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 格式 .资料 .
一、 单项选择:
1. 关于变形缝,下列不正确 的说法是(
)
...
A.伸缩缝应从基础顶面以上将缝两侧结构构件完全分开 B.沉降缝应从基础底面以上将缝两侧结构构件完全分开 C.伸缩缝可兼作沉降缝
D.地震区的伸缩缝和沉降缝均应符合防震缝的要求
2. 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多层框架结构,当某层其他条件不变,仅其柱上端梁刚度降低,该层柱的反弯点位置( A.向上移动
B.向下移动至 2
层高处
5
C.不变
D.向下移动至
1 层高处
3
3. 在进行框架梁端截面配筋计算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弯矩和剪力均采用柱边的值
B.弯矩和剪力均采用柱轴线处的值
C.弯矩采用柱轴线处的值,剪力采用柱边值 D.弯矩采用柱边值,剪力采用柱轴线处的值
专业 .整理
)
.
WORD 格式 .资料 .
4.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有侧移多层多跨框架柱的计算长
度 l 0 最小的是(
)
A.采用现浇楼盖的边柱
B.采用现浇楼盖的中柱
C.采用装配式楼盖的边柱
D.采用装配式楼盖的中柱
5. 反弯点法可用在(
)
A.竖向荷载作用下,梁柱线刚度比小的框架 B.竖向荷载作用下,梁柱线刚度比大的框架
C.水平荷载作用下,梁柱线刚度比小的框架
D.水平荷载作用下,梁柱线刚度比大的框架
12i
c
6. 框架柱的侧移刚度 D)
h 2,其中 α是考虑(
A.梁柱线刚度比值对柱侧移刚度的影响系数 B.上下层梁刚度比值对柱侧移刚度的影响系数
C.上层层高变化对本层柱侧移刚度的影响系数
D.下层层高变化对本层柱侧移刚度的影响系数
7. 对于多层多跨规则框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A.在风荷载作用下,边柱的轴力较大,中柱的轴力较小
B.在风荷载作用下,迎风面的柱子受拉,背风面柱子受压
C.在楼面均布恒载作用下,边柱的弯矩较大,中柱的弯矩较小
D.在楼面均布恒载作用下,边柱的轴力较大,中柱的轴力较小
专业 .整理
)
.
WORD 格式 .资料 .
8. 一般情况,在风荷载作用下,规则框架结构的侧移特征是
(
)
A.各层侧移越往上越大,层间侧移越往上越大 B.各层侧移越往上越大,层间侧移越往上越小
C.各层侧移越往上越小,层间侧移越往上越大
D.各层侧移越往上越小,层间侧移越往上越小
9. 一般情况下,在选择框架梁的截面高度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梁的跨度
B.层高
D.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C.结构的总高度
10. 确定框架结构内力分析的计算简图时,框架梁的计算跨度应
取(
)
B. 梁的净跨度+
1
2
A.梁的净跨度
1
2
梁高
C.梁的净跨度+
柱截面高度 D.梁两端柱轴线之间的距离
11. 非抗震设计时, 关于现浇楼盖有侧移框架底层柱的计算长度,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中柱为 1.0H ,边柱为 1.25H
1.25H
A. 中柱为 1.0H ,边柱为 1.0H
C. 中柱为 1.25H ,边柱为 1.0H D. 中柱为 1.25H ,边柱为
专业 .整理
.
WORD 格式 .资料 .
