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课童谣教案
王红晶
活动目标
通过学习童谣,,让学生掌握朗诵童谣的基本技能,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增长知识。 活动准备
将四首童谣制作课件,不认识的字注上拼音,老师先领读,熟悉童谣。 活动过程
1.主持人:要朗诵好童谣必须做到哪三点
2.边回答边出示:(1)声音响亮、口齿清楚。(2)朗读流利有表情。(3)动作配合恰当、自然。
3.出示《一字歌》  (1).《一字歌》 一只小蜜蜂呀,飞到花丛中呀,飞呀,飞呀。  二只小耗子呀,跑到粮仓里呀,吃呀,吃呀。  三只小花猫呀,去抓小耗子呀,追呀,追呀。  四只小花狗呀,去找小花猫呀,玩呀,玩呀。  五只小山羊呀,爬到山坡上呀,爬呀,爬呀。  六只小鸭子呀,跳到水里面呀,游呀,游呀。  七只小百灵呀,站在树枝上呀,唱呀,唱呀。  八只小孔雀呀,穿上花衣裳呀,美呀,美呀。  九只小白兔呀,竖起长耳朵呀,蹦呀,蹦呀。  十个小朋友呀,一起手拉手呀,笑呀,乐呀。  (1)看拼音,熟读歌谣,考虑:这首歌谣告诉我们什么
(2)按拍手节奏背诵歌谣(指导朗读)。 (3)边对拍边背歌谣。 (4)抽同学进行练习。 (5)按三点要求评议、小结。
4.出示儿歌《小猴子吃桃子》 (2).《小猴子吃桃子》 小猴子,吃桃子, 一二三四五, 吃出个大肚子, 六七十, 吃成了个大胖子!
5.出示儿歌《颠倒歌》         东西路,南北走, 顶头碰上人咬狗。 拾起狗来砸砖头, 又被砖头咬了手。 老鼠叼着狸猫跑, 口袋驮着驴子走。
6.出示儿歌《小山登山》         三月三,小三去登山;    上山又下山,下山又上山;    登了三次山,跑了三里三;    出了一身汗,湿了三件衫;    小三山上大声喊,
3).《颠倒歌》 (4).《小山登山》 (离天只有三尺三。
(1)轻声读,考虑:儿歌告诉我们什么
(2)跟老师读,考虑:这首歌谣该怎样读?哪些词语应该重读?为什么要重读?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在熟读的基础上配动作。   (4)“开火车”读。   (5)评议、小结。   5.举行朗诵比赛。
(1)比赛开始(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比赛,看哪组的儿歌多)  (2)评议发奖,给优胜者加红星。   6.活动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