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入幼儿园的适应与对策研究 - 第1-2章

新入幼儿园的适应与对策研究 - 第1-2章

来源:九壹网


新入园幼儿的适应与对策研究

任何人的教育都是从幼儿时期开始的。然而,幼儿教育却并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轻松和简单。幼儿园是幼儿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幼儿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心理会发生很大的波动。他们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没有亲人,没有熟悉小伙伴,只有陌生的教师和同龄的小朋友;没有爸爸,妈妈陪着他们玩耍。因此,幼儿入园后往往会有很多不适应,比如哭闹、不愿意去幼儿园、吃不好、睡不香、甚至生病等。因此,本文对于新入园的幼儿会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与对策。

第一章 新入园幼儿的适应问题

一、情感的不适应

幼儿新到幼儿园里,与他交往的对象是陌生的幼儿和教师,他要和他们一起游戏、上课、进餐、休息,于是感到害怕、孤单、没有安全感。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指出:“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是人最低级、最基本的需要”幼儿在幼儿园里没有安全感,到处都是陌生的人和环境。中午也没有妈妈陪着自己休息,没有了妈妈讲故事,没有了爸妈的呵护和关爱,孩子一天的时间都要和爸妈分离,对家人产生强烈依恋。

二、生活习惯不适应

幼儿在家里很自由,他什么时候吃饭喝水,什么时候休息、玩都可以自己选择,而在幼儿园,需要上课,有严格的作息制度与家里截然不同,所以刚入园的孩子很不适应一日生活常规。

三、能力不适应

1

在家里,由于孩子的年龄小,所以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一般喜欢包办代替,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全由家人操心,以致于有些孩子不会穿脱衣服,不会拿勺吃饭,不会系鞋带,不会自己上厕所,有时尿床,尿裤子,生活自理能力较差,适应不了幼儿园的生活。幼儿在幼儿园感到特别无助,为力。

四、集体生活不适应

在幼儿园里,老师要面对班里几十个孩子,不可能像妈妈一样在他周围跟着他转;小朋友都有自己的个性,老师也不会像家人一样顺着他、依着他。而现在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太阳,被大人宠爱、娇惯。因此,多数孩子在家中一直处于核心地位,唯我独尊,比较任性,平常和别的小朋友交往比较少,他不懂得怎样与小朋友友好相处,不知道怎样跟陌生的老师相处。幼儿的“绝对核心地位”被改变,所以心理上感到失落。

第二章 幼儿新入园适应不良的原因与影响分析

一、原因分析

(一)幼儿自身的原因

1. 幼儿的身体抵抗力。身体抵抗力较弱的幼儿,体质较差,较容易感染疾病。分离焦虑易引发幼儿生理上的变化,出现多汗、拉肚子等不良的生理反应,增加了幼儿患病的机率。一旦幼儿生病又会加重幼儿的分离焦虑。初入园时期,一部分幼儿由于生病身体变得较虚弱,需要家长的加倍呵护,然而在幼儿园教师不能像家长一样全心全意地只照顾一个幼儿,所以生病的幼儿既要遭受身体不适带来的痛苦,又要忍受与家长分离带来的恐惧与

2

不安,就是在这样双重的痛苦下,生病的幼儿变得更加脆弱,分离焦虑表现也更加严重了。

2. 幼儿的已有经验。这里的已有经验包括:第一,对幼儿园生活的感知。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在 20 世纪50 年代提出情绪与个体对客观事物的评估联系着,她强调来自外界环境的影响要经过人的评价与估量才产生情绪。基于此,我们可以推测:幼儿在入园之前对幼儿园和幼儿园生活有哪些感知,包括听到、看到了哪些与幼儿园有关的内容,幼儿对幼儿园的总体感知是好玩的亦或是不好玩的,这些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入园的分离焦虑表现;第二,有无上过托班的经验。茅于燕等(1984)的研究表明“儿童有无入托经验直接影响适应能力,没有入托经验的儿童……痛苦大得多”。笔者在现实的观察研究中也印证了这一结论,上过托班的幼儿其分离焦虑表现较没有入托经验的幼儿要少得多,其对幼儿园生活适应良好。

(二)家庭因素

鲍尔比认为幼儿的依恋发展要经历四个阶段:对人反应无差别阶段(出生—3个月)、对人反应有差别阶段(3个月—6个月)、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2岁)、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3岁)。幼儿在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就开始对主要抚养者比较依恋,这一时期的幼儿所依恋的成人一旦离开他们,幼儿就会有不安的表现,如果与成人分离的时间较长就会产生分离焦虑现象。

大量研究表明,导致幼儿痛苦的第一个诱因是与亲近的人的分离;第二个原因是失败;第三个是遗弃,暂时或永久的,生理的或者心理的遗弃都会引起悲痛。

(三)幼儿园硬件环境

3

舒适、温馨的教室环境有利于幼儿分离焦虑情绪的舒缓;户外大型玩具的提供有利于分散幼儿想家、想亲人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对幼儿园的喜爱;幼儿园在食谱上花一定的心思,做一些味道好、形式特别的餐点,也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他们愿意吃东西,减缓他们的分离焦虑。

二、幼儿不适应的影响分析

(一)基本需要的暂时性缺失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人的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中,生理需要和安全感需要时人类最基本的需要。当幼儿第一次进入幼儿园,进入陌生的环境,安全感受到了威胁。第一次与主要抚养者长时间分离,生理需要受到了威胁。这也就是幼儿新入园焦虑3方面中“依恋—分离”这对矛盾性的焦虑。

(二)生态学的观点

从生态变迁的角度看入园适应中表明:个体作为生态环境组成因素之一,必须与总体生态环境建立或保持某种和谐。生态变迁史人类发展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指当个体的扮演者的社会角色、所处环境或两者均发生改变的时候,个体在生态环境中的位置也随之改变。当今社会,幼儿在家中的位置比例为4:2:1,也就是四位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孩子是家里的掌中宝,难免会有娇惯,使幼儿对成人存在依赖。在幼儿入园的时候,一切都要求自理,从而破坏了幼儿在原有环境中的相对稳定的生态环境,这种不和谐使幼儿感到了焦虑。这就是幼儿新入园焦虑3方面中“依赖—自理”这对矛盾性的焦虑。

(三)社会学的观点

4

在原有的家庭生活中,幼儿可以完全的依赖主要抚养者或其他亲人,在进入幼儿园时,这种任性被剥夺,更多的是被幼儿园中各项规定所约束,这种过渡使幼儿产生不良的情绪。在家庭中一切活动比较轻松、灵活,约束的程度较轻,甚至没有,而在集体中,任何活动都是要听从教师的指挥,还有各种规矩,从而约束程度较重,这种约束会使幼儿产生入园的分离焦虑。这就是幼儿新入园焦虑3方面中的“任性—约束”这对矛盾性的焦虑。

(四)新入园分离焦虑的影响

分离焦虑对孩子的心理和生理上都会产生影响。根据2001年崔松鹤调查,发现幼儿园中新入园幼儿出现焦虑反应的占了一半左右,入园过来一个月后仍然出现分离焦虑的有20%。另外研究表明,幼年时期的严重的分离焦虑如处理不当,成年后可能有恐惧综合症,影响今后的生活工作,为一生留下祸患。有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如果早期的分离焦虑比较严重,就会降低幼儿智力活动的效果,影响其将来的创造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幼儿新入园分离焦虑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的缓解幼儿焦虑。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