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完整word版)体操术语

(完整word版)体操术语

来源:九壹网


体 操 术 语

内容提要:

本意主要介绍体操术语的要领概念和类型,概括和归纳了基本术语、器械体操和技巧术语、队开队形和徒手体操术语以及体操术语的实际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体操术语的构成。

2.学会体操术语的运用。

体操术语是正确说明体操动作的专门用语.正确地运用体操术语,不仅有助于体操教学训练的顺利进行,而且对于体操运动的普及和提高、体操科学研究、体操教学经验的积累和交流,体操理论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体操术语不是对体操动作过程的”描绘\而是确切说明和界定动作结构特点的名称.对体操术语的界定有3个基本要求:

(1)正确:要确切地说明动作的性质形式。

(2)简练:语言要简明.

(3)易懂:要使人容易理解.

第一节 体操术语的类型

目前,体操术语主要分结构术语和命名术语两种类型

一、结构术语

结构术语是指描述动作形式及其本质特征的专门用语。这一类术语称为标准性或规范性术语,是体操术语运用的主流。但是,由于结构术语中有的高难动作术语文字描述较长,教学训练时使用起来比较困难,在实践中常被一些简化了的术语所代替。

1.完整术语

完整术语是结构完整、书写规范的用语。完整术语典范的体操术语,它是其他术语的基础。完整术语的构成包括:开始和结束姿势、动作方向、动作形式、动作做法和动作类型。

2.简化术语

为方便起见,在平时教学、训练中使用的将某些结构术语简化了的专门用语。随着体操技术水平的日益发展,这类术语也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其共同特点是表达方法与动作有紧密联系,易引起动作联想,使用简单方便,如单杠、反转正、空翻动作、屈两周等.

二、命名术语

命名术语是指根据动作形态和国名、地名、人名对动作进行描述的专门用语.这类动作术语的特点是便于记忆,分为形意术语和人名术语。

1、形意术语

形意术语是用形象、形意来描述体操动作的一类术语,是广大体操工作者从歌舞、戏剧、杂技中代用而来的,具有浓厚的民族传统性。这类术语由于有形象、形意等特点,简明易记,很容易被人们接受。有一部分形

意术语,一直在体操教学训练中得到运用,并有发展的趋势,如跺子、蛇腰、拉拉提等。

2.国名、地名、人名术语

国名、地名、人名术语是指国际体联依照动作形式和创造该动作并在世界体操大赛中率先使用的国家、地区和运动员的名字命名的一类术语。如捷克腾跃、阿拉伯空翻、高低杠马燕红下等.

第二节 体操基本术语

体操术语是随着体操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的完善的.体操动作很多,体操术语也很多。下面列举的基本术语,是一些主要的概括性的术语。

一、人体运动轴和器械轴

1.人体运动轴

(1)纵轴:通过身体重心上下的连线。

(2)横轴:通过身体重心左右的连线。

(3)肩轴:通过两肩的连线。

(4)前后轴:通过身体重心前后的连线。

2.器械轴

器械轴是指器械最长的工作部分。例如,单杠的器械轴是沿杠的线;吊环的器械轴是通过握点假设的连线等。

二、身体部位与器械关系术语

(1)正:肩轴与器械轴平行的姿势,如前正立(”前\"字可省略)、后正立、左(右)正立、内正立.

(2)侧:肩轴与器械轴垂直的姿势,如前侧立(\"前”字可省略)、后侧立、奩(右)侧立、内侧立。

(3)前、后:胸向器械为前,背向器械为后;但身体倒置(倒立或倒悬垂)时则相反,背部所向为前,胸部所向为后.

(4)左、右:肩侧对器械的方向。左右不是固定的,是依照人的位置来确定的。当练习者做转体180°以后,原来的左就变成右了。

(5)内、外:如果人在双杠的两杠之间,叫做”杠内\";如果在双杠的两杠之外叫做”杠外\".

(6)远、近:指身体和器械的距离。例如,在与双杠成正立时,靠近身体的一杠为近杠,远离身体的一杠为远杠;支撑跳跃的纵器械,靠近起跳点一端为近端,远离起跳点一端为远端。

(7)纵器械、横器械:器械轴与练习者助跑方向一致时叫纵器械要,器械轴与练习者助跑方向垂直时叫横器械。

三、握器械的方法

(1)正握:两手大拇指相对握杠。

(2)反握:两臂旋外,两手大拇指向外握杠。

(3)翻握:两臂旋内,两手大拇指向外面握杠。

(4)交叉握:两臂交叉握杠。应指明哪一臂在上面.

