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广角・老区呼声l 陕甘宁边区石家畔村民翘首待哺 陕西延安市宝塔区李渠镇石家畔 12.5石。在杨步浩带动下,石家畔村群 后沟均有一些沟塌地,因年久洪水冲 村民小组,现有28户,141口人,土地 众踊跃缴纳公粮支援前线,当时一个 刷,已支离破碎种不成。如果能够适 1100多亩,现能够种粮的土地仅20余 只有户人家的小山村,就有3个青 当给些投资,加上村民投工投劳,即 亩,人均仅2分多地。村里有果园310 年参军。6o多年过去了,杨步浩已经 可修140多亩农田,人均一亩多。这 亩,挂果的有1 90亩。其余土地不能耕 离世,石家畔村的村民也还是崇敬老 样,村民的基本口粮就没有问题了。 种。果园都建在山坡地,上山无路, 英雄的精神,努力耕耘陕甘宁边 三、修复杨步浩曾经居住过的窑 浇水施肥都很困难,加上部分早栽的 区这片红土地,但依然贫困,希望政 洞。从1929年杨步浩逃荒到石家畔, 苹果品质不好,卖不上价钱。全村的 府有关部门施以援手。我们建议: 至1956年离开石家畔,杨步浩在村里 收入本来就靠苹果,所以收入很少,全 一、帮助村里修建高标准的条带 居住了27年。现在杨家的窑洞有两孔 村不算两户进城办食堂、开出租车的, 式农田200多亩,建成区级苹果示范 尚好,修复一下,可以将杨步浩及老 2007年,人均纯收入仅800元,2008年 园,改造老果园,改良老化的果树品 一辈对中国贡献的材料和照片加 与上年纯收入基本差不多。 种。同时,修通果园上山的路,至少 以布置,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教 1 942年,在陕甘宁边区经济处 让三轮车能上山进园。这样,人均达 育。村民小组组长认为,有必要搞一 于极度困难的时候,特等劳动英雄杨  ̄;Jf3亩果园,再在管理上下一番功夫, 些标志性的东西,哪怕是立一块碑, 步浩响应党“自己动手、丰衣足 村民的收入就有了可靠保障。 记述老一辈的主要事迹,对教育青少 食”的号召,积极参加大生产运动, 二、大搞农田基建,保证村民人 年一代也是非常必要的。 开荒种地,当年粮食大丰收,交公粮 均一亩多基本农田。该村对面沟和村 延安市老促会宝塔区老促会 十年建了个烂尾敬老院 撬 . 搿譬 .2009年4月17日上午,山西省盂 裂缝,敬老院正房的后墙90%出现被 县孙家庄镇西盂北村农民张贵生,来 水漏湿浸泡过后的盐碱,院内南楼一 到已成烂尾工程的村敬老院内,满脸 根支撑二楼阳台的红色水泥柱已经偏 的疑惑和不解:盖了10年的敬老院 离,现场用木棍顶着。当地农民对此 还未建成投入使用,就出现多处质 项工程议论纷纷,有人问过镇的 量问题。 干部,国家的投资为何没有人监管? 盂县西盂北村敬老院作为民心 体现民心的敬老院咋成了形象的摆 工程,2000年由山两省、阳泉市、盂 设?镇就是没有下文。笔者希望 县民政局和孙家庄镇等部门联合投资 通过《中国老区建设》帮助呼吁:当 开工兴建,设计为高标准花园式敬老 地和有关部门以人为本,为群众 院,省市县拨付资金8o余万元,均已 办实事,把敬老院好事办好,不要让 到位。由于乡镇配套资金不到位,工 群众心寒。 盂县西盂北村敬老院南楼一根支 程半路搁浅成了半拉子工程。如今敬 山西省盂县读者程瑜 撑二楼阳台的水泥柱裂开了一条大缝。 49 DORBC 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