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意外伤害事故预防策略的研究
———张莹
摘要:近年来,幼儿重大意外伤害事故也时有发生,成为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第一杀手。因此,加强幼儿的安全教育,分析意外伤害的成因并制定预防策略是很重要的,幼儿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我保护能力差是造成幼儿意外伤害的原因。因此要加强幼儿的安全教育。对幼儿进行安全行为的训练上,促进其自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行为习惯 保护能力 意外伤害
近年来,幼儿重大意外伤害事故也时有发生,成为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第一杀手。因此,加强幼儿的安全教育,分析意外伤害的成因并制定预防策略是很重要的,幼儿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我保护能力差是造成幼儿意外伤害的原因。因此要加强幼儿的安全教育。对幼儿进行安全行为的训练上,促进其自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要从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生活习惯开始。游戏是幼儿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学习的最佳方式,通过各种不同的游戏自然融入安全教育的内容,在有趣、愉快的游戏中尝试解决各种问题,不仅使幼儿从中获得力所能及的防灾、避害和逃生、自救的方法以及保护自己的经验,也可满足幼儿情感的需要,获得成功和信心。
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的游戏,幼儿通过角色扮演,创造性的反映现实生活。教师要充分挖掘角色游戏中的安全教育因素,尤其是蕴含其中的安全行为方面的表现,发挥其安全教育的作用。例如幼儿在玩“娃娃家”游戏时,老师一方面要创设自由、宽松、温馨的游戏氛围,让幼儿充分享受游戏的乐趣,一方面可有意识的发展出“不给陌生人开门”、
第1页
“不要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等游戏情节;组织开展“红绿灯”游戏,让幼儿掌握“红灯停,绿灯行”、“行人要走在人行道上或斑马线上”、“过马路要看红绿灯”等有关规则。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吸收了丰富的安全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游戏性质的角色表演,获得了深刻的自我保护意识,得到了自我保护行为的锻炼。
师幼共同创设一种模拟意外或灾难的特定情境,让幼儿设想、体验身临其境时的正确应对方法。它具有防真性、情景性和角色性的特征。例如创设一个“火场逃生”的场景:某处发生火灾了,旁边有水、毛巾、被子、衣服、门、窗等多种物品,幼儿当场进行保护自己的逃生演练。通过情境游戏活动,培养幼儿从小具有灾难自救的意识,并能想出一定的办法解决遇到的有关灾难自救方面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幼儿战胜灾难的勇气、信心和智慧。
要让幼儿明确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和各项活动的具体要求,知道应该怎样做,建立良好的生活秩序,避免出现幼儿的伤害事件。如;入园不带小刀、扣子等危险物品进园,安静进餐、细嚼慢咽,不说笑以免呛着,正确睡姿睡眠,不把杂物带到床上玩,不含着东西睡觉,行走时抬头挺胸,手前后自然摆动,学会靠右行走,不猛跑,游戏等活动。遵守游戏规则和集体纪律,专题或渗透性的安全教育活动,知道日常生活中的安全行为;离园有序活动,静待家长,安全返家等等。幼儿年龄小,自觉性和自制力较差,而习惯的养成不是一两天就能奏效的。因此,除了提出要求和教给方法外,还要经常提醒,不断强化,逐步形成幼儿的自觉行为,从而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
开展常态化的模拟演习活动,如防地震、防火灾、防山体滑坡等。虽然有些自然灾害如地震等是人力所无法控制的,但发生地震或大火,出现雷雨天气时,如何把伤害减至最轻程度呢?通过组织模拟演习活动,教育幼儿在突发情况下如何保护自己,逃生时避免混乱和人踩人等。如模拟演习活动:地震时听到警报声,告诉幼儿听从老师的指挥,有序的
第2页
下楼,逃生时不扭头向后看,要快速跑到平坦的广场,远离高楼等建筑物,针对恶性伤害的“恐怖事件”,我们要组织相应的演练。模拟演习活动能使孩子掌握在突发情况下有序逃生的方法,当灾难发生时,能冷静、正确的保护自己。经过多次的模拟演练,幼儿自救的意识增强了,自救动作更迅速。
由于幼儿年龄特点所决定,他们缺乏生活经验,往往接近危险而自己毫无感觉,是最容易发生危险的年龄。所以除了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外,也要在其他方面预防幼儿意外事故的发生。
