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1年学军中学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2011年学军中学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来源:九壹网
2011年学军中学高考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吱声(zī) 重听(zhîng) 受到重创(chuāng) 金石为开(wéi) ....B.症结(zhēng) 黄鹂(lì) 信口雌黄(cī) 探骊得珠(lí) ....C.订正(dìng) 胡诌(zōu) 精气真髓(suì) 道行浅薄(héng) ....D.剽窃(piāo) 洁癖(pì) 及时供应(gōng) 兔起鹘落(gǔ) ....2.下面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那年胡适才二十七岁,年纪比那些先生们差一大节,于是他格外谨小慎微,处处低眉顺眼,看人颜色。可是自从那篇《文学改良刍议》刊布之后,他立刻声名大震,红极一时。

B.护士长在会议上点名批评了护士小倩,说病人一有疑问,你就摔脸子,这次发错药,

差一点害了病人!医护工作,一要热心二要细心,这虽是老声常谈,但却是座右铭啊!

C.前几天,我在朋友家里看到了一幅画,那是朋友的六岁小女儿的信手涂鸦,那天真

纯洁的思想,那无拘无束的浪漫想象,那随心所欲的鲜艳色块,真是令人惊叹不已。 D.昨天,我天津的朋友问我去不去。沙漠,草原,羊群,哈蜜瓜,葡萄,达坂城

的姑娘,手屈一指的民族歌舞,如此美好的我为什么不去呢?我在电话里大声说:我去!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是怎么过除夕的?那是相当的有味,全家围坐在餐桌旁,一边享受着美味佳肴,一边欣赏着台主办的联欢晚会,我们和全国人民一起守候着新年的来临。 ..

B.有些人真是胆大,打出一两万字半通不通的片段文字就能做出三四百页的大书来,

而且书中的图片与文字根本就是八竿子打不着,但这样的书就摆到书店里去了。 ......C.南昌一家生产酱油的企业,一直在它们生产的酱油中添加人工色素、黏稠剂等,却大做广告说“绝对没有任何添加剂”,这简直是掩耳盗铃。 ....

D.他昨天到我家作客,泡的新茶他一口没喝,说中国的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东西,....

远不如外国的饮料好喝。才出去镀了两年金,怎么就不能喝茶了呢?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会上,各班文艺委员汇报了本班同学艺术节前夕准备文艺节目,准备服装道具等,利用课余时间积极排练,准备过一个愉快的“红五月艺术节”。

B.经过五次月考的验证,他建立的学习目标确实激发了他的学习热情,由于他学习更

加努力了,所以他也更加明确了学习目标。

C.写文章应该基本上是怎么说就怎么写,但是有些人盲目追求“漂亮”,滥用词语,

或者造些曲曲弯弯的句子,反而把自己的意思弄模糊了。

D.对那些制假售假的厂家和商家一定要依法制裁,绝不能让那种坑害消费者的恶行任

其自由泛滥,当然,执法者本身更需要有严格的法律制约。

5.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0字)(3分)

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自5月1日起施行。根据新法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

的,由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新法还规定,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答: 6.阅读下面的材料,分析调查数据并归纳两个结论。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4分) 某大学就业研究所就一线和二线城市的就业问题做了调查,结果如下: 项目 2009年 劳动力需求比例 一线城市与二线城市比例为1.38:1 求职总人数 一线城市为3593万二线城市为3290万 就业竞争指数 一线城市为0.99 二线城市为0.90 2010年 一线城市与二线城市比例为0.99:1 ① 劳动力需求比例的调查数据表明: 答: ② 综合数据表明:

答: 7.阅读下面的材料,为王女士拟写一段感激的话。(80字左右)(5分)

因为患老年痴呆,浙江王女士的母亲在今年元宵节时不慎走失,直到现在都没有任何线索。在寻找母亲的日子里,王女士被素不相识的热心人感动着。有热心网友帮着发帖、顶帖的,还有帮着提供线索的。王女士记得,有次去超市帮儿子买东西,超市的一位员工还关心地询问情况,安慰她。王女士记得,嘉兴有位好心人提供了线索,还帮着她守了那位老太太整整三个小时,期间那位老太太不停地走,好心人也跟着她走。直到王女士一家赶到确认不是自己的母亲时,好心人才离开,也不愿意接受任何酬谢。

