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彩色电视机、显示器维修入门与提高

彩色电视机、显示器维修入门与提高

来源:九壹网
第1章 彩电与彩显维修基本知识

1.1 怎样学好彩电与彩显维修技术

1. 要了解彩电和彩显的工作原理 2. 要正确识读电路图

3. 要能正确使用各种维修设备 4. 要能正确识别元器件的好坏

1.1.2 提高维修技能的常用方法

1. 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 1)从书本中学习知识

2)从专业杂志、报刊中学习知识 3)从网络中学习知识 2. 要勤于实践 1)观察别人维修故障 2)亲手装配电路 3)亲手维修故障

1.1.3 理论学习和实践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理论学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充分重视理论知识的基础性 2)要注意理论学习的目的性 3)要注意理论学习的层次性 2. 实践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意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1

2)要注意实践的目的性

1.2 电路图在检修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1.2.1 正确识图 1.识图的基本原则

识图的基本原则是:从整体到局部,由局部到各级,由交流到直流。 2. 识图的基本方法

识图的基本顺序是:根据信号流程从前往后进行,当信号出现分支时,应一条支路、一条支路地进行分析。

识图的基本方法是:将电路图平铺在桌面上,先实现从整体到局部的分割;再依次对各部分电路进行分析。

1.2.2如何将电路图与实物相结合

分析元器件的作用应在电路图中进行,查找元器件的位置应在电路板中进行。

1.2.3 检修过程中如何合理利用电路图 电路图所提供的信息:

1.2.4使用电路图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 电路图可能会与实际电路存在很小的差异 2. 电路图中所标的电压及波形仅供参考

一些关键点的信号波形往往也因接收的信号不同而不同,因此不能机械地将测量波形与图中所标的波形进行比较来判断故障。

3. 电路图中某些元件的型号可能与实际电路中的元件型号不一样 1.2.5无电路图时,该怎么办 1. 经验打头阵

2. 通过不同的途径寻到电路图

1.2.6 集成块内部框图、引脚功能及检修数据有何作用 1. 集成块内部框图及引脚功能的作用

2

2. 集成块检修数据的作用

1.3 仪器、仪表的使用及基本检修方法

1. 常用的工具

维修彩电和彩显时所需要的工具有:电烙铁、起子、镊子、改锥(无感起子)、钳子等。 2. 常用的仪器仪表

常用的仪器仪表有:万用表、交流毫伏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其中,万用表是维修人员的必备仪表,其它仪器仪表可根据自己的实际要求进行配备。

1.3.2 万用表的使用 1. MF-500型万用表的使用 1)面板结构 2)测量电压 3)测量直流电流 4)测音频信号电平 5)测量电阻

6)使用指针式万用表应注意的事项 2. DT-0型数字万用表的使用 1)面板结构 2) 测量直流电压 3)测量交流电压 4)测量直流电流 5)测量交流电流 6)测量电阻

7)测量三极管的hFE (即β值) 8)测量电容

9)数字万用表使用注意事项

3

1.3.3 双踪示波器的使用 1. 各旋钮的作用 3. 使用方法 1)先调出基线

2)交流电压幅度及周期的测量 3)直流电压的测量

4)使用示波器应注意的事项

1.3.4 检修故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检修彩电或彩显时,应遵循由表及里、由整体到局部、由后级往前级、由直流到交流的原则。

1.3.5 常用的检修方法

最佳的检修顺序是:光栅→图像→颜色→伴音。 1. 直流电压法

直流电压法是指通过测量电路中相关点的直流电压后,再与正常电压值进行比较来查出故障所在的方法。 2)用直流电压法检测集成块 2. 交流电压法

交流电压法主要用于检测彩电和彩显开关电源的交流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测音频信号、场频锯齿波电压,还是行频脉冲,都应在红表笔上缠一只隔直电容,以防上直流电压进入万用表。

3. 电阻检查法

电阻检查法是检修彩电和彩显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对检修开路或短路性故障和确定故障元件极为有效。

1)在路测量法 2)脱机测量法 4. 电流检查法

电流检查法是指通过测量电路中的直流电流来发现故障的方法。电流测量有两种方法,一为直接测量法;二为间接测量法。

4

直接测量法是指把万用表置于直流电流档,然后将万用表直接串入被测电路中测量电流的方法。

间接测量法是指通过测量电路中某已知电阻上的电压来间接估算电流的方法。 5. dB脉冲法

所谓dB脉冲法是指用万用表的dB档判断脉冲的有无、估测其幅度大小的一种检测方法,这种方法非常适应检查行激励电路及行输出电路。

6. 行频脉冲检波法 1)行频检波器的电路原理 2)行频检波器的安装和使用 7. 场频脉冲检波法 8. 色度信号检波法 9. 万用表干扰法 1)测量原理 2)测量方法 10. 波形观测法

波形观测法是指利用示波器观测电路中相关点的波形来查找故障的方法。

1.4 集成电路的使用、检测与更换

1.4.1集成电路使用要点

1. 使用前最好全面了解集成电路 2. 安装集成电路时要注意方向 3. 有些空脚不应擅自接地

4. 不要折断引脚,并确保引脚间的绝缘 5. 要注意供电电源的稳定性

5

1.4.2 集成电路检测基本知识 1.测试时不要使引脚间造成短路 2. 不要在机器通电情况下进行焊接 3.要保证焊接质量

4. 不要轻易判定集成块的损坏 5. 测试仪表内阻要大 1.4.3 集成电路的拆卸方法 1. 金属编织带吸锡法 2. 空气负压吸锡法 3. 空心针头剥离法 4. 焊锡熔化拨出法 4. 焊锡熔化扫除法 1.4.4如何判断集成块的好坏 1. 电压测量法

主要是测出各引脚对地的直流电压值,然后与标称值进行比较,进而判断集成块的好坏。用电压测量法来判断集成块的好坏是检修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2. 外围电路普查法

在发现集成块引脚电压异常后,可采用外围电路普查法来检测集成块外围元件的好坏,进而判定集成块是否损坏。。

3. 在路电阻对比测量法

此方法是利用万用表测量集成块各引脚对地电阻值,再与正常值进行比较来判断集成块的好坏。

4. 替换法

通过采用以上一些方法进行检查后,觉得集成块非常可疑,而又无法肯定其损坏时,

6

就可采用替换法。

1.4.5 集成电路的代换 1. 直接代换法

1)不同厂家生产的相同集成块 2)保持原引脚功能的改进产品 3)仿制产品 2. 间接代换法

7

第2章 普通遥控彩电维修入门与提高

2.1 普通遥控彩电的基本结构

2.1.1 对彩色电视机的感性认识

打开彩色电视机的后壳,就可以看到彩色电视机内部有三大部件:显像管、扬声器、电路板。

显像管是是用来显示图像的部件。 扬声器是用来再现伴音的部件。 电路板是用来处理各种信号的部件。 2.1.2 普通遥控彩电的电路结构 1. 电路结构框图

见图2-1

由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为调谐器部分。 第二部分为中频通道。 第三部分是解码电路。 第四部分是末级视放电路。 第五部分为音频处理电路。 第六部分是扫描电路。 第七部分是遥控系统。