12. 用 D 值法计算框架时,关于框架柱反弯点高度,下列说法中
不正确 的是( ) ... A. 反弯点高度与上下层梁柱线刚度比有关 B. 反弯点高度与上层层高的变化有关 C. 反弯点高度与下层层高的变化有关 D. 反弯点高度与抗震设防烈度有关
13. 确定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限值时,不需要...考虑的
因素是(
)
B. 基础形式
A. 结构类型
C. 施工方法
D.气候条件
14. 对于现浇楼盖的边框架梁,
(I 0 为矩形截面梁的截面惯性矩 A.1.5I
其截面惯性矩 I应该取( )。
)
0
B.2.0I
0
0
C.1.25I D.1.2I
0
15. 关于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多层多跨规则框架的内力分布规律,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 A.柱子轴向压力从上到下逐渐增大
B.柱子剪力从上到下逐渐增大
C.同一层的柱子,中柱轴力一般大于边柱
D.同一层的柱子,边柱剪力一般大于中柱
专业 .整理
.
WORD 格式 .资料 .
16. .在用反弯点法计算框架结构内力时,每根柱子所承担的剪
力是按某一个力学参数分配的,该参数是(
)
A.柱子的截面惯性矩
B.柱子的抗侧刚度 C.柱子的截面面积
D.梁柱线刚度比
17. 某框架结构,梁、板、柱均为预制,在吊装就位后焊接节点区钢筋,通过浇捣混凝土形成框架节点,从而将梁、柱及楼
板连成整体。该框架的类型属于() A.全现浇式
B.装配整体式
C.装配式
D.半现浇式
18.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由梁柱弯曲变形所引起的侧移曲线类型是
(
A.剪切型
B.弯曲型 C.剪弯型
D.弯剪型
19. 考虑设置伸缩缝的主要因素是(
)
A.建筑的高度
B.建筑的质量分布 C.建筑所在地的地质条件
D.建筑的平面长度
专业 .整理
)
.
WORD 格式 .资料 .
20. 框架结构设计可以考虑梁端塑性变形产生的内力重分布,对 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仅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进行调幅
B.先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进行调幅,然后与水平荷载作用下
的弯矩进行组合
C.先对竖向荷载作用及水平荷载作用进行内力组合,然后对组合
弯矩进行调幅
D.现浇框架结构和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均可进行调幅
21. 在计算框架梁截面惯性矩I 时应考虑楼板的影响。下列考虑
方法中正确的是 (I 0 为矩形截面梁的惯性矩
) ( )
A.对装配式楼盖,取 I=1.2I
0
B.对装配式楼盖及装配整体式楼盖,中框架取
取 I=1.2I 0
I=1.5I
0
,边框架
C.对现浇楼盖及装配整体式楼盖,中框架取
I=2.0I
0
,边框架取
I=1.5I
0
D.对现浇楼盖,中框架取
I=2.0I
0
,边框架取 I=1.5I
0
22. 关于框架结构的变形,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框架结构的整体水平变形为弯曲型
)
B.框架结构中,柱的轴向变形引起的侧移与结构高度无关
C.框架结构的层间水平位移自顶层向下逐层递增
D.框架结构的层间位移仅与柱的线刚度有关
专业 .整理
.
WORD 格式 .资料 .
23.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 框架结构的内力近似计算可采用 (
)
A.反弯点法
B.D 值法
D.底部剪力法
C.分层法
24. 对于多层多跨规则框架,当总高不大于50m 时,其侧移主要 是由()
A.框架柱的轴向变形引起的
B.框架柱的剪切变形引起的
C.框架梁、柱的剪切变形引起的
D.框架梁、柱的弯曲变形引起的
25. 为避免在框架结构中设置变形缝,应采取一定措施。下列措 施中不正确 的是( )
... A.调整平面尺寸、形状、体型
B.分阶段施工、设置后浇带
C.做好保温隔热措施
D.梁柱中心线偏心控制在
l / 4 柱宽范围内
26. 关于框架结构的特点,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现浇式框架结构的整体性好,抗震性能好
B.半现浇式框架结构是指梁、柱预制而楼板现浇的框架结构
C.装配式框架是指梁、柱及楼板均为预制,通过焊接拼装连接成
整体的框架结构
专业 .整理
.
WORD 格式 .资料 .
D.现浇式框架结构的柱脚可以刚接,也可以铰接
27. 关于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与变形,下列说法中错
.
