主要是指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提倡人的个性,使人们从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枷锁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以宗教“异端”形式出现。

【例3】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惠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我立即感到自己已得重生,乐园的门大开,让我进入。《圣经》的一切话语有了新意义。”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于

A.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B.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C.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D.使宗教神权、王权和贵族遭到沉重打击

解析: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没有动摇上帝的地位,故A项错误;宗教改革没有批判王权,故B项错误;宗教改革主张因信称义,主张每个徒直接阅读《圣经》,与上帝直接对话,使人们掌握了信仰的自主权,不再依赖罗马教会,故C项正确;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古希腊自然哲学的出现,故D项错误。,

4

四、启蒙运动时期

背景:

1.17、18世纪西欧的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强大,拥有雄厚的经济力量,当时封建制度是他们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

2.自然科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牛顿1687年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下子揭开了宇宙的面纱,在牛顿的启发下,启蒙思想家们力图发现支配人事及社会的永恒的法则。

内涵:启蒙运动丰富了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精神的内涵。在反封建层面上,启蒙运动比文艺复兴带有更加强烈的政治性质,它要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或巩固政权做准备,矛头直接指向封建制度。同时,启蒙运动把反教会的言论提升到自然神论乃至无神论的高度,并把反宗教神学的斗争与批判封建、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直接联系起来,使反教会斗争表现出鲜明的性和彻底性。

【例4】伏尔泰认为“当君主是一个哲学家时,对人们来说是最大的幸福”;卢梭认为“君主永远都是暴君”;狄德罗指出“公正、温和、开明然而的统治者连续几朝的统治,对人民来说也许是最大的不幸”。由此可见他们( )

A.对君主态度迥异 B.都反对封建君主

C.都主张人民权力至上 D.都宣传天赋学说

5

解析:伏尔泰主张开明君主制,卢梭、狄德罗反对任何形式的君主,他们都反对....君主,故A项错误,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C、D问题.。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