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国花鸟画在线考试试题及参.doc

中国花鸟画在线考试试题及参.doc

来源:九壹网
中国花鸟画在线考试试题及参

一、单选题 1.

(1分)东晋杰出的画家,理论家顾恺之画论著作有三篇:《魏晋胜流画赞》.《论画》.,这是中国最早的专门画论。 A. B. C. D. 2.

《画云台山记》 《林泉高致》 《古画品录》 《图画见闻录》

参:A

(1分)明万历年间,莫是龙.董其昌.陈继儒及沈漱提出山水画的,这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次提出的关于画派的理论。 A. B. C. D. 3.

文人画论 绘事微言 南北宗论 宗派分论

参:C

(1分)《鸟石图》的作者是()o A. B. C. D. 4.

徐渭 山人 高奇峰 齐白石

参:B

(1分)明万历年间,莫是龙.董其昌.陈继儒及沈漱提出山水画的南北宗论,这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次提出的关于() A. B. C. D. 5.

文人画的理论 表现手法的问题 画家的风格说 画派的理论

参:D

(1分)标志着山水画成为画科并开始成熟起来的作品是()。 A. B. C. D. 6.

《早春图》 《溪山行旅图》 《千里江山图》 《游春图》

参:D

(1分)赵孟作画贵有古意”的古意指绘画要取法()0 A. B. C. D. 7.

唐人 宋人 汉代 魏晋

参:D

(1分)苏轼论画不提六法.四格,而提出“常理”,在绘画上提倡 ,他曾评论王维的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A. B. C. D. 8.

书画相合 以书入画 诗文入画 诗情画意

参:D

(1分)《早春图》取用()透视方法构图取景。 A. B. C. D. 9.

平行 平远 高远 深远

参:C

(1分)南宋郑思肖的纸本()表现自己坚贞高洁的民族情操。 A. B. C. D. 10. A. B. C. D.

《墨兰图》 《竹鹤图》 《双鹤图》 《溪凫图》

(1分)隋代画家展子虔的《游春图》在艺术处理上创造()透视方法构图取景。 平行 平远 高远 深远

参:A

参:B

”.(1分)“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是魏晋南北朝时期 对绘画特点的认识。

A. B. C. D. 12. A. B. C. D. 13. A. B. C. D. 14. A. B. C. D. 15. A. B. C. D. 16. A. B. C. D. 17. A. B. C. D. 18. A. B. C. D. 19. A. B. C. D. 20. A. B. C. D. 21. A, B, C. D.

陆机 顾恺之 谢赫 姚最

(1分)明万历年间,莫是龙..陈继儒及沈漱提出山水画的南北宗论,这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次提出的关于画派的理论。 王安道 董其昌 徐渭 文征明

(1分)()是我国花鸟画的繁荣时期。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1分)《六君子图》的作者是元代的()。 郭熙 展子虔 王希孟 倪瓒

(1分)中国第一篇正式的山水画论是() 《图画见闻录》 《叙画》 《林泉高致》 《笔法记》

(1分)借用画画的故事讲道家“任自然,返质朴\"的思想的理论出自() 畅神 似与不似 心师造化 “解衣般礴”

(1分)在清初画坛上占统治地位的正统艺术观的代表者是() 浙派 四王 四僧 吴派

(1分)宗炳在其绘画理论中提出()的山水画功能论。 ”使民知神奸” 士气

存形莫善于画 畅神

(1分)唐代著名美术理论家张彦远在其著作 中对谢赫提出的“六法”作了最早的解释,并对六法内容作了新的补充,即关于立意问题。 《历代书画录》 《历代名画记》 《图画见闻志》 《益州名画录》

(1分)中国绘画理论最早的功能说是()。 ”使民知神奸” 以形写神 存形莫善于画 迁想妙得

(1分)《杂花图卷.葡萄图》的作者是() 徐渭 山人 高奇峰 齐白石

参:A

参:B

参:D

参:D

参:C

参:B

参:D

参:B

参:A

参:A

22. A. B. C. D. 23. A. B. C. D. 24. A. B. C. D. 25. A. B. C. D. 26. A. B. C. D. 27. A. B. C. D. 28. A. B. C. D. 29. A. B. C. D. 30. A. B. C. D. 31. A. B. C. D. 32. A. B. C.