(5)正反握:一手正握,另一手反握。

(6)反翻握:一手反握,另一手翻握。

(7)深握:在靠近腕关节的掌根上握杠或环,通常在吊环上使用。

(8)从内握:两手从两杠的内侧握杠,手背相对。

(9)从外握:两手从两杠的外侧握杠,手掌相对.

四、动作关系术语

(1)同时:在一个动作中身体的不同部位或两个动作必须做成一个完整动作时用”同时\"表示,如在双杠上做支撑后摆同时转体90°成正手倒立。

(2)依次:在单个动作中,身体某些动作部位有先后动作时,用”依次\"来表示。例如,做侧手翻时,两手依次落地,成分腿手倒立,两臂依次顶肩推地,两脚依次落地,成分腿站立。又如,鞍马单腿依次摆越成后撑.

(3)接:两个单个完整动作之间要求连续完成时用”接\"字把他们连接起来,如单杠支撑后加环接后倒弧形下,技巧前滚翻接头手翻。

(4)成:在做完动作之后的结束姿势,如单杠翻上成支撑,吊环上摆动翻上成直角支撑.

(5)破折号:在记写成套动作时,每一个随后的单独动作和联合动作要用”--”的符号使它和前一个动作隔开,如低单杠,经直角悬垂摆动屈伸上——支撑后回环——弧形下。

第三节 器械体操和技巧动作术语

(1)悬垂:身体某(些)环节悬挂器械,低于器械轴,分为单纯悬垂和混合悬垂。

①单纯悬垂.只用身体某环节来做悬垂。在器械上做悬垂时,一般指正握、直臂、腿并拢、身体伸直自然下垂,如单杠悬垂.除此之外,还有吊环倒悬垂、屈体悬垂等。

②混合悬垂。除手握器械外,还有身体其他部位接触器械或地面,如单挂膝悬垂。

(2)支撑:身体某(些)环节撑于器械,肩轴高于(或平于)器械轴,分为单纯支撑和混合支撑。

①单纯支撑.只用身体的某部分支撑器械或地面。在器械上做单纯支撑时,没有说明两臂状态、握法及身体姿势时,都意味着两臂伸直,正握器械,两腿并拢伸直,身体伸直,如双杠上的支撑、吊环十字支撑等。其他应加以说明。

②混合支撑。用手与身体其他的部分同时支撑器械或地面,如垫上屈体支撑,单杠骑撑等.

(3)摆动:在悬垂或支撑中做向前、向后或向左右钟摆动式的摆动动作,如单杠悬垂摆动。

(4)摆荡:身体和器械一同摆动的动作,如吊环或吊绳上的前荡、后荡、侧荡等。

(5)振浪:利用髋关节有节奏地急速屈伸(甩腿或踢腿)、加速摆动的动作。振浪又称为鞭打式摆动.

(6)弧形:由支撑或悬垂开始,利用髋关节的屈伸使身体重心沿抛物线轨迹运动的动作,如单杠支撑后倒弧形下、双杠弧形上成支撑等。

(7)极点:身体做摆动动作达到最大幅度的那一点。

(8)转体:绕身体纵轴转动的动作。

(9)回环:身体绕器械轴或握点的连线做由支撑经悬垂再到支撑或由悬垂经支撑再到悬垂的圆形动作,如单杠支撑后回环、骑撑前回环、向前大回环等.

(10)腾越:腿从身体腾起后从器械上越过,如跳马分腿腾越,单杠直角腾越。

(11)摆越:腿从器械的上面或下面越过的动作,如单杠支撑单腿摆越成骑撑。

(12)同侧:动作开始时的方向与做动作的上肢或下肢方向相同的动作,如鞍马单腿同侧全旋.