误的是( .
)
A.框架结构外柱的轴力一般大于内柱的轴力 B.框架结构的层间剪力自顶层向下逐层递增
C.框架结构的层间水平位移与柱的线刚度无关
D.框架结构的层间水平位移自顶层向下逐层递增
28. 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当其他参数不变时,各柱的反弯点
高度(
)
A.随上层框架梁线刚度的减小而升高 B.随上层框架梁线刚度的减小而降低
C.随上层层高的增大而降低
D.随下层层高的增大而升高
29. 关于框架梁端截面配筋计算时采用的设计内力,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A.梁端弯矩和剪力均应取支座中心处的值
B.梁端弯矩和剪力均应取支座边缘截面处的值
C.梁端弯矩取支座中心处的值,剪力取支座边缘截面处的值
D.梁端弯矩取支座边缘截面处的值,剪力取支座中心处的值
专业 .整理
.
WORD 格式 .资料 .
30. 水平荷载作用下,刚度和质量沿高度分布均匀的多层框架结
构的层间位移自下而上(
)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
C.不变化
D.减小、增大逐层交替变化
31.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梁端弯矩调幅(
)
A. 应在与水平内力组合前进行,且调幅后相应的跨中弯矩增大 B.应在与水平内力组合前进行,且调幅后相应的跨中弯矩减小
C.应在与水平内力组合后进行,且调幅后相应的跨中弯矩增大
D.应在与水平内力组合后进行,且调幅后相应的跨中弯矩减小
32. 关于 D 值法,下列说法中,不正 确的是(
)
.. .
A.考虑了上下层层高对反弯点位置的影响
B.考虑了上下层横梁线刚度比对反弯点位置的影响
C. 梁柱线刚度比对柱侧移刚度的影响系数α
≤ 1
D.其适用条件是梁柱线刚度比大于
3
33. 各跨跨度相差不大于 10%的不等跨框架可简化为等跨框架,化后的跨度取原框架的() A.最大跨度
B.最小跨度
C.各柱轴线之间距离的平均值
D.各柱之间净距离的平均值专业 .整理
简
. WORD 格式 .资料 .
34. 关于多层框架的分层法,下面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假定框架无侧移
B.忽略本层梁上荷载对上、下柱的影响
C.以若干开口框架作为计算单元
D.除底层柱外,其它各层柱的线刚度均应乘以
0.9 的折减系数
35. 采用反弯点法计算多层框架内力时,
对于下端固定的底层柱,其反弯点近似取(
)
A.柱高的中点
B.距柱底 1 柱高处
3
C.距柱底 2
柱高处
D.柱顶处
3
36. 框架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最大层间位移通常位于 ( A.框架顶层
B.框架底层
C.框架中部
D.框架 2/ 3 高度处
37. 现浇框架梁柱节点区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该(
)
A.低于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B.等于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C.不低于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D.与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无关
专业 .整理
)
38. 关于框架结构的弯矩调幅,下面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 WORD 格式 .资料 .
)
A.调幅是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进行的
B.调幅后梁端弯矩的平均值与跨中最大正弯矩之和,应大于按简
支梁计算的跨中弯矩值
C.现浇框架的调幅系数高于装配整体式框架的调幅系数
D.梁端弯矩调幅后,在相应荷载作用下的跨中弯矩将会减小
39. 多层多跨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移,可近似地看作由 ()
A.梁柱弯曲变形与梁柱剪切变形所引起的侧移的叠加
B.梁柱弯曲变形与柱轴向变形所引起的侧移的叠加
C.梁弯曲变形与柱剪切变形所引起的侧移的叠加
D.梁弯曲变形与柱轴向变形所引起的侧移的叠加
40. 一般情况下,在初选框架梁的截面高度时,主要考虑的因素 是() A.梁的跨度
B.层高
D.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C.结构的总高度
41. 用分层法计算框架内力时,应对柱线刚度进行如下修正: ()
A.底层柱不变,其余各层柱乘以
0.9 0.8
B.底层柱不变,其余各层柱乘以
专业 .整理
.