答: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不要秘诀的秘诀

邓 拓

以前在书店里常常可以看见有所谓《读书秘诀》《作文秘诀》之类的小册子,内容毫无价值,目的只是骗人。但是,有些读者贪图省力,不肯下苦工夫,一见有这些秘诀,满心欢喜,结果就不免上当。现在这类秘诀大概已经无人问津了吧。 历来真正做学问有成就的学者,都不懂得什么秘诀,你即便问他,他也说不出。明代的学者吴梦祥自己定了一份学规,上面写道:

“古人读书,皆须专心致志,不出门户。如此痛下工夫,庶可立些根本,可以向上。或作或辍,一暴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

在这个学规中,除了“不出门户”的关门读书的态度不值得提倡以外,一般都是很好的见解。事实的确是这样。不管你学习和研究什么东西,只要专心致志,痛下工夫,坚持不断地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最怕的是不能坚持学习和研究,抓一阵子又放松了,这就是“或作或辍,一暴十寒”的状态,必须注意克服。

这种学规早在宋代就十分流行。如陈善的《扪虱新话》一书中写道:

“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唯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

用现在的眼光读这一段文字,也许觉得他的见解很平常。然而,我们要知道,陈善是南宋淳熙年间,即公元十二世纪后半期的人。在那个时候他就能够提出这样鲜明的主张,也算是难能可贵的了。他主张要读活书而不要读死书,就是说要知入知出;要体会古人著作的精神和实质而不要死背一些字句,就是说要体会古人用心处而不可死在言下。不但这样,他还反对为读书而读书的倾向。他主张读书要求实际运用,并且要用得灵活,即所谓“透脱”。你看他的这些主张,难道不是一种反教条主义的主张吗?

宋儒理学的代表人物中,陆九渊的读书经验也有可取之处。《陆象山语录》有一则写道:“如今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接着,他又举出下面的一首诗: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这就是所谓“读书不求甚解”的意思。本来说不求甚解也并非真的不要求把书读懂,而是主张对于难懂的地方先放它过去,不要死扣住不放。也许看完上下文之后,对于难懂的部分也就懂得了;如果仍然不懂,只好等日后再求解释。这个意思对于我们现在的青年读者似乎特别有用。

至于我们现在提倡读书要用批判的眼光,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个主张古代的读书人却没有胆量提出。古代只有一个没有机会读书的木匠,曾经有过类似这种思想的萌芽。这个人就是齐国的轮扁。据《庄子〃天道篇》记载:“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何言也?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接着,轮扁还介绍了他自己进行生产劳动的经验。他的话虽然不免有很大的片面性,他不该把一切所谓“圣人”之言全部否定了;但是,他反对读古人的糟粕,强调要从生产劳动

中去体会,这一点却有独到的见地。

我们现在读书的态度和方法,从根本上说,也不过如此。而这些又算得是什么秘诀呢?如果一定要说秘诀,那么,不要秘诀也就是秘诀了。 8. 文章中引用了很多文言材料,对其所阐述的观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引用吴梦祥学规的材料阐述了读书要专心致志的观点。 B.引用陈善《扪虱新话》中的材料阐述了读书须知出入法的观点。 C.引用《陆象山语录》中的材料阐述了读书须涵泳品味的观点。 D.引用《庄子·天道》中的材料阐述了要用批判的眼光读书的观点。 9.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章举陈善、吴梦祥的例子侧重谈学习态度,举陆九渊的例子侧重谈学习方法。 B.以前的读者往往热衷于不肯下功夫的“秘诀”,现在这类“秘诀”已无人问津了。 C.所谓“读书不求甚解”,是一种在专心致志的学习态度指导下的读书方法。 D.轮扁对读书的见解在某些方面超过了理学家,已具有现代批判的眼光。

10.文章结尾说:“如果一定要说秘诀,那么,不要秘诀也就是秘诀了。”请根据文章的

内容和主旨,对句中三个“秘诀”所表达的内容作出解释。(每处不超过30个字) 答:一、二两个“秘诀”: 。 第三个“秘诀”: 。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1)在欧洲住了二十年,人改变了许多。没法儿改的,是从故乡带出来的胃口。 (2)德国也不是没有一点儿好吃的,比如它的白水煮猪腿,抹了芥末就酸菜吃。又比如烧肘子,煎肠子,烤肉烤鸡,配咖喱汁蘸番茄酱,也还都能吃。但我老是馋国内的吃食。对我最有诱惑的是北京街头那些平民小吃。金黄的炸油条,白嫩的豆腐脑,都是些很普通的东西,在北京早上起来遍地都是。随便谁都可以往露天的早点摊儿上一坐,喝一碗浓稠的炒肝儿,就上半笼小笼包子,只花个几元钱。可在德国在欧洲,这就都是些在梦里的东西了。

