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8O ・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Oct.2006 Vo1.21 No.20(Surgery Edition) ・技术革新・ 乳癌术后新型医用胸带的制作与应用 代艺,徐伟 The Making and Application of A New Breast Brace for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DAJ ,X【,w 摘要:目的探讨预防和减少乳癌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等并发症的有效措施。方法将8O例乳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 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绷带包扎方法,观察组采用自制乳癌术后新型医用胸带。采用问卷法询问患 者舒适度,观察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率,换药时间及次数、引流管引流时间等。结果两组舒适度、皮下积液 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G0.01);两组换药时间及次数、引流时阃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G0.05,PG0.01)。 结论乳癌术后新型医用胸带使用安全、舒适,可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乳癌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关键词:乳癌; 手术后; 新型医用胸带;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52(2006)20—0080—02 手术是乳癌最基本的治疗方法,皮下积液、感染 及皮瓣坏死是乳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L1]。为了预防 和减少上述并发症,笔者制作了一种新型医用胸带, 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材料与制作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O.05),具有可比性。 1.1材料 双层纯棉布料100 cm×150 cm,尼龙搭扣8O cm o 1.2制作 本胸带由背心体、肩部约束带、2个布袋及侧胸 约束带4个部分构成,皆由双层纯棉布缝制。背心体 由前胸片与后胸片组成,衔接处钉尼龙搭扣(侧胸约 束带、肩部约束带),搭扣的松紧可调节;布袋大小约 15 cmX 12 cm,位于肩部约束带下、一侧胸侧(前后面 均有),共同开口于腋下。胸带制成大、中、小3种型 号备用。结构见图1。 2.1.2方法:①使用。对照组术后采用传统绷带加压 包扎。观察组术后采用新型医用胸带,即加压包扎伤 口时,将背心一侧、肩部尼龙搭扣均打开,由患侧向健 侧套上,穿好后扣好尼龙搭扣(松紧可随包扎要求调 节)。布袋内可根据包扎要求填人适量纱布垫,压于患 侧胸前及腋下。此胸带可正反调换,适用于左右任一 侧伤口。②评价。采用问卷法询问患者舒适度(无压 迫感、活动自如为优,有轻微压迫感、但不影响呼吸为 中,压迫感明显、甚至影响呼吸为差);观察术后并发症 及换药时间、换药次数、引流时间。③统计学方法。采 用Y 检验和t检验。 2.2 结果 2.2.1 两组术后舒适度、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见表 1 表1 两组术后舒适度、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例( ) 与对照组比较~PG0.01 2.2.2两组术后换药及引流情况比较:见表2。 1背心体2布袋3肩部约束带4侧胸约束带 图1 医用胸带结构示意图 表2两组术后换药及引流情况比较 ±s 2 应用 2.1资料与方法 2.1.1一般资料:2003年9月至2005年9月,我院 行乳癌改良根治术8O例,均为女性,年龄最大66岁, 最小3O岁,平均47.2岁。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 对照组(38例),两组年龄、乳癌类型、手术方式比较,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乳腺中心(湖北武 汉,430022) 与对照组比较 PG0.05~PG0.01 3讨论 代艺(1972一),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 科研项目: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科研课题(2006—49) 收稿:2006—03—20;修回:2006—06—18 乳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据文献报道,乳癌 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及感染率高达8O ,皮瓣坏死 率高达5O L2]。