(13)异侧:动作开始时的方向与做动作的上肢或下肢方向相反的动作,如鞍马单腿异侧全旋。

(14)交叉:两腿在器械上同时做相反方向方向摆越的动作。由骑撑开始后腿向同侧摆越的称正交叉,向异侧摆越的称反交叉,如鞍马上的正、反交叉等。

(15)全旋:腿做一周或一周以上的绕环式动作,如鞍马单腿同侧全旋、双腿全旋、分腿全旋等。

(16)横向移位:身体横轴与器械轴平行的左、右移位动作,又称平移,如鞍马环上全旋平移至一手撑环,另一手撑马身等.

(17)纵向移位:身体横边与器械轴垂直的前、后移位动作,又称纵移,如鞍马的马乔尔纵向前移或纵向后移等.

(18)倒立:头在下,脚在上的一种支撑姿势,如手倒立、单臂倒立、头手倒立等.

(19)滚动:身体不同部位依次支撑器械或地面并经过头部翻转所弧形动作,如团身滚动、挺身滚动和滚动等。

(20)滚翻:身体的不同部位依次支撑器械或地面工经过头部的翻转动作,如团身前滚翻、屈体后滚翻,双杠挂臂挺身后滚翻等。

(21)手翻:用手或头手支撑经过头部翻转的动作,如技巧前手翻、后手翻、侧手翻、头手翻等.

(22)空翻:身体腾空时做围绕横轴或前后轴、经过头部翻转的动作,如团身后空翻、屈体前空翻、直体分腿侧空翻等。

(23)空翻团体:把空翻和转体同时做成一个动作(以人体横轴或前后轴)为轴的空翻,同时完成以人体纵轴为轴的转体),如直体后空翻一周转体360°,屈体前空翻团体180°,团身后空翻两周转体360°等。

(24)上:由悬垂转为支撑或由较低的支撑改为较高的支撑吧及由地面跳上器械成支撑的动作,如单杠翻上、双杠挂臂前摆上、鞍马直角上等。

(25)下、由支撑转为悬垂或由较高的支撑转为较低的支撑以及从器械上到地面的动作。其中肩部由上而下做弧形运动称倒下、肩部由下做垂直运动称落下,如双杠支撑后倒成屈体挂臂撑,手倒立落下成肩倒立等。

(26)转肩:以肩关节为轴做的两臂旋外的动作,如吊环直体前转肩。

(27)平移:进行移位时,身体的横轴与器械轴平行.

第四节 队列队形和徒手体操动作术语

一、队列队形术语

(1)列:学生左右排成一条直线称为列,一般由右向左按高矮排列.

(2)路:学生前后重叠成一行称为路,一般从前到后按高矮顺序排列。

(3)横队:按\"列”组成的队形称为横队,一般横队的宽度大于纵深。

(4)纵队:按\"路\"组成的队形称为纵队,一般纵队的纵深大于宽度。

(5)排头:位于纵队之首或横队右翼者称为排头.

(6)排尾:位于纵队最后或横队左翼者为排尾.

(7)翼:队列的左右两端称为翼,左端为左翼、右端为右翼,多列行进变换方向时,转弯内侧一翼为轴翼,另一侧为外翼。

(8)伍:在数列(路)站立时,前后(左右)排列成一行(列)的学生称为伍。各伍人数与列(路)数相等称为满伍,人数少于列(路)数称为缺伍。

(9)间隔:学生或成队彼此之间左右的间隙称为间隔,横队之间左右间隔一般为一拳(约10厘米),队与队之间的间隔约两步.

(10)距离:学生或成队彼此之间前后的间隙称为距离,纵队学生之间前后距离一般为一臂长(约75厘米),队与队之间的距离约两步.

(11)基准学生:被指定作为看齐目标的学生称为基准学生.

(12)步幅:一步的长度(前后脚脚跟之间的距离)称为步幅。

(13)步速:每分钟走的步数叫步速。

二、徒手体操术语

(1)立:人体站立的姿势,有直立、并立、开立、点地立和起踵立等.