(3)我没事儿的时候就在德国超市里东张西望,主要是找能对付这家乡胃口的东西。比较难。洋人的洋餐,我也能吃爱吃。但不像对中国吃食,有一种想念它的亲情。

(4)我刚来德国时,在超市里看见鳟鱼,冰冻盒装,一盒两条。我想这该就是舒伯特“鳟鱼五重奏”里的那条鳟鱼。记得那歌词里唱:“明亮的小溪里,有一条小鳟鱼,快乐地游来游去,像箭儿一般。”小溪里的鱼,味道大概不应该错。我想起了糖醋鱼。我把快乐的小鳟鱼弄了一盒回来。用刀把鱼收拾了,抹些盐,放平锅煎得两面微黄,盛在平盘上。然后在锅里煸葱煸姜煸蒜,加糖加醋加黄酒勾芡,烧了个糖醋汁儿浓浓地浇到鱼身上。坐下来,兴冲冲地用叉子叉块鱼肉,沾了些汁,尝一口。滋味不坏,口感也还行,只是肉有点儿紧。

(5)可是许多东西只有家乡的才好吃。远游在外,容易叫人发许多思乡的念头。那是种思念莼菜鲈鱼的情结,中国古来便有。东晋的张翰因为在外面馋正宗的家乡吃食,口中索然无味,终日懒懒,想想“何事苦淹留”,就大撒手撂挑子,跑回家乡去

了。国人都说这行为潇洒,文人们为此写诗作赋,传了千古美谈。

(6)吃鱼的时候,德国人听我讲了这个故事,都诧异起来:“吃好的也算成一种品德?”他们不懂我就因为想吃好的,也在找机会想回趟家呢。

(7)秋高时节,天气凉下来。这又叫我想念起北京的山楂糕糖葫芦。这又是非常普通非常便宜的故乡食品,可又要叫人起莼鲈之想了。

(8)是啊,你看那北京,逢了晴天傍晚,街摊上吊了电灯泡,都贼亮。糖葫芦串儿上的红果子挂了冰凌似的晶晶莹莹,切成块儿的山楂糕湿湿的红红润润,叫人口里涌一股酸甜。那是我对儿时的东安市场最快乐的记忆。

(9)于是,我留了心。想起谁说过柏林有个大植物园,那园子里会不会种植了中国的山楂树呢?隔几天,临近傍晚时候,就和太太专门跑去植物园。运气的话兴许还能摘到两个山楂果儿呢。

(10)那植物园位于柏林西南郊,占地X亩。一大片自然野地,一大片大好风光。平日里空空荡荡,除了鸟儿叫,没见有什么游人。园内搜罗了世界各地的花草树木。那些树像是被随意种下。认真看时,却又觉得暗合着章法。每株植物前都竖着一个小木牌,上面标明了名称习性产地。

(11)经园子看门人指点,说是在一对大银杏树旁边植有棵“中国山楂” 。我们东寻西找,最后在园子西北僻静的一角,看到了那对银杏。我们刚转过银杏树,立刻就看到了“中国山楂”。那树不高,枝干灰褐,丫杈着,有些形状。枝头上挂了颗浑圆的落日,飘散着红晕。四下里没有声响。树下有一大片红色斑斓,仔细看过去,是山里红果子,竟然厚厚地铺了满满的一地!

(12)太太惊喜地叫起来,这实在太出乎意外了。我也吃了一惊,停住脚步,抬头向那树望去。

(13)树静静地立着。轻风中,感觉到树上的叶子在微颤。那些叶子其实已大部脱尽,只两个细枝上剩几个残果。满树的红果已经全部抖落到了地上。傍晚的霞光映了满天,衬得那些果子宝石般的妍红,夹杂在落叶的枯黄中,灿烂得像一席盛宴。 (14)我愕然地站在那里,感到有些搞不明白。这难道会是偶然的吗?心里的感觉有些荒唐。这树料到了我们要来,它分明是已经等了我们很久。 (15)这棵孤独在异乡,黄昏里的“中国山楂”树!