WORD 格式 .资料 .
C.底层柱乘以 0.9 ,其余各层柱不变
D.底层柱乘以 0.8 ,其余各层柱不变
42. 对装配整体式楼盖,中框架梁的截面惯性矩应取矩形截面惯
性矩 I
0 的( )
A. 1.0 倍
B.1.2 倍 C. 1.5 倍
D.2.0 倍
43. 对风荷载单独作用下的多层框架结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是(
)
A.迎风一侧柱产生轴向拉力,背风一侧柱产生轴向压力 B.外柱轴力大,内柱轴力小
C.框架柱除产生弯矩、剪力外,还产生轴向力
D.房屋越宽,由柱轴向变形引起的侧移越大
44. 关于框架结构的伸缩缝间距,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 装配式结构大于现浇式结构 B. 室内现浇式结构小于露天现浇式结构 C. 当设置后浇带时,伸缩缝间距可适当加大
D. 当屋面无保温或隔热措施时,伸缩缝间距宜适当减小
专业 .整理
)
的
. WORD 格式 .资料 .
45. 关于多层框架柱的反弯点位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 的是
(
)
A. 上层层高较高时,反弯点向上移动
B. 上下层横梁线刚度比越大,该层柱的反弯点位置越偏下 C. 标准反弯点位置与框架总层数有关 D. 标准反弯点位置与荷载形式无关
46.
进行多层框架梁截面设计时,需考虑的最不利组合一般不包
..
括( ) .
A. 跨中 +M
max
max
B.跨中- M
C. 梁端 + Mmax
D. 梁端 - M max
47. 对于多层框架结构的楼面梁,当其负荷面积大于
面活荷载的折减系数应取(
A.0.75
25m2 时,楼
)
B.0.80 D.0.90
C.0.85
48. 一般情况下,风荷载作用下的多层多跨框架(
)
A. 迎风面一侧的框架柱产生轴向压力 B. 背风面一侧的框架柱产生轴向拉力 C. 框架外柱轴力小于内柱轴力 D. 框架内柱轴力小于外柱轴力
专业 .整理
. WORD 格式 .资料 .
49. 关于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 的是
(
)
A. 伸缩缝之间的距离取决于结构类型和温度变化情况 B. 沉降缝应将建筑物从基顶到屋顶全部分开 C. 非地震区的沉降缝可兼作伸缩缝
D. 地震区的伸缩缝和沉降缝均应符合防震缝要求
50. 非抗震设计的现浇框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A.C30
B.C20
C.C15
D.C10
51. 关于框架结构的弯矩调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调幅是对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进行的
B. 先与水平荷载产生的内力进行组合,再进行弯矩调幅 C. 现浇框架梁端的调幅系数大于装配整体式框架梁端的调幅系数 D. 调幅是对柱端弯矩进行的
52. 某框架结构采用整体平板式基础,该基础的类型属于
( )
A. 基础
B. 条形基础 C. 十字形基础
D. 筏式基础
专业 .整理
)
)
53. 有关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
. WORD 格式 .资料 .
)
A. 框架梁的跨度应取相邻两根柱子轴线之间的距离 B. 底层柱的长度应取基础顶面 N=层楼板顶面之间的距离 C. 框架各跨跨度相差不大于 10%时,可简化为等跨框架计算 D. 不等跨框架简化为等跨框架后,计算跨度应取原框架中的最小跨度值
54. 关于反弯点法,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
A. 假定横梁的抗弯刚度无限大 B. 假定各层柱的反弯点均在柱高的中点 C. 假定梁柱节点转角为零
D. 其适用条件是梁柱线刚度比大于3
55. 关于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框架结构侧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房屋高宽比越大,由柱轴向变形引起的侧移越大
B. 一般对赢度超过 50m 的房屋,不必考虑梁柱弯曲变形对侧移的
影响
C. 各楼层的层间侧移露上而下逐渐减小
D. 各楼层处的水平侧移之和即框架顶点的水平侧移
专业 .整理
. WORD 格式 .资料 .