(1分)山水画的审美特征表现为() 意象 意境 形象 情景

(1分)宗炳的《画山水序》是中国第一篇正式的 美术文献。 山水画论 画论著作 山水诗集 绘画技法书

(1分)“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提出者是() 吴昌硕 高奇峰 齐白石 林风眠

(1分)唐代著名美术理论家 在其著作《历代名画记》中对谢赫提出的“六法”作了最早的解释,并对六法内容作了新的补充,即关于立意问题。 郭若虚 郭如虚 张彦远 张颜远

(1分)“笔墨本无情,不可使运用笔墨者无情。作画在摄情,不可使鉴画者不生情。”是清代画家 所提出。 T军南田 朱宜 石涛 金农

(1分)继谢赫后,南陈的 写了《续画品录》,提出了前人所未提的“心师造化”论。 宗炳 张文通 黄休复 姚最

(1分)近代花鸟画家 先生曾讲:“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潘天寿 吴昌硕 黄宾虹 齐白石

(1分)《左传》中记载的“……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 o阐明了青铜器图纹的社会作用,这是中国绘画理论最早的功能说。 存形莫善于画 则解衣般礴 美而不可悦 使民知神奸

(1分)”君形”及”谨毛失貌”出自()。 《韩非子》 《庄子》 《左传》 《淮南子》

(1分)两宋代花鸟画的风格主要以 为主。 大写意 小写意 水墨画 院体工笔

(1分)”逸笔”说出自()。 钱选 王世贞 倪瓒

参:B

参:A

参:C

参:C

参:A

参:D

参:D

参:D

参:D

参:D

D, 33. A. B. C. D. 34. A. B. C. D. 35. A. B. C. D. 36. A, B, C. D. 37. A. B. C. D. 38. A. B. C. D. 39. A. B. C. D. 40. A. B. C. D. 41. A. B. C. D. 42. A. B. C. D. 43. A.

刘道醇

(1分)”自然.神.妙.精.谨细”五等评画标准的提出者是()。 张彦远 董其昌 莫是龙 陈继儒

(1分)”成竹于胸”出自()。 《画楷序》 《竹懒论画》 《林泉高致》 《竹谱》

(1分)“师意不师迹”提出者是() 郑板桥 石涛 王时敏 张大千

(1分)《写生珍禽图》用的是()。 单勾法 写意法 双勾法 填色法

(1分)唐代著名美术理论家张彦远在其著作《历代名画记》中对谢赫提出的“六法”作了最早的解释,并对六法内容作了新的补充,即关于。 笔法问题 立意问题 构图问题 设色问题

(1分)以下作品中同时运用平远.高远.深远三种透视方法的是()。 《溪山行旅图》 《游春图》 《千里江山图》 《山市晴峦图》

(1分)\"谚云:'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不唯各言其志,盖亦耳目所习,得之于心而应之于手也。……”,其中黄家指的是() 黄修复 黄道周 黄庭坚 黄筌

(1分)论画不提六法.四格,而提出“常理”,在绘画上提倡诗情画意,他曾评论王维的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沈括 欧阳修 吴道子 苏轼

(1分)\"谚云:'黄家,徐熙野逸'不唯各言其志,盖亦耳目所习,得之于心而应之于手也。……”,其中黄家指的是黄筌。 高古 秀丽 富贵 亮丽

(1分)唐代美术理论家张彦远提出绘画功能论的主要内容是() 使民知神奸 逸气

成教化,助人伦与怡悦情性 传神

(1分)将画竹过程分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画家是()。

文同

参:C

参:A

参:D

参:B

参:C

参:B

参:C

参:D

参:D

参:C

参:C

B. C. D. 44. A. B. C. D. 45. A. B. C. D. 46. A. B. C. D. 47. A. B. C. D. 48. A. B. C. D. 49. A, B. C, D. 50. A. B. C. D. 51. A. B. C. D. 52. A. B. C. D. 53. A, B, C. D.