①直立.与立正基本相同,但五指并拢伸直。

②并立。与直立相同,但两脚并拢。

③开立。两脚左右分开同肩宽,其他开立(如大、小、前后开立等)应特别指明。

④点地立。一脚侧出脚尖点地、重心落在另一腿上的立。有前、后点地立等。

⑤起踵立.两脚跟提起。

(2)蹲:指两膝并拢同时屈膝的一种姿势。成蹲时,一般指两腿并拢,全脚掌着地,其他应指明。

①全蹲。大腿与小腿夹角小于45°。

②半蹲。大腿与小腿夹角约为90°

(3)跪:膝盖与小腿前面着地,两腿并拢,上体与地面垂直,其他如单膝跪立等应指明。

(4)撑:指两手支撑在地上的姿势,有俯撑、仰撑、侧撑、蹲撑、跪撑等。

(5)弓步:一脚向某方向迈出一大步,膝关节弯曲成90°左右;另一腿伸直,上体正直。有前、侧、后弓步等。做弓步时,一般为全脚掌着地,其他应指明。

(6)劈腿:两腿分开成180°的一种姿势.有左右劈腿、前后劈腿和半劈腿(一腿弯曲)。前后劈腿时必须指明哪条腿在前,如右腿在前的前后劈腿。

(7)坐:指坐在地上中器械上的姿势,有直角坐、跪坐(有单腿和双腿之分)。

(8)卧:人体在地面上躺着的姿势,有俯、仰、侧卧等.

(9)倾:身体偏离垂直面又不失去平衡的姿势.

(10)平衡:以身体某(些)环节支撑地面,保持一定时间的静止姿势。有单脚站立的俯平衡、侧平衡、搬腿平衡等。

(11)桥:指身体背向地面,手和脚支撑成弓形的一种姿势.

(12)举:指四肢移动范围不越过180°而停止在某一部位的动作。有前、侧、上、后、侧上、侧下、前斜上、后斜下举等。做前举、上兴趣、后兴举,以及中间方向的举时,一般掌心相对;做侧举、侧下举时,一般掌心向下,其他应说明.

(13)屈:指关节角度缩小或弯曲的动作,如两臂侧屈、何前屈等.

(14)伸:指关节角度扩展或伸直的动作,如伸臂、伸腿.

(15)绕:指身体某环节做180°以上、360°以下的弧形动作。绕的方向由动作的开始姿势与身体的而定.绕时应指明结束姿势,如立正姿势开始两臂向内绕至侧举.

(16)绕环:指身体某部位做360°或360°以上的圆形动作。绕环的方向与绕的要求相同,如由立正姿势或两臂上举姿势开始,可做两臂向前绕和绕环向后绕和绕环、向内绕和绕环、向外绕和绕环;由两臂侧举姿势开始,可做两臂向下绕和绕环、向上绕和绕环。

(17)波浪:指身体某部分相邻的关节按顺序做屈伸的动作,有手臂波浪、身体波浪和跑波浪等。

(18)踢腿:指腿由下向各方向做加速摆动的动作,如前踢腿、侧踢腿、后踢腿等。

第五节 体操动作术语的运用

一、体操术语的构成

在记写徒手体操时包括以下5个因素:

(1)开始姿势:有悬垂、支撑、站立、分腿坐、起跳、蹲撑、后撑、挂臂撑等。

(2)动作方向:有前、后、左、右、上、下等。

(3)动作的形式:有团身、躯体、直体、分腿。

(4)动作的做法:有摆动、用力慢做、回环、转体、弧形、屈伸、滚翻、空翻、腾越等。

(5)结束姿势:成什么姿势。

在记写器械体操和技巧动作的单独动作或成套动作时,不必把动作的形式、开始和结束姿势全部指出来,只写动作的主要结构和特点,如双杠”后摆上”,如果全部写出来的话,可写成:”由挂臂撑摆动开始,后摆上,成直臂支撑.\"这样虽然具体,但文字繁多,不利于应用。

二、体操动作术语的记写方法

(1)完整记写法:根据结构术语记写的要求,详细、准确地说明具体动作。一般多用于编写比赛规定动作、测验动作、等级大纲、体育锻炼标准等,如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单杠动作:悬垂摆动屈伸上接后摆--支撑后回环--左(右)腿摆越成骑撑--两手换反握,骑撑前回环—-右(左)腿摆越同时左(右)转体180°成支撑——后摆转体90°下。