(16)它用了这样厚重的秋实,是在款待一对陌生的家乡游子吗?这意象一下子叫我目瞪口呆。难道这无声的大自然里真的暗喻了情意么?我小心地环顾四周,不见一个人影。野地里静悄悄,草木注视着我们。我有种忽然的感动。去国两万里,树也思乡吗? 我们跑回到车里,找来塑料口袋。两个人从地上捡了尽可能多的山里红果,心里充满了感激。

(17)回家后,太太找来大锅,将果子洗净去籽,加糖放水熬做浓酱。又小心加进琼脂,候它凝固冷却。我们找来朋友们,在大家的惊喜中,端出了我们的土制山楂糕。整整一个冬季,每次聚会我们都有山楂食品。那是段难忘的时光,温馨的酸甜把我们带回了北京。

(18)冬去春来的时候,我回到了北京。欧洲在心中已离我渐远。不行,人老了我得待在北京。

11. 文章第4段引用了舒伯特“鳟鱼五重奏”的歌词,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理?(3分) 12. 文章第5段插入了东晋张翰的故事有什么作用?(4分)

13. 赏析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4分)

(1)糖葫芦串儿上的红果子挂了冰凌似的晶晶莹莹,切成块儿的山楂糕湿湿的红红

润润,叫人口里涌一股酸甜。

(2)树静静地立着。轻风中,感觉到树上的叶子在微颤。

14. 结合全文概括,身在他乡的作者对“中国吃食”的依恋有哪些原因?(4分)

15. 请为本文拟写一个标题,并从内容、结构或意蕴等角度说明理由。(5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郅)恽字君章,汝南西平人,志气高抗,不慕当世。王莽末,民不堪命,恽西至长安,上书谏莽曰:“臣闻智者顺以成德,愚者逆以取害。上天垂戒,欲以陛下就臣位。陛下宜顺天命,转祸为福。”莽大怒,即下诏狱,劾恽大逆。犹以恽据正义,难即害之,使黄门近臣胁导恽,令为病狂恍惚,不自知所言。恽终不转,曰:“所言皆天文大圣意,非狂人所能造。”遂系经冬,会赦得免,因南游苍梧。

建武初,自苍梧还乡里,县令卑身崇礼以为门下掾,恽感其意,遂为之屈。久之,

为郡功曹。 汝南旧事,冬飨,百里内县皆持牛酒到府宴饮。时太守欧阳歙飨礼讫,教曰:“西

部都邮繇延,天资忠贞,禀性公方,典部折衡,推破奸雄。今与众儒共论延功,显之于朝。”恽前跪曰:“明府有言而误,不可掩覆。按延质性贪邪,所在荒乱,虐而不治,冤慝并作,百姓怨之。而明府以恶为善,股肱不争,此既无君,又复无臣,君臣俱丧,孰举有罪?君虽颠危,臣子扶持,不至于亡。”歙甚惭,遂不宴而罢。恽归府,因称病。延亦退。

(门下掾)郑次都素清高,与恽厚,招恽去,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自古而然子心

直诚三代之道繇延虽去必复还吾不忍见子有不容君之危盍去乎!”次都遂去,隐于弋阳山中。居数月,延果复召,恽即去,从次都止,渔钓甚娱。留数十日,恽喟然叹曰:

“天生俊士以为民,无乃违命而乱伦乎?鸟兽不可与同群,子从我为伊尹乎?”次都曰:“吾年耄矣,安得从子。”各别去。

郡举孝廉,为郎,迁上东门侯。世祖尝夜出,还,诏开门人,恽不内。上令从门举火射帝面,恽对曰:“火明燎远。”遂拒不开。明日,恽谏曰:“昔文王不敢盘游于田,以万民惟正。陛下既游猎山林,夜以继昼,其如社稷宗庙何?”由是上重之,后为梁令、长沙太守,崇教化,表异行。 (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注]①伊尹:商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②世祖:汉光武帝刘秀。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莽大怒,即下诏狱 狱:监狱 . B.遂系经冬,会赦得免 系:羁押 .

C.今与众儒共论延功,显之于朝 显:明显 . D.诏开门人,恽不内 内:同“纳”,交出 .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 令为病狂恍惚,不自知所言 ② 若属皆且为所虏 ..

B.① 久之,为郡功曹 ② 不知东方之既白 .. C.① 而明府以恶为善,股肱不争 ② 輮以为轮 ..

