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药剂科管理中PDCA循环的应用分析

药剂科管理中PDCA循环的应用分析

来源:九壹网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182

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2019 年 第 6 卷第 30 期2019 Vol.6 No.30

·医院管理·

药剂科管理中PDCA循环的应用分析

贾 靖,丰兵兵

(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药剂科,山东 潍坊 262400)

【摘要】目的 分析药剂科管理中PDCA循环的应用。方法 选取某医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间发放100件药品,采用随机数字法将药品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件,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组药品的不合格报损率和使用明确率、药品准确率。结果 观察组不合格报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使用明确率、药品使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药剂科采用PDCA循环管理可有效规范药品使用管理流程,减少用药差错,保障临床用药水平。

【关键词】PDCA循环;药剂科;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30.182.02

美国质量管理学家Deming WE提出有效的管理方法为PDCA循环法,因其聚集计划、实施、处理及检查四点内容被各个领域广泛应用[1]。PDCA循环法能够促进各项管理活动有效进行,近年来,PDCA在多个领域质量管理工作中应用广泛,积极的把PDCA循环理念引用到医院药剂科管理中,能够有效提升用药质量管理水平。本文重点分析药剂科管理中PDCA循环的应用,现有如下报道。

行合理性评价。

1.3 判定标准

复核差错率:对比分析复核差错率、不合格报损率。1.4 统计学处理

计数的资料数据用(%)率表示,同时采用t检测,计量平均数资料用±标准差(x±s)表示,其次采用x2检验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最后使用统计学SPSS 21.0的软件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某医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间发放100件药品,采用随机数字法将药品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50件。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法,具体内容包括:用药去向记录、药品及时入库等。

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具体内容包括:(1)在 实施PDCA管理之前,要仔细分析调剂药品差错事件,并记录在案。一般情况下,调剂药品差错的危险因素包括:药房管理人员工作疏忽、药品剂型错误发放等。如果不及时检查药品数据库或不及时录入新进药品,会导致系统用药信息录入不全,另外,药剂科工作人员没有审核处方,或对相似药品审核能力较差,也会导致药品意外事件发生。(2)全面完善药剂科信息系统,及时的更新药剂科药品数据库,发现过期或储存不当的药品时,要及时反馈给工作人员,全面提升计算机工作性能,避免输入、输出错误的发生,减少录入误差率。同时药剂科工作人员要全面提升计算机操作水平。(3)药剂科采购人员要与各门诊部门人员及时沟通和交流,仔细鉴别包装或药品相似的药品,避免在药品配置过程中出现误差,及时将药品信息反馈给临床医师,发现用药处方的错误的时候要及时反馈给医生,针对配备药品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要及时报告给药房管理人员。

两组药品均采用相同的取药模式,采用计算机系统传达的方式调配药品。核对药品发放由前台药科护士进行。依据药品说明书、2018版《临床用药须知》对两组药品进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不合格报损率比较

观察组不合格报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合格报损率比较[n(%)]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x

2

n5050

复核差错率1(2.0)4(8.0)8.193P<0.05

不合格报损率1(2.0)6(8.0)6.247P<0.05

P

2.2 两组患者使用明确率、药品使用率比较

观察组使用明确率、药品使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使用明确率、药品使用率比较[n(%)]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x2P

n5050

使用明确率48(96.0)38(76.0)6.193P<0.05

药品使用率49(98.0)40(80.0)6.047P<0.05

3 讨 论

PDCA循环法是在任何活动中都可有效进行的工作程序,特别在质量管理活动中应用广泛,符合所有质量管理活动的基本准则。药剂科管理是全程遵循药剂科的正常工作流程,充分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合理协调人、时间、信息等资源。使整体的协调性、组织性和控制性充分

(下转190页)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190

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2019 年 第 6 卷第 30 期2019 Vol.6 No.30

2.3 中药材质量分析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中药材质量分析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有学者利用该方法来检测甘草中的药物成分,并使用梯度洗脱的方式,其中甘草酸、甘草甙在线性范围内均有较好的关系。中药指纹谱图是目前检测中药质量的常用方法,有学者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制作了黄芪的指纹图谱,其中标定了21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7个主要色谱峰,从而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也为中药材质量检验提供有效的指导。