56. 在对框架柱进行正截面设计时,需考虑的最不利组合一般不
包括( ..
)
B.| M| min 及相应的 N
.
A.| M| max及相应的 N
C.| N| max及相应的 M
D.| N| min 及相应的 M
57. 在用 D 值法计算框架结构时,与框架柱标准反弯点高度比无
.
关的因素是( .
)
B. 该柱所在的层数
A. 总层数
C. 荷载形式
D.荷载大小
58. 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时,未考虑 活荷载最不利布
...
置的方法是(
)
B. 最不利荷载位置法
A. 分层法
C. 分跨计算组合法
D.满布荷载法
59. 关于楼板对框架梁截面抗弯刚度的影响
性矩 )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 对现浇楼盖,中框架取 =2 0
( I 0 为矩形截面梁的惯
)
I
I
B. 对现浇楼盖,边框架取 I =1.5 I 0 C. 对装配式楼盖,边框架取
I=1.2I0
D. 对装配整体式楼盖,中框架取
I=1.5 I0
专业 .整理
60. 关于框架柱侧移刚度修正系数
. WORD 格式 .资料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
.
(
)
A. 是反映梁柱线刚度比对柱侧移刚度的影响系数 B. 是上下层梁线刚度比对柱侧移刚度的影响系数 C. ≤ 1.0
D. 与柱端约束条件有关
61. 关于变形缝,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
A. 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 B. 在非地震区,沉降缝可兼做伸缩缝
C. 在地震区,伸缩缝或沉降缝应符合防震缝的要求 D. 伸缩缝的设置主要与场地的地质条件有关
62 .多层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可近似采用
( )
B. D 值法
A.分层法
C.反弯点法
D.剪力分配法
63.框架柱的控制截面取 (
)
B.柱下端截面
D.柱上、下端截面及中间截面
A.柱上端截面
C.柱上、下端截面
专业 .整理
.
WORD 格式 .资料 .
.关于梁端弯矩调幅,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为减少梁端弯矩
B.仅对水平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内力进行调幅
C.调幅的目的是为了增大梁的刚度
D.调幅的原因是由于实际弯矩大于计算值
65.在水平力作用下,框架的水平位移曲线属于
A.弯曲型
B.剪切型 C.弯剪型
D.剪弯型
66. 关于框架梁弯矩调幅,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弯矩调幅仅在竖向荷载作用下进行 B. 弯矩调幅后,梁支座弯矩将减小 C. 弯矩调幅后,梁跨中弯矩将减小 D. 弯矩调幅系数 β ≤1.0
67. 水平荷载作用下,多层框架结构的侧移主要由
A. 柱剪切变形引起
B. 梁剪切变形引起
C. 梁、柱弯曲变形引起
D.柱轴向变形引起
专业 .整理
)
)
( )( )
(
.
WORD 格式 .资料 .
68. 用 D 值法分析框架结构时,柱的反弯点高度
( )
A. 与上层层高变化无关 B. 与下层层高变化无关 C. 与上下层横梁的线刚度比无关 D. 与抗震设防烈度无关
69. 关于框 架梁截面的
最不利内力组 合,下列选项 ( )
A. 梁端截面: +Mmax、 Vmax
B. 跨中截面: +Mmax
C. 梁端截面: +Mmin、 Vmax
D.跨中截面: -Mmax
二、 填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专业 .整理
正确的是
.
WORD 格式 .资料
2
.