第八部分是开关电源及显像管消磁电路。 2. 电路实物图

彩色电视机的电路是由元器件组成的,这些元器件按照一定的规律安装在印制板上,构成彩色电视机的电路板。

图2-2是某电视机的电路板实物图。

要想在电路板上找到相应的电路,有两种方法: 一是根据电路图和印制板图来寻找。

二是根据各电路的特征及一些关键元件的特征来寻找。 1)如何找到电源电路 2)如何找到行扫描电路 3)如何找到场扫描电路 4)如何找到伴音功放电路

8

5)如何找到遥控系统和小信号处理电路 6)如何找到灯座板电路 2.1.3 彩电的机芯

机芯指的是电路类型,从彩电的发展过程来看,应用较广的机芯主要有如下几种。 1. 第一代东芝两片机

这种机芯的电路主要由TA7680(或D7680)和TA7698(或D7698)构成。 2. 第二代东芝两片机

这种机芯的电路主要由TA8611和TA8659/8759构成。 3. 东芝单片机

这种机芯主要由TA8690/8691构成。 4. 三洋单片机

许多厂家将LA7680构成的机芯称为A3机芯,而将LA7688构成的机芯称为A6机芯。 5. 飞利浦单片机

这种机芯主要以飞利浦公司推出的小信号处理器TDA8361/8362或OM8361/8362构成。

2.1.4 故障现象与故障部位之间的对应关系

彩色电视机的故障现象常反映在光、图、声、色几个方面,故障部位与故障现象之间有着明显的对应关系,见教材表1-1所示。

2.2 高频调谐电路的检修 2.2.1 调谐器的作用及分类 1. 调谐器的作用

调谐器的作用是接收和选择高频电视信号,并将高频电视信号转化为38MHz的图像中频信号和31.5MHz的第一伴音中频信号。

2. 调谐器分类

彩电所用的调谐器主要有B型、C型和D型三种,B型调谐器的体积比C型和D型大,C型和D型调谐器的体积相当。

2.2.2 调谐器的控制电路

遥控彩电的调谐器由CPU(微处理器)进行控制,电路如图2-4所示,控制内容包含

9

波段控制和调谐控制。

2.2.3 高频调谐电路的关键检测点

高频调谐电路的关键检测点有七个,如图2-5所示。 1. 调谐器及波段切换电路的供电电压

供电电压是决定高频调谐电路能否正常工作的关键.。 2. 调谐器的VL、VH及U端子电压

这三个端子的电压与机器的工作波段相对应,且这三个端子电压能按波段的不同而进行转换,若不能转换,就会出现收不到VH段节目的现象。

3. 调谐器的VT端电压

在搜索节目时,VT端子电压会从0V向32V变化,每一个波段均如此。在收看某一频道节目时,VT端电压稳定不变,若此时,VT端子电压不稳,就会出现跑台现象。

4. 调谐器的AFT端子电压

在调谐时,用万用表测量该端子电压,应大幅度摆动,若不摆动,说明AFT电路有问题。

5. 调谐器AGC端子电压

当AGC电压不正常时,轻者引起图像不清晰,重则引起无图像的现象。 6. CPU的调谐端子电压

在调谐时,CPU的调谐端子电压应在5~0V之间变化,若不变化,说明CPU内部或调谐端子外部电路有故障。

7. CPU波段控制端子(即BAND1和BAND2端子)

在切换波段的过程中,这两个端子的电压组合要能跳变,若不能跳变,说明CPU内部有问题。

2.2.4 高频调谐电路故障处理 1. 高频调谐电路的故障现象 2. 高频调谐电路故障处理方法 1)无图、无声现象 检修流程如图2-6所示。 2)画面不清晰、有雪花噪声干扰

10

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三点,见教材。

4)收不到某波段节目 2.2.5 怎样更换调谐器

2.3. 1中频通道的结构介绍 1. 结构框图

中频通道结构框图见教材2-10所示。由前置中放、声表面滤波器、三级中放电路、视频检波器、预视放、AGC电路、AFT等电路构成;伴音中频通道由伴音中频放大、伴音鉴频电路组成。

2. 电路结构形式 见教材图2-11所示

2.3.2中频通道的故障现象及关键检测点 1. 图像中频通道的故障现象 1)前置中放及声表面滤波器故障现象 2)其他电路故障现象 2. 伴音中频通道的故障现象 3. 中频通道的关键检测点 1)前置中放的信号输入端

该端可作为一个干扰点,用镊子或万用表电阻档干扰此端时,若屏幕有明显反映,说明中频通道基本正常;若无明显反映,说明中频通道有故障。

2)中频集成块输入端

可作为干扰点。用镊子或万用表电阻档干扰这两个端子时,若屏幕有明显的反映,说明集成块内部的中频通道正常;若屏幕无明显反映,说明集成块内部中频通道有故障。

3)复合视频信号输出端

该端有信号输出时,其电压会明显偏离静态电压,该端还可作为信号波形观察点。 4)AGC滤波端子

在动态时,该端子电压随信号强弱而变化,信号越强,该端子电压越远离静态电压。 5)AFT电压输出端

11

在搜索节目时,该点电压随节目的出现与否而大幅度摆动,若不摆动或摆幅很小,说明AFT中周或图像中周的谐振频率发生偏移,此时易出现跑台现象。

6)音频输出端

该点直流电压可作为判断内部电路是否正常的依据。

2.3.3中频通道常见故障的检修 1. 无图无声故障 2. 跑台故障

3. 图像正常,但无声音

4. 伴音小,有杂音,且伴音失真 2.3.4 TA7680/7681中频电路检修要点 1. TA7680/7681介绍 2. TA7680/7681信号流程 3. 引脚功能及检修数据 4. TA7680/7681关键检测点 1)20脚电压和电流

2)中频信号输入脚和复合视频信号输出脚。 3)13脚和14脚电压

4)5脚AGC滤波端及11脚高放AGC输出端 5)21脚和3脚

2.3.5 TA8611中频电路检修要点 1. TA8611介绍

TA8611是日本东芝公司推出的中频处理器,其内部框图见教材图2-14所示。它内部包含了图像中频通道和伴音中频通道两部分。

TA8611常与TA8659/8759配套使用,构成第二代东芝两片机。 2. TA8611信号流程

12

3. 引脚功能及检修数据 4. 关键检测点 1)15脚

该脚为复合视频信号及第二伴音中频信号输出端,在检修无图无声故障时,该脚是个重要检测点。通过干扰该脚可判断故障是在中频通道还是在解码电路。

2)4脚和5脚

通过干扰该脚可以判断故障是在TA8611还是声表面滤波器以前的电路。 3)16脚和17脚外围的图像中周,18脚外围的AFT中周 4)1脚

该脚电压随信号强弱而变化。 5)7脚

7脚是高放延迟AGC输出端,电压的高低随信号强弱而变化,信号弱时,电压高,信号强时,电压低。

6)13脚和8脚

当出现有图无声故障时,13脚和8脚就成了关键检测点,通过干扰13脚和8脚就能很快地了解故障部位。

7)9脚和10脚外部的伴音中周

在检修声音小、声音失真、且有杂音时,应重点检查该中周,可先调节,看能否排除故障,若不能排除故障,再更换中周。

2.3.6 TDA9808中频电路检修要点 1. TDA9808介绍

TDA9808是飞利浦公司推出的新一代中频处理器,其内部框图如图2-15所示。它由图像中频通道和伴音中频通道两个彼此的电路组成。

2. TDA9808信号流程 3. 检修数据 4. 关键检测点 1)18脚

该脚是TDA9808的供电脚,该脚电压是决定集成块能否正常工作的关键。

13

2)9脚

9脚可作为一个干扰点,用来区分故障部位是在中频处理器及其之前的电路,还是在中频处理器之后的电路。

3)1脚和2脚

1脚和2脚可作为干扰点。 4)13脚和17脚

13脚为AFT电压输出端,AFT电压反映VCO电路的振荡情况。在自动搜索时,13脚电压应大幅度摆动,否则,说明PLL环路存在相位误差。

17脚电压随信号强弱的不同而不同。 5)6脚和11脚

这两脚可用来判断内部FM检波电路是否正常,当机器出现有图无声时,若干扰6脚,扬声器有反映,而干扰11脚扬声器无反映,即可判断内部FM检波电路出故障。

6)10脚、19脚及20脚

10脚电压可用来判断内部混频电路是否正常。19脚和20脚电压可用来判断内部伴音中频限幅放大器是否正常。通过干扰这三脚,可以缩小故障范围。

2.4 解码/扫描小信号处理电路的检修

2.4.1 解码电路的简要工作原理

我国彩电采用PAL制式,先后涌现出两代解码电路。

第一代解码电路结构框图如图2-16所示,它由亮度通道、色度通道及基色矩阵三部分组成。

2. 第二代解码电路

第二代解码电路结构框图如图2-17所示,它与第一代解码器相比,具有两个不同的地方。

2.4.3 解码/扫描小信号处理器的检修 1. 亮度通道故障检修 1)亮度通道的结构

亮度通道的作用是处理亮度信号,亮度通道结构框图如图2-19所示。 2)亮度通道的故障现象 3)亮度通道的检修方法

14

2. 色度通道的检修 1)色度通道故障现象

2)色度通道故障现象与故障部位的对应关系 3)色度通道的关键检测点

参考图2-20,检修色度通道时,应重点抓住以下几个关键检测点:

色度信号色度信号输出端超声延时线输入端V同步检波F± vFVR-Y放大R-YRFBYS4.43MHz带通滤波色带通放大延时解调(梳状滤波器)±90°G-Y矩阵G-YFuU同步检波UB-Y放大YB-Y基色矩阵G色度信号输入端消色识别0°副载波再生B环路滤波端消色识别端环路滤波器4.43MHz晶 振副载波振荡端

图2-20 色度通道关键检测点

4)无彩色故障的检修方法

因此,在检查无彩色故障时,可以人为打开消色门,再根据具体现象来缩小故障范围。 人为打开消色门的方法又叫“迫停消色法”。 3. 扫描小信号处理电路的检修

2.4.4 TA7698的关键检测点及常见故障的检修 1. TA7698介绍

TA7698包含亮度通道、色度通道及扫描小信号处理电路三部分。 2. TA7698的信号流程 1)解码电路信号流程

15

2)扫描小信号处理电路信号流程 3. TA7698检修数据 见表2-7所示。 4. TA7698关键检测点 1)39脚

正常情况下应有2VP-P的复合视频信号,通过对此脚的检测,可以判断故障是在TA7698及外围元件上,还是TA7698之前的电路中。

2)3脚

当出现彩色暗影故障时,通过检测此脚,可以判断故障是在3脚之前的电路,还是在3脚之后的电路。

3)5脚

在检修无彩色故障时,通过检测此脚的波形,可以得知有无色度信号输入5脚,进而可以判断故障部位。

4)12脚

当该脚的电压在8V以上时,说明内部消色电路未动作;若该脚电压只有6.2V左右,说明内部消色电路动作,色度通道关闭。

5)13脚

在检修无彩色故障时,通过检测此脚,可以判断故障是在副载波再生电路,还是在色度放大及解调电路。

6)8脚

在检修无彩色故障时,通过检测此脚,可以判断故障是在8脚之前的电路还是在8脚之后的电路。

7)17脚和19脚

在检修彩色失真故障时,此二脚是重要检测点,通过检测这两脚后,可以得知是直通信号丢失还是延时信号丢失。。

8)20脚、21脚及22脚

在检修彩色失真故障时,这三脚是重要的检测点。 9)38脚

故当38脚无行逆程脉冲输入时,就会产生无彩色故障。 10)33脚

该脚为行启振供电脚,只有在33脚获得8.2V供电时,扫描小信号处理电路才工作。

16

11)36脚

36脚为同步信号输出端,在正常情况下,该脚应有8VP-P的同步信号。 12)32脚

32脚是行脉冲输出端,该脚直流电压可以反映内部电路的好坏。 13)26脚

26脚是场反馈端,该脚的直流电压对检修水平亮线故障极为有用。 14)24脚

24脚是场锯齿波脉冲输出端,正常时,该脚应有0.7VP-P的锯齿波电压输出,用万用表附加场频检波器可以查出此脚有无锯齿波存在。

5. TA7698常见故障检修 1)彩色暗影故障

2)黑白图像正常,但无彩色

3)转换频道后,有时无彩色或较长时间后才出现彩色 4)彩色爬行故障 5)图像不同步故障

2.4.5 TA8659/8759的关键检测点及常见故障的检修 1. TA8659/8759介绍

TA8659/8759是东芝公司推出的PAL/NTSC/SECAM制解码/扫描小信号处理电路,其内部框图如图2-30所示。它包含了亮度部分、色度部分、扫描小信号处理部分及一个外RGB输入接口。

2. TA8659/8759信号流程 1)解码电路信号流程 2)扫描信号流程

3. TA8659/8759的引脚功能及检修数据 参考表2-8所示。。

4. TA8659/8759的关键检测点 1)几个供电端子电压

6脚、61脚、63脚为12V供电端,负责对图像处理电路进行供电。

17

2)10脚、11脚、21脚电压及22脚、23脚、27脚电压 这些脚的电压能反映内部制式识别电路的好坏, 3)信号传输端

20脚、14脚、12脚、2脚、脚、62脚、60脚、58脚、56脚、41~43脚、33脚皆是信

号传输端子,这些端子上应有相应信号存在,通过检测这些端子的波形及电压可以了解故障部位,还可对故障进行追踪检查。

4)30脚和34脚

30脚是压控晶振控制端,当内部制式识别电路在识别制式时(或无信号时),该脚电压在7V左右摆动,一旦某种制式被识别,该脚电压便稳定在8V左右。

34脚为选通脉冲滤波端,正常时,电压为3V左右,波形呈“刀”形。 5)26脚、28脚及37脚

这三个脚外部接有晶振,在检修无彩色故障,应考虑26脚和28脚外部的晶振是否损坏。 6)39脚和29脚

在检修三无故障时,通过检查此脚的脉冲有无,可以判断故障是在TA8659/8759内部或周边元件上,还是在39脚之后的电路。

在检修水平亮线故障时,通过检查29脚脉冲的有无,可以判断故障是在TA8659/8759内部或周边元件上,还是在29脚之后的场输出电路上。

7)52脚

52脚为X射线保护脚,正常工作时,52脚电压为0V,只要52脚电压超过1V时,X射线保护电路立即动作。

5. TA8659/8759常见故障的检修 1)彩色暗影现象

2)无彩色,但黑白图像正常 3)缺基色。 4)黑屏现象

5)缺少一个色差信号 6)三无现象 7)水平亮线 8)图像不同步

18

2.5 单片小信号处理电路的检修

2.5.1 几种常见的单片小信号处理器

东芝公司推出的TA8690,用于东芝单片机中。 三洋公司推出的LA7680,用于A3机芯。 三洋公司推出的LA7688,用于A6机芯。 三洋公司推出的LA7687,用于A9机芯。

飞利浦公司推出的TDA8361/8362(或OM8361/8362),用于飞利浦单片机中。

2.5.2 LA7688的关键检测点及常见故障检修 1. LA7688介绍

LA7688是内部结构框图如图2-32所示。该集成块共由如下五大单元电路构成:图像中频处理电路; 伴音中频处理电路; TV/AV切换电路; 视频解码电路;

行场扫描小信号处理电路。 2. 信号流程

1)图像中频通道信号流程 2)伴音中频通道信号流程 3)解码电路信号流程 4)扫描通道信号流程 3. 检修数据 见表2-10所示。 4. LA7688关键检测点 1)24脚行启振供电端 2)40脚和45脚供电端 3)17脚

19

4)47脚和48脚中频信号输入端 5)46脚IF AGC滤波端 6)7脚AFT电压输出端 7)8脚复合视频信号输出端 8)51脚伴音信号输出端 9)1脚第二伴音中频信号输入端 5. LA7688常见故障的检修 1)三无故障

2)开机后,屏幕呈蓝屏(或厂家设定的开机画面),搜索不到图像。 3)黑白图像正常,但无彩色 4)彩色失真现象

2.5.3 TDA8361/8362的关键测试点及常见故障的检修 1. TDA8361/8362介绍

TDA8361/8362是飞利浦公司推出的单片小信号处理器,其内部框图如图2-34所示。它集中频通道、解码电路及行场扫描小信号处理电路于一体,内部还包含一组TV/AV切换开关。