D.① 恽归府,因称病 ② 不如因善遇之 ..18.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与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王莽末年,郅恽到京城长安,借天命祸福之说劝谏王莽还政于刘氏,退回臣子之

位,因此惹得王莽大怒,但终得赦免。

B.郅恽认为西部督邮繇延生性贪婪,治理政事荒废而紊乱,劝谏郡守欧阳歙将

他弃用,正因此,繇延没有获得推荐。

C.郅恽虽一度追随友人郑次都归隐山林,但终不肯与鸟兽为伍,可见他的思想主流

是积极入世的,主张人生要有所作为。

D.文中写到了郅恽三次直言进谏,前两次都因所谏招惹大祸。只有第三次劝谏光武

帝刘秀,反而得到了刘秀的器重。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道不同不相为谋自古而然子心直诚三代之道繇延虽去必复还吾不忍见子有不容君之危盍去乎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 县令卑身崇礼以为门下掾,恽感其意,遂为之屈。(4分)

② 天生俊士以为民,无乃违命而乱伦乎?(2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21—22题。(6分)

诉衷情〃宝月山作

(宋)仲殊①

清波门外拥轻衣,杨花相送飞。西湖又还春晚,水树乱莺啼。 闲院宇,小帘帏。晚初归。钟声已过,篆香②才点,月到门时。

【注】①仲殊:僧人,曾住杭州宝月寺。②篆香:又称百刻香,寺院常用其作为计时器来使用。

21.上阕中的“乱”字用得很有分量,请简要赏析。(2分)

22.请具体赏析本词是如何通过景物描写来表现词人心境的。(4分)

(三)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23—24题。(6分)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

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23.(1)有若认为实践“仁”的根本是什么?(1分)

(2)结合第二段文字,简要分析孔子对“孝”的主张。(3分)

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作为一种道德观念,这是孔子和儒家文化尤为提

倡的。中庸,即以中为用、取用其中的意思。指在生活中不走极端,凡事折中,处处调和。只有这样做才符合儒家的中庸思想。

24.上面这段文字对儒家“中庸”思想的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6分)

(1)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 , 。’”

(《论语》)

(2) ,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3)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

(韩愈《师说》)

(4)元嘉草草, ,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四围山色中, 。 ,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王实甫《长亭送别》)

四、作文(60分)

26.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一)如果留在学生记忆中的除了雨露似的知识,更多的是阳光般的激情、春风般的温暖和海洋般的宽容,那我们的教育就成功了……

(二)有时候觉得,今年和去年没什么区别,这个星期和上个星期没什么区别,今天和昨天也没有什么区别……可是,当你蓦然回首,遥望远处,会发现岁月的痕迹是无声的,在不知不觉间,深深地,浅浅地,浓浓的,淡淡的,就这么刻在了你的脸上、身上、心上。

这两段文字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以“岁月留痕”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注意:① 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 不得宿构和抄袭。

[学军中学2011年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参及评分标准]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A 【 鹂(lí),雌(cí)。诌(zhōu),髓(suǐ)。癖(pǐ),鹘(hú)】 2.C 【 一大截,声名大振。甩脸子,老生常谈。哈密瓜,首屈一指】

3.B 【八竿子打不着:比喻两方面关系很疏远,或者根本没有关联。一起,表同一处所;一齐,表

同一时间。应用“一齐”。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文艺作品。】

4.C 【 A成分残缺,句末加“的情况”一类的词语。B不合逻辑,“他也更加明确了学习目标”是原

因,“他学习更加努力了”是结果。D结构混乱。“绝不能让……”与“任其……”是两种不同的句式。】

5.(3分) 醉驾将受法律严处。

6.(4分) ① 2010年二线城市的劳动力需求已经超过了一线城市。

② 相比于一线城市,二线城市的就业环境总体上要好于一线城市。

7.(5分) 示例:在寻找母亲的日子里,我每一天都在感动着。我的母亲,成了大家的母亲。我要感谢

热心网友的积极张罗,我要感谢超市员工的关心安慰,我还特别要感谢嘉兴那位好心人的辛勤守护。谢谢大家!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9分)

8.C 【阐述了对于难懂的地方先放它过去,不要死扣住不放的观点】

9.C 【A陈善的例子侧重于谈学习方法,吴梦祥的例子侧重于谈学习态度。B原文为“现在这类秘诀大

概已经无人问津了吧”。D原文为“曾经有过类似这种思想的萌芽”。】

10.(3分) 一、二两个“秘诀”指不下苦功就会读书、作文的方法;(1分)