(2)缩写法只简单记写动作的做法或动作名称.多用于编写教学大纲、教案,如动作名称简写”十字\"、”水平\"和\"人名术语”。

(3)图解法:用草图来说明动作。它的特点是直观、运用方便,一般用于写教案。

三、记写术语和运用时几点要求

1.可以省略的术语

属于体操基本姿势的术语可省略,如直臂、直腿、并腿、绷脚尖等。

做徒手体操四肢运动,路线较短时,可省略表明路线的术语.例如,两臂侧举,意思是两臂向外侧平举。在这里”平\"可省略。如果经过的路线较长时,必须说明,如两臂向内绕环至侧举。

完成动作的速度和肌肉紧张程度与平时相同的可省略,不同的要说明.例如,技巧练习中平时做手倒立一般用蹬地摆腿做;如果要以慢速做手倒立时,必须说明其做法和形式,如直臂屈体慢起倒立。

做器械体操动作时,”正”的部位在单杠、鞍马和吊环上就可省略不用,只指出”侧”的部位。倡在双杠上则可省略\"侧\"的部位术语。又如在单杠、鞍马、平衡木上,\"正撑\"、”正握”等术语可以省略,只说明”后撑\"、\"反握”等术语;在双杠上可省略\"侧撑”、\"从内握”等术语,只写\"从外握”术语;在记写单杠、鞍马、吊环、平衡木上的”正撑”和双杠上的”侧撑”术语时,一般都称为”支撑\"。

在鞍马各个不同部位上做双腿全旋时,\"腿\"、\"双腿\"可省略,如环上全旋、环外全旋、侧撑全旋、单环全旋等.如果做单腿全旋必须说明.

做安全系数空翻和空翻转体动作时,团身空翻可以省略\"团身”二字。

纵轴转体度数一般都要指明转多少度,如转体90°、180°、720°等。但有时可省略180°,如双杠前摆上转

体成支撑,鞍马直角上、直角出等.

2。开始姿势

通常是在动作开始时加以说明。在记写动作时,要指明第一动作的开始姿势。对下面动作的开始姿势,则不必指明,因为前一个动作的结束姿势是最后一个动作的开始姿势。

3.动作方向

以开始运动时与身体的方向来确定,如徒手动作,两臂上举时向前后方做绕或绕环称为向前绕或绕环;在做摆越、腾越、全旋等动作时,其方向是由开始运动时身体与器械的方向确定的,如跳马(箱)身体向右方向做的斜进直角腾越,称斜进向右直角腾越;鞍马支撑时顺时针方向做的全旋,称向左全旋,后撑时顺时针做的全旋,则称向右全旋。

单杠由支撑开始单腿向前摆越时,可省略\"向前\"两个字,因为支撑开始腿只能向前摆越.其他情况下必须指明方向。

4.动作结束姿势

结束姿势与开始姿势相同的一般可以省略结束姿势,如双杠支撑前摆屈伸。必然的结束姿势一般也可以省略,如双杠挂臂屈伸上、单杠挂膝摆动上、技巧前手翻等。

四、徒手体操的记写

徒手体操一般采取分\"节”记写,各\"节”的单个动作,应写出以下内容:预备姿势、动作部位、动作方向、动作方法、结束姿势。

1.记写每拍动作的方法

记写的顺序一般从左至右,从下而上(腿、上体、臂、头)或下肢、上肢、上体和头部的顺序记写。在一拍动作中,各部位的动作一般是同时进行的,”同时\"二字可以省略.各部位动作不是同时进行的,可按先后顺序记写.

2.记定一节动作的方法

(1)该节动作的名称,标明由几个八拍组成(如8拍×2、8拍×4或8拍×8)。

(2)预备姿势,如直立。

(3)按节拍的顺序记写动作内容,说明动作方向、路线、方法,最后一拍要指明结束姿势。

应注意:当后一拍动作按原来的路线恢复到前一拍动作的结束姿势时,可用\"还原”两字代替后一拍动作的详细记写。后面若干拍与前若干拍动作完全相同,只指出同若干拍即可,如⑤~⑧同①~④。若是对称动作,后若干拍动作可以省略,只指出对称的部位或方向即可,如\"唯两腿(臂)交换”;只胡左、右方向对称改变时,可写成”唯左、右相反”.

[示例]第八套广播体操第五节体侧运动(8拍×4)

预备姿势:直立

1拍左腿向左一步(稍宽于肩),同时两臂侧举(掌心向下)。

2拍上体左转90°,左臂于体后屈肘、手背贴腰,右臂胸前平屈,手指触左肩(掌心向下)。

3拍两臂伸直,经前成左臂胸前平屈、右臂侧举(掌心向下),同时上体右转180°,眼看右手。

4拍还原成直立.