2. 信号流程 1)中频通道信号流程 2)解码电路信号流程

3)扫描小信号处理电路信号流程 3.TDA8361/8362检修数据

TDA8361/8362的引脚功能及检修数据见表2-12所示。 4. TDA8361/8362的关键检测点 1)36脚

该脚是行启振供电端,供电电压为8V。 2)42脚

20

42脚是场启振端子,它一般经3.3M电阻接在33V电源上,或经1M的电阻接在12V电源上。

3)10脚

10脚是TDA8361/8362的供电脚,负责给内部除行电路外的其它电路供电。 4)4脚

4脚是视频识别输出端,在未检测到视频信号时,该脚电压为0V;一旦检测到视频信号,该脚立即输出高电平(7V左右)。

5)26脚

26脚是色饱和度控制端,同时此脚电压还能反映内部消色电路是否动作。 6)38脚

38脚是行逆程脉冲输入端,同时又是沙堡脉冲输出端,该脚的直流电压为0.6V左右,当测得38脚的直流电压远高于0.6V时,说明38脚无行逆程脉冲输入,或38脚上未能形成沙堡脉冲。

7)44脚

该脚是AFT电压输出端,在检修自动搜索不能存台故障时,此脚电压非常关键。 8)7脚

7脚的直流电压为3V左右,且有2VP-P的复合视频信号输出。 9)45脚和46脚

这两脚是中频信号输入脚,在检修无图无声故障时,可作为干扰点。 10)30脚和31脚;28脚和29脚

在检修无彩色或彩色失真故障时,这四脚是关键检测点。 5. 常见故障的检修 1)无光栅现象 2)水平亮线

3)无图无声故障检修 4)图像正常,无伴音 5)无彩色、黑白图像正常 6)黑屏故障

21

2.6 扫描电路及枕校电路的检修

2.6.1 行扫描电路的检修 1. 行扫描电路结构及关键检测点

行扫描电路由行脉冲产生电路、行激励电路、行输出电路、高中压形成电路构成。见图2-38。

行扫描电路出现故障时,常见的故障现象是三无,关键检测点有四个。 2. 行激励电路的检修 1)行激励电路不工作 2)行激励不足 3. 行输出电路的检修 4. 行管的代换技巧 2.6.2 场扫描电路的检修 1. 场输出电路的关键检测点

图2-42是场输出电路的结构框图,它有两个关键检测点。 1)场锯齿波输入端 2)场锯齿波输出端 2. 场输出电路的故障特点

场输出电路故障现象有:一条水平亮线,一条水平亮带,场幅缩小及线性不良等。 3. 场输出电路故障检修方法 4. 场输出电路分析、检修举例 1)分析TA8403构成的场扫描电路 2)故障检修

(1)水平亮线故障 (2)水平亮带故障 2.6.3 枕校电路的检修 1. 枕形校正电路工作过程

22

2. 关键检测点

检修枕校电路时,应把握好图2-46中的几个关键点,通过对这几个关键点的检测,很快就会锁定故障范围,并找到故障所在。

3. 故障检修

1)行幅不足,屏幕两边各有一块弧形暗区

这种现象是因枕校电路不起作用或补偿量严重不足引起的,检修时,应根据弧形暗区的面积来判断故障性质。

2)行幅变宽,边缘图象沿四角方向拉长 这种现象常因枕校输出级电流变大引起。 3)光栅产生了桶形失真 这种现象常为补偿过头而引起。

2.6.4 行场保护电路的检修 1. X射线保护电路的检修

X射线保护电路分“切源式”和“切行式”两类。 1) 切源式X射线保护电路

行逆程脉冲↑→阳极高压↑→产生X射线

UA↑→VD2导通→SCR1导通→输出关机电压→整机三无(杜绝了X射线的产生)

2)切行式X射线保护电路

行逆程脉冲↑→阳极高压↑→产生X射线

UA↑→ZD302导通→52脚电压↑→39脚无输出→整机三无(杜绝了X射线的产生)

3)X射线保护电路故障检修

当X射线保护电路动作后,整机会处于三无状态,这种现象从表面上来看,与电源故障及行扫描电路故障极为相似,检修时,应严格区分。

2. 行场过流保护电路的检修 1)电路的简要工作过程 2)如何判断保护电路是否动作

为了判断故障是否由行场过流保护电路动作引起,可在开机瞬间检测C2两端电压,若C2两端出现电压,说明故障是因行场过流保护电路动作引起的。

23

2.7 显像管组件及灯座板电路的检修

2.7.1 认识显像管组件及灯座板

显像管组件包含显像管及安装在显像管上的消磁线圈、偏转线圈、色绝与会聚磁环等。 2.7.2 彩色显像管的检测 1. 如何判断彩色显像管的好坏 2. 彩色显像管的故障处理方法 1)漏气

对于显像管漏气故障,只能更换显像管才能解决。 2)衰老

判断显像管衰老的方法: 激活处理的方法; 3)碰极

碰极的最大可能性是灯丝与阴极相碰,其次是栅极与阴极,栅极与加速极相碰。 解决碰极现象的方法: 4)断极

显像管断极后,一般无法修复,只能更换。 5)管内打火

3. 彩色显像管的各极电压

一般来说,彩色显像管(小屏幕)各极电压如下:

灯丝电压为6.3V(灯丝电流:细管颈为300mA左右;粗管颈为600~680mA) 阴极截止电压:100~150V 加速极电压:450~1000V 栅极电压:0V

聚焦极电压:4500~8800V 阳极高压:25kV。 4. 显像管的管座

当管座漏电后,每次开机都会出现图像模糊的现象,需要经过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后,图像才清晰。此时只要更换管座,故障就立即排除。

2.7.3 显像管消磁电路的检修

24

当消磁电路出现故障时,荧光屏上会出现色斑现象。

如果在冷态时,消磁电阻的阻值就很大,说明损坏,应更换。

2.7.4 末级视放电路的关键检测点及常见故障的检修 1. 末级视放电路的两种形式

普通遥控彩电的末级视电路有两种常见的基本形式,一种是双功能式末级视放电路;另一种是单功能式末级视放电路。

2. 末级视放电路的关键的检测点

末级视放电路有三个关键检测点和一个辅助检测点,如图2-58所示。 3. 末级视放电路常见故障的检修 1)缺某种基色

2)满屏单色光,且有回扫线 3)光栅底色偏色

4)屏幕亮度不均匀,一边亮,一边暗

2.8 遥控系统的检修

2.8.1 遥控系统的结构及故障特点 1. 遥控系统的结构

图2-59是遥控系统的结构框图,它由微处理器(CPU)、存储器、红外接收器、本机键盘电路等组成。

2. 遥控系统的故障特点

1)CPU工作条件不满足时所呈现的故障现象

CPU有三大工作条件:供电要正常、时钟要正常、复位要正常。

CPU的三个工作条件相当重要,缺一不可。任何一个不满足,遥控系统都会停止工作,出现遥控和键控皆失灵的现象。

2)存储器损坏的故障症状

当存储器损坏后,遥控系统一般能够正常工作,只是存储的信息全部丢失而已。 3)红外接收器损坏的故障症状

25

当红外接收器损坏后,机器仍能正常工作,只是不能遥控而已。 4)键盘电路损坏时所呈现出的故障现象

键盘电路常由一些按键组成,当键盘电路出现故障时,常表现为如下几种现象: (1)个别按键或部分按键或所有按键失灵。 (2)机器总执行某种操作。

(3)个别按键需用力按压,机器才能执行相应的操作。 (4)按这个键却出现另一键的操作结果。

2.8.2 遥控系统的关键检测点 1. 供电、复位及时钟端子

在检修遥控系统不工作故障时,这几个端子极为重要。实践证明,引起遥控系统不工作的主要原因就是这几个端子的电压或波形不正常。

2. 行、场逆程脉冲输入端子

这两个端子上分别标有“HSYNC”、“VSYNC”的字样,在检修无字符显示(其它均正常)的故障时,这两个端子是关键检测点。

3. 电台识别端子

该端子常标有“SYNC IN”或“ID IN”等字样,电台识别信号有如下两种类型: 在检修自动搜索不存台,机器显示蓝屏,且伴随着自动关机现象时,就得重点检测电台识别端子。

