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0-2021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综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0-2021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综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来源:九壹网


一、初中化学推断题

1.粗盐中含有MgCl2、CaCl2等杂质,工业提纯粗盐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Ca(OH) 2俗称_____,步骤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步骤③操作a的名称是_____。

(3)若步骤①和步骤②的顺序颠倒,则最后所得的精盐水中还含有_____。

【答案】熟石灰或消石灰 MgCl2+Ca(OH)2=Mg(OH)2↓+CaCl2; 过滤 CaCl2(或氯化钙) 【解析】 【分析】

粗盐水里面含有氯化镁和氯化钙,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会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生成碳酸钙沉淀,滤液中含有氯化钙。 【详解】

(1)氢氧化钙的俗名为熟石灰或消石灰;步骤①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镁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Cl2+Ca(OH)2=Mg(OH)2↓+CaCl2。

(2)过滤是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操作,步骤③操作a后得到沉淀和滤液,故为过滤。 (3)根据Ca(OH)2可除去MgCl2,Na2CO3可除去CaCl2.如果步骤①和步骤②的顺序颠倒,步骤②先反应溶液中就有过量的碳酸钠,然后完成步骤①,这时过量的氢氧化钙把上步中多余的碳酸钠除去,同时生成氢氧化钠,另外氢氧化钙与氯化镁反应还生成氯化钙,最后步骤④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反应掉生成的氢氧化钠,但不与生成的氯化钙反应,所以最后所得的精盐水中还含有CaCl2,故答案为CaCl2。 【点睛】

除杂的原则:除去杂质,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2.现有A、B、C、D、E五种溶液,分别是稀硫酸、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稀盐酸等五种溶液中的一种,已知溶液C与其它四种溶液均能发生反应。请回答: (1)C是________________溶液;

(2)写出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反应。

【答案】(1)碳酸钠;(2)Ca(OH)2+2HCl==CaCl2+2H2O,复分解。 【解析】

根据复分解反应条件: H2SO4+ HCl=不反应;Ca(OH)2+ BaCl2=不反应,所以溶液C是碳酸钠。

3.已知A一G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I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F是白色沉淀;A和G,D和E的相关信息(重叠部分表示两种物质的共同点)及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图中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E的化学式___________, F的化学式__________ 。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该化学反应中,A发生的是_____________反应。 【答案】 O2 CaCO3 3CO +Fe2O3【解析】 【分析】

I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所以I是氢氧化钙,C能和I的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C是二氧化碳,F是碳酸钙;A是红色物质,G是黑色物质,并且A和G含有相同的元素,所以A是氧化铁,G是四氧化三铁,所以A和B反应生成C和D是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所以B是一氧化碳,D是铁;D和E都是单质,且能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所以E是氧气。 【详解】

(1)E是氧气,化学式O2;F是碳酸钙,化学式CaCO3;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3CO +Fe2O3剂,发生还原反应。

2 Fe +3CO2;一氧化碳在该反应中作还原 2 Fe +3CO2 还原

4.化学对人类生存和发展贡献重大。化学英文单词为 chemistry,可通过下图键盘的9 个字母键(其他键略去)敲打显示出来。若每个字母键代表一种常见物质,相邻物质可以互相转化,不相邻物质的通过单向转化或互相反应发生关系。已知 E 的俗名叫苏 打,C 是一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的气体,I和M反应溶液变蓝色。据此回答下列 问题:(如图中“●”表示互相转化,“→”表示单向转化,“-”互相反应)

(1)写出物质化学式: ①E______,②T_____; (2)M的一种可能用途____; (3)H和I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__;

(4)写出E转化成S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Na2CO3 O2 除锈 置换反应 Ca(OH)2+ Na2CO3=CaCO3↓+2 NaOH 【解析】 【分析】

E 的俗名叫苏 打,C 是一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的气体,故E是碳酸钠,C是氨气,I和M反应溶液变蓝色,M能与氨气反应,故M是酸,I是氧化铜,M能生成H,H可以与氧化铜反应,故H是氢气,氢气与Y可以相互转化,氧化铜可以生成Y,故Y是水,氢气可以和T 反应,T可以和水相互转化,故T是氧气,碳酸钠可以与R相互转化,氧气可以与R 相互转化,故R是二氧化碳,碳酸钠可以与S相互转化,S可以生成氨气,故S可能是碱,经过分析,推理正确。 【详解】

(1)由分析可知,E是碳酸钠,T是氧气,化学式分别是Na2CO3和O2. (2)M是酸,可用于除锈。

(3)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该反应是由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和新的化合物,故是置换反应。

(4)碳酸钠与碱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故S可能是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为:Ca(OH)2+ Na2CO3=CaCO3↓+2NaOH。

5.A、B、C、D、E、F 是 H2、CuO、Na2CO3、HCl、Ca(OH)2、CO2 中的一种,把部分 物质两两组合进行实验,现象如下表。 混合物质 现象 B+C 产生气体 C+D 产生沉淀 D+E 产生沉淀 (1)B 和 C 混合时产生的气体是_____(写化学式,下同),D 物质是_____。 (2)A + F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上述六种物质之间能发生的复分解反应一共有_____个。