5~8拍同1~4拍,唯方向相反。

要求及注意事项:身体转动时两脚不动.

附录:

一、形意术语简介

1.顶——手倒立.

2.头顶-—头手倒立。

3.趋步-—有节奏踏跳。

4.踺子-—后手翻。

5.小翻踺子—-侧手翻向内转体90°(接后手翻)。

6.出场踺子-—侧手翻向内转体90°(接后空翻).

7.出场——团身后空翻.

8.前扑——前空翻。

9.虎跳——侧手翻向外转体90°两脚集资落地跳起。

10.跺子--侧手翻向内转体约45°跳起向外转体约135°。

11.聂子--侧空翻。

12.旋子—-跳起水平旋转。

13.蛇腰——直体后空翻.

14.拉拉提——分腿挺身后空翻。

15.倒插虎-—后手翻接胸滚。

16.回笼-—后空翻接前空翻。

二、国名、地名、人名术语简介

1.旋(月亮空翻、塚原空翻)-—空翻两周转体360°,分前、后旋.前旋是前空翻转体360°或前空翻转体180°,后旋是后空翻转体180°。

2.楼云空翻—-团或屈或直体侧空翻两周转体270°。

3.斯巴克——前手翻团身前空翻两周.

4.贝尔特尔—-头手翻团身前空翻.

5.科曼-—后直720°接前团。

6.施托克里-—鞍马直角出直角进.

7.向后施托克里--反出反进.

8.特拉姆洛特——平移出直角进。

9.捷式转体——插身全旋转体180°(支撑开始、后撑结束)。

10.俄式全旋--挺身全旋转体360°。

11.马乔尔打滚—-马端侧撑全旋向内纵轴转体360°。

12.斯维多后移--马端侧撑全旋后移至另一马端。

13.本间上—-向前方转肩翻上成直角撑.

14.李宁摆上-—向后正吊前摆上。

15.阿扎良——悬垂直臂直体慢翻上成十字。

16.古佐吉——团身后翻两周前摆。

17.塜原跳--跳马侧手翻内转后空翻。

18.笠松跳-—跳马侧空翻转体270°。

19.奎尔沃—-前手翻转体180°后空翻。

20.科尔布特--跳转体360°前手翻转体360°。

21.奥梅里杨奇科——踺子跳跃后手翻转体180°团身前空翻。

22.吉阿米多夫——双杠前摆转体360°成倒立.

23.希里夸尔--双杠倒立前翻转体360°成支撑.

24.马库茨-—吉阿米多夫接希里夸尔。

25.马尔钦科——双杠支撑前回环。

26.科罗廖夫-—双杠向后大回环分腿前切成支撑。

27.童非-—双杠前摆上后空翻成倒立。

28.叶格尔—-单杠团、屈(分腿)体前空翻抓杠。

29.肖瑞智--单杠前摆分腿前空翻抓杠.

30.盖洛德-—单杠团身前空翻一周半越杠抓杠。

31.马匀凯洛夫--单杠后摆上转体180°分腿向后腾越。

32.京格尔--单杠前摆后空翻180°转体抓杠.

33.科瓦斯——单杠向后大回环团身后空翻越杠。

34.德尔切夫—-分腿后空翻转体180°抓杠。

35.祖霍尔德—-高杠屈体悬垂弧形后转肩成低杠倒立。

36.辛多夫——高杠腾身倒立分腿后切成悬垂。

37.卡切夫-—单杠大回环后切成悬垂。

38.艾德娜——面向外高杠后撑前回环前伸近倒立转体360°或540°。

39.西绍娃—-平衡木团身或直体前翻转体360°。

40.科尔布特手翻--高腾空后手翻成分腿坐。

41.加里森-—不扶手经肩直体前滚翻成蹲立或站立。

复习题:

1.何谓体操术语?正确运用体操术语有何意义?

2.简述体操术语的类型。

思考题:

1.举例说明体操术语的构成。

2.记写和运用体操术语时有哪些要求。

作业题:

1.用体操术语记写一节徒手操。

2.用体操术语记写一套器械体操(单杠或双杠)成套动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