4. AFT电压输入端子

该端子常标有“AFT IN”或“AFC IN”字样。

在检修自动搜索不存台或跑台故障时,AFT电压输入端子是关键检测点,通过对该点的检测,可以判断故障部位。

5. 模拟量控制端子

在检修模拟量失控故障时,模拟量控制端子是重要的检测点。

2.8.3 遥控系统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1. 开机后,无论按本机键盘还是遥控器键盘,整机均无反应 2. 无字符显示 3. 搜台不存储

26

4. 调谐进度指针移动,但就是搜不到节目 5. 模拟量控制电路故障 6. 键控正常,不能遥控 2.8.4 怎样取消蓝屏

1. 直接通过改变功能设置来取消蓝屏 2. 通过切断字符消隐信号来取消蓝屏 3. 强行加入电台识别信号来取消蓝屏

2.9 开关电源的检修 2.9.1 开关电源简要工作原理

开关电源有两种类型,即串联型开关电源和并联型开关电源。 工作原理:

2.9.2 检修开关电源应注意的两大问题

检修开关电源时,应注意两大问题:一是要注意放电;二是不能随意断开行输出电路。

2.9.3开关电源的关键检测点

开关电源有三个关键检测点和一个目击检测点,如图2-70所示,三个关键检测点是+300V电压滤波端、开关管基极及+B电压输出端;一个目击检测点是保险管。

目击检测点通过观察保险管,可以判断故障性质第二检测点通过检测此点电压,可以大致确定故障部位F12.5A/250V第一检测点通过检测+B电压,可以区分故障部位及故障性质VD1VD4+300VC1R1开关管VT1C2R3T1VD5+BC3VD2VD3R2SW601第三检测点通过检测此点电压,可以了解开关管是否获得启动电压稳压环路 27

图2-70 开关电源关键检测点

2.9.4 开关电源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

开关电源的故障现象均为三无,为了安全起见,检修开关电源故障时,应断开行负载,接上假负载(小屏幕彩电接60W灯泡,大屏幕彩电接100W灯泡)。

1. 开机烧保险

出现这种故障时,应在关机状态下检修。检修的重点放在220V整流二检管、+300V滤波电容、开关管及与开关管并联的电容上。

2. 保险管未烧,接上假负载后,+B电压为0V

这是开关电源未启振的原故,开关电源启振的条件有三个。这三个条件是:开关管要良好、开关管的基极要有启动电压、正反馈电路要正常。

3. 保险管未烧,接上假负载后,+B电压上升或下降

接上假负载后,无论+B电压上升还是下降都说明稳压环路有故障。 2.9.5 开关电源分析与检修举例 1. 电源工作过程分析 1)整流滤波电路 2)开关振荡过程 3)稳压过程

4)各路电压输出过程 5)待机控制过程 6)保护过程 2. 电源故障检修

1)接上假负载后,灯炮不亮,各路输出电压均为0V,也无任何异常响声 2)接假负载后,电源能工作,但+B电压只有几十伏 3)接上假负载后,电源能工作,但+B电压升高许多 4)经常损坏开关管V613

28

第3章 I2C总线彩电维修入门与提高

3.1 I2C总线彩电的结构

3.1.1 I2C总线系统简介

在I2C总线系统中,总线仅由两根线组成,一根叫串行时钟线(Serial Clock Line),常用SCL表示,另一根叫串行数据线(Serial Data Line),常用SDA表示,它们均从CPU上引出,其它电路单元均挂在这两根线上,电路形式如图3-1所示。

3.1.2 I2C总线彩电的基本结构

图3-2是I2C总线彩电结构框图。I2C总线彩电与普通遥控彩电不同的地方只有两点,一是控制方式不一样,二是控制信号不一样。

3.2 I2C总线彩电的检修

3.2.1 I2C总线彩电的判别方法

在检修彩电时,首先应弄清所修的彩电是不是I2C总线彩电,若不是I2C总线彩电,则按普通遥控彩电的检修方法进行处理即可;若是I2C总线彩电,则在检修的过程中应多长个心眼,要充分考虑到I2C总线彩电的特殊性。

3.2.2 I2C总线彩电的调整问题 1. I2C总线彩电的维修模式

I2C总线彩电有两个工作模式,一个是正常收视模式,另一个是维修模式,机器的调整必需在维修模式下进行。

1)维修模式的进入 (1)直接使用密码进入 (2)采用维修开关进入 (3)短接测试点进入

(4)先改装遥控器,再键入密码进入 (5)使用工厂专用遥控器进入 2)S模式和D模式

许多I2C总线彩电将维修模式分为S模式和D模式。在S模式下,只能对部分项目进行调整,而在D 模式下,可以对全部项目进行调整。

29

2. I2C总线彩电的调整项目及预置数据

I2C总线彩电的调整项目一般可分为三类,即模式项目、非调整项目及可调项目。模式项目中的数据称为模式数据,非调整项目中的数据称为固定数据。

3. I2C总线彩电调整步骤

3.2.3 I2C总线彩电的两大特殊故障现象 1. 总线保护 2. 软件错误

3.2.4 I2C总线彩电的关键检测点 1. CPU上I2C总线通/断控制脚 2. CPU上的保护端子 3. I2C总线接口专用电源脚

3.2.5 检修I2C总线彩电的基本方法

1. 如何判断总线系统是否正常

检修I2C总线彩电时,可通过测量总线电压及波形来判断总线控制系统是否正常。 2. 总线系统不正常时,如何检修 3. CPU及存储器的更换

必需选用厂家提供的原型号CPU进行更换。当存储器损坏后,整机就不能正常工作,因此必须对存储器进行更换。只有通过拷贝后的存储器才存有控制信息,才能确保整机正常工作。

3.3 IC总线彩电小信号处理电路的检修

3.3.1 LA76810的关键检测点及常见故障的检修 1. LA76810介绍

LA76810集中频、视频、扫描小信号处理电路于一身,内部框图如图3-6所示。 2. LA76810信号流程

2

30

1)中频通道信号流程 2)解码电路信号流程 3)扫描电路信号流程 3. LA76810检修数据

4. LA76810关键检测点 1)25脚电压 2)11脚及12脚电压 3)8脚电压 4)18脚电压 5)46脚电压 6)28脚电压 7)10脚电压 8)5脚和6脚电压 9)3脚电压 10)1脚和2脚

5. LA76810常见故障检修 1)三无故障 2)水平亮线故障 3)黑屏现象

4)无图无声故障分析 5)无彩色故障分析

无彩色故障检修流程如图3-9所示。 6)无伴音故障

3.3.2 TB1238N关键检测点及常见故障的检修31

1. TB1238N介绍

TB1238N是日本东芝公司生产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其内部框图如图3-10所示。TB1238N的基本功能是完成中放、解码及行场扫描小信号处理,它具有PAL/NTSC制色度处理及自动制式识别功能;采用PLL图像解调方式;内置视频信号选择开关(2路输入,1路输出)及音频信号切换开关;内含色度信号陷波器和亮度延时线;采用免调试行振动电路,通过分频获得行、场扫描脉冲;能自动识别50/60Hz场频,并自动完成转换。采用I2C总线控制技术,消除了硬件调试点。

2. TB1238N信号流程 1)中频通道信号流程 2)解码电路信号流程 3)扫找电路信号流程 3. TB1238N检修数据 见表3-6所示。

4. TB1238N的关键检测点 1)3脚和52脚电压 2)17脚电压 3)28脚电压 4)36脚电压 5)46脚电压 6)21脚电压 7)4脚电压 8)31脚电压 9)47脚 10)23脚电压

11)一些重要引脚的波形

TB1238N的一些重要引脚的波形见图3-11所示。 5. 常见故障的检修

32

1)无图、无声故障检修 2)图像正常,无伴音 3)无亮度信号故障检修 4)无彩色故障检修 5)三无现象 6)场电路故障检修 7)黑屏故障的检修

3.3.3 TDA8841/8843的关键检测点及常见故障的检修 1. TDA8841/8843介绍

TDA8841/8843是飞利浦公司推出的PAL/NTSC制单片小信号处理器,其内部结构框图如图3-14所示。它能一举完成图像中频处理、伴音中频处理、视频解码处理、行场扫描小信号处理。