第三个“秘诀”指专心致志的读书态度和科学的读书方法。(2分)

(二)(20分)

11.(3分)反映了作者试图在欧洲找到对付家乡胃口的东西的迫切心理和认为找到之后的欣喜之情。 12. (4分)表现了作者想念家乡美食、渴望回到故乡的心理;并与下文外国朋友不懂“莼鲈之想”对比

表现中西文化间的差异;引出下文作者想起北京的山楂糕而去柏林植物园找山楂树的内容。

13. (4分)(1)运用叠字,生动地刻画了冰糖葫芦和山楂糕的形状色泽(或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

描绘了冰糖葫芦晶莹发亮的样子),表达了作者对儿时故乡吃食的印象之深,思念之切。 (2)通过景物描写(拟人亦可),渲染了当时寂静的气氛,暗示了“孤独在异乡”的“我

看到故乡的山楂树时惊喜激动的心情。

14. (4分)从故乡带来的口味没变;对“中国吃食”有一种想念的亲情;有些“中国吃食”中包含着作

者儿时的回忆;“中国吃食”寄托着作者的思乡之情;“中国吃食”寓含了中国文人(知识分子)特有的文化情结。(任答4点即可,一点1分)

15. (5分)山楂树。理由:山楂树是本文着重描写刻画的主要内容;文章前半部分对北京小吃、醋溜鳟

鱼、“莼鲈之想”等内容的描写都是在为山楂树的内容做铺垫;山楂树来自中国,象征着身处国外的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题目2分,理由2点得3分。其他合理的题目给1分,理由酌情给分)

三、(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18分)

16.B (A狱:审查、查办。C显:使动用法,使……彰显。D内:接纳)

17.C (C均为介词,把。A助词,与后面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助词,表被动。B助词,放在时间副

词后,凑足音节,不译/助词,取消句子的性。D连词,于是,就/介词,趁机、趁着)

18.D (第二次劝谏上司并没惹来祸患)

19.(3分) 道不同不相为谋/自古而然/子心直/诚三代之道/繇延虽去/必复还/吾不忍见子有不

容君之危/盍去乎 (少、错断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20.(6分) ①(4分)当地的县令降下身份以很高的礼节来请他担任门下的掾吏,郅恽被他的诚意

所感动,于是屈尊就任。 (“崇”、“屈”各1分,被动1分,句意1分)

②(2分)老天降生才能卓越之人(却)让他们成为了普通百姓,(这)恐怕是违背天

命伦常的吧?(“无乃……乎”句式1分,句意1分)

【附】文言文译文

郅恽字君章,汝南西平县人,他志向高远,气质高亢,不向往当世的名与利。王莽新朝末年,百

姓不能承受朝廷的苛政,郅就到京城长安,上书劝谏王莽,说:“我听说智慧的人顺应天意来成就自己的大德,愚昧的人悖逆天意以致招惹祸患。上天降下告诫,就是想要陛下回归大臣之位。陛下应该顺应天命,将祸患扭转为福祉。”王莽看后大怒,立即下诏书查办,指出郅恽犯有大逆之罪。但他尚感到郅恽所说的都是依凭正义,难以马上就加害于他,就让宦官近臣胁迫诱导郅恽,让他说自得有疯病,一时精神惶惑,当时并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郅恽始终不肯回转,说:“我所说的都是上天至大的精义,怎么能是疯子所编造出来的。”于是被关押了一个冬天,正好赶上了大赦得以免除罪罚,于是到了南方的苍梧一带游历。