郑燮 苏轼 石涛

(1分)绘画要墨法分明,提出墨法有浓墨.淡墨.泼墨.积墨.焦墨等七种墨法的是() 黄宾虹 潘天寿 徐悲鸿 张大千

(1分)中国现存最早的花鸟画作品是() 《双鹤图》 《写生珍禽图》 《竹鹤图》 《溪凫图》

(1分)南宗圆系宗主是()。 苏轼 米芾 王维 董源

(1分)中国第一篇正式的山水画论是()o 《图画见闻录》 王微《叙画》 《林泉高致》 《笔法记》

(1分)”胸无成竹”提出者是()。 石涛 文同 郑燮 倪瓒

(1分)中记载的“……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阐明了青铜器图纹的社会作用,这是中国绘画理论最早的功能说。 《左传》 《史记》 《庄子》 《淮南子》

(1分)东晋杰出的画家,理论家顾恺之画论著作有三篇:《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这是中国最早的专门画论。 《图画见闻志》 《古画品录》 《论画》 《续论画》

(1分)”若要笑,眉弯嘴挠。若要哭,眉锁额蹙”出自唐五代的民间绘画经验总结--()。 《画断》 《画论》 《历代名画记》 《世说新语》

(1分)《左传》中记载的“……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阐明了青铜器图纹的社会作用,这是中国绘画理论() 最早的品评说 最早的功能说 最早的技法说 较早的功能说

(1分)〈千里江山图〉的作者是北宋的() 郭熙 展子虔 王希孟 倪瓒

参:B

参:A

参:B

参:C

参:D

参:C

参:A

参:C

参:D

参:B

参:A

54. A. B. C. D. 55. A. B. C. D. 56. A. B. C. D. 57. A. B. C. D. 58. A. B. C. D. 59. A. B. C. D. 60. A. B. C. D. 61. A. B. C. D. 62. A. B. C. D. 63. A. B. C. D. . A. B. C.

(1分)作画贵有古意论出自() 钱选 倪瓒 郭若虚 赵孟^

(1分)《魏晋圣流画赞》出自(),这是中国最早的专门画论。 王微 顾恺之 蔡邕 谢赫

(1分)清初画坛四僧之一的石涛在创作中提出“我用我法” “师古人之迹而不师古人之心,宜其不能一出头地也。”他的艺术主张大都收录在其著作() 《小山画谱》 《山水画诀》 《苦瓜和尚画语录》 《西庐画跋》

(1分)苏轼论画不提六法.四格,而提出“” ,在绘画上提倡诗情画意,他曾评论王维的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知理 常理 尚意 尚品

(1分)山水画是()交融的艺术。 意象 意境 形象 情景

(1分)宗炳的 是中国第一篇正式的山水画论。 《画山水序》 《叙画》 《林泉高致》 《画品断》

(1分)堪称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文人画花鸟画大家当推()o 边文进 山人 徐渭 陈琳

(1分)“不求形似求生韵,根拔皆吾五指栽”是明代画家 的题画诗。 陈淳 沈周 徐渭 王履

(1分)中国绘画史上第一次提出关于画派的理论是在() 明代 宋代 唐代 元代

(1分)钱选与赵孟^认为绘画要具备士气必须具有”作画以书法用笔”以及()。 形似

作画要有寓意 古意

圆家要有清高的品格

(1.分)我国现存最早的山水画作品是()。 《早春图》 《溪山行旅图》 《千里江山图》

参:D

参:B

参:C

参:B

参:D

参:A

参:B

参:C

参:C

参:C

D. 65. A. B. C. D. 66. A. B. C. D. 67. A. B. C. D. 68. A. B. C. D. 69. A. B. C. D. 70. A. B. C. D. 71. A. B. C. D. 72. A. B. C. D. 73. A. B. C. D. 74. A. B. C. D. 75.