TDA8841/8843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场脉冲采用差分平衡输出方式,可与采用直流耦合输入方式的场输出电路进行匹配;二是具有慢启动、慢停止功能,可使行输出电路得到保护;三是全面使用I2C总线控制方式,外围线路极为简单,就连电台识别信号及AFT电压也通过I2C总线进行传输。

2. TDA8841/8843信号流程 1)中频电路信号流程 2)解码电路信号流程 3)扫描电路信号流程 3. TDA8841/8843检修数据 见表3-7和表3-8所示。 4. TDA8841/8843关键检测点 1)两个供电端子

37脚和12脚为芯片的供电端子,37脚电压为行起振电源,12脚电压负责向内部其它电路进行供电。

2)几个重要的干扰点

33

6脚;48脚和49脚;15脚。 3)22脚电压

22脚既是ABL电压输入端,又是场保护输入端,两种功能彼此,ABL电压用来自动屏幕亮度;场保护电压用来监视场扫描电路的工作情况,当场扫描工作不正常时,芯片立即进入保护状态。

4)50脚电压

50脚为高压校正输入端,在许多机型中,50脚除了用于高压校正输入外,还用于高压保护输入,当高压过高时,使机器进入待机状态。

当50脚电压过高时,机器会自动保护。 5)I2C总线电压

当I2C总线电压不正常时,CPU就不能通过I2C总线向TDA8841/8843传递数据,此时,行振荡电路会停振,出现三无故障。

6)18脚电压

18脚为黑电流检测输入端,当18脚远低于正常值时,19脚、20脚及21脚的输出电压就会很低,从而产生黑屏现象。

7)41脚波形

41脚是行逆程脉冲输入/沙堡脉冲输出端,若41脚无行逆程脉冲输入时,就会导致沙堡脉冲无法形成,产生黑屏现象。

5. TDA8841/8843常见故障的检修

1)开机出现蓝屏,字符显示正常,但收不到节目 2)开机出现三无现象

3)出现黑屏现象,但伴音正常 4)无彩色故障检修

3.3.4 STV2246/2247关键检测点及常见故障检修 1. STV2246/2247介绍

STV2246/2247是欧洲ST公司推出的PAL/NTSC制单片小信号处理器,其内部结构如图3-19所示。

2. STV2246/2247信号流程 1)中频通道信号流程 2)解码电路信号流程

34

3)扫描电路信号流程 3. STV2246/2247检修数据 见表3-9和表3-10所示。 4. STV2246/2247关键检测点 1)四个供电端子

STV2246共有四个供电端子,17脚和45脚为+8V供电端子,为内部中频电路、解码电路及扫描电路供电,若供电不正常时,STV2246会停止工作,产生三无故障现象。

2)4脚电压

4脚电压约2.5V左右。若4脚电压偏低甚至为0V,说明其外部电容漏电或击穿,此时会引起中频电路工作不正常,产生TV状态下,无图、无声的故障现象。

3)5脚电压

5脚电压随信号强弱而变化,变化范围为1.6~3.2V。 4)39脚和40脚电压及波形

39脚和40脚外接副载波晶体振荡器,由于副载波不但用于色度解调,还用于调节行振荡频率,因而当晶体振荡器不正常时,轻者导致无色现象,重者导致无光现象。

5)48脚电压

48脚为行脉冲输出端,通过测量该脚的直流电压可以判断有无行脉冲输出,当该脚直流电压不正常时,说明无行脉冲输出。

6)49脚电压

若49脚无行逆程脉冲输入时,沙堡脉冲也就无法形成,亮度通道和色度通道也就不能正常工作,导致30脚、31脚及32脚电压下降,从而产生黑屏现象。

7)33脚电压

33脚为黑电流检测输入端,当无黑电流检测电压送入33脚时,应对33脚外部电路及末级视放电路进行检查。

8)46脚电压

46脚为ABL电压输入和X射线保护端,当46脚外围电路出现故障时,轻者引起图像朦胧或黑屏现象,重者导致芯片自我保护,出现无光栅现象。

9)几个重要的干扰点

6脚、7脚、13脚、18脚、55脚(或11脚)都是比较重要的干扰点,通过干扰这些引脚可以确定故障部位。

10)21脚及24脚

35

21脚和24脚外部元件出现故障时,会引起图像层次变差,而机器一般仍能正常收看。 5. 常见故障的检修 1)无图、无声、呈蓝屏现象 2)有图、无声现象

3)无彩色现象(黑白图像正常) 4)黑屏现象(有伴音) 5)三无现象

3.4.1 I2C总线彩电的CPU 1. CPU中含有调整软件

I2C总线彩电的CPU不同于普通遥控彩电的CPU,在彩电生产厂,技术人员将被控IC的地址和调整项目编制成各种子程序,存放在CPU的ROM中,形成调整软件。

2. CPU的引脚分类

绝大多数I2C总线彩电的CPU只有42个引脚,其引脚分类如图3-22所示。许多I2C总线彩电的CPU上设有多功能保护端子,只要该端子的电压异常,CPU立即从待机控制端输出待机控制电压,使机器处于待机状态。

3. CPU的命名

普通遥控彩电的CPU只有硬件名称(即CPU的型号),且硬件名称是由CPU生产厂命名的。

I2C总线彩电则不同,它常有硬件名称和软件名称,硬件名称是CPU生产厂赋予的,而软件名称是由彩电生产厂赋予的。

4.CPU的更换

3.4.2 I2C总线彩电遥控系统分析举例 1. I2C总线彩电遥控系统种类介绍

I2C总线彩电常用的遥控系统有五类,即三洋遥控系统、东芝遥控系统、飞利浦遥控系统、Zilog遥控系统及ST遥控系统。

2. I2C总线彩电遥控系统举例 以康佳A10机芯为例来分析。

3.4.3 I2C总线彩电遥控系统的关键检测点

36

1. 为CPU提供基本工作条件的端子

为CPU提供基本工作条件的端子有:供电端子、复位端子和时钟端子。 2. I2C总线端子

I2C总线端子的电压一般在4V以上(被控器较多时,电压会有所下降,但一般不会低于3V),当I2C总线端子电压不正常时,或者I2C总线端子电压正常但总线出现开路现象时,CPU往往会进入总线保护状态,此时所产生的故障现象与CPU不工作完全一样。

3.4.4 I2C总线彩电遥控系统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

I2C总线彩电遥控系统的常见故障有如下几种:一是遥控系统不工作;二是无字符显示,其它正常;三是全自动搜索不存台;四是不能遥控。

37

第4章 彩显维修入门与提高

4.1 彩显的基本结构

4.1.1彩显的几项重要技术指标 1. 屏幕尺寸 2. 分辨率 3. 扫描频率 4. 视频带宽 4.1.2彩显的结构

图4-1是多频数控彩显的结构框图。它由主开关电源部分、二次开关电源部分、系统控制部分、扫描部分、视频处理部分构成。

1. 主开关电源部分

包含主开关电源和消磁电路两部分。 2. 系统控制部分

这部分包含CPU、存储器及OSD电路,其作用是负责整机控制,同时产生字符显示信号。

3. 扫描部分

扫描部分常由行、场扫描小信号处理器、行激励电路、行输出电路、场输出电路、枕形校正电路及高中压形成电路组成。这部分电路主要为行、场偏转线圈提供扫描电流,同时还为显像管提供高、中压。

4. 视频处理部分

这部分包含视频小信号处理电路和视频输出电路,其作用是对显卡送来的RGB三基色信号和OSD电路送来的RGB字符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并激励显像管工作。

4.1.3彩显与彩电的比较 1. 从电路结构上进行比较 2. 从工作方式上进行比较

4.2 彩显主开关电源的检修

38

4.2.1厦华15ZⅢ型彩显主开关电源分析与检修 1. UC3842介绍

UC3842是由FAIRCHILD公司推出的开关电源专用脉冲发生器,它内含5V基准电压发生器、欠压器、脉冲振荡器、PWM锁存器、误差放大器、电流检测比较器等电路。