临床上常使用传统的绷带加压包扎 伤El E33。但实践中发现,上述方法存在许多弊端,如 加压包扎紧张度不易把握;包扎部位受力不均;不同 医生的包扎效果不一致;包扎时间长易造成患者不 适;操作上费时费力且材料和操作不当还可能给患者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带来新的损伤,如皮肤过敏、患者的呼吸、影响局 窝处压迫紧实,并不会随上肢运动而下滑;体侧搭扣 部皮肤血供甚至导致皮肤坏死等。针对以上不足,笔 的松紧结构可满足不同体型患者的包扎需要。④操 者研制了新型医用胸带,临床对比观察80例,结果显 作方便省时,左右适用,且穿脱自如,便于伤口的观察 示,两组舒适度、皮下积液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与换药。⑤与传统的绷带包扎比较,具有良好外观, 意义(均P<0.01);两组换药时间及次数、引流时间 便于患者接受,减轻其心理压力。⑥缝制简单,经济 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说明 耐用。 新型医用胸带安全、实用。 参考文献: 本产品设计上具有明显的创新性与优点:①采用 [1] 李建章.大片游离植皮在乳癌手术中的应用[J].实用外 柔软透气的棉质材料制成,患者感觉舒适,且对皮肤 科杂志,1 991,11(2):85—86. 的刺激性小,降低了过敏现象以及局部皮肤破损的发 [2]高润芳,丁卫.乳腺癌根治术后防止皮瓣坏死对比分析 生率。②胸部及腋下的布袋填人适量纱布垫,保证了 [J].山西医药杂志,2000,4(29):356—357. 包扎受力均匀,皮瓣下创面有良好的持续贴合效果, L3]沉少萍,杨小华.自制简易皮瓣固定带的临床应用[J]. 护理学杂志,2000,14(4):214—215. 。不但加强了止血作用,还减少了皮下积液的发生率和 (本文编辑颜巧元) 积液量。③可塑性强,肩带搭扣的松紧结构可保证腋 -.-¨-.-.-.-.-.-.-.-.-.-.-.-.-.-.-.-.-.-.-.-+-.-+-.-.-.-.-.-.-.-.-.-.-.-.-.-+ 自制可调式悬吊肢体消毒支架 孙宪华 关键词:可调式悬吊肢体消毒支架; 革新推广 中图分类号:R47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52(2006)20一C003—01 凡行肢体手术,都需将患肢抬起或用绷带悬吊在输液架 皮肤消毒时,抬高患肢,踝部放于敷料带的尼龙丝扣环内,将 上,以方便皮肤消毒、铺巾,但在悬吊时需巡回护士帮助扶持, 肢体悬吊,待消毒铺巾完毕后,解开尼龙丝扣,放下肢体,撤去 既浪费人力,又不方便患者,造成患者僵硬麻木等不适。鉴 支架。 此,笔者自行设计制作了可调式悬吊肢体消毒支架,经临床使 用,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1 材料与制作 支架由上L形管、下L形管、台卡三部分及悬吊用的敷料 带组成(见图1)。①上I 形管。由直径1.7 cm圆钢杆折弯而 成,其水平段长10.0 cm,头段设有吊钩,垂直段长75.0 cm,插 入下L形弯管内。②下L形管。由内径1.75 cm、外径1.95 cm圆管制作,其水平段长15.0 cm(或方管),垂直段长57.0 cm,其垂直段上方设有固定螺丝,用以固定上I 形弯管,下方 有一能上下滑动的活套(内径22.0 cm、厚2.0 cm、长5.0 cm),放下活套可固定下L形弯管,提起活套可将下I 形弯管 对折收放,使支架体积更小。③台卡。Eh长13.5 cm、宽2.4 1吊钩 2上I 形管3固定螺丝 4下L形管 cm、高5.0 cm的长方形钢材制作,沿纵向开一长方形槽,其槽 5活套6销轴7台卡8 N形开VI 长13.5 cm、宽0.8 cm、深4.0 cm,使台卡呈拱形,并在靠近手 图1 可调式悬吊肢体消毒支架示意图 术床一侧正中开一宽2.0 cm、高4.0 cm的拱形开口。④敷料 带。长60.0 cm、宽5.0 cm双层敷带折套于三角形吊环上,在 3 讨论 距吊环4.0 cm处将敷带重叠缝在一起,游离两端钉有尼龙丝 ①可稳妥地将患肢悬起,高度可调节,使患者感到舒适、 扣。 安全。②此设计能与手术床配合使用,可方便地组装于手术 2 使用方法 床上,占地面积小,并可随手术床上下移动,不影响术中手术 使用时,将台卡按需要卡在手术床床沿边上,抽拉上L形 床平面的调节。③体积小、重量轻、造价低,易取易放,稳定性 管弯架确定吊钩高度,拧紧固定螺丝,敷料带挂于吊钩上。当 好,使用安全。④可减轻护士的体力劳动,缩短手术时间,提 作者单位: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手术室(安徽蚌埠,233000) 高工作效率。⑤敷料带的应用,使患肢皮肤免受勒压,减少了 孙宪华(1957一),女,大专,主管护师,护士长 绷带的浪费。 #fJN目:实用新型专利(ZL94201510.X) (本文编辑 丁迎春) 收稿:2006—03—21;修回:2006—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