《游春图》

(1分)《游春图》的作者是隋代的()。 郭熙 展子虔 王希孟 倪瓒

(1分)倪瓒绘画理论上主张“逸笔草草”以及() 士气

笔墨当随时代 写胸中之逸气 摄情

(1分)表现岩石坚硬质感的皴法是()o 斧劈皴 荷花皴 披麻皴 荷叶皴

(1分)近代花鸟画家齐白石先生曾讲:“作画妙在,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巧与不巧之间 具象与抽象之间 浓与淡之间 似与不似之间

(1分)中国花鸟画在()已成为一种成熟的画科。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1分)“学一半,撇一半”出自() 黄宾虹 石涛 齐白石 郑燮

(1分)明代董其昌等提出山水画的南北宗论。北宗宗主是() 王维 李思训 关仝 荆浩

(1分)\"庶免马首之络”出自明代画家()。 董其昌 王履 王维 徐渭

(1分)\"谚云:'黄家富贵,徐熙'不唯各言其志,盖亦耳目所习,得之于心而应之于手也。……”,其中黄家指的是黄筌。 古朴 野逸 空灵 雅致

(1.分)清初画坛四僧之一的 在创作中提出“我用我法” “师古人之迹而不师古人之心,宜其不能一出头地也。”他的艺术主张大都收录在其著作《苦瓜 石涛 朱登 弘仁 髡残

(1分)宗炳在论山水画功能时,首先谈的就是( )

参:D

参:B

参:C

参:A

参:D

参:C

参:D

参:B

参:B

参:B 和尚画语录》。

参:A

A. B. C. D. 76. A. B. C. D. 77. A. B. C. D. 78. A. B. C. D. 79.

A. B. C. D.

金石之乐 仁智之乐 天伦之乐 心悦之乐

(1分)继谢赫后,南陈的姚最写了,提出了前人所未提的“心师造化”论。 《古画品录》 《图画见闻志》 《画山水序》 《续画品录》

(1分)邪.甜.俗.赖出自() 王履 黄公望 徐渭 郑绩

(1分)中国绘画理论最早的功能说是() 使民知神奸 士气 传神

存形莫善于画

(1分)元代山水画家 提出:“作画大要,去邪.甜.俗.赖四字。” 王蒙 黄公望

参:D

参:D

参:B

参:A

倪瓒

吴镇

(1分)继谢赫后,南陈的姚最写了《续画品录》,提出了前人所未提的“ ___ ”论。 心师造化 中得心源 书画同源 外师造化

参:B 80. A. B. C. D.

参:A 二、多选题 1. A. B. C. D. 2.

(2分)中国山水画构图取景有()的透视方法。 平行 平远 而远 深远

参:B,C,D

(2分)花鸟具有()和()的深邃意境。 A. B. C. D. 3.

传神写照 以形写神 情感寄托 情感思想

参:A,C

(2分)山水画创作方法遵循的原则是()。 A. B. C. D. 4.

外师造化 搜妙创真 中得心源 以形写神

参:A,C

(2分)表现土壤丘壑疏松质感的皴法有()。 A. B. C. D. 5.

斧劈皴 荷花皴 披麻皴 荷叶皴

参:C,D

(2分)中国山水画的皴法有()。 A. B. C.

斧劈皴 荷花皴 披麻皴

D, 荷叶皴

参:A,C,D 三、判断题 1.

(2分)《千岩万壑图》的作者是黎雄才。

参:错误 2.

(2分)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是山水画。

参:错误 3.

(2分)《山市晴峦图》的作者是清代的龚贤。

参:错误 4.

(2分)中国山水画与西方所谓的“风景画”有着本质的相同。

参:错误 5.

(2分)青绿山水发展到元代,进入了成熟阶段。

参:错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