2. 电路分析

厦华15ZⅢ型彩显主开关电源电路如图4-3所示。 1)电源的振荡过程 2)各路电压输出过程 3)稳压控制过程 4)电路的保护过程 (1)开关管防击穿保护 (2)过流保护 5)节能控制 6)消磁控制 3. 故障分析与检修 1)关键检测点

该电源有四个关键检测点和一个目击检测点,如图4-4所示。 2)常见故障的检修

(1)电源各路输出均为0V,保险管熔断发黑

(2)电源各路输出电压均为0V,但保险未烧。 (3)开机瞬间有电压输出,随即输出电压变为0V。 (4)输出电压下降 (5)经常击穿开关管

当开关管V501损坏后,可用原型号管来更换,若找不到原型号管,也可用BUZ91A、2SK2828、2SK1794、2SK2847、2SK25、2SK2651等型号的管子来更换,但千万不要用大功率三极管来代换。

4.2.2飞利浦CM2317型彩显主开关电源分析与检修 1.TEA1504介绍

39

TEA1504是飞利浦公司推出的开关电源专用脉冲发生器,它内部含有脉冲振荡器、脉宽调制电路、驱动电路、过流保护、过热保护等电路。

2. 电路分析

飞利浦CM2317型彩显主开关电源电路如图4-7所示。 1)电源振荡过程 2)各路电压输出过程 3)稳压控制过程 4)电路的保护过程 (1)开关管防击穿保护 (2)过压保护与欠压保护 (3)过流保护 5)节能控制 6)消磁控制 3. 故障分析与检修 1)关键检测点

该电源有一个目击检测点和六个关键检测点,如图4-8所示。(1)目击检测点

保险管F1101是目击检测点. (2)第一关键检测点

TEA1504的1脚是第一关键检测点。 (3)第二关键检测点

TEA1504的6脚是第二关键检测点。 (4)第三关键检测点

TEA1504的14脚是第三关键检测点。 (5)第四关键检测点

TEA1504的4脚是第四关键检测点。 (6)第五关键检测点

TEA1504的7脚是第五关键检测点。 (7)第六关键检测点

VT7117的基极电压是第六关键检测点。 2)常见故障的检修 (1)开机烧保险

(2)保险未烧,但各路输出电压均为0V。

40

(3)各路输出电压很低

4.2.3 LG 575BN型彩显主开关电源分析与检修 1. STR-F6654介绍

STR-F6654是日本三肯公司推出的开关电源厚膜集成块. STR-F6654检修数据见表4-4所示。

表4-4 STR-F6654检修数据

引脚 符号 功能 电压(V) 开机 1 2 3 4 5 FB/OCP SOURCE DRAIN VIN GROUND 稳压控制及过流检测 内部开关管源级 内部开关管漏级 启动电压输入兼过压保护 接地(指热地) 0.4 0 310 16.2 0 待机 2.1 0 302 16.8 0 电阻(kΩ) 红笔接地 0.7 0 ∞ ∞ 0 黑笔接地 0.7 0 4.5 5.5 0 2. 电路分析 1)电源振荡过程

2)各路输出电压形成过程 3)稳压过程 4)保护过程

(1)开关管防击穿保护 (1)过流保护 (2)过压保护 5)节能控制

6)消磁及开机防冲过程 3. 故障分析与检修 1)关键检测点

该电源有一个目击检测点和四个关键检测点,如图4-15所示。 (1)目击检测点

保险管F901为目击检测点。

41

(2)第一关键检测点

滤波电容C907正端是第一关键检测点。 (3)第二关键检测点

STR-F6654的4脚是第二关键检测点。 (4)第三关键检测点

STR-F6654的1脚电压是第三关键检测点。 (5)第四关键检测点

194V输出端是第四关键检测点。 2)常见故障的检修 (1)开机烧保险

(2)保险未烧,但各路输出电压均为0V (3)各路输出电压大大降低

4.3 彩显二次开关电源分析与检修

4.3.1 彩显设置二次开关电源的原因

能使彩显适应不同刷新频率和分辨率的显示要求。二次开关电源就是一个能自动调节行输出级供电电压的电路,当行频升高时,二次开关电源输出的电压也升高;反之,当行频下降时,二次开关电源输出的电压也下降。

4.3.2 二次开关电源的电路分类

二次开关电源分串联型(又称降压型)和并联型(又称升压型)两种类型。 1. 串联型二次开关电源 (1)特点 (2)工作原理 2. 并联型二次开关电源 (1)特点 (2)工作原理

4.3.3 LG575BN型彩显二次开关电源分析与检修 1.电路分析 1)电路的启动过程

2)不同显示模式下的调压过程

42

3)+B电压校正过程 4)其它控制 2. 故障分析与检修

检修二次开关电源时,+B电压输出端是一个关键检测点,通过检测该点电压可以区分故障性质及故障部位。

4.3.4 厦华15ZⅢ型彩显二次开关电源分析与检修 1. 电路分析 1)电源的启动过程

2)不同显示模式下的调压过程 3)过压保护 4)+B电压校正 5)行逆程脉冲幅度校正 2. 故障分析检修

并联型二次开关电源的检修比较简单,它只有两种故障现象,一是+B电压得不到提升,即+B电压等于主电压(57V);二是+B电压变为0V。

1)+B电压得不到提升 2)+B电压为0

4.4 彩显扫描电路分析与检修

4.4.1 TDA4841/4853/4856的关键检测点 1. TDA4841/4853/4856介绍

TDA4841/4853/4856是飞利浦公司推出的扫描小信号处理器,其内部结构如图4-22所示。

2. TDA4841/4853/4856的关键检测点 1)10脚电压

10脚是芯片的供电端,当供电电压在9.2V~16V之间时,内部电路就能稳定工作。若供电电压低于8.1V,内部电路就停止工作。

43

2)8脚电压及脉冲

8脚的电压随显示模式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在1~6V之间。 3)28脚和29脚外部元件

当8脚无行脉冲输出时,就得检查这两脚外部元件,一旦损坏,应采用精密元件来更换。 4)26脚和27脚外部元件

当26脚和27脚外部元件不良时,就会出现不同步(行失步)现象,通过CPU将光栅和二次开关电源关闭。

5)15脚脉冲

15脚无同步信号输入时,就会出现行失步现象,CPU发出静噪控制电压,机器会出现无光故障。

6)2脚电压

在检修无光栅故障时,可以将2脚直接接地,以判断故障是否因X射线保护电路动作引起。

7)12脚和13脚电压

这两脚是场锯齿波输出端,这两脚的电压及对地电阻应相等,否则,说明内部或外部电路有故障。

8)22脚、23脚及24脚外部元件

这三脚外围元件是决定场能否振荡的关键。 9)14脚脉冲

若14脚若无场同步信号输入,就会出现场失步现象。

4.1.2 TDA9112的关键检测点 1. TDA9112介绍

TDA9112是ST公司推出的彩显专用扫描小信号处理器,其内部结构如图4-23所示,它内部除了含有行、场扫描小信号处理器之外,还含有+B电源控制器。

2. 关键检测点 1)29脚电压 2)13脚电压 3)25脚电压

4)6脚和8脚外部元件

44

5)26脚电压及脉冲 6)9脚外部元件 7)22脚电压及波形 8)23脚电压及脉冲 9)1脚和2脚电压及波形 10)28脚脉冲 11)14脚外部元件

12)16脚电压和15脚外部电路 4.1.3 STV7778的关键检测点 1. STV7778介绍

STV7778是ST公司推出的彩显扫描小信号处理芯片,其内部框图如图4-24所示,它内含行脉冲发生器、场脉冲发生器和+B电压控制器三大部分。

2. 关键检测点 1)18脚电压 2)5脚电压 3)20脚和21脚

4)10脚、11脚和12脚外部元件 5)17脚脉冲 6)26脚电压 7)30脚脉冲 8)27脚脉冲 9)22脚脉冲 10)40脚电压

4.1.4 厦华15ZⅢ型彩显扫描电路分析与检修 1. 场扫描电路分析与检修

45

1)TDA4866介绍

TDA4866是飞利浦公司推出的场输出电路,常用于彩显。TDA4866的内部框图见图4-25所示,它内含锯齿波输入放大器、输出放大器、保护电路及逆程发生器等电路。

