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7260388 U(45)授权公告日 2018.04.20
(21)申请号 201721101686.9(22)申请日 2017.08.31
(73)专利权人 浙江中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长河街
道滨康路245号(72)发明人 姚金满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代理人 邢江峰(51)Int.Cl.
E04B 2/88(2006.01)F24S 10/70(2018.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新型的绿色节能建筑幕墙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新型的绿色节能建筑幕墙。所述新型的绿色节能建筑幕墙包括挡板、第一幕墙、快接接头、固定槽、焊接板、第二幕墙、进水管、凹槽、滑块、滑槽、太阳能热水管、注水口、出水管、第一保温管和第二保温管。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在呈三棱柱结构的所述第一幕墙与所述第二幕墙的表面通过所述固定槽卡接若干个所述太阳能热水管,增加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利用了太阳能,既节能环保,又起到保温的作用,在所述第一幕墙与所述第二幕墙的内部呈S形铺设所述第一保温管与所述第二保温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套接,实现热水循环,所述滑槽与所述滑块滑动连接,既方便拆装又具有固定的效果,所述焊接板可二次加固。
CN 207260388 UCN 207260388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新型的绿色节能建筑幕墙,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幕墙;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幕墙的表面边沿处;滑槽,所述滑槽开设于所述第一幕墙的侧壁;第二保温管,所述第二保温管铺设于所述第一幕墙的内部;快接接头,所述快接接头与所述第二保温管的套接;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第二幕墙,所述第二幕墙与所述第一幕墙通过所述滑槽与所述滑块卡合;挡板,所述第二幕墙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挡板;凹槽,所述凹槽开设于所述第二幕墙的边沿中心处;第一保温管,所述第一保温管铺设于所述第二幕墙的内部;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第一保温管的一端套接;焊接板,所述焊接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幕墙的底部;太阳能热水管,所述太阳能热水管与所述第一幕墙表面的所述固定槽卡合;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设于所述太阳能热水管的表面;注水口,所述注水口套接于所述太阳能热水管的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绿色节能建筑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温管呈S形铺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绿色节能建筑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幕墙与所述第二幕墙均呈三棱柱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绿色节能建筑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温管与所述第二保温管通过所述快接接头套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绿色节能建筑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口与所述出水管交错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绿色节能建筑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幕墙与所述第二幕墙的底部均粘接有所述焊接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绿色节能建筑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板的高度小于所述幕墙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的绿色节能建筑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背部与所述太阳能热水管的底部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绿色节能建筑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接接头的轴心与所述进水管的轴心线在同一直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的绿色节能建筑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幕墙的表面焊接。
2
CN 207260388 U
说 明 书新型的绿色节能建筑幕墙
1/4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幕墙,尤其涉及新型的绿色节能建筑幕墙,属于建筑领域。背景技术
[0002]随着建筑幕墙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建筑幕墙企业间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国内优秀的建筑幕墙生产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建筑幕墙指的是建筑物不承重的外墙护围,通常由面板(玻璃、金属板、石板、陶瓷板等) 和后面的支承结构(铝横梁立柱、钢结构、玻璃肋等等)组成,由面板与支承结构体系(支承装置与支承结构)组成的、可相对主体有一定位移能力或自身有一定变形能力、不承担主体结构所受作用的建筑外围护墙或装饰性结构。幕墙是建筑物的外墙护围,不承重,像幕布一样挂上去,故又称为悬挂墙,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由结构框架与镶嵌板材组成,不承担主体结构载荷与作用的建筑围护结构,幕墙是建筑的外墙围护,不承重,像幕布一样挂上去,故又称为“帷幕墙”,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由面板和支承结构体系组成的,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或自身有一定变形能力、不承担主体结构所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性结构。[0003]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幕墙,存在的幕墙,光污染比较大,结构及其外形不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依赖于螺丝等加固工具实现自身的稳定,没有从绿色环保的角度更新换代,稳定性差,不可以调整,虽然一些幕墙也具有保温功能,但皆依靠资源能源的转化,没有利用到现有的太阳能。[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新的新型的绿色节能建筑幕墙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绿色环保稳定性强的新型的绿色节能建筑幕墙。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新型的绿色节能建筑幕墙包括:第一幕墙;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幕墙的表面边沿处;滑槽,所述滑槽开设于所述第一幕墙的侧壁;第二保温管,所述第二保温管铺设于所述第一幕墙的内部;快接接头,所述快接接头与所述第二保温管的套接;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第二幕墙,所述第二幕墙与所述第一幕墙通过所述滑槽与所述滑块卡合;挡板,所述第二幕墙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挡板;凹槽,所述凹槽开设于所述第二幕墙的边沿中心处;第一保温管,所述第一保温管铺设于所述第二幕墙的内部;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第一保温管的一端套接;焊接板,所述焊接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幕墙的底部;太阳能热水管,所述太阳能热水管与所述第一幕墙表面的所述固定槽卡合;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设于所述太阳能热水管的表面;注水口,所述注水口套接于所述太阳能热水管的表面。[0007]优选的,所述第二保温管呈S形铺设。