(4)上述六种物质中,有的物质之间能双向转化,如____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CO2 Ca(OH)2 H2 + CuO===Cu + H2O。 四 Na2CO3 CO2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C+D和D+E产生沉淀,可知D为Ca(OH)2,C、E分别为碳酸钠和二氧化碳中一个,又根据B+C产生气体,可知C为碳酸钠,B为盐酸,E为二氧化碳,经检验,推到正确。 (1)碳酸钠和盐酸混合时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D 物质是氢氧化钙,化学式为Ca(OH)2。

(2)A + F 的化学方程式是H2 + CuO

Δ Cu + H2O。

(3)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碳酸钠和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发生复分解反应,盐酸和氢氧化钙发生复分解反应,上述六种物质之间能发生的复分解反应一共有四个。

(4)上述六种物质中,有的物质之间能双向转化,如Na2CO3↔ CO2。

6.有一包粉末,已知由CaCO3、FeCl3、MgCl2、Na2SO4、NaOH、NaNO3中的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现进行以下实验,各步骤均已充分反应。

①取一定质量的粉末,加水搅拌后过滤,得到沉淀和无色溶液A; ②向①步得到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得到无色气体和黄色溶液; ③将①步得到的无色溶液A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中一定存在的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

(3)生成白色沉淀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包粉末中可能含有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BaSO4 MgCl2、Na2SO4 MgCl2+2AgNO3==2AgCl↓+Mg(NO3)2 NaNO3 【解析】

试题分析:①取一定质量的粉末,加水搅拌后过滤,得到沉淀和无色溶液A;具体无法确定是否含有哪种物质;②向①步得到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得到无色气体和黄色溶液,证明一定含有碳酸钙、氯化铁和氢氧化钠;由③的操作可知,物质中含有硫酸钠和氯化镁;故(1)B的化学式是BaSO4 (2)A中一定存在的溶质的化学式是MgCl2、Na2SO4 (3)生成白色沉淀D的化学方程式是MgCl2+2AgNO3==2AgCl↓+Mg(NO3)2(4)这包粉末

中可能含有物质的化学式是NaNO3 考点:物质的推断

7.A-H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其中A为红棕色固体,反应①为冶金工业的重要反应,且B、D组成元素相同,C、F为金属单质,其它物质为化合物,其中F为紫红色,H为白色沉淀。 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①~④的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答案】Fe2O3 CO2 CuSO4 ②③ 3CO+Fe2O3【解析】 【分析】

A~H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为红棕色固体,反应①为冶金工业的重要反应,且B、D组成元素相同,所以A是氧化铁,B是一氧化碳,D是二氧化碳,C是铁,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H为白色沉淀,所以H是碳酸钙,C、F为金属单质,其它物质为化合物,F为紫红色,所以F是铜,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G是硫酸亚铁,E和铁反应会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所以E是硫酸铜,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详解】

(1)所以A是Fe2O3,D是CO2,E是CuSO4;

(2)①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不属于置换反应,②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属于置换反应,③是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属于置换反应,④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不属于置换反应,所以①~④的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②③;

(3)反应①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

高温2Fe+3CO2

高温2Fe+3CO2。

8.已知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相邻两物质都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分别生成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部分生成物已经略去),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B为杀菌剂波尔多液的成分之一,其溶液呈蓝色;C为应用最广泛的金属;丙为氯化物。

(1)B的化学式是_____;A所属的物质类别是_____。

(2)B的溶液与C反应后,溶液的质量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A与B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

【答案】 CuSO4 ; 碱 。 减小 Fe+2HCl=FeCl2+H2↑ ; 复分解反应 。 【解析】 【分析】

由B为杀菌剂波尔多液的成分之一,其溶液呈蓝色,B为CuSO4;C为应用最广泛的金属C为铁;故乙为铜或者硫酸亚铁;铁可以生成的氯化物只有Fe+2HCl=FeCl2+H2↑,故D为盐酸;根据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相邻两物质都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可知B、D硫酸铜和盐酸都可反应,故A为氢氧化钠。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

(1)B的化学式是CuSO4;A氢氧化钠所属的物质类别是碱。

(2)B的溶液与C反应后,溶质由硫酸铜变为硫酸亚铁,质量减小,溶剂不变,故溶液质量减小。

(3)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HCl=FeCl2+H2↑;A与B反应的为氢氧化钠和硫酸铜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属于复分解反应。

9.利用坐标系建立物质间的关系是总结化学知识的一种方法。A-M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九种物质,下图是根据这九种物质的类别和其中某种元素的化合价构建的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图中“→”表示一种物质转换成另一种物质) ,已知A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俗名是______________;

(2)H、G均可与M溶液反应,分别生成含该金属元素的两种盐溶液。G与M的反应常用于工业除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

(3)D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在B溶液中加入一定量 D溶液,过滤后取滤液,滴入过量M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写出所有可能情况,填化学式); (4)A - H八种物质中能与M溶液反应的物质有________种。