作为新一代教师,不仅要教授给幼儿安全知识,让他们知道哪里有危险,更应该让他们学会如何征服危险,如何有效地保护自己。教育部各级幼教管理人员、幼儿园举办者和幼儿园教职工要认真学习并详细了解国家关于幼儿园管理的法规和文件,做到知法守法,严格按规章办事。要加强对幼儿园教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健全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严格工作纪律。幼儿园对教职工的聘用应符合有关法规,并按要求定期对教职工(包括临时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和岗位培训,对不适合岗位要求的人员应及时调离工作岗位。定时开展教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例如消防安全讲座,知道灭火器的使用。现在的自然灾害越来越多地震,雷电,洪水等,让教职工认识危害,知道在灾难来了前如何带领幼儿更快的逃离危险地,减少伤害。
学前儿童的生理远远还没成熟,当他们离开家庭的呵护进入幼儿园中尤其需要教养人员的特别关爱和养护。幼儿年龄幼小在生活中缺乏自主能力,所以幼儿的在校的一日保健安全至关重要。
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在幼儿入园晨检和午睡中,孩子好奇心强,安全意识低,常常从家中带些玩具带到幼儿园中。保健医生在幼儿入园时因组织晨检,检查幼儿有无发烧现象,
第3页
观察幼儿的精神状态、面色、传染病早期表现、咽部皮疹等,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如针,纽扣,玻璃,玻璃球,小刀等,如有发现及时处理幼儿的药物值班教师因妥善保管并完善记载用量、名字,防止食用错误。每日中午入睡前应午检,检查面色及口袋里是否携带玩具入睡,防止幼儿玩耍导致吞食玩具。例如在上海青浦实验幼儿园发生的幼儿午睡误吞水果冻导致窒息死亡。案例五花八门,却在生活中时有发生。在孩子午睡时教师应认真检查幼儿手中是否有玩具和零食,在午睡期间应有教职工看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在课间休息和午饭后的自由活动中,幼儿知识不丰富但好奇心强,天生好动,身体协调能力差,对身边的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不听别人劝告这些幼儿自身特点,常常使他们陷入危险而无意识,能力去预防和应对,从而受到伤害。而伤害又分为自伤、他伤、互伤三方面自伤:在年龄的不断增长中,幼儿的自我意识的不断增长。幼儿也逐渐适应环境可以独自完成某件食物,但是因幼儿身体特点还是会发生意外,例如:吃饭是不好好吃使用筷子或在使用筷子时玩耍导致戳至喉咙。幼儿在活动中是最活跃的时候,蹦蹦跳跳,但事情发展又怎能完美呢,幼儿极易在活动中伤害到其他幼儿。幼儿的观念中没有什么对错的观念常常一言不合大打出手,造成抓伤或碰伤,导致伤害产生。所以作为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心、细心去关注每一个孩子的言行举止。例如每次活动课结束前,可以先向幼儿强调安全常规,如“休息时请小朋友不要在教室里奔跑,容易被桌椅绊倒;小便、喝茶时大家要排队,不推也不挤”等等。幼儿应该在教师的视线中无论在什么时候。
在幼儿户外活动时在幼儿户外活动时是最容易发生意外事故的时候,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差,动作控制能力有限,因此,老师不仅要在活动前尽可能的预计到游戏中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向孩子交待活动的规则和有关安全注意事项,而且在户外活动的整个过程中,给小班幼儿更多自由空间的同时,还需要教师根据游戏情节增添简单易行的活动规则,以确保活动进行。活动前后因清点人数,告诉幼儿怎样玩,玩的时候遵守的规则,注意安全。应加强监护,时刻纠正儿童不安全动作,有秩序的玩耍。在活动结束时因点清幼儿
第4页
人数。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要从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生活习惯开始。游戏是幼儿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学习的最佳方式,通过各种不同的游戏自然融入安全教育的内容,在有趣、愉快的游戏中尝试解决各种问题,不仅使幼儿从中获得力所能及的防灾、避害和逃生、自救的方法以及保护自己的经验,也可满足幼儿情感的需要,获得成功和信心。
要让幼儿明确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和各项活动的具体要求,知道怎样做对,怎样做不对。幼儿年龄小,自觉性和自制力都比较差,而习惯的养成又不是通过一两次教育就能奏效的。不时的督促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进餐:避免烫嘴、烫手,误食东西。睡眠:避免肢体被卡住,窒息。行走:避免跌倒、摔伤、被撞。游戏:避免四肢被夹伤,防异物吸入,防火。教导他们走路奔跑时注意四周,不奔跑,猛停,要会躲闪,防止同伴推拉。上下楼梯靠右走,在团体排队户外活动时,要确认并紧跟前面的小朋友,不掉队不随便离队。只有积极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才能更好的防范意外事故。