2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物代谢产物分析中的应用

药物代谢是指药物服用之后在人体中的吸收、分布、代谢以及排泄等方面的情况。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药物代谢产物分析主要是分析药物在复杂基质中的代谢物分离情况。现阶段中生物体体液系统中能够保持相对质量一致,从而确保成分保留时间。目前药物正朝着低剂量的方式发展,因此传统的分离技术在含量检测中的精度不够准确。因此,如何快速鉴别代谢产物是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这就需要敏感性较高的检验技术。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药物代谢产物的分离效果好且分辨速度高,同时能够进行定量分析。在药物代谢的过程中,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敏感度高、专属性好的优势,能够实现多种成分的同时测量,从而满足现阶段样品检验的需求。例如在生物碱分析中,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由于不需要在流动相中添加有机物,只需要添加酸抑制剂即可进行分离,从而减少了有机物质造成的污染,提高了检验结果的精确度。

法采用的原理是相公的,均采用VanDeemeter方程作为基础。根据这一方程可知,颗粒直径越小,色谱柱效越高,不同尺寸的颗粒都有最佳流动速度,随着颗粒直径的减小,最高柱效点会逐渐向更高的方向转移。同时通过大量研究证实,当填料直径<2 um时,理论塔板数将逐渐扩大,也就是在2 um填料中能够获得更加明显的柱效,同时对分离度无影响,这样能使得分析速度加快。有学者利用乙醚萃取血氧,然后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离,检测环孢素A在峰值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且RSD<10%,之鞥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精密度和应用效果。柴胡是中医中的常用药物,化学成分较多,包括皂苷、有机酸、患沟通过年、生物碱等成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原产地的柴胡进行检验,发现多种化合物,其中包括了(2Z,8Z,10E)-2,8,10-十五烷三烯-4,6-二炔-1-醇和柴胡炔醇等成分,能够为中药材的质量检测提供科学依据。

3 结束语

自从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推出以来,以其分离速度快、进样量小、溶剂消耗少、分离度高的优势在许多行业中得到了广泛使用,近些年来国内对该技术的关注度和研究项目不断增多,这也标志着该技术正成为我们社会中的一种重要分析技术。除了常规的物质检测之外,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还可以与质谱法相结合,同时进行大数量样本的分析与鉴定。随着我国医药卫生监督事业的发展,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价值也不断提升,成为药品质量监督的重要技术之一,也为临床药品生产与药品检验提供了便利。

3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物质量分析中的应用

由于药物结构和成分复杂,因此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快速检测药物成分,且具有速度快和敏感性高的优势,因此在药物控制与化工生产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学者通过比较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检测丹参酮注射液中成分,通过比较结果发现,前者不但速度更快,且分离程度显著提高,因此能够为药物质量检测提供更好的依据。由于超高效液相色谱法与高效液相色谱

参考文献

[1] 张 涛.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思路构建[J].中

国卫生产业,2015,23(9):1-2.

[2] 霍玉荣.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展[J].首都食

品与医药,2016,23(10):25-26.

本文编辑:李 豆

(上接182页)

发挥并合理运用其功能,获得最佳管理流程的过程[2]。

本次实验研究显示,观察组不合格报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使用明确率、药品使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医院药剂科采用PDCA循环管理有利于规范医院药品管理流程,改善用药不合理情况,充分保障患者在用药前、用药中、用药后的安全性能,逐渐改进药学服务水平,逐渐打开药学服务和管理的新局面。

综上所述,医院药剂科采用PDCA循环管理可有效规范药品使用管理流程,减少用药差错,保障临床用药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丽娟.PDCA循环在药剂科管理中的应用与价值初步分析.中

国保健营养,2016,26(3):419.

[2] 粱雪茵,魏 理,罗红英.应用PDCA循环实现我院高危药品安全

管理可行性分析.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3):141-143.

本文编辑:吴 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