【答案】生石灰 Fe2O3+6HCl=2FeCl3+3H2O或Fe2O3+3H2SO4=Fe2(SO4)3+3H2O NaOH、NaOH和Ca(OH)2 7 【解析】

本题是推断题,首先要理解和熟记物质的鉴别、推断及其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知识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等,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

(1)根据图示可知,A是某元素+2价氧化物,A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氧化钙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A可能是氧化钙,俗名是生石灰;

(2)M是一种酸,H是单质,G是氧化物,H、G都与酸反应生成含该金属元素的两种盐溶液,G与M的反应常用于工业除锈。G是氧化铁,M是盐酸(或硫酸),已知的元素中铁有+2和+3价,对应的盐有亚铁盐和铁盐,因此H是铁,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与盐酸(或硫酸)反应生成氯化铁(硫酸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或Fe2O3+3H2SO4=Fe2(SO4)3+3H2O;

(3)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B是氢氧化钙,E是碱,其中金属元素显+1价,氢氧化钙能转化为E,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 E可能是氢氧化钠,E能转化为D,D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D可能是碳酸钠,在B溶液中加入一定量 D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过滤后取滤液,滴入过量的F(盐酸或硫酸)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碳酸钠没有剩余,氢氧化钙可能剩余,因此滤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OH、NaOH和Ca(OH)2;

(4)氢氧化钙能转化为C,氢氧化钠能转化为C,C是盐,则C是碳酸钙。M是酸,A - H八种物质中能与能与酸发生反应的有A(氧化钙),B(氢氧化钙),C(碳酸钙),D(碳酸钠),E(氢氧化钠),H( 铁),G(氧化铁)7种

10.如图表示物质间的相互关系,其中B是铁锈的主要成分,X可以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Y的化学式________。

(2)通常状况下,A转化为B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和X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H2SO4 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 Fe+CuSO4===Cu+FeSO4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目中B是铁锈的主要成分可以知道,B是氧化铁,X可以用来配置农药波尔多液,波尔多液的配置原料主要是硫酸铜,熟石灰和水,根据图中A和X溶液结合生成红色固体和浅绿色溶液C,可以推断出C溶液为硫酸亚铁,根据A物质可以生成铁锈且可以和X溶液反应生成红色固体和浅绿色溶液C,可以确定A为单质铁,(1)根据图中A和Y溶液可以生成水溶液C和气体,Y溶液为一种酸,而这种酸中含有硫酸根则Y溶液为硫酸;(2)单质铁生成氧化铁的条件,根据生活经验,我们可以知道铁生成铁锈的条件为与水和氧气接触,(3)已知A为单质铁,溶液为硫酸铜溶液,则我们可以推断出A和X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反应方程式如答案所示。 【点睛】

本体的关键是知道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铜,浅绿色溶液在已知和铁相关的情况下一般为亚铁离子。

11.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6种物质,分别由C、H、O、S、Fe、Cu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已知A、C是单质,B、C、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E的固体俗称“干冰“,F是氧化物,F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1.这些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能相互反应,“→”表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A、D的化学式:A_____;D_____。 (2)写出E的一种用途:_____。

(3)写出D→E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反应。

(4)写出B﹣C、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C:_____;F→E:_____。

【答案】CuH2SO4灭火复分解Fe+CuSO4==Cu+FeSO4CuO+CO【解析】 【分析】

Cu+CO2

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6种物质,分别由C、H、O、S、Fe、Cu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已知A、C是单质,B、C、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E的固体俗称“干冰“,所以E是二氧化碳,F是氧化物,F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1,氧化铜中铜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6=4:1,所以F是氧化铜,D会与氧化铜反应,会转化成二氧化碳,硫酸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与碳酸钠反应能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D是硫酸,C会与硫酸反应,铁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C可能是铁,铁能转化为A,A是单质,铁与硫酸铜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A是铜,B能转化为铜,铁与硫酸铜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B是硫酸铜,将假设代入框图,假设成立。 【详解】

(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是铜,化学式是Cu,D是硫酸,化学式是H2SO4; (2)E是二氧化碳,可用灭火;

(3)写出D→E反应是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 (4)B﹣C的反应是铁与硫酸铜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CuSO4==Cu+FeSO4; F→E的反应是氧化铜与一氧化碳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O+CO【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Cu+CO2。

12.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C是氧化物,B是胃液中含有的酸,D是通常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E可用作补钙剂,反应①中有红色物质生成。物质间相互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两端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A的化学式_____

(2)写出C→E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4)写出B的一种用途_____。

【答案】CuO Ca(OH)2+CO2=CaCO3↓+H2O 置换反应 金属除锈

【解析】 【分析】

根据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C是氧化物,B是胃液中含有的酸,所以B是盐酸,D是通常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所以D是氢气,E可用作补钙剂,反应①中有红色物质生成,所以A是氧化铜,C是二氧化碳,E是碳酸钙,碳酸钙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详解】

(1)A的化学式是CuO;

(2)C→E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3)反应①是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水,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4)B的一种用途是:金属除锈。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