幼儿由于年龄特点,各器官发育不完善,身心发展均处于较为柔弱的初级水平,但幼儿又有强烈的活动需求且淡漠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较低的自我保护能力,较易使幼儿处于意外伤害的危险中。只有加强自身的体能训练才能尽可能避免安全事故,积极开创体育课,开展训练,组织队列走步、踏步、跑步等练习,也可安排队列练习、基本体操等,也应该为基本部分起一些铺垫作用,有针对性进行练习,例如基本部分的内容是投掷,那么准备活动中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安排上肢的活动内容;基本部分的内容是练习跨跳,就可以做一些下肢活动如跳跃、下蹲等运用简易的体育器材主要是加强幼儿身体大肌肉群练习,培养幼儿力量、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以及训练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正确姿式。加强安仝意识的培养,对缺少生活经验、体能发展不完善、运动机能差的幼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第5页
我们可以运用生动的语言,编成故事讲给幼儿听,并可围绕故事主题提出若干问题,通过听听讲讲,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扩大幼儿的眼界,增长知识,帮助幼儿树立自我防护意识。例如教育孩子“不跟陌生人走”, 应让幼儿知道幼儿园的名称,地址,父母姓名,防止意外发生。也应利用专题讲座,宣传活动或健康教育的形式耐心而又形象的为幼儿讲解遇到突发事故应如何处理,例如鼻子出血,摔倒后应如何处理,在与父母走散后因如何使他们理解自我保护的方法以及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指导幼儿危险的物品不能触摸,例如电源,热水,锋利的物品。远离危险,健康成长。
兴趣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动力、组织、创造、强化的功能,兴趣对提高幼儿的主性发展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可以让幼儿用情景表演,角色扮演法的方式提高幼儿的兴趣,更好的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的能力。例如让幼儿角色扮演如果在商场里买东西幼儿走失,有陌生人搭讪,幼儿应该如何做,或者如何在火灾来临时正确逃生。结合幼儿的情况进行情景表演,让小朋友参与其中,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让幼儿参与安全教育的过程,我们引导幼儿寻找幼儿园内的安全隐患,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在幼儿园实地考察、巡视、分析,他们总结发现了有许多不安全的地方。例如厕所瓷砖滑,电插头等,并进行讨论,使幼儿了解如何避免事故发生、如何做到尽快逃离现场。幼儿在讨论中,积极思考、互相交流,进一步丰富他们有关自我保护方面的知识经验。
教师可以在幼儿园中组织大型的演习,联系如何在火灾,地震中安全逃生,了解逃生路径及安全通道,为潜在的危险做准备。
幼儿园与家庭都要本着“安全第一,以幼儿为本”的原则,每个人要树立起安全意识,要有强烈的责任感,随时随地注意查找危险隐患,密切家园联系,教师可以开展讲座的或家长会的形式为家长讲解幼儿在园安全的重要性,并要求家长配合,建立家长接送制度。
第6页
各班设有家长接送签名本,每天接送孩子时,必须在签名本上签名,如果家长本人不能接孩子,必须先告诉老师,否则教师不能随便让不认识的人接走孩子,预防坏人拐骗孩子。严格门卫的管理职责。,幼儿在园期间门卫值班人员要遵守岗位职责,不能随便离开岗位,不能随便开门让外人进习,如果外人要进园办事,先出示证件,说明原因,然后在外来人员登记表上登记好。提醒家长不要给孩子带任何玩具或事物进园。家校配合才能更好保障幼儿安全。
幼儿园应与家长在生活中密切联系,不同年龄的家长,教师运用不同的方式,有些家长文化水平高,年轻时尚,教师可以建立QQ群,MSN或微博,与家长在生活互动,更好的了解幼儿家庭环境。有些家长文化水平低,教师可以进行家访,常常电话联系,有事可以立刻联系。还有一些幼儿父母工作忙,与爷爷奶奶生活,教师可以在接送是与家长沟通,把幼儿在园的情况告诉家长,也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要防患于未然,去除一切可能发生在幼儿身边的危险因素,防止和减少幼儿园意外事故的发生。
幼儿是我们祖国的希望,他们稚嫩的身心需要我们呵护,而儿童在幼儿园的安全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我们共同期待的,这就需要全社会和教职工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骆秀曼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05期
2 时洪峰 幼儿安全教育的紧迫性[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3 张丽 浅谈如何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J];科学之友(B版);2009年01期
第7页
4 王洁 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2009年03期
5 周欣 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的内涵及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J];学前教育研究;2003年Z1期
第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