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走出校园,走近企业

走出校园,走近企业

来源:九壹网


走出校园,走近企业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劳动密集型、服务密集型的产业对于实用型人才的需求明显增大。培养高素质的职业型人才,一方面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能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因此,加强职业技能教育,就成了学校改变传统教学套路的新思路和新选择。

在这种环境下,如何培养出既能讲理论知识,又能指导学生实习的“双师型”教师,是摆在每一个职业学校教师面前的问题。为了寻找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笔者进行了积极探索,现将前一阶段工作中的一些做法总结如下。

一、加强“校企联合”是提高教师综合能力的关键

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大部分是办学基础薄弱的学校或者是行业主办的学校改制而来,带有明显的普通教育的烙印。当前,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联系不够密切,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还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理想的职业学校办学模式应该是校园进企业、企业进校园,教师成为师傅,具有双重身份。但是,由于目前诸多因素的,要实现这种理想的办学模式,需要一个过渡过程。因此,充分发挥职业学校教师的作用,成为当务之急。“双师型”教师,要具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知识,有较强的教学、教研能力和素质;还要有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一定的组织生产和科技推广能力以及指导学生创业的能力和素质。

二、多渠道、分阶段进行“双师型”教师联合培养

在正常的教学阶段,教师就是不断完成一个又一个的教学过程——备课、教学、作业批改、总结学生出现的问题、再备新课„„如此循环往复,几乎没有时间进行系统培训,而寒暑假是教师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笔者通过观察职业院校近3年与企业的合作过程,结合教师的职业特点,总结了以下校内、校外培训的方法:

1.与企业的技术合作

通过合作,笔者深刻认识到,当前专业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既锻炼了个人与企业合作交流的能力,又提高了教师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校内指导学生实习实训

学校教学计划一般都会在学期期末安排相关专业课实习实训。原来这项工作主要由实验室的老师完成,开展“双师型”教师培训后,学校号召任课教师也要利用机会,参与学生的实习实训指导。在实习实训过程中,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试一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掌握关键的知识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