光武帝建武初年,从苍梧返回家乡,当地的县令降下身份以很高的礼节来请他担任门下的掾吏,郅恽被他的诚意所感动,于是屈尊就任。很长时间以后,郅恽做了郡里的功曹。

汝南郡的旧例,冬至大祭时,所辖百里之内的各县都要拿着牛肉和酒到郡中郡守那里宴饮。当时的郡守欧阳歙行完宴飨之礼后,安排大家说:“我郡的西部督邮繇延,天性忠诚贞良,禀赋公正规矩,所管理的各地事务中,处事折中公平,处臵了不少地方奸党豪强。现在我想和各位儒者名流一起来说一下他的功德,使之彰显于朝廷。”郅恽向前移动一下,长跪不起,说:“郡守大人的话中有过失的地方,这是不能掩饰的。据调查,繇延这个人,生性贪婪,所管理的地方政事荒废而紊乱,暴虐之人不能处臵,冤狱与奸邪一并而起,百姓对他十分怨恨。可是您把恶的说成是善的,如果得力的辅佐者不去与您争辩明了,这样做既没有顾及到大汉朝天子,又使您丧失了做臣子的大义,君臣之宜一并丢弃,还有谁来惩办有罪之人?天子如果处于颠危之境地,有大臣的扶持,还是不能到灭亡的境地的。”欧阳歙感到十分惭愧。没有举行完这场宴会就结束了。郅恽回到府里就称病不去办公。繇延也因此没有获得推荐。

(郡里的门下掾)郑次都一向清正高洁,和郅恽交情很厚,就招郅恽一同离开郡里。说:“奉行的

人生准则不同的人是不能一起共事的,从古到今都是这样。您心性耿直,所行的确是上古三代的道义。可是,你看现在繇延虽然被斥退,但早晚还是要再回来的。我不忍心看到你陷入不被君主所容的地步,为什么不离开这是非之地呢?”郑次都就离开了郡里,到弋阳山隐居去了。过了几个月,繇延果然又被召了过来,郅恽也就离开了郡里,跟随郑次都去了,他们一起钓鱼很是愉快。过了几十天,郅恽喟然长叹说:“老天降生才能卓越之人(却)让他们成为了普通百姓,(这)恐怕是违背天命伦常的吧?鸟兽是不可以与它们为伍的,您想随我一起去做伊尹那样的人吗?”郑次都说:“我已经老了,怎么能跟随你去呢。”彼此告辞而去。

郡里以孝廉科推荐了郅恽,做了郎官,后改任上东门的侯官。汉光武帝有一次夜里出去游玩,回

来时下令让人开城门,郅恽就是不让他进城。光武帝让郅恽从门缝里用火照自己的脸,看清楚自己是谁。郅恽说:“火光太明了会烧得很远的,我不能这样做。”于是拒绝给光武帝开城门。第二天,

郅恽上书劝谏光武帝说:”过去周文王不敢在田猎中长时间的耽搁,他把万民的事务当做正事。现在陛下在山林中游戏田猎,夜以继日,将如何对待国家和宗庙呢?”由此光武帝就开始器重他,后来郅恽做了粱县县令、长沙太守。所在任处,崇尚教化,重视表彰有特殊品行的人。 (二)(6分)

21. (2分) “乱”字在这里有热闹、热烈的意思,表现出西湖盎然的热闹景象、侬丽的暮春之景。((写

出“乱”的意思1分,点出西湖景色特点给1分)

22. (4分) 上阕描绘的是动景:杨花飞、莺啼乱;下阕描绘的是静景:闲庭、窗帷、篆香、月色。以

动衬静,借美景表现闲情。(2分) 下阕中闲庭、篆香、月色给人幽静、空灵之感,表现了词人的洒脱、从容自在,这是一种难得的超然的心境。(2分)

(三)(7分)

23.(4分) (1)孝悌(1分)

(2)为长辈效劳,做些事情;有好吃好喝的,请长辈享用,这些还不是孝的全部。对长辈的孝应发自内心,表现在心中。比如在父母面前保持敬爱和悦的容色。(3分)

24. (3分)不正确。孔子的中庸之道是以“仁”为原则的(1分)。 他提倡“和而不同”,在保持

稳定下允许不同意见(1分)。他把四面讨好、不讲原则的折衷主义者斥之为“乡原,德之贼也”,并把一味谄媚的好好先生斥之为“同而不和”的“小人”。(1分)

(四)(6分)

25.(6分)(1)君子学道则爱人 小人学道则易使也(2)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材木不可胜用

(3)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4)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5)一鞭残照里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

【 选3小题作答,一句1分,共6分,每句错一字即无分。 】

四、(60分)

26.(60分) 具体评分标准,请参照高考要求。

【立意点拨】

“岁月”是背景,“留痕”是主体。

“岁月”即时间,静静流淌,永不驻足,但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它既冷漠又多情,能改变容颜也能成就人事。

“留痕”,不只是一种简单的成长经历,生命印记,更重要的是这些经历、印记后面许许多多“阳光激情、春风温暖和海洋宽容”的人生感动,以及蕴含其中的生活感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