1. 框架结构的楼面梁,当其负荷面积大于 25m
时, __楼面活荷载 ___可考虑折减,其折减系数为 0.9 。
2. 在板柱结构中,柱帽的主要作用之一是扩大板在柱上的支承面积,避免板的 3. 多层框架结构柱下条形基础梁的
11
_截面高度 ____一般宜为柱距的 ~ 。
__冲切 __破坏。
4 8
4. 多层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近似内力计算中,假定框架 5. 多层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近似内力计算方法— 进行了修正。
_____________,同时还假定 _____________。
D 值法,实际上是对反弯点法中
_侧移刚度 _和_反弯点位置 __
6. 变形缝中的 __沉降 ____缝应将建筑物从屋顶到基础全部分开。
7. 当框架结构梁与柱的线刚度之比超过3 时,可采用 __反弯点法 _____法进行水平荷载作用的近似计算。
8. 计算框架结构内力时,当活荷载产生的内力远小于恒荷载及水平力所产生的内力时,可不考虑活荷载的最不利布
置,但求得的框架 _跨中 __弯矩应乘以放大系数。
9. 框架分层法计算中,认为每一层梁上的荷载只对本层梁和
__相连的柱 ____产生的内力。
I=____1.5____I 0(注: I 0 为矩形截面梁的截
10. 一侧为楼梯间的中框架梁,当采用现浇楼盖时,其截面惯性矩应取
面惯性矩)。
11. 框架结构是由横梁、立柱和 __________连接而成的。
12. 梁、柱和楼板均为预制,然后通过焊接拼装连接而成整体的框架结构类型为 13. 框架柱的反弯点高度指反弯点到该柱___________的距离。
14.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按施工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现浇式、半现浇式、装配式和 15. 框架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侧移变形曲线属于____________型。 16. 框架节点区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不_________于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__装配整体式 ___四种类型。
___________式框架。
17. 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时,允许在
18.条形基础一方面承受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另一方面又受地基土 19.反弯点法假定,对于下端固定的底层柱,其反弯点位于距柱底
___梁端 _______出现塑性铰。
_反力 ___ 的作用。
__2/3____ 柱高处。
简答:
1. 框架结构分层计算法的基本假定是什么?
P100
2. 用 D 值法计算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时,主要的计算步骤是什么?(注意计算题讲解) 3. 在设计装配式框架节点时应遵循什么原则?P121
4. 按承重框架的结构布置方向划分,多层框架的结构布置方案有哪几种?
P96
5. 简述用分层法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多层框架内力的主要步骤。
P101
6. 框架设计中如何通过调整梁的截面惯性矩来体现楼板对梁抗弯刚度的影响? 7.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影响框架柱反弯点位置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8. 简述“ D值法”中计算 D 值的主要步骤。
P99
P108-109
1、确定所在楼层 2、计算量主线刚度比
K 值
3 计算侧移刚度修正系数
4、计算修正后侧移刚度 D
9. 采用分层法计算框架内力时,如何对柱的线刚度和弯矩传递系数进行修正? 10. 简述用 D 值法确定框架柱反弯点位置的主要步骤。P108
11. 简述用反弯点法计算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弯矩的主要步骤。(注意计算题讲解) 12.确定框架柱截面尺寸时,应考虑哪些方面的要求?
P120
P100
13. 水平荷载作用下,用反弯点法计算多层框架结构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 P102 “改进反弯点法”的基本计算要点有
哪些 ? P106
专业 .整理
. WORD 格式 .资料 .
专业 .整理
. WORD 格式 .资料 .
计算题:
1. 如图所示框架结构,括号内为各杆的相对线刚度,试求第二层
柱反弯点高度比 y=0. 40 )
BC柱的顶端弯矩 MBC。(已知: BC
2.
某四层两跨框架(见题 36 图
(a)),梁和柱的相对线刚度均为 1,各层竖向均布荷载 q=20kN/m,用分层计算法画出顶层梁 A B
的弯矩图。(提示:梁固端弯矩见题 36 图( b))
专业 .整理
.