3
CN 207260388 U[0008][0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
说 明 书
2/4页
优选的,所述第一幕墙与所述第二幕墙均呈三棱柱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保温管与所述第二保温管通过所述快接接头套接。优选的,所述注水口与所述出水管交错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一幕墙与所述第二幕墙的底部均粘接有所述焊接板。优选的,所述焊接板的高度小于所述幕墙的高度。优选的,所述挡板的背部与所述太阳能热水管的底部贴合。优选的,所述快接接头的轴心与所述进水管的轴心线在同一直线上。优选的,所述挡板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幕墙的表面焊接。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的绿色节能建筑幕墙具有如下有益效
果:
[0017]
本实用新型在呈三棱柱结构的所述第一幕墙与所述第二幕墙的表面通过所述固
定槽卡接若干个所述太阳能热水管,增加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利用了太阳能,既节能环保,又起到保温的作用,在所述第一幕墙与所述第二幕墙的内部呈S形铺设所述第一保温管与所述第二保温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套接,实现热水循环,所述滑槽与所述滑块滑动连接,既方便拆装又具有固定的效果,所述焊接板可二次加固。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的绿色节能建筑幕墙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19]图2为图1所示的太阳能热水管安装示意图;
[0020]图3为图1所示的第一幕墙与所述第二幕墙的内部结构示意图;[0021]图4为图1所示的滑块示意图;[0022]图5为图1所示的滑槽示意图。[0023]图中:1、挡板,2、第一幕墙,3、快接接头,4、固定槽,5、焊接板, 6、第二幕墙,7、进水管,8、凹槽,9、滑块,10、滑槽,11、太阳能热水管,12、注水口,13、出水管,14、第一保温管,15、第二保温管。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25]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及图5所示,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的绿色节能建筑幕墙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 所示的太阳能热水管安装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第一幕墙与所述第二幕墙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滑块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滑槽示意图。新型的绿色节能建筑幕墙包括:第一幕墙2;固定槽4,所述固定槽4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幕墙2的表面边沿处;为了实现所述太阳能热水管 11在所述固定槽4的内部固定。[0026]滑槽10,所述滑槽10开设于所述第一幕墙2的侧壁;然后将所述滑槽 10与所述滑块9滑动连接,实现所述第一幕墙2与所述第二幕墙6的卡合。[0027]第二保温管15,所述第二保温管15铺设于所述第一幕墙2的内部,且所述第二保温管15呈S形铺设;不仅提供了保温功能,呈S形铺设有利于增加幕墙的热传递速度和范围;快接接头3,所述快接接头3与所述第二保温管 15的一端套接;快接接头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
4
CN 207260388 U
说 明 书
3/4页
一保温管14的一端套接,这样多块幕墙就可以共用一个太阳能热水管11,节约了材料。[0028]滑块9,所述滑块9与所述滑槽10滑动连接;完成所述第一幕墙2与所述第二幕墙6的卡合;第二幕墙6,所述第二幕墙6与所述第一幕墙2通过所述滑槽10与所述滑块9卡合,方便安装和拆卸,且所述第一幕墙2与所述第二幕墙6均呈三棱柱结构,增加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0029]挡板1,所述第二幕墙6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挡板1;凹槽8,所述凹槽 8开设于所述第二幕墙6的边沿中心处,便于观察管道的连接状况,方便安装检修;第一保温管14,所述第一保温管14铺设于所述第二幕墙6的内部,且所述第一保温管14呈S形铺设;进水管7,所述进水管7与所述第一保温管 14的一端套接,让热水流进所述第一保温管14的内部。[0030]焊接板5,所述焊接板5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幕墙6的底部,起到了二次加固的作用。
[0031]太阳能热水管11,所述太阳能热水管11与所述第一幕墙2表面的所述固定槽4卡合,固定了所述太阳能热水管11,避免了所述太阳能热水管11破裂,出水管13,所述出水管13设于所述太阳能热水管11的表面;注水口12,所述注水口12套接于所述太阳能热水管11的表面,一方面既解决了上水,另一方面又实现了出水。[0032]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加受热面积,保证所述幕墙保温效果,所述第二保温管15呈S形铺设。
[0033]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幕墙2与所述第二幕墙6均呈三棱柱结构,增加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0034]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所述保温管漏水,所述第一保温管 14与所述第二保温管15通过所述快接接头3套接。[0035]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热水和冷水更好的循环,减少所述太阳能热水管 11的气压,所述注水口12与所述出水管13交错设置。[0036]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加牢固的固定所述幕墙,所述第一幕墙2与所述第二幕墙6的底部均粘接有所述焊接板5。[0037]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保温功能,所述焊接板5的高度小于幕墙的高度。[0038]本实施例中,为了二次固定所述太阳能热水管11,避免太阳能热水管11 掉落,所述挡板1的背部与所述太阳能热水管11的底部贴合。[0039]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地套接所述进水管7,防止漏水,所述快接接头3 的轴心与所述进水管7的轴心线在同一直线上。[0040]本实施例中,因所述太阳能热水管11重力较大,避免所述挡板1承受不住所述太阳能热水管11的重量导致所述挡板1掉落,所述挡板1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幕墙6的表面焊接。[0041]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的绿色节能建筑幕墙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42]本实用新型在呈三棱柱结构的所述第一幕墙2与所述第二幕墙6的表面通过所述固定槽4卡接若干个所述太阳能热水管11,增加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利用了太阳能,既节能环保,又起到保温的作用,在所述第一幕墙与所述第二幕墙6的内部呈S形铺设所述第一保温管14与所述第二保温管15,所述进水管7与所述出水管13套接,实现热水循环,所述滑槽10与所述滑块9 滑动连接,既方便拆装又具有固定的效果,所述焊接板5可二次加固。
5
CN 207260388 U[0043]
说 明 书
4/4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
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6
CN 207260388 U
说 明 书 附 图
1/3页
图1
图2
7
CN 207260388 U
说 明 书 附 图
2/3页
图3
图4
8
CN 207260388 U
说 明 书 附 图
3/3页
图5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