2)场扫描电路分析

当联机工作后,TDA4853的10脚获得12V供电电压,内部场振荡器开始工作。场振荡脉冲由24脚外接的电容转化为场频锯齿波,再经放大和线性补偿后,从12脚和13脚平衡输出,送至场输出集成块TDA4866的1脚和2脚。经TDA4866内部的输入放大器和输出放大器放大后,由4脚和6脚输出,送入场偏转线圈。

3)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 (1)水平亮线故障 (2)无光栅故障

2. 厦华15ZⅢ型彩显行扫描及枕校电路分析与检修 1)行扫描电路分析

行扫描电路如图4-27所示,当TDA4853的10脚加电后,内部行振荡器开始工作,行振荡脉冲经两次锁相及平行四边形校正后,从8脚输出。经C335、R402送至行激励级。

行激励级由场效应管V401及周边元件构成,行输出电路由V402及周边元件构成。 2)S校正电容的切换

S校正电容切换电路如图4-28所示,C407、C412、C414及C416为S校正电容,其中,C412、C414及C416是否接入电路分别取决于V404、V406及V408是否导通,也就是说,V404、V406及V408在电路中起电子开关作用,它们是否导通受CPU的27脚、28脚及29脚控制。

3)枕形校正电路

枕形校正电路如图4-29所示,TDA4853内部电路利用场频脉冲形成枕校抛物波,并从11脚输出,经V317射随后,送至枕校输出电路。枕校输出电路由V409、V411及周边元件构成。V409将抛物波倒相放大后,送给V411,由V411再次放大,最后在C418上形成下凹抛物波,经L403送至行输出电路,调制行扫描电流,使行扫描电流呈上凸规律变化,这样就克服了枕形失真。

4)X射线保护电路

X射线保护电路如图4-30所示,

当某种原因(如+B电压升高,或逆程电容减小等)引起行输出变压器6脚输出的行逆程脉冲升高时,经VD311整流、C311滤波后产生的直流电压也必升高,该电压经R315、R314及R313分压后送至TDA4853的2脚,使2脚电压超过6.39V,内部X射线保护电路立即动作,切断行脉冲和场脉冲的输出,机器无光栅。

5)行扫描及枕校电路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 (1)无光栅

46

(2)光栅行幅变化,同时伴随着枕形失真

4.5 彩显视频电路

4.5.1 视频小信号处理器KA2143B的关键检测点 1. KA2143B介绍

KA2143B是三星公司推出的视频小信号处理器,其内部结构如图4-32所示,KA2143B内含R处理通道、G处理通道和B处理通道,每个通道的结构完全相同。

2. KA2143B的关键检测点 1)1脚、2脚和3脚 2)5脚、7脚和9脚 3)14脚、16脚及19脚 4)4脚 5)6脚和18脚 6)12脚

7)20脚、17脚及15脚

4.5.2 视频小信号处理器TDA4886的关键检测点 1. TDA4886介绍

TDA4886是飞利浦公司推出的视频小信号处理器,其内部框图如图4-33所示,它内含三个结构完全相同的信号通道,分别用于处理R、G、B三基色信号。

2. TDA4866关键检测点 1)15脚、18脚及21脚 2)5脚 3)11脚 4)24脚

5)17脚、20脚及23脚 6)12脚和13脚

4.5.3 厦华15ZⅢ型彩显视频电路分析与检修

47

1. 视频小信号处理电路

主机显卡输出的视频(图像)R、G、B三基色信号经接插件X201送至KA2143B的5脚、7脚和9脚;OSD电路输出的字符R、G、B信号送至KA2143B的1脚、2脚和3脚,字符消隐信号送至KA2143B的4脚。在字符消隐信号的控制下,字符R、G、B信号被分别插入到视频R、G、B信号中,再经内部电路处理后,分别从19脚、16脚和14脚输出,又分别经三个共射放大器V231、V241及V255放大后,从接插件X202送至视频输出电路。

2.视频输出及显像管附属电路

视频输出及显像管附属电路如图4-35所示,由视频小信号处理电路送来的R信号经V701共基放大后,从集电极输出,送至显像管的阴极。

3. 视频电路常见故障的检修 1)缺某种基色 2)偏色 3)黑屏现象

4.5.4 LG575BN型彩显视频电路分析与检修 1. 信号流程

由主机显卡送来的视频R、G、B信号从TDA4886的6脚、8脚及10脚输入;由OSD电路送来的R、G、B字符信号从TDA4886的2脚、3脚及4脚输入,字符消隐信号从1脚输入。在字符消隐信号的控制下,字符R、G、B信号被插入到视频R、G、B信号中,分别从22脚、19脚和16脚输出,送往LM2407。

LM2407是一电压放大器,内含三个的通道,R、G、B信号分别从9脚、8脚及11脚输入,经电压放大后,分别从3脚、5脚及1脚输出,送往显像管的三个阴极,激励阴极工作。

2.黑白平衡调节

3. ABL控制及副对比度控制

当图像亮度过大时,行输出变压器ABL端子电压必下降,经Q721、Q724射随后,使TDA4886的24脚电压也下降,经内部电路调节后,使图对比度下降,图像亮度也跟着下降。

在调节副对比度时,CPU输出的副对比度控制电压经Q725射随后送到TDA4886的24

48

脚,使图像对比度变化。

4. 关机消亮点、静噪及消隐电路 5. 视频电路典型故障分析与检修 1)屏幕上只有带回扫线的光栅,没有图像 2)缺基色 3)偏色

4.6 系统控制电路

4.6.1 厦华15ZⅢ型彩显系统控制电路分析与检修 1. WT60P1的引脚功能

引脚功能及检修数据见表4-12所示。 2. CPU的工作条件及I2C总线系统

CPU的工作条件及I2C总线系统如图4-41所示,要想使CPU正常工作,必须满足三个最基本的条件,即供电要正常、复位要正常、时钟要正常。

3. 模式识别电路

模式识别电路如图4-42所示,其主要任务是对主机显卡送来的行、场同步信号进行识别,并根据识别的结果来调整机器的工作模式。

4. OSD电路

OSD(字符显示)电路如图4-43所示,它由CPU与MTV018组成。

该机的功能操作采用单键飞梭控制方式,通过按飞梭键和旋转飞梭钮,便可对机器的各个项目进行选择和调整。

5. 静噪控制 6. 光栅倾斜校正控制

光栅倾斜校正控制电路又称地磁校正电路。

光栅倾斜校正电压由CPU的26脚输出,通过调节CPU的26脚电压,就可改变地磁校正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和电流大小,进而改变附加磁场的方向和大小,直到抵消地磁场影响为止。此时光栅的位置也就不再倾斜,达到光栅倾斜校正的目的。

49

7. 系统控制电路常见故障分析 1)无光栅,红色指示灯亮 2)无字符显示,其它正常

4.6.2 LG575BN型彩显系统控制电路 1. MC68HC05BD24/25的引脚功能及电压

MC68HC05BD24/25 的引脚功能及电压值见表4-14所示。 2. 模式识别

1脚和42脚分别是场同步信号和行同步信号输入端,由CPU内部电路进行模式识别。经模式识别后,输出五类控制信号。

3. CPU的工作条件及I2C总线系统 4. 联机/未联机检测

CPU的24脚用于联机/未联机检测,联机后,CPU的24脚为低电平,机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若未联机时(脱机或主机未开机),24脚外部的ST-IN线相当于悬空,24脚仅经上拉电阻R423接在5V电源上,故24脚为高电平,此时,机器处于脱机工作状态。

5.模拟量控制 6. 静噪控制 7. X射线保护电路 9. 故障分析

50

5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