WORD 格式 .资料 .
3. 如图所示框架结构, 底层各柱线刚度均为 2.8 ×1010N·mm;底层各柱的侧移刚度修正系数α的取值
分别为:边柱α =0.6 ,中柱α =0.7 ;试用 D 值法求该框架底层柱
AB的柱端弯矩。
(提示:底层边柱修正后的反弯点高度比
y=0.65 )
4. 某框架结构计算简图如图所示,各杆线刚度的比值均为 出顶层 AB梁的弯矩图。(提示:梁的固端弯矩为
1, q=3kN/m, l =6m。试用分层法计算并画
21 ql ) 12
5. 如图所示框架结构, A、 B 柱截面尺寸相同,各层作用的水平力P=l0kN ,各层层高 h=4.5m,底层
柱的反弯点在距柱底
2 3
h 处。求底层
A 柱的柱底弯矩 M( 以外侧受拉为正 ) 及轴向力 N( 以受拉为
A
A
正 ) 。
专业 .整理
. WORD 格式 .资料 .
6. 如图所示框架结构,括号内数值为各杆的线刚度,假定
AB 柱反弯点高度比为 0.45 ,求第二层 柱的 B 端弯矩 MBA。
K
(提示: )
2 K
7. 某多层框架的计算简图如图所示。底层各柱线刚度为 0.9 ×104kN·m,底层边柱侧移刚度修正系数为α =0.6 ,底层中柱侧移刚度修正系数为α =0.7 。试计算该框架由梁柱弯曲变形引起的底层的层间侧移值。
专业 .整理
AB
. WORD 格式 .资料 .
4
8. 某两层三跨框架如题 边柱侧移刚度修正系数为α
36 图所示,括号中数值为梁的相对线刚度。 二层各柱线刚度均为 1.0 ×10 kN·m,
=0.6 ,中柱侧移刚度修正系数为α
y=0.55 )。
=0.7 。试用 D 值法求梁 AB的 B 端弯矩
(提示:二层柱反弯点高度比为
9. 两层三跨框架如题 36 图所示,括号内为各杆相对线刚度。试用反弯点法求梁 AB的 B端弯矩。
专业 .整理
. WORD 格式 .资料
3
.
10. 两层三跨框架的计算简图如题 柱弯曲引起的顶点侧移值
39 图所示。 各柱侧移刚度均为 4.0 ×10kN/ m。试计算该框架由梁
11. 某两层两跨框架的计算简图如题 39 图所示,图中括号内数值为该杆件的线刚度。试
用 D值法求该框架顶层柱 AB 的剪力 VAB。 (提示:
K 2 K
)
12. 某两层三跨框架如图所示,括号内数字为各杆相对线刚度。试用反弯点法求
AB杆的杆端弯矩,
并画出该杆的弯矩图。
13. 三层两跨框架的计算简图如题40 图所示。各柱线刚度均为 1.0 ×104kN? m,边柱侧移刚度修正系数为 0.6 ,中柱侧移 刚度修正系数为 0.7 。试计算该框架由梁柱弯曲变形引起的 顶点侧移值。
专业 .整理
. WORD 格式 .资料 .
4
14. 某两层三跨框架的计算简图如题39 系数为 =0.6 ,中柱侧移刚度修正系数为
图所示。各柱线刚度均为 1.0 ×10kN·m,边柱侧移刚度修正
=0.7 。试用 D值法计算柱 AB的 B 端弯矩。
( 提示:底层反弯点高度比为0.65)
15.如题 39 图所示的三层两跨框架结构,括号内数字为杆件线刚度比值。试用反弯点法求
端弯矩 MBD的值。
BD 杆 B
16. 某三层两跨框架的计算简图如题 38 图所示。括号内为各杆
的相对线刚度。试用反弯点法计算梁
AB的 B 端弯矩。
专业 .整理
. WORD 格式 .资料 .
专业 .整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